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丹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最早建造、规模最大的寺院祖庭,位居格鲁派六大寺院之首。该寺是格鲁派开山鼻祖宗喀巴大师于公元1409年在拉萨创立“祈愿大法会”后所建,由此标志着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正式形成,因此,甘丹寺在藏传佛教发展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寺内藏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其中有1757年清代乾隆皇帝御赐该寺的镶满金银珠宝  相似文献   

2.
尼玛次仁 《法音》2009,(11):63-64
10月18日至20日.藏传佛教格鲁派创立暨创建甘丹寺600周年庆祝活动在拉萨甘丹寺举行。来自西藏扎什伦布寺、萨迦寺、敏竹林寺、楚布寺等11座不同教派寺院的僧人代表20余人来到甘丹寺.为这座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最古老寺院带来吉祥祝福:上万名信徒前来朝拜,向僧众发放布施,朝拜展佛.让这座往日宁静的寺院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3.
藏传佛教格鲁派坚持出家制度,规范僧侣宗教生活,奉行说一切有部戒律,严格按照戒律建立寺院,以拉萨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最为典型。其教义制度(学经制度)、教阶制度、属寺制度、游学制度与噶厦政府寺规制度等内外制度结合,确立了藏传佛教寺院制度化的典范。本文以政治学、制度学、宗教学与文化人类学视野,深入探究了三大寺组织制度设置、运作与制度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法音》1991,(12)
号称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以其悠久的历史和雪域神秘的文化氛围,孕育出了有特殊色彩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形成了雪域佛国的独特文明,成为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朵奇葩。由于佛教在雪域文化中无所不在的影响和政教合一的历史传统,西藏叉常被人们称为“小西天”或“小天竺”。即以藏地寺庙,佛像数量之多,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据记载,早在250多年前,西藏地方政府向清政府申报的格鲁派(即黄教)一派的寺庙就有3477所,直到今日,无论是前藏的大小昭寺、甘丹寺,还是后藏的札什伦布寺,  相似文献   

5.
吉祥拉萨     
拉萨海拔3670米,是世界上离太阳最近的城市,天空明净,日光充足。天蓝得发空,蓝得高远,清晨刚出山的太阳就是那样的灼灼耀眼。高原人的两颧总是带着深深的紫红,那是日光大方的赐予。拉萨座落在八瓣莲花山中,祥瑞之气飘摇。大昭寺居于古城中心,老城围绕大昭寺一轮一轮修建,内三层外三层八卦阵似的八廓街古城建筑形成永久的众星朝北斗。远古的高原本是特提斯海,布达拉宫高高的桅杆从古海中缓缓升起。布达拉宫周围,大多是五十年代以后的建筑,新城不断扩展着。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著名的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雄居拉萨河谷周围,佛光…  相似文献   

6.
《法音》1986,(4)
本刊讯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夏河县,系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原为“安多”藏区政教中心,素有“藏外小哲蚌”之称。现在该寺有喇嘛僧众一千余人.原大经堂于1985年4月7日不幸焚毁。中央十分关心和重视拉卜楞寺大经堂的重建工作,政府决定在省、州、县三级集资和教民布施相结合的基础上拨款1200万元修复大经堂,修复委员  相似文献   

7.
韩俊杰 《法音》2014,(4):74
正本刊讯4月3日,2014年度藏传佛教学经僧人考核晋升格西拉让巴学位立宗活动在拉萨大昭寺举行,来自色拉寺、哲蚌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和强巴林寺等寺的10名考僧参加了立宗答辩,并获得了格西拉让巴学位。由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组织的2014年度藏传佛教学经僧人考核晋升格西拉让巴学位夏季考试于2013年6月在甘丹寺圆满完成,今天  相似文献   

8.
桑吉扎西 《法音》2004,(11):48-54
格鲁派大约产生于十五世纪初期,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最后兴起的一个教派。格鲁派在吸收其他教派学修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严格规范的寺院管理体制和循序渐进的佛教教学体系,在藏传佛教各个教派中颇具影响,深受广大藏族佛教信众的欢迎和崇敬。格鲁派自宗喀巴大师创立以来,涌  相似文献   

9.
班班多杰  周拉 《法音》2008,(10):45-53
四、格鲁派关于依止上师善知识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藏传佛教格鲁派也和其他宗派一样重视依止上师善知识,认为上师善知识是接通佛之身、语、意与一切众生之间不可或缺的管道。本文以宗喀巴大师的名著《菩提道次第广论》为资料依据,阐释和论述格鲁派关于皈依弟子依止上师善知识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索南吉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圣地——拉卜楞寺》,详细介绍了拉卜楞寺,这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甘、青、川藏族地区佛教中心的历史沿革、典籍文物以及现状.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92,(10)
藏传佛教白宗喀巴大师创立格鲁派之后,重视戒律,提倡显密双修,学修次第学院化,佛教信仰与艺术结合及政教合一,影响深远。索代在《论藏传佛教格鲁派特点》一文中对该派的特征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靳坤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79-179
本文简单介绍了项智多杰所著的《藏传佛教格鲁派》,从书中内容:格鲁派的创立、发展等方面,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认识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本文涉及到利益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等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黄教是西藏佛教的一个宗派,本名迦登派。它依宗喀巴所创迦登寺立名。“迦登”藏语为“迦鲁”,一般人称之为“格鲁”,故又称为格鲁派。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1357—1419),一名罗卜藏扎克巴,青海省西宁人。“宗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89,(4)
一世班禅克珠杰一世班禅法名克珠杰·格勒巴桑,藏历第六绕回木牛年(公元1385年)四月初八日,生于后藏拉堆多雄地方的切卧村。他幼年在萨迦寺出家,后拜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为师,遂成为宗喀巴的重要助手之一,曾担任过甘丹寺第三任池巴(住持),撰写过《宗喀巴传》。藏历第七绕回土马年(公元1438年)二月二十二日,克珠杰在甘丹寺池巴任内逝世,享年53年。二世班禅索南确朗二世班禅法名索南确朗,藏历第七绕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1995,(2):59-59
塔尔寺第十四世嘉雅活佛坐床记嘉雅与班禅的不解之缘众所周知,达赖、班禅是中国藏传佛教主流派──格鲁派(俗称黄教)的最高领袖,而塔尔寺则是一世达赖和班禅的师傅、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在信教群众中拥有广泛的影响。第十三世嘉雅·洛桑丹白坚赞就是塔尔寺...  相似文献   

16.
青海塔尔寺维修工程竣工新华社西宁电(记者张松青、逯寒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海塔尔寺维修工程历时5载胜利竣工。塔尔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为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保护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国务院于1990...  相似文献   

17.
宗喀巴是元明之际藏传佛教的高僧、班智达。他对藏传佛教的历史现状和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继承、发展了印度中观应成派思想,著书立说,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佛学理论体系;改革佛教,严饬律仪,新建道场,组织僧团,创立了格鲁派,故被尊为格鲁派始祖、佛学理论家、宗教改革家、第二佛陀、文殊化身。  相似文献   

18.
宗喀巴是西藏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他一生致力于宏扬佛法,对佛教在藏地的传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格鲁派(或称黄教)在西藏众多佛教派别中具有独尊的地位,究其原因,应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成功地实行宗教改革的因素。然而多年来,人们却往往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这就是宗喀巴本人对佛教教义的一些独到见解,而其中尤其是对“缘起性空”学说所作的较为重要的发挥。正因为这样,才使格鲁派为战胜其它派别并赢得广大信教群众的笃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转世的证据,永远必须从孩子身上表现出来。小喇嘛1987年3月17日,对西方的藏传佛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是格鲁派高僧们认定的一位西班牙转世灵童的坐床之日。据路透社印度达兰姆萨拉电:“两岁的西班牙男童欧塞尔·陶瑞斯,今天一面嘻笑、叫闹,一面吃糖,正式被奉为转世西藏喇嘛,就任一所寺院的住持,成为全球年纪最小的喇嘛。”“欧塞尔”在藏文里是“金光”之意。他是西班牙人陶瑞斯夫妇的第五个孩子。欧塞尔·陶瑞斯幸运地成了西藏格鲁派活佛土登意希的转世灵童。上登意希是格鲁派高僧,生前致力于在西方传播藏传佛教,创建了数十个藏传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90,(10)
新华社拉萨八月六日电 (记者牟丰京) 古老的拉萨甘丹寺所在的汪固尔山谷今天成了人的海洋、帐的城.来自西藏各地和甘肃、青海等地的三万多名佛教徒在这里共庆一年一度的展佛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