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以热爱共同体为标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古希腊时期有所展现。古希腊公民热爱自己的城邦,在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上,注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并强调将热爱共同体当作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古希腊时期"爱国主义"精神发展的历史表明,"爱国主义"精神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了激励和引领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传承我国宗教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坚定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共同倡议在宗教界开展以"助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学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奋斗旗帜,是推动中华民族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民族感情,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源远流长,其历史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先秦为第一阶段,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初步形成。汉至唐为第二阶段,这个时期,"爱国"的观念开始大量出现,标志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确定形成。宋至清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的民族冲突大大激发了人们反抗民族压迫的爱国情感和意识,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成熟和发展期。晚清近代为第四阶段,近代以来爱国主义的精神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以独立自强、民族复兴为主题,迎来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升华的新的历史时代。  相似文献   

4.
《法音》1990,(9)
最近,成都市宗教局举办的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国情教育学习班结束后,市政协常委、市佛协代会长清定法师就佛教徒爱国爱教问题谈了如下看法:我上过几个大学,学过历史,还学过黑格尔的哲学,但这次学习的体会最深,就爱国主义来说,有"三个统一"的体会.首先,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封建社会曾出现过众多的爱国人物,但其爱国主义思想往往与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政治哲学中,现代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一种政治诉求,需要将其置于以权力-权利为脉络的政治哲学论域中加以界定和阐释,以获得必要的现实感与规范性。在权力的逻辑中,当爱国主义蕴含着对现代国家及其政治权力体系的认同与忠诚时,"对祖国的爱"能转化为强大的行动力,爱国主义也成为捍卫政治权力的重要工具。此时,需要廓清爱国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边界及其指向的政治权力的边界。这是爱国主义的权力阈值。在权利的逻辑中,爱国在广义上是公民表达政治诉求的重要权利。将这一权利旨趣确立为界定与规范现代爱国主义的核心机制,既对由权力话语单边塑造的爱国主义有所矫正,也为探寻现代爱国主义理论中政治权力的边界、以及厘清权力-权利之间的界限提供了一种指引。  相似文献   

6.
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的民族心、民族魂。2020年9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和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先后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这两次重要会议传达的最重要的思想指引和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两次会议上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7.
袁晓君 《天风》2016,(12):4-5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说,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积极开展价值观方面的宣传教育与实践活动。根据基督教全国两会工作安排,2016年10月26日在华东神学院举办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神学院校爱国主义教程观摩课"活动。这是对"神学院校应当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重大课题的积极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当前,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9.
<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为在新时代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和根本行为规范,必将激发起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0.
徐晓鸿 《天风》2024,(3):5-6
<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下称《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为在新时代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和根本行为规范,必将激发起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4,(3):4-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制定和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传承弘扬我国宗教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爱国情感,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穆斯林》2024,(1):6-7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制定和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传承弘扬我国宗教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爱国情感,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与其国家凝聚力有着紧密的正相关关系。爱国主义精神是国家凝聚力的精神核心,对于国家凝聚力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是国家凝聚力最具广泛性的道德基石,而且是国家凝聚力最坚实的精神支柱。当今中国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克服几个认识上的障碍:一是把"世界主义"与爱国主义对立起来,进而否定爱国主义精神;二是把爱国主义等同于狭隘民族主义,从而否定爱国主义精神;三是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分裂开来,因而把人们的认知引向歧途。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这为我们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爱国主义是我国宗教界的优良传统,是激励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政治上不断进步的源头活水。在宗教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激励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宗教历史悠久,多元宗教兼容,五大宗教俱全。泉州宗教界历来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一大师"念佛不忘救国"的主张,是近代史上爱国爱教的最强音;晋江草庵寺借"百两黄金"支持闽赣边军事行动的故事,被传为宗教界弘扬爱国大义的美谈。近年来,泉州宗教界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注重爱国主义日常教育,丰富爱国主义思想内涵,突出爱国主义感染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9,(5)
2019年4月18日上午,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第八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为了激励和引领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传承我国宗教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会议发出共同倡议。本刊现将倡议书刊登如下,希望广大基督徒努力以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宗教》2024,(1):6-7
<正>1月4日,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第25次会议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举行。会议以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为主题,发布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共同倡议》。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陈瑞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认为,制定和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举措,全国性宗教团体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宗教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拥护党的领导,自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力量。  相似文献   

18.
<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发展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实施,为在全国范围广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法治保障,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西方语境中,爱国主义遭到了世界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双重指控与消解,从而引发了政治理论界的激烈争论。本文从公民共和主义的立场出发,分析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构成,确认了爱国主义情感的天然自发性,同时强调了其作为政治责任和义务的维度。文章结合公民共和主义关于"公共善"、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理论,认为爱国主义当前所遭到的质疑源于多种误解。爱国主义在当代需要面对和解决如何判定"公共善"、如何与民族主义区分以及如何在现代民族国家阶段塑造国家意识并获得认同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尽管"中华民族""爱国主义"这些专有准确的概念是近现代以来才形成的,但在几千年悠久的中国历史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观和多民族的融合、发展,爱社稷、疆土、文化等的爱国实践却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也不可否认,"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概念明确形成、意识得以强化确实是近百年来的事,是中国有识之士面对民族危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挽救民族于危亡的产物。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的形成与强化不仅鼓舞着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捍卫祖国的统一与领土完整,亦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不断奋斗。在当前研究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过程中对这组概念的形成,意识的强化过程进行严肃细致的研究分析,不仅能够促使爱国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化,也对人们的爱国主义实践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