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一辈基督教领袖发起三自爱国运动,积极主动认同中国的政治与社会,自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会,基督教因此健康发展,成为中国的基督教。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充分尊重中华传统文化、自觉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基督教才能在中华大地上立根生长,不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不适应所处社会文化的发展,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2.
<正>基督教自传入中国之日起,就始终面临着"如何扎根"这一问题,它关系着基督教能否被中国人所接纳、认同,能否在中华大地上健康茁壮地发展,彻底地融入社会,成为"本土宗教"。本土创新,适应时代当福音传到一个新的地方,有可能会和当地的传统文化、民族风俗及国家政治政策发生摩擦,受到排斥、攻击;这就需要  相似文献   

3.
利百加 《中国宗教》2022,(12):62-63
一、新时代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自觉1.“中国化”是基督教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基督宗教每到一处都有“在地化”的过程,这既符合基督教教义,也秉承了教会传统经验。“在地化”要积极适应区域文化,才能做到实际意义上的“处境化”。基督教中国化让基督教在中国社会成为一种良性、和谐的存在,并力求将至今还存在于基督教与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身份之间的隔阂清零,这是基督教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对基督教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陈小勇 《中国宗教》2018,(11):58-59
中国的基督徒需要把基督教的本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会贯通起来,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不变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做出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形成中国化的基督教信仰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是促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关键,是管根本、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宗教文化的相互影响融合源远流长,在两者不断对话汇通、彼此涵摄的历史进程中,呈现出儒释道和谐共存、相互渗透,伊斯兰、天主教、基督教等积极适应中华文化的格局。但总的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正处在从自发向自觉的发展阶段,在理论与实践中尚存在若干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思路、明晰路径、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6.
《天风》2022,(9):20-20
10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基督教中国化11月神学教育中国化12月中国化的基督教社会服务探索基督教中国化如何在各地教会走深走实,是当前中国教会教牧同工与信徒共同关注的话题。请牧者同工从各地教会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神学教育、社会服务探索等方面的中国化的经验、措施与展望展开讨论。篇幅在2000字以内。投稿邮箱:tianfeng@ccctspm.org。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的先贤们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主动把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的命运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把中国基督教的信仰深深根植于新中国的土壤里,积极倡导和推动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带领中国基督教会把基督教信仰与参与祖国建设相结合,把基督教信仰与推动社会发展相结合,真正地活出了信仰,并见证了坚持基督教信仰与爱国主义的表  相似文献   

8.
阚保平 《天风》2014,(7):10-13
基督教要在中国扎根,并且成为真正的中国基督教而不是在中国的基督教,就必须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扎根,与中国文化结合,而教堂建筑风格是文化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9.
阚保平 《天风》2014,(7):10-13
基督教要在中国扎根,并且成为真正的中国基督教而不是在中国的基督教,就必须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扎根,与中国文化结合,而教堂建筑风格是文化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0.
苏志明 《天风》2022,(10):12-15
吸收和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基督教中国化理论建构的"时代之思",具体指:将具有使徒性、圣洁性、大公性、普世性的基督教和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通过使两者批判地关联与交流互嵌,来建构既属于基督又具有中华文化精神元素特征的中国基督教神学.我们要思考更深层次、文化意义上基督教中国化的理论建构,如何吸收和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我们当从神学的、历史的、国际的、处境的、动态的角度来理解"基督教"和"中华优秀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神学教育深远地影响着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神学教育就是要培养合格的中国教会人才,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建立符合中国教会处境的神学理论。神学教育不是闭门造车,不能脱离中国文化和处境。如何透过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神学思想、探究神学理论、践行信仰教训是神学教育在新时代要重视和着力的方面。明晰神学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利于让神学教育成为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就五十年前的中国天主教而言.主要是要求中国天主教会摆脱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控制,遵照吾主耶稣基督福音的精神和宗徒们的传教传统,采用适合我国国情和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方法,由中国自己的神职人员和教徒群众办好教会,让基督教会在中华大地真正实现本土化。  相似文献   

13.
游斌 《天风》2020,(1):22-24
圣经这部人类文明的伟大作品,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传,与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相遇,具有非常深远的文化意义。在基督教中国化的大背景下,圣经研究应该发展成为一种拥有中国意识、具备中国文化特质的圣经学。它既植根于基督教大公传统,又接受中华优秀文明的浸润与滋养,从而成长为一种真正的中国圣经学。对于这样的中国圣经学,只有在世界文明史的大视野之内,其文化意义才能充分显明。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7,(12)
<正>研习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中国传统节日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还与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基督教在关注中国传统节日方面,成绩显著。如《天风》刊登如何过春节、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章及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基督教本土化是宗教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文化之间消解、交融的过程中,基督教用"自觉认同"意识的内化完成了本土化动力由外向内的转化,并通过对传统宗教信仰的"内在置换"、世俗文化的"表层融合"以及社会文化发展运作中的"技术调和"等多层次的互动,形成了新的社会文化类型。本土化的具体路径是,基督教信仰逐渐代替传统宗教信仰,世界观和价值观呈现民俗化的取向,并在"生活化"和"入世化"的策略下重新建构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教会组织的本土发育又为基督教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深析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本土化实践的动力与路径,对于实践层面上规范、引领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徐祖祥,历史学博士,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伊始,就自觉的向中华传统文化靠拢,主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适应或与中华文化交融发展。因此,如今中国的伊斯兰教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是孔子故邻,复圣故里,儒学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基督教奇恩堂位于美丽的宁阳县洸河岸边,八仙桥文化街中段。近年来,奇恩堂牢牢把握基督教中国化方向,深入开展“四进”活动,坚定不移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基督教,推动基督教中国化取得明显实效。  相似文献   

18.
<正>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道德传统,自觉践行当代社会核心价值,2016年12月3—4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中共运城市委、运城市人民政府与山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以"伦理学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为主题的"2016中国伦理学大会"在山西运城隆重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从德孝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慈善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关公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等不同视角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现就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基督教人才培养事工,基督教全国两会于2017年7月14日在沪举行中国基督教人才培养座谈会,本会负责同工与神学院校代表参与研讨。与会同工结合中国教会人才缺乏的实际情况,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院校建设、神学教育、保障激励等方面建言献策。经过本刊编辑部整理,现刊登与会同工的部分发言,盼望启发更多同工同道关注与代祷中国基督教的人才培养,为中国教会发展不断注入新鲜活力,真正使基督教会融入中国社会与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建造、为主做出美好见证。  相似文献   

20.
黄圣民 《天风》2022,(10):16-17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多民族相互融合,多文化相互交融,自古就有崇礼尚德的文化传统.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大地不断地吸纳各民族、宗教的文化精髓,乃形成了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基督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就不断地探索融入中国文化和社会的途径,唐朝时期借鉴佛道语境阐释基督教教义,明清之际结合儒家学说传经布道,曾一时"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甚至赢得了一些士大夫入教,其间也经历了"礼仪之争"等激烈的文化碰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