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人会因为永久的开放而喜欢假花。因为植物的生长周期,那些真花变得尤为可贵。其实我们爱上的是真花的凋谢与残缺。花开不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我们会在它开放之时加倍地珍惜。因为短暂,故有“昙花一现”之美。  相似文献   

2.
真花好美     
我跪着祷告时,留意到讲台前那一瓶一瓶塑料做的五颜六色的花,于是心里想:“假花保存的时间长,颜色保持的时间久,而真花却只长一季,开花也只有那么可怜的几天。如此看来,假花倒比真花的命运显得好了。”心念至此,我不禁长叹…… 由假花与真花的不同生命和与之带来的不同命  相似文献   

3.
叶静 《思维与智慧》2005,(10):32-32
金针花就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黄花菜,它的种植方法一般是取出根来分棵移栽,靠快速分蘖繁殖,也有取种子撒播的,但种子能够长到成熟的很少,因为金针花在刚刚开放的时候,就被人们采摘下来当作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极少有幸存下来等到花谢果熟的。但也有例外,金针花一旦开放过后几个小时,采撷的人们就不大问津了,原因是花蕊里已经住进去了几位守护者,一种背上带着金黄铠甲的虫子。  相似文献   

4.
构图来自生活,生活能丰富构图.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说法,在形容一个人特别美时,说像画上画的.也有人在评论一幅画中花鸟的形象生动时,说像真花真鸟.这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前一种说法是说画面中的人比生活中的人美,后一种说法是画面中花鸟的美又像真花真鸟.  相似文献   

5.
耶稣的眼睛     
桂志文 《天风》2013,(11):37-37
眼睛就像针孔摄像头,因为有了她,世界都在我们眼里;因为有了她,我们也会“赤裸”在别人世界。这扇窗帮助了我们,也暴露了我们,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以为自己仅仅是世界的观光者,其实别人早己从我们这扇窗户里看到了屋内的风景,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意念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保守你心。  相似文献   

6.
心理减压专家建议我们要做一个快乐透明人,但这却被许多现代人视作“致命毒药”。因为透明意味着你的弱点会被人一目了然,你会不被人喜欢,会感到尴尬,会不被人尊敬……于是,有无数人每天将许多精力花在自我秘密的保护之中,没有多少人思考,  相似文献   

7.
我和妻子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同班同学,那时她才貌俱佳,是一只骄傲的孔雀,是我的憨厚、真诚和磁性的嗓音将她征服。大学毕业后,我们双双成了话剧演员。因为话剧不景气,我们鲜有上场的机会,经济异常拮据。结婚时,我花10元为妻子买了一枚仿金戒指,妻子满心欢喜地让我给她戴上,而且一戴就是数年。  相似文献   

8.
易感的心     
正花的妙用会传香,花的感情色彩是直通心灵的。在一位园艺师对我说"一枝花是一段心灵史"之前,我对花的认识还停留在姹紫嫣红、婀娜多姿方面,园艺师问我:"你的启蒙花是什么?"我想了想答道:"我的启蒙花应该是菊花。"记得小时候,哥哥养了几盆菊花,菊花在秋天的寒风下依然傲首开放,令我十分惊  相似文献   

9.
(一) 我们不能因为会读经,就假定神一定会与我们同在,我们必须花时间认识耶稣,像马利亚一样。我们花愈多时间坐在他脚前听他说话,就愈认识他,愈认识他,也就愈爱他。 我们必须特别定出一段时间来默想圣经和祈祷 但不能让这段时间变得死板或形式化。要谨记,我们也可能像法利赛人般勤读圣经,却从来听不到神的声音(参约5:37),祈祷也可能变质,落得好像向神提出一张采购单似的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我父亲在距大烟山国家公园5英里远的一个小山头上买下了10亩田地,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那是一个可爱的地方,我们希望将来有一天,那里会成为我们的永久住处。我们会在斜坡上种植一个果园,到处开放着番红花,也许还有一个草莓花床和一个大大的花园。  相似文献   

11.
花会怎么说女孩子好像花一样,这是一个具有经典意义的世界性的比喻。不过,花却未必认可这个比喻。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某些女孩子常因过于雕琢而显得矫柔造作,常因过于涂抹而显得俗不可  相似文献   

12.
白明 《天风》2023,(5):57-58
<正>有一个我们都容易忽略的事实:以人类平均寿命计算,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总共会花6年的时间做梦。梦是我们最熟悉但也最陌生的一种经验,它是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涉及记忆、情感、认知甚至属灵的层面。多少年来,  相似文献   

13.
简单的东西     
简单的东西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朴素的道理往往没有人重视。但是,简单的东西并不因为你忽视而失去她的存在,朴素的道理并不因为你不重视就失去了她的作用。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重要的东西,朴素的道理往往是最有价值的理论。被人们忽视的东西,最终人们会因为忽视她而付出代价,被人们轻视的道理,到头来她会教训人们对她给予重视。水并不因为人们随意糟践而自卑,当人们在干渴难耐的时候,她比黄金还珍贵。树木并不因为人们肆意砍伐而失去价值,当黄沙飞舞,洪水泛滥之时,人们自然会敬重地把她请回来重新培植。我们也不要因为别人蔑视我…  相似文献   

14.
谦卑低头     
有两个邻居,张三和李四。张三家常常吵架,李四家却从来不吵。张三就问李四:“奇怪!老李,你们家怎么能够不吵架呢?”李四回答:“你们家所以会吵架,是因为你们家都是好人;我们家所以不吵架,因为我们家都是坏人。”“为什么呢?”“因为你们都认为自己对,  相似文献   

15.
方海清 《美与时代》2014,(11):57-57
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固定的、相对简单的城市生活变得越来越充实和丰富多彩,人们的城市生活也有了更加多样性的选择。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过渡性的时代,原来不受关注的城市开放空间也将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设计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城市开放空间,而不仅仅是令人愉悦的物质环境。  相似文献   

16.
读中学时,地理老师问我们,如果没有台风,这世界会怎么样呢?我们回答说,如果没有台风,房屋就不会被掀倒,树木就不会被吹断,财产就会少受一份损失,人类就会多添一份平安。而老师却说,如果没有台风,全世界的水荒更加严重,因为台风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如果没有台风,地球上的冷热会更加不平衡,因为日照最多的赤道地区全靠台风来驱散热量,否则,热带会更热,寒带会更冷,而温带将不存在……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朵开在卑微深处的花。虽然气势不够张扬,举止不够自信,芳香不够浓郁,却始终是淡雅而悠长,坚韧而持久的。它不因风雨而变色,不因寒暑而凋零,不求掌声赞美,一心只为安静地开放。  相似文献   

18.
基督徒的归宿是来世永恒的生命,那么,短暂的今生是否有意义?能够进人永生的是我们的灵魂,那么,必将化为泥土的肉身有什么价值? 我想主内的弟兄们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在宗教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有些教友就对此生和肉身持无所谓的态度,因为此生无非是一个驿站,旅途的终点是天乡,所以此生过得怎样无足轻重;因为肉身各个感官的享用欲是撒弹诱惑我们的渠道,也更因为肉身的易于衰朽,所以是否健康长寿无所谓。 这类想法,乍听符合道理,可细一想来,就会发觉它与圣经的启示、与圣教会的道理是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2,(3)
问:我们结婚三年多了,开始关系不错,但近来可能是性格或思维方式之差异,我俩经常争吵。因为都是基督徒,吵后也都有些后悔。可是,不久又会为了一些小事再争吵。多吵了,非但影响情绪,也会伤害感情。其实我们彼此也很相爱,但就是克制不了一时的冲动,造成互相折磨。我真不知道怎么办好?  相似文献   

20.
殷丽娣 《美与时代》2013,(12):69-69
在中学美术技能课教学中,有时我们会过多的强调学生技能的训练,因为对于从高校毕业满腹专业知识的教师来说,传授技能知识比花心思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更为简单。但是久而久之,学生厌倦了,教师疑惑了。学生学到了什么?我们想让学生得到什么?怎样平衡两者关系,关键在教学中不能忽视情感教学,让情感渗透在各教学环节中,让情感带动学生创作的热情,让学生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