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接上期第50页)佛教戒律不杀生善巧方便处境论杨五郎是五台山太平兴国寺的僧人,僧人就要遵守佛教戒律。佛教戒律是佛祖制订的戒条律仪,具有止恶扬善的作用,位于佛学的"三学"之首,是佛教僧团生存发展的良师益友,佛教的戒律很多,诸如五戒、八戒、十戒、沙弥戒、  相似文献   

2.
“佛法不杀”的思想基础是佛教教义不杀生的理论,因为佛教认为,杀害生命是一种罪过,要受到惩罚,从而不能获得解脱。所以佛教是明确反对战争的。佛教的“佛法不杀”,劝人慈悲的和平思想并没有过时,仍然有其存在的历史价值,被人们重视。佛教的创始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阿难尊者,以博闻强记,知识渊博而著名于世。摩揭陀国王和吠舍离国王都仰慕他的名声,在恒河边上派兵前来抢他。阿难为了避免两国兵戎相见,在船上自焚,以生命保卫了和平。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曾经是一位暴君,在一次战争中滥杀无辜10万余人,后来他受到佛教徒的感化,…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3月31日,第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预备会在日本京都召开。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明生副会长为团长的代表团于3月30日至4月2日应邀访问日本并出席会议。会议商定,第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行,届时举行三国共同祈祷世界和平法会;举行主题为“佛教与和平”副题为“日常生活与佛教的戒律”的学术演讲会;继续举办“僧侣镜头中的环保”摄影展;发表三国佛教徒“和平宣言”。会议还就中韩日三国互派修行体验僧人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第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预备会在日本京都召开@任永生  相似文献   

4.
觉灯 《法音》2003,(9):30-32
第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预定于今年10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佛教与和平———以日常生活和佛教戒律为中心”。以下三篇文章是中国佛教协会从各地佛学院征集的十五篇文章中挑选出来的,将作为与会的补充发言。刊载于后,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5.
佛教教义研究中的最关键一环就是对佛教戒律的探索研究,而对其性质特点和宗教作用的认识对于佛教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对研究现状的分析入手,指出作为行为规范和组织制度的戒律,是贯穿佛教的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宗教体制"四要素"的核心内容;戒律制度是佛教研究中最重要、最值得关注的部分;佛教戒律是人类道德自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戒律是佛教与其他宗教和平对话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6.
《法音》1991,(12)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人人都有佛性,所以人人也都能成佛。佛教以慈悲为怀而普度众生,对于杀害生命,是不能容允的,所以规定杀生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第一条戒律。但是,只要犯者能够虔诚忏悔,仍然可以完成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教叫做“成佛”)。《涅槃经》卷二十六说:“屠家之子,常修恶业,以见我(佛)  相似文献   

7.
《法音》2003,(11):12-12
中·韩·日三国佛教代表团,在佛历2547年(公元2003年)10月28日至29日,在日本国京都市召开了第六次交流会议。以北法相宗大本山清水寺为会场举行了祈祷世界和平法会,并进行了和平游行。之后,在立正佼成会京都教会举行了《佛教与和平——以日常生活和佛教戒律为中心》的基调演讲与补充发言,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各国代表的发言。实现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处于纷争旋涡中的人们,虽然也热心创建符合自己信条的世界,然而容忍他人存在的意识却正在减弱。相信信奉释尊教义、共秉大乘戒律的我们三国佛教徒,只要将“孝顺父母、师长、三宝。孝顺是…  相似文献   

8.
佛教与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不是生态学,但佛教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在生态危机日益深重的今天,佛教的生态能够给予我们有益的启迪。佛教生态观的哲学基础是缘起论,“缘起”的含义,是指现象界的一切存在,都是由条件和合形成的,不是孤立的存在。奠基于缘起论的立场,佛教将世界看成是一个整体,整体论是佛教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佛教的生态实践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生命的保护,二是对环境的保护。前者包含不杀生、素食、放生、和平运动等行为,后者集中体现为佛化自然、生活环保等。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佛家的根本观念。佛家为此提出了“不杀生”的戒律…  相似文献   

9.
济群 《法音》1996,(11)
戒律的现代意义济群戒律在现代僧团是否具有实践价值?今天的中国佛教是否需要戒律?如何看待戒律?如何发扬戒律的价值造福人类?这是当今僧团需要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想就此问题谈些个人看法。一、认识戒律的重要地位原始佛教僧团不设立权威的崇拜,也无行政上...  相似文献   

10.
道教戒律     
道教约束道士思想言行,防止“恶心邪欲”,“乖言戾行”的条文。道教初期原无正式戒条,两晋南北朝时期,始由上清、灵宝、新天师等道派沿袭佛教戒律,制“五戒”、“八戒”,以及吸取儒家忠孝纲常观念而制定“十戒”和其他戒律。其内容除五戒、八戒与佛教基本相同外,尚列有“不得违戾父母师长”,“不得杀生屠害”,“不得叛逆君王”,“不得淫乱骨肉”,“不得毁乱道法”,“不得污漫静坛”等等。  相似文献   

11.
道教戒律是道教徒植福修因之慧炬,登真入道之慈航。是道教徒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故学道之士莫不持戒精严以积功累行。三洞诸经中说戒甚多:有《初真戒》、《三皈依戒》、《中极三百大戒》、《积功归根五戒》、《天仙大戒》……这些戒律皆为前贤祖师所授。对道教弟子的言行举止作了严格的规定和详细说明。上述戒律中《积功归根五戒》:“一、不得杀生;二、不得荤酒;三、不得妄言绮语、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盗;五、不得邪淫”,是每一位玄门弟子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戒律之一。《老君戒经》曰:是五戒者,持身之本,持法之根。凡能持此五戒精进无虞者…  相似文献   

12.
德光 《法音》2024,(1):66-70
<正>戒律,是佛教信仰与实践的基石,不仅能够规范个人言行,降伏内心烦恼,也能保持僧团的清净与和谐。戒律的传承与弘扬,对于佛教的延续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佛教戒律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让人们少欲知足,这与中华民族勤俭惜福的传统美德不谋而合。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融合、创新的历史过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这一过程被称为“佛教中国化”。佛教中国化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也体现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律宗是以研持戒律为主的一个佛教宗派。所谓戒律,就是佛教徒必须遵守的“防非止恶”的条文。早在曹魏嘉平二年(252),中天竺僧人昙柯迦罗在洛阳白马寺译出《僧戒心》及《四分羯摩》两种戒本,是为戒律传入中国之始。相传,朱士行就是依照这一戒法而受的比丘戒,遂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真正僧人。戒律分为正持门和作持门。正持门是“诸恶莫作”之义,谓禁恶防非的行为。作持门是“众善奉行”之义,谓应作的合法行为。但是,普通戒本,只有正持门,所以,要想作积极的修行,就得依靠广律。广律有四律五论,所谓四律,是指萨婆多部的《十诵律…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5,(4)
<正>佛教教义以缘起论为根本,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平等不二,依正不二,悟入诸法实相者必然生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故《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好生恶死为一切众生之所同,放生护生则为佛教必有之义。佛教修行以戒定慧三学为中心,主张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以至解脱。佛陀制定戒律的本意即是为了修行者减损恶业、杜绝非缘及僧团的和谐,而在戒律中以戒杀为首。随着佛教的发展深入民间,由慈悲、戒杀而衍生出素食、放生、护生等一系列行为、仪轨和习俗,成为  相似文献   

15.
佛教音乐是佛教传道弘法的重要途径,但它的戒律规定“歌舞倡伎不往观听”。怎么办呢?佛教将音乐分为清净与污浊、有欲与无欲音乐,然后以天趣理论、不净观想和“四依四不依”之法除去贪欲美色,即可视听扮演,以利弘法。  相似文献   

16.
我的判教观     
济群 《法音》2009,(5):22-26
本文以皈依、发心、业果、戒律为各宗共同的修学基础,以解脱为三乘佛法的核心目标,以菩提心为大乘佛教的不共教法,以净土法门为方便之道,为学佛修行的后保险。这一定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6,(5)
正第二章南山律宗之教一、什么是南山律宗(一)释名南山律宗是由曾居终南山的唐朝道宣律师基于"四分律",融摄其他小乘律部和大乘教理而契合汉地机缘开显创立,以戒律作为主要诠解内容,以持戒作为主要修行方式,而兼行进修定慧六度以得解脱成佛的佛教宗派。"南山",是终南山(地处陕西省秦岭)的简称。因道宣律师在此撰写著作,研弘戒律,后人便尊称  相似文献   

18.
僧俗关系的模式,其理论依据是大小乘佛教的不同思想,即对"正法久住,广度众生"的不同强调、戒律的不同理解等;其定位涉及到两大维度:一、住持佛教的重任,二、修行解脱的优先性。在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期,所有教法以出家为教导核心,确立"僧尊俗卑"的伦理模式,同时亦有部派提出"胜义僧"、"在家阿罗汉"等引起冲击。大乘佛教以"广度众生"为实践目标,在"僧俗平等"为基本模式,但是不同经典系统亦有"尊僧"与"抑僧"的立场差别。  相似文献   

19.
净慧 《法音》1988,(12)
戒律的由来我们已经说过,佛教的戒律是由于事实的需要而制,比丘比丘尼戒的完成,也不是一天的事。在最初的佛教僧团中,根本没有成文的戒律条文,所有的出家弟子,都有很深很厚的根器,往往都在佛陀三言两语的开示之下,便能悟证圣位,低则得法眼净,见道证初果,高则直证四果阿罗汉,所谓“初果耕地,虫离四寸”,这是由于圣位的  相似文献   

20.
梵论与佛教皆将“平等”视为与解脱有关之事,但可以辨别出二者平等观的五重差别:一、平等在解脱之路中位置的不同;二、本质下之平等与缘起中之平等的不同;三、淡化主体性与张扬主体性的不同;四、作为幻觉之不平等与作为事实之不平等的不同;五、通过放弃成就平等与通过行动成就平等的不同。这些都只是较为纯粹的理论性差别,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但不能因之否认纯粹理论性辨别的必要性。常峥嵘,哲学硕士,山西忻州师范学院政教部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