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亲社会行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社会行为是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行为,本能论、习得论、情感论和认知论对其动机作了理论解释。知、情、意、行是相互作用的,亲社会行为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以通过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以德配天"的天人论思想以及"明德慎罚"的主张,是西周时期实施道德教化的理论前提和宗旨。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的道德教化主要包括政德教化、王室教化和民众教化,其教化内容、方式与体制也各具特色,这对我国儒家德教思想、传统治国方略和蒙养教育等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家训演进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德性理论中的"榜样",作为道德教育的典范,体现了学习者的理想人格追求,作为一个整体,"征服"人心。人格的影响力是全面的、综合的、难以分离抽析的。榜样,带给人情感的激发,发乎情,给人以情感的吸引力、感染力,因而榜样体现了道德之美,是审美的体验,触动心灵深处。榜样,体现了道德"楷模"、"范式"、"模范"、"标准",是应有的"知""情""意""行"。这是与规范伦理风格迥异的视角,构成了德性伦理学的主旨。雷锋精神在多方面都是德性伦理的卓越体现。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9,(4)
中国古籍中"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实",表示三种关系的统一:"言""物"或"名""实"的统一;"言""心"或"言""意"的统一;"知""行"的统一。"诚信"的价值内涵,则可以从场域条件、律例约束和向度要求三重维度来理解;"诚信"价值观的践行则可被概括为保持"敬"的态度、采用"仁"的内容与方法、坚守"行"的实质,由"敬"出发,表现为仁义的行动。  相似文献   

5.
"意"与"心"、"知"、"性"、"情"一样,都是朱子心性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朱子对"意"的概念的阐发以及对其与"心、知、情、欲、志"等关系的讨论,也是朱子对《大学》"诚意"诠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朱子通过对以上概念的诠释和关系的梳理又成为朱子对"诚意"与"正心"、"致知"、"克己"、"立志"等各项工夫关系定位的理论基础,由此观摩了朱子整个工夫论的架构。目前学者对朱子"诚意"思想的研究多局限于其工夫本身的境域,且把诠释的重点放在"诚"上,较少单独对"意"作哲学上的探讨和概念上的分疏。有鉴于此,本文尝试突破"诚意"之"意"的单向度,审视"意"这个概念本身,探讨朱子对"意"与"心、知、情、欲、志"的关系的把握,试图在以"意"为中心的探讨中重新认识朱子"诚意"的工夫和境界。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公民道德品质结构,推动开展科学的道德品质测评,本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为规范,结合"知-情-意-行"四要素,构建了"价值优先"和"要素优先"两种理论模型,并以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别进行检验,证明公民道德品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秉承"价值优先"的方式。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中国公民道德品质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现成派以为良知"现成"即"在",从形上理路以观,潜隐着以良知为一超验纵摄之物,惟通过觅、悟、守得此隐蔽的道德本体根基,这其中涉及工夫论形态与形上形态的逻辑关联.心学语境中的"意"有理想、纯粹的意志,与现实、经验意念的范畴区分:纯粹、理想的意志发自心体、性体、知体的道德本体,心统摄性情、思志,具有统合理与情、思与志,做出...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政治学有着共同的出发点:人应选取最好的生活(或幸福),至于如何实现最好的生活,亚氏在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着重从德性阐释和理想政体的建构两个不同的方面给出解答。这两个不同方面的解答其实包含了同一种"好人"的两种景象。在伦理学中,"好人"是以理想的道德人身份出场的,但在政治学中,"好人"是以理想城邦的统治者(或立法者)身份出场的。尽管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给好人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通过文本分析我们可推知好人需要满足"知""情""意"和"品质"四个条件,或者以"明智"德性作为充分必要条件。伦理学中"好人"的景象,为在政治学中"好人"作为理想政体的立法者或政治家的出场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9.
德育教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极大的过程,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行规范影响的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地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盼的思想品德过程。笔者从此认为,德育教育中只有能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做到预期的德育效果。一、以知育情,以情促知我们知道,以人为本,如果只单纯地对学生说教师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但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所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以谋求关于道德行为准则的共识为核心 ,可以避免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模式的弊端 ,使德育中的主体与客体、知与行真正统一起来 ,使德育服务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人格的培养 ,成为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和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生命认知"的定义及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分析对象,将其分为三大研究取向:"知"的看法和理解、"情"的体验和感悟、"意"的探索和领悟,并依次介绍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在各取向的研究成果.文章最后指出,该领域的研究应注重:研究范畴的界定、"知情意"的三者结合、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研究视角的选取,以此来更全面地探寻儿童和青少年生命认知的发展特点及其规律,为生命教育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皇侃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儒家学者,其性论一改魏晋以来的玄学思维模式,回溯先秦以来"即生言性"、"禀气定性"的人性论传统,提出了"性者,生也";"性无善恶,而有浓薄";"人生性分各有所能"等命题。展现在"性""情"关系上,皇侃虽然借鉴了王弼"性其情"论,但已不再是玄学式的以本体之"性"去支配经验之"情";而是注重阐发人性中天然具有的合理性,及其在现实中基于这种合理性而去恢复人的自然真情。因此,皇侃性情论可视为南北朝时期玄学流宕氛围中的儒学奇葩。  相似文献   

13.
知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的一对基本范畴。重行始终是中国古代知行观的基本倾向。从一开始儒家即认为,行才是学的最终目的,学、知是为了更好地行,离开了行,学、知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在宋明和明清之际,虽然出现了不同的知行主张,关于知行的先后有激烈的争论,但争论的各方无不重行。王夫之等强调知来源于行自然重行;朱熹虽强调知先行后但同样重行;至于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矛头直接针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更加突出了行的重要。"知行合一"说目的在于纠正知而不行、知行脱节、以知为满足而不肯躬行践履的弊端。在现代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无疑更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复杂问题。德育的症结不在于知,而在于行。解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最重要的是在行的环节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4.
全国各高等院校的党委宣传部,一般都设立了德育教研室,着重从事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研究工作,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如何把大学生的德育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的问题上,研究得不多。笔者对这个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一、正确理解美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高等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美发展俱全的理想人格的大学生。之所以把美育与德智体相并列,这是因为四者本身就存在着紧  相似文献   

15.
孟子性善论的思想进路有两步:一是"即心言性";二是"以情论心"。这个进路有三个关键概念:心、性、情。它们是一体三面的关系,即性即心即情,只不过性是从自作主宰的存在而言,心是从性之自明自觉而言,情是从心性呈现及内在动力而言。由此就形成了孟子性善论"心性情为一"的义理架构。这个结构可以分别从心、性、情等方面来切入理解,于是就发展出中国哲学史上"以觉训仁""以爱训仁""致敬""致良知"等不同的进路和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6.
论提高道德教育实效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和遵循道德教育规律,对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至关重要.道德教育必须结合本国国情、本地地情、本校校情和学生个体的个性,讲究艺术性,推动知情意信行积极互动,坚持先进性和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传承性和前瞻性、时代性和创新性、一元主导和多元互补的有机结合等.  相似文献   

17.
尽管陈鹤琴与杜威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区别,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强调的是"教育的生活化";陈鹤琴的"活教育"是让教育在生活中"活"起来,但他们对艺术教育应基于孩子的生活经验,艺术教育是为了丰富孩子的生活、让艺术教育回归日常生活、通过艺术教育开展学校教育等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儒家的"意"范畴及宋明以后出现的"主意"学说,与道家所言之"意"干系甚微.对"主意"学说的形成、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是儒、佛两家对"意"之范畴的诠释与阐述.儒学的"意"范畴,既可从"毋意"说出发而作私意、意念之理解,又可从"诚意"说出发而作意向、志意之解读;既可基于工夫论而把"诚意"视为"欲诚之意",又可基于本体论而把"诚意"视为"已诚之意";既可使"意"与"志"相结合,又可使"意"与"念"相并列.明中叶后"主意"一词由工夫层面的"诚意"范畴提升为本体层面的"意根"范畴,这种转变,既有历史逻辑的承继关系,又有阳明心学之修正思潮的现实推动.  相似文献   

19.
在诸多戴震道德哲学诠释中,"达情遂欲"的情欲主义、"能知故善"的理性主义抑或"遂其群生"的功利主义皆有之。这些诠释可能都没有触及到戴震道德哲学的真谛。戴震论"心"既有"知"也有"情",论"情"既讲自然情欲也讲道德情感。在戴震看来,人类顺承天地生生之德,在孟子"不忍人之心"这一纯粹内在"反思性情感"的自主驱动之下,通过"自求其情""以情絜情"和"情得其平"三个步骤,最终指向了"天下共遂其生"的普遍正义状态。戴震道德哲学并没有将道德动机简单归结为情欲满足最大化,也没有将絜情工夫简单理解成功利的算计,而是力图在生活实践中发挥每个人的道德情感平衡要求以实现普遍公平正义。这一以情感主义为基础的道德哲学建构极具挑战性,能够自成一格,当是明清以来不可多得的儒学新诠。  相似文献   

20.
科学素质是近现代文明的基础,理所当然,也应该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更非所有的人都能这么去做.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人往往把德育和智育、人文教养和科学素质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有人甚至认为所谓道德理想教育可以省略科学思想教育的内容:或者,孤立地强调德育的首位,而挤占科学教育的基础地位.例如,所谓"五讲"、"四美"的排序和内容,就很少体现出科学素质的重要性.科学精神教育的成份在这种全民德育教育的要求中,似微乎其微,所谓"三热爱",虽有"爱科学"一项,也仅仅徒有其名.科普会馆、场所,少得可怜,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