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音》2016,(8)
正一、引言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一条是由汉代的长安,经河西走廊,入西域进中亚的知名交通要道;另一条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一带的来往路线。海上丝绸之路则始于闽粤沿海,主要通往三个方向:一是东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二是东南亚诸国,三是南亚以及阿拉伯半岛、非洲沿海诸国。作为"商贸之路"、"交流对话之路"、"人类进步的文明之路",丝绸之路在近2000年的历史上,  相似文献   

2.
常小川 《中国宗教》2023,(10):72-73
<正>一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以来,随着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巨大成就,“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条记载了东西方之间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道路,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西安是中国西北五省之一陕西省的省会,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西安这一名称与伊斯兰教进入中国有着紧密地关联,它是中国连接世界尤其是连接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1350多年前,当伊斯兰教进入中国时,陆上丝绸之路是除海上丝绸之路之外的另一条重要的通道。  相似文献   

4.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依托。广州集中了海上丝绸之路许多代表性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创意产品来传承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可激活其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产品是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媒介,可让大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海上丝稠之路文化,从而传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弘扬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陶瓷器物一直是古代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的重要商品。自汉唐以来,中国陶瓷就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到世界各地。唐宋之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往来的兴盛,加之海运更适合陶瓷这种易碎品的运输,因此陶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对外输出的主要货物,而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宗教文化是丝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  相似文献   

6.
"六祖革命"是佛教中国化的象征,而海上丝绸之路对于"六祖革命"具有重要的双重性的文化地理学之意义。这表现在六祖革命的起源是佛教自海上而来的东传,其流向也以东亚海上传播为主。由此,世界佛教的传播构成了以岭南为中心的文化交融的地理闭环,这一闭环可以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以"六祖革命"为起点,佛教沿海上丝绸之路传播,所形成的跨文化共同体意识,可以为今天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文化交融与对话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世界上获得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从一国走向区域、走向世界,深入解读"一带一路"的内涵本质和世界意义很有必要。一、"一带一路"是历史记忆,也是中外重构的新时空说起"一带一路",自然会想到古代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就有三条,即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要打通中亚、西亚、南亚、非洲和欧洲,把世界上  相似文献   

8.
李鸿 《法音》2021,(2):19-2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东盟时提出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中国着眼于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节点,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形势下,弘扬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和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文化也是其中的组成部分。研究、挖掘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宗教音乐交流,不但具有学术意义,同时对于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各国音乐交流、文化合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是个海洋大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很早就开始了海上交通和海上贸易,并逐渐在东西方之间形成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宗教交流更加频繁、通畅。早期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都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儒家、佛教、道教也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了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妈祖等中国民间信仰还随着中国移民传至东南亚地区。因此,海上  相似文献   

11.
正仙鹤寺也反映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清真寺建筑的中国化特色,对于今天的伊斯兰教中国化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深入研究、挖掘。仙鹤寺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伊斯兰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极为珍贵的历史遗迹。历史上,江苏扬州是中国与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城市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讫点。早在唐代,扬州就已经是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在宋代,更成为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所谓"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当时很多穆斯林侨居扬州经商,并在此建立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仙鹤寺。  相似文献   

12.
一、"一带一路"的多重内涵与多种合作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商业、文化与宗教交往的大动脉,凸现出中国作为陆上和海上大国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丝绸之路"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共需互利"、"平等包容"、"和平精神"和"互学互鉴"。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13.
《学海》2017,(5):121-126
澳大利亚通常被视作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通达范围之外,本文在综述分析澳大利亚学者相关研究及其历史遗产社会解读的基础上,结合中文历史文献分析,提出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网络中出现了一条从中国到澳大利亚北海岸的海参之链,由从中国到望加锡的传统航线和从望加锡到澳大利亚北海岸的南向延伸线两段航线组成,在澳大利亚与中国都产生了交流的影响。因此,历史上澳大利亚就曾是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向延伸地区,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与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一、导言海上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陆、北非交通往来的重要通道,它以海路商贸为纽带把世界各地的文明与中国紧密连接在一起。它形成于秦汉、发展于晋隋、繁荣于唐宋,式微于明清。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启,它又一度成为了世人的焦点。笔者在对海南穆斯林研究过程中注意到,穆斯林作为一个信仰集合,是海上丝绸之路除汉民族外的另一个重要群体。它以古波斯、阿拉伯等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教信  相似文献   

15.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古代中外贸易的线路,也是一条宗教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早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有不少外国或中国僧人取道海上丝绸之路,其中最著名的有昙摩耶舍、菩提达摩、法显、义净等。同样,在伊斯兰教东传的过程中,海上丝绸之路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当时穆  相似文献   

16.
<正>"丹道与养生文化研究会"在京成立5月21日,经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批准,"丹道与养生文化研究会"在京正式成立并举行了揭牌仪式。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广保被推选为首任会长。"海上丝绸之路与南北传佛教交流座谈会"在曼谷举行5月22日下午,"海上丝绸之路与南北传佛教交流"座谈会  相似文献   

17.
正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音乐交流传播历史,是深化我国音乐史研究的重要手段。而相关宗教音乐的研究则是一个重要切入点。同时,梳理海上丝绸之路上宗教音乐的交流传播历史,对于宗教史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贸易交往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音乐作为重要的文化交流媒介,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有过广泛的交流传播,  相似文献   

18.
古城金陵(南京)位于长江与大运河的交叉点上,与大运河穿城而过的扬州城仅一江之隔,交通十分便利。隋唐时期,“金陵”古城已是长江下游最重要、最繁华的大城市,也是东南沿海地区最早有“国都”历史的城市。中唐以后,陆上“丝绸之路”时断时续,加上运作周期和货运量的限制,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与海外贸易的需要,这为海上运输通道的开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成为阿拉伯地区与中国贸易的主要途径,这已被宋代及明代中期之前的那段历史所证明;这段辉煌的历史同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流的历史密不可分,是作为外…  相似文献   

19.
山东早期的纺织业与北方海上丝绸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中国通往中亚、西亚、欧洲的丝绸之路和通往日本、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已是举世闻名,勿庸赘言。至于丝绸之路的源头起于何地?开始于何时?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试就早期山东纺织业的发展状况与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阐述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不仅引起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积极响应,更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而积极的支持。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进行经济交往的重要通道,更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共融共建、共同发展的文化遗产。一、伊斯兰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