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希腊文明中,城邦是希腊社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城邦的发展对于个人而言,又有所影响。汤因比以"希腊精神"作为研究线索,认为城邦的发展对于当时的希腊人而言,既有发展又有束缚。  相似文献   

2.
希腊游历神话中的主角要么是男性英雄,要么是美女,二者皆为希腊城邦的祖先。游历神话将主角所在的希腊城邦描述为文明的中心,而主角所经之地则为蛮夷之地。就在描述主人公遭受诸多苦难的过程中,希腊神话对"我者"与"他者"、"中心"与"边缘"做了二元对立式划分。希腊游历神话的生成时间为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此时希腊境内城邦林立,希腊诸城邦不断殖民海外。因此,游历神话绝非通常意义上的历险故事,而是以叙事出现的政治神话,其意图在于通过叙述城邦祖先的历险故事,为希腊城邦的存在以及海外殖民提供话语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麦金太尔看来,现代社会对传统德性的摒弃使自我因丧失了德性的根基而丧失了自我的完整性,最终使现代人沦为了欧文.戈夫曼所描绘的角色之衣借以悬挂的衣架。麦金太尔认为希腊传统德性具有超越城邦政治的一般人类实践的普遍意义,因此,他呼吁向希腊传统德性回归以拯救当代自我的失落,  相似文献   

4.
城邦、民众和广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分析了希腊城邦制度所提出的政治哲学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共领域问题,这也是当代最重要的政治问题之一。作者还分析了民主制度的内在矛盾,指出在苏格拉底的“知识论迷茫”之外还存在另一个更严重的知识论迷茫。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5世纪是希腊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主民主制相继在大多数城邦建立时期。在这期间,希腊应运而生了一批具有新的生活和思想方式的知识分子。在生活上,他们以教学授业为生乃至致富,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代职业教师。在思想上,他们专注于社会政治伦理问题,并且破天荒地用人的、怀疑的、不迷信宗教权威的眼光来看待这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的"哲学王"概念经过中世纪阿拉伯宗教哲学家如法拉比的讨论影响了迈蒙尼德的宗教哲学思想。迈蒙尼德在探索如何处理希腊哲学与犹太教传统之间的关系时,面临如何处理个人对终极幸福的追求与理想城邦的治理之间的张力问题。他指出尽管所谓"哲学王"在凭其智慧治理城邦时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优势,具备至高无上地位的神圣律法才是维持民族文化认同、维护城邦社会中公平正义以及个人实现终极幸福的基础,同时迈蒙尼德也强调对犹太教律法所作的任何修订都必须遵守严格的程序。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希腊人的观念中,公共祭神活动及宗教节日庆典与战争一样,都是城邦的头等大事,是公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神的崇拜和尊敬,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宗教节日。古典时代,全希腊的宗教节日多得惊人,据统计,已知的就已超过300个。例如,雅典每年有144个宗教节日,雅典人每年至少有120天花在这些名目繁多的宗教节日上。宗教节日里祭神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一般包括游行、吟诗、献祭、祈祷、戏剧表演等等,而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则是祭祀。古代希腊人普遍认为,神庙是神的居所,不得随便人内,所以祭祀活…  相似文献   

8.
《学海》2016,(5):200-206
荷马的"怜悯"不仅是神、人所具有的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为,一种为神所认可的、正义的和有选择的行为。荷马的"怜悯"统一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是两部史诗共同叙述的一个主题。荷马是以怜悯为主题对两部史诗结构设计和内容叙述。荷马的"怜悯"为后世希腊人所继承,成为希腊人的优秀品质和城邦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希腊社会自公元前八世纪进入奴隶制时期。城邦奴隶制统治者通过一系列立法对妇女生活进行限制,其中涉及到妇女道德方面的一些内容。德拉孔法律规定,每个雅典人对五种妇女:他的妻子、女儿、母亲、姊妹和妾,有生杀予夺的权利;男子离婚非常简单,不生育就是休妻的充份理由。妇女的价值完全体现为是男子  相似文献   

10.
民主是希腊人创造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人造出了以下这些单词:“城邦”、“民主”、“人民”、“寡头政治”、“自由”、“公民”等等。这就不得不使人作这样的假定:是希腊人首先发现了政治的永恒真理,或者说我们所说的永恒真理;只有一个例外:就是奴隶制,这是他们的民主与民主本质之间的主要区别。因为世间必然有一个永恒政治的存在,可供人们进行哲学思考,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历史。从这里,通过不同的时代,可以找到政治的核心本质;各种政治体制尽管千差万别,却在其功能上存在着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类同性:树立正义、使人  相似文献   

11.
王柯平 《世界哲学》2012,(2):5-22,161
柏拉图的城邦净化说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净化城邦的诗乐艺术,意在保障施行正确的道德化教育;二是净化城邦的政坛与民意,以便实现大权独揽、唯我独尊的政治企图;三是净化城邦的公民,试图采取优胜劣汰的方式挑选合格的公民。另外,"城邦净化"作为一种隐喻,在一定程度上为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说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2.
伊奥尼亚学派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什么是伊奥尼亚学派?我国的《辞典》及教科书均把伊奥尼亚学派解释为米利都派和爱非斯派。如《简明社会科学辞典》认为:“伊奥尼亚学派,一译“爱奥尼亚学派”,古希腊哲学学派,出现于小亚细亚西岸伊奥尼亚地区的米利都和爱非斯这两个希腊殖民城邦,这两城邦当时都是希腊文化中心。该派的哲学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因素。主要代表有:米利都的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他们的学派称为米利都学派,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由他创立的学派称为爱非斯学派。”(上海辞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3.
希腊化和古代晚期哲学是否只是古典希腊哲学的衰落?本文认为,应该把希腊化和古代晚期哲学视为一种新哲学,而不是简单地看待古典希腊哲学和希腊化哲学的关系.希腊化哲学把意愿作为哲学的主题,改变了古典希腊哲学以知识作为真理之路的存在论路径,而切入到更具个体自由的思想领域.本文透过分析普罗提诺<九章集>的相关文本,以及它与希腊化哲学的思想源流,显示希腊化和古代晚期哲学的这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经典与解释     
[编者按]本期经典解释专栏首先收入两篇关于阿里斯托芬喜剧的绎读。阿里斯托芬的喜剧虽然表面讲些谐趣之事,实质上处理的却是关乎城邦生活与命运的重大议题——譬如,哲学与城邦的关系乃古典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而《云》正是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文本之一。张文涛的《哲人与城邦正义——阿里斯托芬〈云〉浅析》一文即专注于此,以哲人及其崇拜的神灵与城邦正义秩序的关系这一线索贯穿解读的始终,展示苏格拉底与城邦的冲突及云神形象的复杂性,可谓抓住了理解这一问题的要害。  相似文献   

15.
刘晓东 《管子学刊》2005,(4):107-110
在战国后期的子家著作中,“亡国”一词往往不是用以指陈灭国的事实,而是指称必亡的政治形势,进而也被视作与“王”、“霸”、“危”并立的一种国家类型。作为国家类型的“亡国”,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君主失制。战国诸子语文中“亡国”含义的多重性表明,上古中国政治思想着眼于如何治理好国家,如何在国际的竞争中生存。这与以城邦为视域的古典希腊政治哲学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6.
在古希腊,哲人和俗众构成了整个城邦,哲人永恒地追求真理和智慧,是受理性控制的一群人。除去少数的哲学家之外,城邦中大多数人都是俗众,他们是靠统一的意见在城邦中生存下来的人,是受激情和欲望控制的人。追求上的差异导致了目的上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于是,政治生活和哲学生活的矛盾达到了顶端,哲人就必然陷入"异教徒"的诅咒之中。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的民主论述正在重新成为当代政治哲学重要的思想资源。民主制被亚里士多德归类为由多数人统治的变态政体,其所依据的正义原则偏离了城邦追求德性的正当目的,其所秉持的自由观念蕴含着挣脱任何政体和法律约束的意图。但与此同时,基于多数人德性相加的论证和城邦安全的要求,亚里士多德一方面支持公民集体对于城邦政治事务的有限参与,另一方面又坚持有德性与实践智慧的政治家的必要性,从而为一种兼有民主和德性要素的混合政体提供了辩护。亚里士多德正视了城邦发展进程越来越趋于极端民主制的可能性,并呼唤立法家们承担起不断改良现有政体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希腊建筑艺术璀璨多彩,独树一帜。以埃及与两河流域为代表的近东文明对早期希腊建筑的空间布局、柱式样式以及雕饰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是随着近东文明的消隐,受自身政治、宗教、哲学、地域文化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古希腊建筑形制逐渐完善,雕饰风格也发生了改变,最终形成了优美和谐、静穆崇高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9.
《理想国》第1卷提出了“什么是正义”的问题。整体来看,苏格拉底将正义把握为一种圆满的思,因此,他能针对不同的正义表述,提出自己的论证。从人与人的交往来看,正义是个人生活的基础;从城邦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来看,正义是城邦和谐的尺度。正义抵达整体的善,又不侵害个体的善。正义的本质性思考为立法提供了根基,并保障了公民城邦生活的稳定性和长久性。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理想国》第五卷到第七卷的哲学家论证所塑造的真正的哲学家是一些眼睛只盯着整全真理的人,这使得他们从现实中抽离出去,并且与现实对立.柏拉图企图论证他们在把握真理上所具有的各种美德同时也是统治城邦所需要的各种美德,但他因此陷入逻辑上不相干的谬误,在具体的论证中遭遇到各种困难,最终不仅承认哲学家对于城邦是无用的,而且哲学家在不理想的城邦环境中必然遭到败坏.通过哲学家的教育所造就出来的哲学家,也由于所追求的理想生活与城邦现实生活的分离而不愿意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只能通过外在的强迫,这不仅没有缓和,还进一步彰显了柏拉图哲学家论证的内在逻辑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