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人的解释     
世间什么最难?做人最难,解释做人也最难。拼上三年两载工夫做成一两件事不难,做人和解释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弄不好一辈子不会做  相似文献   

2.
不要论断人     
黄幸平 《天风》2022,(3):40-41
<正>“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太7∶1-2)人生在世,有两样很重要,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做事干净,做人清白。活着要做事,做对的事、做善的事;同样地,活着要做人,做对的人、做善良的人。学会做人,就要明白待人之道。圣经教导我们如何待人,有个底线就是不要论断人。什么是“论断人”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人死如灯灭,一死百了,那有来生?——这是迷的断灭见。有人说,人有来生,人死以后,当然还会再来做人,不会改变。——也是迷的常见。断见、常见都不是人生的真理,人死不是如灯灭,人死也不一定是做人,随着业报因缘,五趣流传,六道轮回,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痕迹     
正有时候,我们希望自己做的事能留下痕迹,有时候,却不希望留下蛛丝马迹。而事实上,无论我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甚至想了什么,都会留下痕迹。不管你喜欢与否,痕迹都不会改变。它一直就在那里。即使狂风,也吹不走它;即使暴雨,也冲不走它;即使闪电,也消不了它……有时候,它的模样变得模糊了,但是,它的痕迹还在那里;即使看不出一点影子了,它也没有泯灭——它会在时光里永存。  相似文献   

5.
紫晶 《天风》2014,(9):54-55
近日,几位男明星的事引起广泛热议,让人不禁感叹,做人难,做男人更难,做好男人难上加难,尤其做一个一直成而不败的好男人是最难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被热议的到底是些什么事呢?《鲁豫有约》节目曾称国内有三个好男人:黄磊、文章、黄海波,其中黄海波还入围国内首档“好男人”成长励志真人秀节目《超级先生》发起的娱乐圈“十大好男人”。  相似文献   

6.
电梯哲学     
没有总在高位的人,也没有只上不下的电梯。所以,哪怕你职位再高,做人也应该保持低调,不要总以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人就是应该能上能下,尽量把心态放得平稳一些。人不可能一辈子都一帆风顺,关键是你遇到困境的时候能  相似文献   

7.
正我年轻时认识位老者,他是一位乡间草药医生,他的草药可谓药到病除。但他从不张扬自己,十分低调。对待病人十分用心,收费也低,是个很有品德的乡间草药医生。他曾对我说,年轻人,做人就要做个真人,别做假人。我问他,什么是真人?他说,真人就是不说假话,不做假事,就是真心待人,用心对人,别用心计对人。我听后想了想,有一点不解,又问他,用心待人与用心计待人,有什么区别吗?他笑笑说,当然有区别,而且区别大。用心待人,就是真心真意对人,没一点假情假意,实  相似文献   

8.
行出来     
何介苗 《天风》2001,(1):8-9
一、说与行 “得永生”是基督徒信仰的追求目标,那么怎样才能得永生?有人困惑说相信耶稣灵魂得永生。因此有人问,只要相信,难道他做一辈子的坏事仍然得救?反过来说,难道一个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只因他不相信耶稣或者他活着的时候没有机会听到福音,这样好的人也要下地狱?那么,如何认识上帝的公义?不是善恶不分么?再说,如果一个人只做好事,而不信耶稣这人可以得救的话,那么又如何认识约翰福音3章16节?如  相似文献   

9.
初涉入世的姑娘,遇到最难的事莫过于该怎样说“不”。她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父母、朋友、同事、亲戚、上司都不时要求这样或那样有时迫使她们非说“不”不可。我们每个人都有说“不”的权利;但姑娘该怎样说“不”才不会令对方难堪或觉得她没有人情味呢?不妨采取如下策略...  相似文献   

10.
人生公式     
人很难将某种癖性或行为坚持到底,无论是好的癖性还是坏的行为。这大概是毫无疑问的事情。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有人篡改了毛主席的语录说,一个人做一件坏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坏事。说起来这个命题好像也能成立。因此,如果把毛主席那句话抽象出来,我们可以获得公式一:一个人做X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X。这个X几乎可以被置换为人世间任何一件具体的事情,比如勇气——我愿意冒险把勇气也大而化之地称作事情。  相似文献   

11.
正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来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懦弱时变得勇敢,骄矜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人不就这么一辈子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辈子,春发、夏荣、秋收、冬藏,看来像是一年四季般短暂的一辈子。每当我为俗务劳形的时刻,想到那七个字,便忆起李白《春夜宴桃李园记》中"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相似文献   

12.
正老家的人要表扬谁,不会说他"品质很好""胸襟开阔""出类拔萃""才华横溢"之类,而会说:他的做人(做事、作风)"筷子夹得上水"。大家知道,筷子其实就是两根刨滑的竹棍,是不能夹水的,讲某人"筷子夹得上水",就是指这个人非常优秀,能做常人不愿做、不能做的事。仔细想来,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人天生"筷子夹得上水"。有个朋友记忆力特好,一本人文理论  相似文献   

13.
古语“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的说法,的确能道出做人的一番道理。  相似文献   

14.
德者无敌     
正《老子》中有言:"重积德则无不克。"就是说,不断积累德行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没有做不成的。这个理,我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样的人,所走的路就是一条正确的路,他确定好方向和目标了,到那里只是迟早的事。有时候,可能走了一段时间了,发现自己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不要着急,那说明:我们该走的路程还没有  相似文献   

15.
宁静似心灯     
青衫 《思维与智慧》2014,(11):16-16
久居喧嚣的城市,每天面对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生活,在看似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日子里,终是凌乱的脚步暴露出内心的焦躁与不安。炙热的燃烧过后,留下的是灰烬;激情过后,是更深的空虚,于是心累便成了常态。世上最难控制、最难驾驭的就是人的心灵,有多少人一辈子都不曾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悲而盲目地飘浮着,不知方向。  相似文献   

16.
人言可畏吗?     
吉学军 《天风》1997,(7):32-32
常言道:人言可畏,流言销骨。 对于基督徒来说,人言可畏亦不可畏。面对人家攻击论断,乍听起来,实在不悦,令人沮丧。但心平气和地想一想,人家若说得对,感谢还来不及,还敢气恼?如果纯粹是流言蜚语,恶意中伤,那有什么可怕呢?一笑了之。因为别人攻击论断我,不会减少我什么,我就是我;别人吹捧夸奖我,也不会增加我什么,我还是我。最后审判权在天父手中,我又何怕之有?何忧之有?  相似文献   

17.
人言可畏吗?     
常言道:人言可畏,流言销骨。 对于基督徒来说,人言可畏亦不可畏。面对人家攻击论断,乍听起来,实在不悦,令人沮丧。但心平气和地想一想,人家若说得对,感谢还来不及,还敢气恼?如果纯粹是流言蜚语,恶意中伤,那有什么可怕呢?一笑了之。因为别人攻击论断我,不会减少我什么,我就是我;别人吹捧夸奖我,也不会增加我什么,我还是我。最后审判权在天父手中,我又何怕之有?何忧之有?  相似文献   

18.
美育何为     
一、审美实践:实现自我价值 从古到今,我们有不少的美学家,也有不少的美育家,但对"美是什么"以及"美育何为"他们没能讲清楚,反而是越讲人们越糊涂了.为什么?这就在于他们总是离开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做人"谈论美,谈论美育,没有看到美乃至美育在根本上都以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做人"为前提,没有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做人",美乃至美育都不存在.美乃至美育问题,实际上都与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做人"密切相关!为改变此一局面,真正弄清"美是什么"以及"美育何为"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解决人的本质问题,从人的"做人"谈起.解决人的本质问题,弄清人生何为,无疑是揭示"美是什么"以及"美育何为"的唯一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9.
做自己     
正世上最难的事其实是"做自己"。我们总是因为太在意他人的眼光,而改变了自己原有的模样。爱也好,恨也罢,别人的看法其实都没那么重要,我们做的任何一件事,不会让所有人满意。既然如此,何不放松心情,卸下重担,做回那个洒脱、单纯的自己,而不是别人嘴里的甲乙丙丁。我们走过的每一步,不一定要是别人嘴里的最正确,但一定要让自己心里踏实。若想讨好每个人,则心太累。  相似文献   

20.
“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等这些词语与概念,已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很多人所熟知,就如同儒家的“仁义”、“忠孝”等概念为众人所熟知一样.但对“无为”一词的含义,则并非大多数人所能确切了解.就连一些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甚至有的研究注释《老子》的人,都把“无为”一词解释为“不去做什么事情”或“无所作为”.这种理解和解释是不确切的.在《老子》一书中,本来有一个词是“不去做什么事情”的意思,那就是第47章中的“不为”.那句话是“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很明显,这里的“不为而成”是“不去做什么事情就能成功”的意思.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不是讲“不为而无不为”.所以,“无为”一词的含义在老子的概念中肯定与“不为”不一样,不会是“不去做什么事情”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