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本华严宗在镰仓时代形成了两大派别,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明惠和凝然。本文首先阐明了明惠、凝然与中国华严思想家李通玄、法藏等人的思想联系,进而对他们各自提出的道统学说进行了分析,再进一步考察了中国华严思想史上的不同流派以及中国华严教团的成立问题,澄清了学术界对此存在的长期误解,提出了中国华严教团形成于宋代的新观点。最后,对华严宗道统说在中日两国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它们对近现代佛教研究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批判性总结。  相似文献   

2.
华严宗在中国有着1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华严思想不仅作为佛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代代相传,而且一些还被其他宗派吸收融合;华严宗的圆融思想也深受广大信徒的喜爱,并成为修行目标。华严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中有着悠久历史的一个重要派别,其创宗依据的经典《华严经》,素有经中之王之称,自古即有不读华严,不知佛教之富贵  相似文献   

3.
李通玄的华严思想一直被视为华严宗的旁支,对其思想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以易解华严的思想、格义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及其判教思想、华严经的结构论等方面。通过阅读其论著《新华严经论》可以发现,李通玄的"观心配法"思想是其华严思想体系中很重要的一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挖掘。  相似文献   

4.
西方学者在华严研究(包括华严经学和华严宗学)方面起步较晚。美国学术界的华严研究不过三十来年的时间,但已经走在了西方国家的前列,从一定意义上可以代表西方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     美国学者史蒂夫·奥丁的专著 Process Metaphysics and Hua-yen Buddhism:A  相似文献   

5.
杜顺法师是唐代著名高僧、“帝心和尚”。其著作言简义赅,义理深刻,思想精萃,揭示了《华严》奥义,组织了华严哲学体系,为华严宗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遂被尊为“华严宗初祖”。以其神通疗疾和“五台山遇见弥陀”等异事,又被人们称为文殊化身。  相似文献   

6.
隆醒 《中国宗教》2024,(3):52-53
<正>浩如烟海的佛法经典中,《大方广佛华严经》以其圆融思想阐释了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认知,被誉为“经中之王”。《华严经》传至中国之后,中国佛教的祖师们深挖其意,开创了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华严宗。《华严经》的不同版本经过翻译之后,形成了中国化的义理体系,也就是后来所见到的华严圆融义学。华严宗祖师发挥《华严经》的思想,在华严宗成立之后,华严圆融思想不断在佛教中国化历程中与中国本土各类思潮相互融合,彼此激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方东美的思想深受华严宗哲学的影响,他所阐述的华严哲学与他求社会人文和谐发展的宗旨相契合.方先生在阐述华严宗哲学时,主要是从华严的世界观和无尽缘起两方面进行论述的,他的关注点更是强调对于华严现象和本体的关系上作形而上的说明.因此,从这两方面把握方先生的华严哲学是掌握他所论述华严的缘起和比较哲学架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杜顺(557—640),历史上的华严宗将他称为初祖,但自近代以来,中外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者不乏其人。这个问题关涉到华严思想、学说史的时代划分,即何谓华严宗时代;华严宗人同以往的华严学者与信奉者有什么区别;华严宗的明确标志是什么等等,所以具有一定重要性。本文拟从传记、文献等几个角度,对前人的一些研究略做总结,并进而归纳出杜顺并非华严宗初祖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海云继梦法师高揭"充实和提升生命品质"的宗旨,祭起"新古典华严"的大纛,保持着一股蓬勃兴盛的发展势头,在台湾佛教界显得非常有特色。2008年9月,他从先辈僧人手中接过贤首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高原法系第十八世的法卷,正式成为华严宗的一代祖师,以继承五祖志业、开创华严宗新局面为己任。为此他盛弘《华严》,尤重"三品",遍及禅、净、律、密,广开法门。其思想特色不仅在于用E时代的语言对经典教法进行生活化、人性化的阐释,更在于将佛教的本质界定为对生命的解脱、净化、充实和提升,以生命哲学的形式从华严宗的立场上彰显了人间佛教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0.
华严宗的发心思想既是对《华严经》核心义理的解读,又是贯穿唐代华严祖师思想脉络的一条暗线,是佛教发心思想的典型代表之一.华严宗四祖清凉澄观继承智俨、法藏对华严发心思想基本诠释框架,发挥了其圆融无碍的特性,并注重对语词多义性阐发以及结合佛教内外其他思想的综合阐释,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发心思想从教义理论转向实践、从佛性解脱论...  相似文献   

11.
宗密将禅宗撮略要旨、顿悟本心的思维方式带入了华严宗,同时又将禅宗置于层层升进、圆融会通于高明之境的华严宗判教的审视之下。宗密判禅宗各派为禅三宗,一代佛教为教三种,以禅配教,将禅宗各派纳入了华严判教的考察范围。宗密认为,空宗与性宗具有十个方面的差异。无论是禅三宗,还是教三种,都有顿有渐,顿、渐既可以就佛的经教言论而论,也可以根据众生的具体修行来说。宗密认定北宗、牛头、洪州等宗为"傍出",而自己承嗣的荷泽宗为禅门正传。他同时继承华严教理和南宗禅法,成为华严教理与禅门宗旨相互融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宋代临济禅的发展演变》是河北大学阎孟祥教授的新作。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临济禅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第二章北宋早期汾阳善昭的禅思想;第三章北宋中期杨岐方会和黄龙慧南的禅思想;第四章北宋中后期达到高峰的宋代临济宗的文字禅;第五章南宋早期大慧宗杲的禅思想及临济宗的念佛禅;第六章宋代临济禅的社会文化思想。每章都以介绍禅思想为主,同时,对其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作者早年曾从我研究佛学,读了他的书,感触颇深,故作评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通玄对日本华严思想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日本镰仓时代华严思想家明惠的思想中。在《解脱门义》中,明惠基于李通玄的三圣圆融观、佛光观等,对华严宗的理论和实践做了重新阐释。明惠在继承李通玄思想的同时,结合日本佛教的特色,对李通玄的思想进行了改造,吸收了弥勒上生信仰和密教信仰的要素。明惠的华严思想最重要的特色是建立佛光观等观想的仪轨,将在中国展开的义理华严改造为仪轨华严。  相似文献   

14.
在华严学与华严宗的思想史上,教外华严学者李通玄首次在华严哲学的范畴内使用了"一真法界"的概念。"一真法界"的概念在汉传论典中本出自唯识学,李通玄在注解《华严经》的过程中,逐步赋予其华严哲学的内涵。而"一真法界"思想在澄观等人的进一步充实与完善下,成为了华严宗的核心思想之一,最终与心真如相结合,由宗密发展成为"一心四法界"说。李通玄的"一真法界"思想,成为法藏之后华严哲学的又一个基础性理论,此思想与"理事无碍"的缘起观紧密相连,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地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通玄华严思想研究近年来颇受重视,但对其华严思想的传播影响则较少探讨。通过对宋代材料的梳理,从李《论》入藏、义天来华、禅僧与文人以及民间信众对其思想的充分肯定等角度力图证明,宋代华严学发展中,李通玄华严思想无论在上层文人、还是世俗民众中都是最具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16.
李通玄华严思想研究近年来颇受重视,但对其华严思想的传播影响则较少探讨。通过对宋代材料的梳理,从李《论》入藏、义天来华、禅僧与文人以及民间信众对其思想的充分肯定等角度力图证明,宋代华严学发展中,李通玄华严思想无论在上层文人、还是世俗民众中都是最具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17.
三、不磨可灭的影响澄观继承法藏的学说,按“诸宗融会,禅教一致”的宗旨,广泛地吸收天台宗、禅宗、法相宗等的教义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整理、阐述并发展了法藏的华严理论,使华严理论更为完备、丰富和哲学化。他那一套以一心法界无尽缘起论为核心,包括四法界、十玄门、五教判在内的哲学体系,是华严宗理论的典范。他的注疏成为华严宗的正统著述。早在唐末,法藏的著述在国内已经绝迹,人们只知道澄观及其弟子宗密的华严理  相似文献   

18.
论华严禅在佛学和理学之间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严禅是佛学和理学之间的中介。理学家了解的禅,很大程度上是华 严禅,即融合着教门思想,特别是华严宗思想的禅,他们可能通过华严禅,而进一步接 触和选择吸收更广泛的佛学理论。本文阐述了宋明时代华严禅的流行、理学家和华 严禅的交涉,并以宗密为例,具体探讨华严禅对于理学的影响,以对佛学和理学的关 系作更为量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纪华传 《佛学研究》2004,(1):261-270
明本特别重视禅宗中的“心”,通过“一心”会通诸宗。在批评传说为永明禅师撰的“禅净四料拣”基础上,提出“禅即净土之禅,净土即禅之净土”,认为禅与净一体而异名。又从禅教差别、禅教融通和以禅摄教等方面,对禅宗与天台、华严、唯识等教宗进行会通。明本的融合性思想又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明本站在禅宗的立场上,把禅宗看作是高于诸宗之上,在此基础上融摄诸宗。他的融合性思想反映出元代禅宗地位的下降,在面临教宗、净土等的挑战和攻击下,明本等禅僧不得不被动地给予回应,为禅宗的发展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0.
因果学说是佛教的核心理论,华严宗的因果说则别具特色。本文在简要梳理佛教思想史上的各种因果学说的基础上,指出了华严宗因果学说的思想史背景和所面对的义理问题。与一般常见的华严因地果地说的研究不同,本文指出华严因果说的核心在于"六义说",并剖析了"六义"的内涵与意义。法藏等人运用"六义说"对此前的各种因果理论进行扬弃,奠定了华严学法界缘起、重重无尽说的哲学理论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剖析"六义"是解读华严义学的一把钥匙。此外,本文还通过比较华严学与唯识学因果学说的异同,间接回应了近代《起信论》论争中涉及因果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