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道家政治哲学的理论形态和理论语言都极具特色,殊不同于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围绕城邦、正义等主题展开的对话与讨论;这主要是由道家如何理解政治性、如何阐述哲学性决定的。"玄德"概念及其理论乃是道家政治哲学思考的重要基础,因为它既是哲学突破的标尺,亦是前诸子时期"德"的思想传统之创造性转化。而自然与无为、混沌与秩序等问题则涉及了道家伦理学(含政治哲学)的深刻内容及精神气质,既体现了古代思想世界立足于人性的思考特点,同时也展现了道家独特的超越社会政治秩序、伦理规范甚至国家形态的理论旨趣。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道家研究的几种倾向干春松对道家思想的研究,从80年代以来,一直是传统文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或许是老、庄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符合了人类回归自然的趋向,或许是对西方世界的数十年来首先由科学家和科学史家掀起的某种程度的对以道家思想为代表的东方神秘主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当代基督教神学家莫尔特曼对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中"道"之概念的理解,阐释推演出莫尔特曼"道一生万"的神学体系及逻辑进路,并在"道法自然"的道家生态观视野下认识莫尔特曼的生态神学,得出莫尔特曼神学乃西方基督教思想中国化之范例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施保国 《现代哲学》2015,(2):117-122
方东美指出:具有道家精神的中国文化讲究"和",道家的和谐精神通过"有""无"双回运行体现,并对儒家和佛教的和谐文化思想产生积极影响;西方文化重视"分",这种价值观源于柏拉图的"理念"说,形成于中世纪的神人"恶性二分法",发展于近代的知、情分离价值观实践。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汉学家马利奥·沙巴蒂尼曾对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作过一番评价,直言其"移西方美学之花接中国文艺思想传统(主要是道家)之木"。对此,朱光潜在20世纪80年代数度作出回应,表明自己实则是"移西方美学之花接中国儒家传统之木"。本文对朱光潜思想展开重新考察与梳理,认为其实际上有一个由偏于道家向偏于儒家的发展过程,及至20世纪40年代,其儒家文化立场已经非常成熟、稳固。此时他以儒家的礼乐文化之木接西方近代美学之花,在中西文化互释中阐发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并寓以自己"美善合一"的人生理想与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道家文化的热潮几乎遍布全世界。一方面,由于高速发展的后工业社会的工具理性日益受到大革然的报复,生态破坏、工业污染、人口爆炸、气候异常、灾疫流行及多种社会病,促使西方世界许多有识之上觉醒,他们开始从西方科学征服自然的观念向东方道家回归自然的观念转移。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也很快波及到文化层面,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某种和西方现代思潮的融汇点,兼容并蓄的道家文化显然更适宜沟通中西方思想,从而使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植根于自己的民心和国土之中。我国学术界在道家文化的研究中迅速成长起一批新…  相似文献   

7.
地理条件、种族生存竞争及文化发展的差异造就了东方人与西方人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不同思维操作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现实生活中,人在遭受抑郁、焦虑、孤独等情绪问题或过于兴奋以致失眠时,中国文化的形象思维比西方文化的逻辑思维更能有效地解决上述心理问题。其中,道家"天人合一"、佛家"调心入空"、儒家"修心养性、忘道合一...  相似文献   

8.
《天风》2020,(4)
正于尔根·莫尔特曼是当代基督教神学界的巨擘,笔者之所以以莫尔特曼作为研究西方基督教思想切入"中国化"语境的探路者,原因有三。其一,莫尔特曼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与推崇者,他有一个中国书房,精读过《道德经》等中国传统经典,并对传统道家思想有精到论著。他在《科学与智慧》一书的最后一章"道:中国人关于世界的奥义一一个西人眼中的《道德经》"中,阐述  相似文献   

9.
<道德经>第25章所云"王亦大"抑或"人亦大",历来争论甚大,本文从道家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为出发点,通过考察<道德经>及<庄子>对回归理想世界的不同途径选择,证明:<道德经>希图借助"圣王"的力量促进这种回归,故<道德经>十分重视"王"的作用,是为"王亦大";但<庄子>更重视"人"在回归理想世界的地位,是为后来改作"人亦大"的思想资源.从"王亦大"到"人亦大",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向称儒、释、道三家(或称三教).自汉魏以来,史家多以"道家"一名混称老、庄之道家与张陵之道教.而"道学"一名既可指称"黄老之学",又为"宋明理学"之代名词.近世以来,学术界引入西学的概念,严格区分"哲学"(Philosophy)的道家与宗教(Reli-gion)的道教.而另外又有以"道学"之名涵盖"道家之学"者.而自19世纪以来,西方汉学界又以英文之Taoism或法文之taoisme统称中国的"道家"与"道教".于是,"道家"、"道教"与"道学"名称的内涵界定与使用范围遂成为学术界多年以来致力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宗教文化与历史学的角度,通过考察道家思想衍变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即先秦老子之学与庄子之学,秦汉黄老之学,魏晋玄学,隋唐道教重玄学与宋元道教内丹心性学,来探索"道家"、"道教"与"道学"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笔者主张,"道家"一词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狭义的"道家"概念,就是确指自先秦老、庄之学,秦汉黄老之学至魏晋玄学的道家学术流派;另一种是广义的"道家"概念,就是既包括原来先秦自魏晋的"道家"学术流派,也包括东汉以后创立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这样,既对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哲学的"道家"与宗教的"道教"作出了明确的区分,更为重要的是表明了我们尊重自身文化传统的学术立场.至于"道学"的名称,笔者认为无论从历史的层面还是现实的层面都易于与原有的文化现象"理学"发生混淆,为学术长远计虑,使用似宜慎之.  相似文献   

11.
<老子>第25章所云"王亦大"抑或"人亦大",历来争论甚大,本文从道家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为出发点,通过考察<老子>及<庄子>对回归理想世界的不同途径选择,证明:<老子>希图借助"圣王"的力量促进这种回归,故<老子>十分重视"王"的作用,是为"王亦大";但<庄子>更重视"人"在回归理想世界的地位,是为后来改作"人已大"的思想资源.从"王亦大"到"人亦大",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理解道家自然概念的关键在于通过"自然"与"无"之间的张力关系来加以分析和阐释。实际上,"自然"与"无"两个概念既相辅相成,又相反相成:"自然"概念及其理论赋予了"物"的概念以深刻基础,从而深化了老子以来的"无物"思想,完善了道家哲学;"自然"概念及其理论更强化了道家哲学的"无名""无知"理论,进而揭示了思想世界的局限性;"自然"与"无为"概念是相互矛盾的,也是相互依赖的,而"自然"概念内蕴的"自为""自性""自发""自动"等意义皆可能违反"无为",因此重要的是保持"自然""无为"两者之间的必要张力,使之处于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诞生于阿拉伯本土的伊斯兰苏非,原本不仅指思想,也指涉了行为实践层面。在传入西方现代世界以后,却出现了忽视实践而注重思想的趋势。"ism"是苏非传入西方后被西方人加上的后缀,它被赋予典型的西方内涵,变成了一种"主义"、一种"思想"。与现代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中苏非与正统伊斯兰教相融合的趋势相反,西方"语境化"的苏非主义则凸显了伊斯兰苏非思想中"非伊斯兰"的特质,以适应西方现代文化的需求。它代表了西方现代知识分子对一种"可能的世界"的回归,这个世界区别于西方的现代、科学和理性,代表了前现代、非科学和非理性。  相似文献   

14.
传统道家心理养生之道与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道家心理养生之道与西方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在对待心理疾病的理念、态度、方法方面之异同进行了比较及其原因的分析。通过比较分析,不仅要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治疗当代人的心理疾病有所启示的道家心理养生之道,吸收其对心理治疗有益的观点、方法以弥补西方心理治疗的不足,而且对于将西方心理治疗这个舶来品如何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也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中西哲学比较视域下,对道家"真"思想的形而上考察。"真"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具有多重思想维度。首先,道家哲学认为"真"是"道"的本然属性,"甚真"、"贵真"澄明了"道"是究竟真实;其次,道家反对"伪学"而主张"真知",道家提倡"真其实知"的致思之路;再次,道家看重"抱朴含真"而"天人合一"的生存取向,提倡由"抱朴"显"道",由"含真"达"道";同时,道家哲学之"真"也具有淳厚的人性关怀,道家认为人人具有"真"性,人的"存在"、"活着"应保持"全真"、"质真"的自然本性。在现代性宰制的当今时代,道家"归真"的价值取向蕴含深厚的人文情怀,其为现代人重新领会"道法自然"而切近"真"人提供了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森田疗法被西方学术界誉为禅疗法。森田疗法受佛教之禅宗影响,这一点毋庸置疑。从其治疗模式可知:森田疗法虽与禅宗有所关联,但是与作为古印度佛教之源的原始佛教宗旨完全相悖;森田疗法依托于禅宗,但与禅宗修行的目的有本质区别;森田疗法与禅宗的关联主要体现在"顺应本心"、"参话头"、"守一不移"等观念上。换言之,森田疗法从根本上源于道家之自然,而这恰好与禅宗的形成中吸收了道家理念的事实一脉相承。因此,森田疗法名为禅疗法,非佛教修行法要,实则体现了道家自然之韵味,从根本上符合人类身心修养的旨趣和韵味。  相似文献   

17.
诞生于轴心时代的中国先秦儒道两家,有着不同的理论特点和观照世界的方法。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与儒家着重从现实人伦和道德修为立论不同,而是从宇宙万物的同一性角度思考世界的本原和存在方式,因而其理论本质上是一种生存论哲学和终极关怀。在这一层面,它与儒家有许多分野:如在宇宙论上,道家属本体论,儒家属生成(衍化)论;在行为根据上,道家提倡"道法自然",儒家崇尚"尊道贵德";在价值观上,道家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平等观,儒家主张"天地之性人为贵"、"仁民而爱物"的差序伦理。这些在今天以传统资源应对工业化弊端的舆论场域,往往被纳入"天人合一"的框架笼统视之,这在本文看来是需要作细致分疏和分判的。最为重要的是,老子哲学的现代价值与其说是具体结论,不如说是方法,是其对世界整体构成和生存状态的根本看法。  相似文献   

18.
林红 《管子学刊》2006,(2):87-90
严复以西方的进化论和民主、自由等观念对道家的某些思想作了阐发。他作的这种阐发,实际上是以老庄著作为载体,会通中西思想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以西释中的解读方式,这种解读方式,为近代道家思想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作家的创作往往受到其民族传统文化和其生活环境的影响;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立个体人格小说大师,在他的作品中构筑了一个神秘奇幻的"湘西世界";在沈从文的"湘西世界"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沈从文对传统文化中的湘楚文化、道家文化的精神体认和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20.
美国心理学,包括人本心理学,更趋向于关注西方文化和欧美理论,而忽略东方或者其他国家的文化。文章研究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以前称为Taoism),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角度论述了以下人本主义观点:1)为无为或者自发性及自然之道的原理;2)心胸豁达和宽容;3)水善人格;4)对女性和母亲的尊重;5)中庸及避免极端;6)幸福他人和世界;7)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文章还讨论了早期的人本咨询理论和中国道家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