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透过循征医学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临床医学行为也由过去的以理论知识加个人经验为指导向以循征医学为依据的模式转变。循征医学所提倡的是科学治病 ,通过提供和运用当前最好的证据 ,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最终造福于病人。1 循征医学反映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传统医学的医疗模式是以疾病和医生为中心。而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的进步 ,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已不单纯满足于治疗疾病与症状的控制 ,而是希望改善疾病转归和提高生活质量转化。循征医学的医疗模式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 ,它所强调的是以病人…  相似文献   

2.
医学除了具有生物科学性外,更有着社会和心理的特性,同样的疾病、不同的患者就会衍生出不同的故事版本。本文通过对一位直肠癌患者的诊治经历进行叙述,尝试着通过“叙事医学”实践来进一步认识、吸收、解释、回应患者的故事,通过医患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从而加强患者的优质体验。本文还从医患双方、医院管理以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就叙事医学更有效可持续发展需要提供的支持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全面正确理解和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两年在逐渐深化的医疗改革中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口号 ,突出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关注 ,因此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不仅关系到每一位病人的健康和疾病 ,同时也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和中国现代医学事业发展问题。1 贯彻以病人为中心原则应强调医患之间沟通 ,尽快实现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中医生完全从生理学的观点来解释疾病的变化 ,着重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而没有将患者视为完整的个体。B .Engel博士曾指出 :“传统…  相似文献   

4.
随着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地不能满足医学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医学思维方式从单纯的还原论走向整体综合辩证思维的必然结果.因此,疾病病因的内涵及病因推断方法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真实世界理论对医学、生命、疾病的认识,不只限于细胞、分子等微观层次,而是回到人的整体和病人的真实世界。病人的真实世界包括疾病所引起病人主观上的不良感受和客观病态改变,不断探索病人全部的真实世界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体现;大型仪器和检查是病人局部的真实世界,关注病人感受可以便捷、高效扩展医生的横向思维,实现临床医学科学与非科学的统一。有效的医患沟通是进入病人真实世界的唯一途径,能够更多获得病人信息,提高诊疗水平,是医学人文与医疗技术的有机融合;通过不断探索病人的真实世界,可以为病人的叙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的主体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医患协商新医患关系模式下,医师的职业道德观与价值观是否与之相适应已成为新时期卫生工作的重要问题.医科研究生除了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外,培养高尚的医德、学会正确处理医患关系,也成为合格医生的必备条件.本研究以在校临床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医科研究生对医患关系问题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7.
医患共同决策是理想的临床决策模式。它强调医患之间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医生与患方之间应彼此交流,相互分享信息,双方同为决策主体,共同选择诊疗方案。但在现实环境下,医患面临诸多的决策困境。叙事医学让医生重视叙事的价值,并要求医生通过关注病人叙事来关注全人、见证病人的痛苦,与病人同在,最终与他们建立归属关系。叙事医学的临床实践有助于化解决策困境,对顺利实现医患共同决策有重要的作用,但需要不断在地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的主体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医患协商新医患关系模式下,医师的职业道德观与价值观是否与之相适应已成为新时期卫生工作的重要问题。医科研究生除了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外,培养高尚的医德、学会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适合了医学目的、WHO的健康观和医学实践需要整合的要求,成为医学整合的学术范式.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视域下,医学科研在更深刻的分析基础上趋向于整合,医学临床把病人作为整体看待,维护了病人的健康权益,在医学教育中强调了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彰显了医学整合"以人为本"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0.
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如过度检查、放射线辐射损害、医患交流缺乏、不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及不尊重患者隐私等一系列超越医学影像诊断和技术学范畴的伦理问题出现在医学影像工作者面前,亟待医学影像学工作者重视和研究.如何让现代医学影像伦理学与医学影像技术、诊断相融合,让医学影像工作者重视伦理学,是值得深刻思考的.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扬长避短,完善资源配置制度,优化影像检查程序,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切实的医学影像学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医学影像诊断工作中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化和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在临床影像诊断工作中应该更注重哲学思维的运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问题:影像诊断在临床诊断中的地位、影像检查方法的合理选择、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影像诊断的辩证思考、检查前准备过程和检查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是重要的医疗文书,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像报告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双重属性。一方面,报告需要客观描述影像所见,真实地记录病变特点,而另一方面,报告中又包含根据图像做出的主观评价。如何努力化解两方面要求带来的冲突,是摆在影像医生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实践中由于X线诊断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影像直观、空间及整体定位高及价格低廉等的优势,是其他影像检查不可替代的.但是X线平片显影主要是骨组织,X线平片检查伪影发生概率相对较高,为诊断的准确性带来了困难,X线影像诊断的误诊在临床工作中也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医务工作者总是要努力做到把误诊和漏诊减少到最低限度.本文就X线平片诊断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要树立的诊断观念、拥有的读片方式、遵循的思维方法以及最后的报告书写,结合工作实践来探讨了对疾病的诊断,避免诊断结果对临床医生的错误导向.  相似文献   

14.
那些长期困扰患者和医生、查不出病因又久治不愈的病症,被称为“疑难杂症”;然而部分“疑难杂症”并非真正的疑难杂症,而是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所用医学模式出现了问题,医生往往局限于生物医学模式,忽略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因此,医学模式应该从实际工作中进行转变,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上。笔者就临床常见的“怪”现象、医疗对象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视觉素养是"读图"时代人们的基本文化素养,鉴于医学影像学的特点和要求,影像诊断学专业学生必须拥有良好的视觉素养。本文从视觉素养概念、视觉基本理论以及视觉素养培养的策略等方面探索了视觉素养与读片技能的整合。作者建议在影像诊断学中,应讲授有关视觉素养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大学生群体数量随之增加,而针对这一特殊群体,迄今为止无规范性的医疗保障制度出台。在对江苏省内5所高校学生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2284份问卷进行分析,提出将高校学生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选择,也能更好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险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中实习医生做妇科检查所引发的伦理学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习医生给女性患者做妇科检查是临床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医学生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医患双方而言,接受实习医生做妇科检查理应无可非议,但最近对实习医生做妇科检查所引发的伦理学问题又起纷争.综合讨论实习医生施行妇科检查的这种医疗行为,并试图提出临床实践中此类现象的合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医学道德观认为:“医乃仁术”、“生命至贵”等就是“‘大医精诚”。医者要做到“大医精诚”,就要避免《疏五过论》中医者的五种过错,使患者保持健康的生命。所以,医生要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处理患者;不能急功近利,追求名誉,应常怀仁爱之心建立和谐的医惠关系。医生处理患者的态度及自身的道德修养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这种理念应该成为医生终生追求的目标,这样才能顺应新医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诊断中的异化与异化的诊断——1例误诊病例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诊断技术的日新月异,极大地拓展了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认识,但同时也限制了医师的临床思维,形成诊断过程中的"异化"现象。本文以1例患者的误诊过程为例,说明诊断中的异化现象及其对诊断的影响。为减少误诊,医师必须回到"人"的位置,避免成为医疗技术的"奴隶"。  相似文献   

20.
袁玉琢  骆方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0):2303-2320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ASD)的症状早在婴幼儿期就会显现, 越早发现, 越早干预, 治疗效果越好。传统自闭症早期筛查与诊断在评估方法、流程上存在局限, 无法满足大规模筛查和诊断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用智能化方法进行自闭症早期大规模无感筛查与诊断逐渐成为可能。近10年间, 国内外对自闭症智能化识别方法的探索在经典任务行为、面部表情和情绪、眼动、脑影像、运动控制和运动模式、多模态6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未来研究应围绕构建国内自闭症早期智能医学筛查与诊断体系, 开发针对婴幼儿患者的筛查工具, 构建融合多模态数据的自闭症婴幼儿智能化识别模型, 建立结合脑影像技术的自闭症精细化诊断方法等方面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