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朱熹尽管批陆为禅,其学亦吸收了佛禅的“明心见性”思想。陆九渊虽自谓“心即理”之说得自孟子,实亦受到程朱影响。要之,二人都讲道德本心,分歧只在“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上。朱子强调二者相辅相成,实则在“道问学”上用力较勤。象山强调“先立乎其大”“发明本心”,但亦未尽废“道问学”。朱批评陆自信太过,陆则以朱为支离。然而正是这些差异,使得朱陆之学得以相辅而互补。  相似文献   

2.
郭武 《宗教学研究》2005,19(2):9-14
本文就元代净明道所受朱熹、陆九渊学说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为:朱、陆学说之所以能对元代净明道产生巨大影响,乃与其多活动于江西有着密切的关系;元代净明道的宇宙观实多吸取了朱熹之学,而其修行论则多受到了陆九渊之学的影响.但是,净明道并未能很好地消化朱、陆之学说,由此而导致了其思想体系中的一些矛盾.  相似文献   

3.
“朱、陆异同”问题的争论是宋明学术史上的重头戏。“鹅湖之会” 开了和会朱、陆的先河。在和会朱、陆历程中,徽州学者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郑玉认为朱、陆之学各有优劣,应取长补短;赵访认为朱、陆思想“合并于暮岁”;程敏政提出朱、陆“早异晚同”说,并著《道一编》论证之,其思想影响王阳明及其后学,王阳明“因之遂有《朱子晚年定论》之录”。程敏政关于朱、陆“早异晚同”的思想,在和会朱、陆历程中起到承前启后、引导学术走向的作用,但朱、陆“晚同”思想并不符合朱子晚年思想实际,表现出程敏政援朱入陆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4.
<正> 南宋时期,浙江儒学极盛,形成了地区性的三个学派: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以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金华、永康、永嘉三地区,历史上称为“浙东”,所以有“浙东学派”之称。浙江三派的思想倾向有同有异:陈亮专言事功,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以经制言事功,历史上称为“事功之学”;  相似文献   

5.
<正> 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谈心学自然联想到中国文化的前途。但这个题目很大,限于篇幅,只讲述一个提要。一、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大陆流行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专书,均把陆(象山)王(阳明)哲学称为“心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辞海、辞源也都把“心学”等同于“陆王哲学”。这虽只是一种称名,但也是一种理解和概括,原来颇为不妥。因为心学本不专属于陆王,正像气学不专属于王充、张载一样。陆象山说:“圣人之学,心学也。”(《象山全集·叙》)他这样说,决不是为了故意  相似文献   

6.
<正> 我对浙东学派没有研究,主席一定要我讲,就省去“浙江”两字,一般讲讲儒学与中国文化吧。但这个题目太大,只能讲一点点。我仍然认为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这是什么意思?这说法究竟有什么意义?我以为,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主要还不在它有许多大人物,如孔、孟、程、朱、陆、王等等;而更在于它在历史上对形成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或称之曰国民性、民族性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只要中国人存在(如今已经有11亿!),为儒学所塑造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便存在,它对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颇关重要,这就是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5,(10)
<正>江苏启东法藏法师800元山西太原孟宪斌居士800元浙江上虞郑建巧居士1000元广东中山董剑廷居士1000元吉林四平张喜洪居士900元广西桂林怀国法师800元福建福安郭石唐居士990元浙江长兴陆亚新、胡美秀居士800元天津陈长江、申荣菊居士1000元上海陈蓓麟居士800元江苏无锡缪竹如居士800元江西兴国坚明法师800元宁夏银川大佛寺800元福建福安苏盛荣居士1000元四川绵阳常明法师1000元  相似文献   

8.
儒学心性论在历史上有一个相循相续的发展过程,孟子强调心性的合一性,荀子突 出心性的相分性。程朱认为心性通而不同,有荀学的痕迹;陆王坚持心即性,以孟学为旨归。在现 代新儒学中,冯友兰走的是程朱的路,其学是程朱之学的延伸,熊十力、牟宗三走的是陆王的路,其 学是陆王之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906—1911年间,直隶、奉天、江苏、浙江等地出现了一批僧学堂。这些僧学堂的产生,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深刻变化的一个缩影,是清末新政和庙产兴学运动直接推动的结果。清末僧学堂的数量不多,层次不高,开办的时间也长短不一,却是由佛教学务公所和僧教育会等现代社团,按照《奏定学堂章程》的有关规定筹办和管理的现代学堂,是汉传佛教僧人教育现代化正式启动的重要标志。在传统与现代、专制与民主、科学与愚昧的矛盾空前激化的历史条件下,清末僧学堂的筹建和运行经常遭到基层官员的无情打击、办学绅士的肆意破坏和守旧僧人的竭力阻挠,生存环境非常恶劣。  相似文献   

10.
翁雅各 《天风》2014,(3):18-19
<正>2014年1月16日7点10分,陆汉雄医师在家中安睡主怀,享年76岁。1月17日上午9点,宁波市百年堂为陆医师举行了隆重的安息礼拜。宁波市基督教协会会长、百年堂主任牧师高建伟牧师在礼拜中证道,对她舍己爱人、传扬福音、献身边疆、服务社会的事工做出了肯定和赞扬,并勉励弟兄姊妹关怀边疆贫困地区,以爱心服务见证基督。陆汉雄医师,1939年8月23日出生于宁波市。从市卫校毕业后,有针灸的医技,起初工作于革命老区的山区卫生所,后转至城市社区医院;1992年退休后,即热心教会服侍。1995年,她被主的灵感动,去浙江神学院义工培训班进修;1998年至2001年,金陵协和神学院函授班结业,同时又担任百年堂医务室主要医生,为贫困身体有病痛的信徒开展针灸医疗。百年堂的人都认识这位做事干练的陆医师!2002年秋,陆医师顺从内心的呼召,在一些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一般认为 ,在“朱、陆异同”的争辩中 ,王阳明的《朱子晚年定论》是“和会朱、陆”的“定论” ;陈建的《学艹部 通辨》则是朱、陆学术相异的“定论”。其实 ,在王阳明和陈建之前 ,徽州的新安理学家程敏政、程业已形成上述两种观点 ,并且直接影响王阳明和陈建等人。即是说“朱、陆异同”的两种“定论”是程敏政、程所作。  相似文献   

12.
陈建《学蔀通辨》设专编批驳陆九渊及其后学以至王阳明之学为一部部禅学,认为"作弄精神"、"识心见性"是诸学为禅学抑或近禅之共性。在陈建问题视域之意义上,陆、王隐然成为一共"禅"性之"心学"学派。"精神"一词的意蕴成为陈建批驳陆、王诸学之一大关节,然事实上亦成为衡定陈建立论得失的一重要关节。仅就"精神"意蕴之于陈建、朱子,较之陆学以至王学则皆似同而异趣,甚而涉及儒释道之异旨。  相似文献   

13.
包兆会 《天风》2016,(1):46-47
正陆志韦(1894-1970),生于浙江湖州南浔,著名的心理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诗人,出版诗集《渡河》,编撰出版《社会心理学新论》等;曾任燕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他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博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语言学家,是我国心理学开创者之一,在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有"南潘(菽)北陆"之称。  相似文献   

14.
心学义趣 关学学风——李二曲思想特征略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握李二曲学术思想的特征,其关键是要辨明两个问题:一是二曲之学与程朱、陆王的关系;二是二曲之学与关学的关系。笔者以为,二曲之学并非如有人所说是折衷朱、王,调合心学与理学的,而是立足陆王之心性本体,不遗程朱的“主敬穷理”功夫,其心学义趣脉络井然。二曲虽敬重和推崇张载,但多在人格和学风方面。二曲在学风上确与张载标示的“躬行实践”、切用务实的关学传统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5.
<正>每年夏季,会有一批神学毕业生奔赴禾场,开始服侍人生;每年秋季,会有一批弟兄姊妹进入神学院接受装备和造就,开始为主所用、学做牧人。神学生是教会的祝福,如何帮助他们走好服侍之路,作为学校和教会,需要他们学些什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同时,他们又有什么期待。在本期访谈录中,让我们倾听神学院教师、教会牧者同工和神学生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浙江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传统浙江的认同意识正逐渐增强,因此有必要对“浙学”的地缘与学缘作缜密的梳理和定位,以求得对其内涵及历史衍变的客观把握。从总体上说,明代以后的“吴学”是以放弃宋学而返诸汉学为趣向,“皖学”是以宋、汉同弃而寻归传统儒学为诉求,而“浙学”则是以明学为基点融会宋学与汉学。  相似文献   

17.
院校动态     
《天风》2011,(10):33-33
浙江省基督教两会举行2011年神学教育读书会 浙江省基督教两会于2011年9月1日至2日,举行为期两天的神学教育读书会,浙江神学院全体专职和兼职老师40余人参加了读书会,商讨如何办好浙江神学教育事业,为浙江教会培养上帝所喜悦的工人。浙江省基督教两会主席邓福村牧师、会长孙锡培牧师在会上强调,  相似文献   

18.
饶本忠 《学海》2006,(1):206-208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14页我国犹太学研究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出现了如《犹太百科全书》、《犹太文化丛书》、《犹太史》等一批高质量的基础性的专著或译著,但有关拉比犹太教经典《塔木德》及其具体内容的翻译、研究,国  相似文献   

19.
雷鋐是清代中叶程朱理学的承学之士,由其师蔡世远引导,初登朱子学之殿堂,又承学于张伯行、李光地、方苞、沈近思等一批康雍时期理学名师,渊源有自,奠定了他终身崇尚、阐明程朱理学的学术取向。雷鋐尤其注重治学的循序渐进方法,他思索正确进入程朱理学的路径,并尝试为诸生建构一套理学学术谱系。雷鋐认为陆王之学走入了"阳儒阴释"的歧路,而科举"帖括词章之习"只会消磨理学家"居敬"的本色,此二者正是理学发展的两大障碍。雷鋐倡议当下理学家们共同"振兴正学",走"居敬穷理"的道路,发展正统的程朱理学。  相似文献   

20.
分子创伤学──创伤研究的新思路第一军医大学(广州510515)李建明,黎晴,陆要武分子生物学是当今生命科学中发展最为迅猛的学科之一,它被称为生命科学的四个带头学科之一。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创伤研究,又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分子创伤学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