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达摩禅法二入四行之行入的分析,阐明其间蕴涵的如来藏思想,并以此说明达摩禅法之本质为如来藏法门这一基本主题.文章重点为对四行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的分析,并从中指出其如来藏思想的深刻含义,同时亦就称法行对达摩禅法中般若思想与如来藏之关系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慧瓒不仅具有禅律并重、住行自在的禅法思想,而且他的弟子道绰、昙韵还传其称名念佛法门,他的法孙信行又传其头陀苦行法门。因此说,慧瓒禅师的思想是净土宗和三阶教的渊源。  相似文献   

3.
头陀苦行之一。谓去除尘垢烦恼。意即弃除对衣、食、住等贪着,以修炼身心。亦称头陀行、头陀事、头陀功德。凡是修习头陀苦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严守如下十二种修行规定:要选择空闲的地  相似文献   

4.
杨歧派作为日本临济宗的源头,其思想规范了日本临济宗乃至黄檗宗的面貌。考察杨歧派和日本临济宗的关系时,必须要考察南宋时期大量日本僧人入宋求法和大量中国僧人东渡扶桑传法的历史。正是这些祖师大德的艰苦努力,才使杨歧派的禅法在异域他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蔚为一大宗派。在这一过程中,入宋求法、在无准师范座下开悟、回日本成为东福寺派开山的圆尔辨圆发挥了核心作用,是杨歧派禅法东传群体中的领袖人物。  相似文献   

5.
慧仁 《法音》2003,(12):9-19
印度唯识学是一个庞大而周密的佛学理论体系,其精奥之义理至今仍极具价值。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定要经过漫长而艰巨的理论发展与递进过程,其间往往会出现各种理论分歧。唯识学的发展过程亦是如此,从浅到深,由粗至精,其内部亦有着许多思想分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即传统认为的无相唯识与有相唯识之辩。汉地历来认为安慧论师为无相派的代表人物,陈那、护法论师属于有相唯识派,而玄奘法师所创唯识宗继承的是护法的有相理论。两家矛盾的核心是关于二分(见相分)的有无问题,无相派认为二分为遍计所执,故主无,而有相派…  相似文献   

6.
<正>石头希迁(700-790),唐代端州高要(广东肇庆市)人,俗姓陈,其在南岳石台结庵传法半个世纪,人称“石头和尚”。石头希迁为六祖惠能大师门下首座青原行思禅师的法嗣,是中国禅宗南宗五宗七派中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之近祖,生前著有《草庵歌》《参同契》,其禅法要领传承六祖惠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般若禅法,  相似文献   

7.
杨岐方会是临济宗杨岐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其禅法特色一是灵活自然、随机施教、立处即真、随处解脱,二是自性具足、当下即得、作风纯真、无二无别.正是由于杨岐方会禅法具有鲜明的特色,才能够达到建宗立派的水平与地位,并在其门弟子的代代相传中不断发扬光大,最终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上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菩提达摩的禅法将证入最高真理的方法分为理入和行入两种,而根据达摩的禅法精神,理体和事行、理入和行入其实本来是不可分的,分而为二只是由于侧重点不同,只是为了修学和说明的方便而已。在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中,无论是理入还是行入都分别同样地并且相得益彰地表达了达摩禅法的理行并重而重行的即行即解即证的顿悟的精神原则,而达摩禅的这种在实际生命、实际事行的当下直接证入最高真理的即行即解即证的精神原则也确实奠定了后来中国禅宗顿悟禅的基本特征。达摩的禅法也符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尚简易直截、重实践和实证的精神特点。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以简括的文字概括了佛教大小乘的所有的基本义理和实践,这表明达摩禅具有极大的涵括性和融摄性的精神特点,具有向多种层面解释和发挥的可能性,后来的南宗禅和北宗禅、看话禅和默照禅等都可以说是对达摩禅法精神在不同层面的发挥和发展。达摩禅奠定了后来中国禅宗的基本精神,道信是试图将达磨禅奠定的基本的精神原则予以通俗化、普及化、大众化的开拓者,而慧能则是将达摩禅通俗化、普及化、大众化的真正完成者,是六祖慧能将达摩禅奠定的精神原则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为了批判神秀北宗的不究竟的禅法,弘扬慧能南宗的顿教禅法,神会引经据典地从佛性本体论、无念无住的修行方法论和顿悟境界论等多方面对慧能南宗禅法做了非常全面而深入的理论上的论证和发挥。神会禅学立知见,注重知解,神会的顿悟说注重于解悟,神会禅学的这种特征是应该结合当时的禅学背景才能恰当地理解的。与后来侧重于从实践上发挥和发扬慧能南宗禅法的禅派不同,侧重于从理论上论证和发挥慧能南宗禅法的神会禅学是有它特定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的,神会禅学是禅宗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机用为列祖的神髓。种种示现,种种方便,皆为师资契合如水投水,如心传心。马祖与石头作为禅法极致中国化之二大龙象,门下显耀。其外用各有气象,峻烈为马祖,敦拙为石头,皆巴歌应众,皆大力慈悲。而了义匿于其内,千般德用,无不彰示实相无相、不立文字之大寂灭、究竟空之佛法真粹。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86,(4)
本刊讯座落在河北正定县的临济禅师塔,近年来经过精心修复,再现昔日巍然屹立的雄姿。五月十九日,以松山万密为名誉团长,盐泽大定为总团长,有马赖底为秘书长的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访华团一行一百人同中国佛教徒一起,云集塔前,隆重举行庆祝祖塔修复落成剪彩仪式和诵经法会.临济宗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由唐代义玄禅师创立。此宗至宋分为黄龙、杨歧二派。日本荣西禅师入宋求法,将临济宗黄龙派禅法传入日本。其后俊芿禅师入宋,传临济杨歧派禅法于日本.清初临济宗隐元禅师赴日建宇治万福寺,立黄檗  相似文献   

12.
竹林禅派是完全本土化的越南禅学宗派。从竹林头陀接引法螺悟道的过程来看,《课虚录》、《传灯录》、《大慧语录》等是该派重要经典,而《佛说十二头陀经》更具有准宗经的性质,体现了竹林禅派的禅学旨趣。竹林禅派的兴起与衰落都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背景与内涵。  相似文献   

13.
10月24日,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与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灵云院、灵云院国际禅交流友好协会联合举办的中日临济宗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关山慧玄无相大师的禅风——纪念无相大师圆寂650周年"为主题,会议庄严隆重,学术气息浓厚,并始终洋溢着中日人民和睦友好的情谊。  相似文献   

14.
百丈怀海是唐朝著名的禅师,"只如今鉴觉"是其禅法的重要思想,该思想将禅宗直指从心性转向实际,让纯粹自我出离自身、完全敞开到一个根本原初、完全澄明的现在意识中去,是对达摩"藉教悟宗"和慧能"无念无相无住"心性路线的重大发展,是对马祖"即心即佛"和"非心非佛"心佛二元论的全面扬弃、突破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敬安禅师(1851-1912),又称寄禅、八指头陀,是声望卓著的奇僧,德高望重.他先后担任湖南六寺和浙江一寺的主持,出任中华佛教总会的首任会长.他凭着刻苦求学和诗歌创作的天赋,从23岁开始写诗,历经39个年头,写了1900多首诗,有《八指头陀诗集》十卷、《八指头陀诗续集》八卷、《嚼梅吟》一卷、《白梅诗》一卷,成为海内外著名诗僧.  相似文献   

16.
彭瑞花 《法音》2022,(8):34-38
<正>禅宗四祖道信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后人常将其与五祖弘忍相提并论。道信一生以禅为本,以戒严身,著有《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和《菩萨戒法》,将禅法和菩萨戒法相结合,提倡禅戒合一,为后来禅宗形成独特的菩萨戒思想奠定了基础。道信重视戒律在禅修中的重要性,他对菩萨戒的态度应是受到天台宗祖师智顗的影响,也与当时帝王们推崇菩萨戒有关,为禅宗提出“无相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丁强 《宗教学研究》2002,(2):100-103
本文通过对《清微道法枢纽》四部分内容的简析 ,梳理了宋代新出的道教符派清微派雷法思想的理论依据、行法具体方式 ,以及学法之人所应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 ,阐明“以内炼为本 ,符为用”这一清微派雷法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无相是牟宗三美学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旨在建构一种不同于康德的新的合一方式。但牟宗三以"放得下"论证无相的过程逻辑上有其疏漏之处。"放得下"只能证明"审美而无审美之相",不能证明"审美而美无美相"。牟宗三以"放得下"论无相进而建构相即式合一的合理性亟待商榷。  相似文献   

19.
保唐无隹禅师是四川地区禅宗的代表人物,现有史料对他的记载不多,而记载他行状最多的<历代法宝记>亦有许多可疑之处.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这些仅存的史料略窥无住禅法的溯源.本文的考订证实,无论是从法脉上还是思想上,保唐无住禅法都可以直接追溯到<起信论>思想渊源上去.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宗密对洪州宗禅法的概述和评价为依据,通过对马祖道一“即心即佛、非心非佛”这一矛盾命题的阐幽发微,揭示了以马祖道一为代表的洪州宗禅法的本质、特征及其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与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对马祖道一“万法心生、立处即真”思想的解读和剖析,重新评估了洪州宗禅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