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吴敏 《中国宗教》2023,(9):88-89
<正>浙江近代中国化的基督教堂中,有一些完全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更多的则是呈现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或者由西方教堂建筑的外部造型搭配浙江传统民居的庭院式布局,或者在西式教堂风格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元素。总体上而言,这些教堂建筑进行了中国化的有益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现存长沙近代基督教堂体现了基督教堂建筑文化在中国的适应性转变:在建筑形式上通常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的横向三段式构图;在空间布局上淡化了西方教堂的建筑色彩;在建筑装饰上更多的融合了湖湘地区的地域性建筑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3.
正中西合璧风格的基督教堂,是文明的交流互鉴的结果。中国文化的审美、风俗和建筑风格,渗入到了基督教堂的建筑外观、布局和装饰等方面。中西合璧风格基督教堂,是中西文明彼此认知、交流、整合的直观实例。一基督教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各地建造了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基督教堂。在这些教堂中,中西合璧风格的基督教堂是极具特色的。西方的石质基督教堂以及山花、柱式、拱券等概念的引入,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中的屋檐、斗拱、山墙、牌坊等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些基督教  相似文献   

4.
自基督教合法后,源自古罗马的巴西利卡式建筑便成为教堂的主要形式,几乎欧洲的所有基督教堂都源自于巴西利卡并影响到中国的基督教堂建筑,譬如武汉的天主教堂大多是巴西利卡式建筑。如今的巴西利卡不仅是指它的形式功能更是被赋予了一种荣耀的宗教头衔。  相似文献   

5.
<正>教堂建筑中国化是基督教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武汉基督教堂建筑,是在当时流行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产物,结合了地方性的建筑元素,最终形成了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建筑形态。一湖北武汉的近代基督教堂建筑以风格多样而著称,被称为近代建筑中的“独特样本”。其中有很多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基督教堂,展示了近代以来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具有很高建筑技术和美学价值,在建筑文化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化的基督教堂装饰艺术的探讨,既有利于把握各种中式基督教堂当时的文化特点,也可以为今后基督教堂的建筑活动提供一种借鉴和参考。一中国传统建筑建立在一套完备的木构架结构技术体系上,注重结构逻辑的真实性的表达与传递。因此,中国传统建筑十分重视空间的结构美,主要表现为建筑个体各部分结构之间的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大街教堂是地处湘北某地的一个基督教堂。该教堂自1999年成立以来,迅速发展成为当地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基督教堂。但是,大街教堂在当地取得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与其他基督教教堂和宗教管理部门之间发生了诸多复杂的互动现象。本研究在详细阐述大街教堂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之上,尝试从"宗教权威"视角来理解这一宗教变迁,并以"宗教权威的建构与表达"为概念工具来把握个案。最后,本文提出了"宗教权威"的定义,并对其加以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对中国化的基督教堂装饰艺术的探讨,既有利于把握各种中式基督教堂当时的文化特点,也可以为今后基督教堂的建筑活动提供一种借鉴和参考。一中国传统建筑建立在一套完备的木构架结构技术体系上,注重结构逻辑的真实性的表达与传递。因此,中国传统建筑十分重视空间的结构美,主要表现为建筑个体各部分结构之间的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形象。室内空间的结构是  相似文献   

9.
正山东省青州基督教堂始建于1910年,至今已有逾百年历史。建于教堂内的"博物堂"为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教堂内精美的砖雕花窗、六角形三层柱式钟楼、中国特色的十字架形的门栓和门锁,青砖小瓦飞檐大屋顶、屋角兽头和砖雕等别具特色。教堂古建筑群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初,受"中西交融"建筑思潮和基督教本色化运动影响,我国出现了一些中国建筑风格的教堂,如广东汕头的礐石堂、北京的缸瓦市堂、陕西三原的基督教堂、安徽宿州的福音堂、上海的鸿德堂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督教会建造了大量教堂,基本满足了信教群众集体宗教生活需要,但这些新建教堂多是新哥特式或仿新哥特式样式。  相似文献   

11.
岭南近代基督教堂建筑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是近代中国基督宗教传入最先、传布最广的地区,亦是基督教堂兴建最早、数量最多的地区。岭南近代教堂建筑因受特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经历了哥特式样、哥特复兴式样、文艺复兴式样、巴洛克式样、中西合璧式样、混合式样等艺术样式,并逐渐形成一种中西建筑理念与元素互补的"东方特色"。本文便试图对这些颇具特色的教堂建筑风格予以阐析。  相似文献   

12.
<正>朴实无华的阆中三一堂,拥有不一样的韵味。徜徉在教堂里,依旧可以感受到弥漫于空气中特有的宁静和清醇……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四川东北部的阆中拥有众多的文化景观。距离著名的旅游景点阆中古城不远的三一堂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川北民居建筑风格的基督教堂,经过百余年历史的风风雨雨,用中国建筑与基督教堂的  相似文献   

13.
杨光 《中国宗教》2017,(2):48-49
基督教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各地建造了数量众多、风格备异的基督教堂。在这些教堂中,中西合璧风格的基督教堂是极具特色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宗教》2021,(3):F0004-F0004
龙岩长汀中华基督教堂始建于1896年,位于汀州镇水东街人民巷43号。教堂背靠汀江,坐西向东,整体建筑为中式砖木结构,由礼堂、后楼房组成,占地面积644.4平方米。堂顶由木架和六根木柱支撑,以青瓦覆盖,墙体由青砖砌成,显得简洁、古朴,体现出当地建筑特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福建省委设在该教堂。1932年,毛泽东、周恩来等在此召开红军东征攻打漳州的军事会议。会后,周恩来住在教堂指导省委支前工作。1988年,龙岩长汀中华基督教堂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评为全国宗教界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5.
<正>荣光堂始建于1931年,时名格非堂,为湖北武汉市现存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教堂建筑融中西元素于一体,朴实大方,别具特色。2010年曾获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宗教》2022,(6):F0004-F0004
山东省青岛市清和路基督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建于1940年,当时命名为"青岛基督教信义会路德堂"。教堂为中国宫殿式建筑风格,砖木结构,红墙灰瓦,飞檐翘角,立柱采用中国华表样式,刻有祥云图案。  相似文献   

17.
王经文 《天风》1996,(5):26-26
走进山西左云县基督教堂,发现这个教堂有些异样:既不是过去西方教堂的形式,也不是现代建筑模样,而是一座古老的民族建筑。粗大挺立的红柱,严整凌空的飞檐,虽经二百多年的沧桑,仍然雄伟壮观。若不是屋脊上高高耸立的十字架,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一座“基督教堂”。 原来这是清朝的官府衙门。解放后曾作为干部开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教堂首先是精神上的蔽所,其次才是宗教仪式的场地.本着这种思想,笔者就温州柳市基督教堂建筑的设计方案,谈谈象征主义手法在现代基督教堂建筑设计中运用的一些体会,与主内弟兄姊妹交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宗教》2014,(3):F0004-F0004
淮安基督教堂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里运河畔,教堂建筑面积3685平方米,一次可容纳4000余人聚会。教堂造型新颖,既具有欧式古典建筑风格,又具有现代建筑特色,集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6,(12)
正云南澜沧糯福基督教堂设有拉祜族干栏式围廊,是由156根木柱平地立起的吊脚楼式建筑。教堂布局呈纵向双十字形相连之木结构,挂瓦屋面,四周是木板墙壁,窗户都为十字形,内部装修为欧美教堂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