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据1981年7月份对天津市河东区广宁路街两个居委会的抽样调查,发现主张“由父母作主”解决子女婚姻问题的老人仅占11.8%,其他的老人对待子女婚恋的态度分别是赞成子女“自由恋爱”、主张采取“经人介绍”方式和主张以“自由恋爱为主,父母意见为辅”。又据1984年6月份对天津市市区1098位老人的抽样调查,发现对子女婚姻“起决定作用”的老人占18.2%,“有发言权但不起决定作用”的老人占57.3%,“不起作用”的老人占16.8%。两次调查表明,城市老人对子女婚姻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持“由父母作主”的态度或者“起决定作用”的老人已经为数不多,大多数老人  相似文献   

2.
一种意见认为,现阶段婚姻的基础是由爱情的、经济的、政治的多种因素综合构成,其中经济条件决定婚姻的选择。大多数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为婚姻以爱情为基础提供了社会保障,婚姻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女作家庐隐的小说创作多以青年女性知识分子为主人公,以爱情婚姻为题材,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在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冲突下知识青年的颓唐、苦闷和悲观情绪,显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觉醒的知识女性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真实描摹了20世纪20年代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4.
论点摘编     
苏联十年级学生对幸 福婚姻的看法 1985年在明斯克市对600名十年级学生进行了“对家庭生活态度”的调查。被调查者约有13%的人认为,爱情对于建立家庭没有任何意义;47%的人认为,双方的爱情只是缔结婚约的希望;只有40%的人真正相信“有爱情的婚姻是最幸福的。”从这些十年级学生的心态,整体上可以反映出选择结婚伴侣的真实动机。  相似文献   

5.
家庭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池丽萍  辛自强 《心理学探新》2001,21(3):55-60,64
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调查了304个城市家庭的家庭功能状况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平衡型家庭所占比例最大,为58.0%,中间型占25.9%,极端型只有16.1%;(2)家庭功能随婚姻发展历程发生变化;(3)家庭亲密度受经济收入水平影响,但与受试者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等变量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婚姻状况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随着农村经济的振兴、精神生活条件的改善,婚姻状况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包办婚姻日趋没落,青年男女获得了婚姻的自由。 婚姻自由是农村精神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一大进步。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农村中的许多青年男女,在自觉地运用这一进步的精神生活条件的同时,却创造了不自觉的产物——“封闭式”的婚姻。据调查,目前许多农村的适婚青年男女,在本村本土找对象成亲的为数不少,广东个别县成婚比率高达80%,湖北荆州地区的一些农村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以社会人生为根底的《聊斋志异》,有相当多的描写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的作品都涉及了伦理道德的问题。 从爱情和婚姻方面看,《聊斋志异》的确没有象以在小说有更多的陈腐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因为蒲松龄创作小说时,产生于市民阶层中的新的思想如重“人欲”而轻“天理”的思想,正逐  相似文献   

8.
陈兵 《法音》2006,(9):20-25
男女之间的爱情,可谓人类心灵中最具有驱动力、最富有诗意的内容。婚姻,为居家俗人的终身大事。处理爱情及与爱情紧密相关的婚姻、家庭问题,特别是其与佛教信仰、修行的关系,是许多在家佛教徒容易困惑的切身问题。对此,佛教极为重视,经论及古今祖师大德的著述中有许多相关指示,形成了一家独特的爱情婚姻观,为广大在家信徒提供了妥善处理恋爱、婚姻问题的指针。爱、爱情与贪爱《阿毗达摩发智论》卷一等对爱的定义是:对“净妙可意”的人、事物的爱好、喜欢、悦意、追求。汉译佛典中译为“爱”的梵语、巴利语原词,有好几个,含义各有不同。说一…  相似文献   

9.
试论商品经济对我国现代婚姻的影响一、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定着我国现阶段婚姻型态的存在和衍变1.以爱情为基础的理想型婚姻有所上升。据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对北京、天津等五城市抽样调查的妇女结婚年代与结合途径的交互分析,包办婚姻越来越少:在40年代占31.77/...  相似文献   

10.
网络婚姻,顾名思义就是在网上组建的婚姻。它有两种形态,一是双方通过网络结识并结合的婚姻;另一种是真实的婚姻以外的一种虚拟的、只存在于网上的,精神上的所谓“婚姻”。与一般的网恋不同的是,这种精神爱情具有排他性,就是说当事双方认定彼此就是自己的“红颜知己”或“青衫之交”,认定这种爱情能弥补真实婚姻所存在的种种不足。那么,网络婚姻到底是前卫呢,还是危险的情感“魔鬼游戏”,听听记者的采访实录。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情形: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邂逅相遇,一方即爱上了对方或彼此爱慕,海誓山盟,终身相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的青年男女一般比较容易发展成婚姻配偶,但其后来的婚姻结局往往不是太美好的,甚至是苦涩的。为了弄清这种闪电式爱情的心理机  相似文献   

12.
爱情与婚姻是青年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爱情与婚姻心理是否健康,对于青年恋爱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事业的成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少人既有热恋的甜蜜,又有失恋的痛苦。失恋是青年心灵上的伤口、有时也是难以愈合的。但如何在失恋后尽快保持心理的平衡,使生活不偏离正常轨道,应当是青年人生活中正视的问题。一、倾吐人在失恋时最容易感到心理  相似文献   

13.
当城市的伤痛浮现于繁华,当女人的幸福脱离于享乐,你是否发现一种属于城市的“心”流感正在蔓延……症状一:同居的越来越多,爱情却越来越少描述:小区的高楼大厦栖息着一对对故作老成的小鸳鸯,似乎每个人都心满意足地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我们可以和许多人有感觉,然而却越发恐惧婚姻,不能踏实笃定、心甘情愿地只爱一个人;有能力营造千万种浪漫,却没有信心营造一份平实的生活;可以肆无忌惮地同居,却不敢用心用情地谈谈爱情……分析:“只爱一点点”的现代爱情宣言一下子把甜蜜局限在情窦初开的青春岁月,有了情、有了性、有了模拟的婚姻——同居,…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实证研究,当下婚姻道德观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升,爱情动因既功利又超功利.爱情的存在只是婚姻满意的前提,夫妻经济地位的平等和物质生活务件的逐步改善才是婚姻持续幸福的保障.爱情和道德责任相互结合是确保婚姻美满的两大支柱.对婚外情宽容而不纵容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15.
周全德 《伦理学研究》2003,(6):76-81,97
青年是爱情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在爱情文明建设中,他们肩负着承继传统、张扬现代、创造未来的使命。由于各种复杂的社会与个人因素的影响,青年人在婚恋生活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他们对爱情与婚姻伦理意义和社会职能的认真思考和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16.
百对新婚佳偶婚姻、消费观念调查综述陈勇由天津市总工会、妇联、民政局、今晚报社联合主办,并由西班牙米盖尔皮革服饰有限公司协办的“米盖尔”情集体婚礼于1996年9月28日隆重举行。今晚报经济新闻部婚姻消费问卷调查,在参加“米盖尔”情集体婚礼的百对新婚青年...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末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从来都被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缠绕着的婚姻问题,在恩格斯把感情确定为它的道德基础之后,似乎显得单纯而透明起来了。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婚姻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指示和判断婚姻家庭生活中的行为是非的准则和规范,是现实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对婚姻道德的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反映受现阶段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的婚姻基础构成,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实际。同时,其建设也不能忽视民族心理的影响以及与现阶段精神文明水平相联系的群众可接受性程度。婚姻道德的探讨,首先需要弄清的是如何理解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有关论述。在本书中,恩格斯指出:“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末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如果感情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主义婚姻的道德基础既不同于封建主义的只强调封建义务而无视爱情的道德基础,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只强调个人的情欲(资产阶级的所谓“爱情”)而无视社会义务的道德基础;它的基本要求是使纯真的爱情和崇高的义务辩证地统一起来。换句话说,爱情和义务的统一构成了当前社会主义婚姻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人们无法选择时代,却可以选择婚姻。当前,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对婚姻持怀疑态度:还存在天长地久的爱情吗?如果有,为什么选择离婚的人与日俱增?为什么“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成为许多人公认的理?为什么婚外情越来越普遍,越来越被人们宽容?为什么婚姻中越来越缺少安全感?请看创造天地万物独一的真神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