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时期是领导力发展的最佳时机和关键时机。青少年领导力发展是指对青少年所实施的帮助其增强领导力意识、发展领导力素质及掌握领导力技巧的各种经历或活动。本文在回顾国内外青少年领导力发展的模式、途径和内容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青少年领导力发展的未来研究趋势,主要包括:(1)青少年领导力发展理论模式的实证检验;(2)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青少年领导力发展的实证探索;(3)中国背景下青少年领导力发展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作为“以下属为中心”的领导力理论,领导力的社会认同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与领导力研究结合的代表.该理论采用社会认同解释领导力产生和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命题为:(1)群体成员通过社会认同选择有效的领导,具有高群体原型代表性的领导者最具有效性;(2)领导者可以通过塑造下属成员的社会认同来实施领导.除了以上内容外,还对该理论的实验证据及优缺点也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与其它领导力理论进行了整合,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摘 要 本研究以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话语分析,探究了八个无领导小组八次讨论过程中领导力的萌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小学生可自发出现领导力行为,但只有两个小组会涌现出明显的领导者,并表现为独立领导和协同领导两种不同模式。对学生和教师行为的综合分析显示,学生领导力的形成与教师示范、反馈及同伴互动存在密切关系,这对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魏秋江 《心理科学》2012,35(4):937-942
管理理论的研究已迈进创新/创造管理阶段,其典型代表为创造型领导力的理论研究。文章在探讨了创造与领导力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创造型领导的影响效能,阐述了领导者创造思维的前因、领导者与员工创造思维过程研究。最后从创造型领导的技能与策略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范式的采纳、多维整合等角度,评述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5,(5):143-149
追随力研究对于领导过程的重要性已被众多学者所认同,然而,学术界对追随力的研究还很匮乏。至今,学术界对追随者、追随力的内涵、结构以及其与领导力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明确的定义。由于缺乏对追随力深刻理解的领导力研究亦是不完整的,因此,未来应该不断加深对追随力的研究,并逐步构建和完善与领导力理论平行发展的追随力理论。为响应此号召,本文采用系统的方法对追随力相关研究加以回顾:首先,本文探讨了领导力理论中涉及到的追随者、追随力的研究;其次,分析了追随力研究发展的各个阶段,并初步构建了追随力的理论框架;最后给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书谱》为唐代孙中庭所著,不仅是一本书法名帖,也是书法理论的上乘之作,对我国书法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些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大家都给予了极高的关注。文章对《书谱》中表现的书法性质以及艺术价值和书法包容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具体分析了《书谱》中体现出来的书学思想,阐释书中展现出来的辩证观,揭示出《书谱》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解放前,我也曾经读过还珠楼主所著《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等宣传“成仙得道”故事的小说。当时在报纸上,也屡屡有某些青少年迷上这些小说,而上山修道,最后发现是骗局的报道。 《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里所讲的故事是很有趣的,主旨当然是“劝善惩恶”。不过,书里所讲的神功异能却是假的,是还珠楼主编造出来的。但是,  相似文献   

8.
王符是东汉中后期以社会批判著称的思想家,他所著的《潜夫论》既是折射当时社会状况的一面镜子,而且在哲学、军事学、法学、经济学诸方面有独到的建树,故范晔著《后汉书》,将他与王充、仲长统合传,韩愈并把他们三人称为“后汉三贤”。在漫长的近二千年的岁月中,王符及其《潜夫  相似文献   

9.
采用优势行动价值问卷儿童青少年版(VIA-Youth)对947名城市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以探究儿童青少年优秀品质的基本特点,包括各种优秀品质的性别及年龄特点,以及儿童青少年优秀品质的组合模式等。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24种优秀品质中,儿童青少年得分最高的5种分别是领导力、信仰、审慎、谦虚和正直,得分最低的5种为幽默、善良慷慨、感恩、宽容和好奇心。男生的好奇心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情感智力和自我控制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其他优秀品质上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除创造力、信仰等5种优秀品质以外,八年级青少年的优秀品质得分均显著高于五年级儿童。潜剖面分析表明,儿童青少年优秀品质表现为高优秀品质组、中等略低优秀品质组和低优秀品质组3种不同的组合模式,3种组合模式的分布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0.
被人们誉为‘中国的保尔·柯祭金’的吴运铎,不仅为年纪大一些的同志熟悉,而且已为今天的青少年所了解。在全国有六十万中学生参加的第二届中学生评选‘我所喜欢的书’的活动中,吴运铎创作的《和青少年谈道德修养》一书,被评为中学生最喜爱阅读的书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检验了在葡中两国的不同情境下,根据2004年House等人所定义的不确定性规避、权力距离和团体内的集体主义等全球性文化维度,运用2003年Kouzes和Posner所设计的《领导力实践问卷》测量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样本为葡中两国的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结论表明,全球性文化维度模型的得分不能预测领导力实践.  相似文献   

12.
荀子是先秦时期继孔、孟之后对儒学发扬、发展贡献最大的儒学大师。其所著《荀子》一书,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政治、哲学思想,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荀子所推崇的孔子与他批驳过的孟子成了历代帝王尊奉的人物,《论语》、《孟子》亦为儒家经典;荀子及其著作却被打入冷宫,少有问津者。建国以  相似文献   

13.
常淑敏  张丽娅  王玲晓 《心理学报》2019,51(11):1244-1255
以1219名初一学生为被试进行间隔一年的追踪研究, 考察了发展资源对青少年当前和一年后外化问题行为的累积效应及其关系模式, 并进一步探讨了性别在关系模式中可能存在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发展资源对青少年当前和一年后外化问题行为的减少均具有累积效应, 具体而言, 发展资源对青少年当前外化问题行为的累积效应呈二次函数的非线性模式, 而对青少年一年后外化问题行为的累积效应呈线性模式; (2)性别的调节作用仅在累积发展资源与青少年当前外化问题行为间的二次函数模式中显著。研究结果为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构建,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自主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少年自主发展作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研究十分庞杂.本文从青少年自主概念及其测量、青少年自主发展水平、青少年自主发展影响因素和自主与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关系共四个方面对青少年自主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代青少年情感素质现状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在青少年情感素质理论和发展的情感分类思想指导下, 在理论构想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基础上, 编制了富有原创性的内含6个分问卷、可测查青少年2层次6大类29种情感发展状况的调查工具——《青少年情感素质问卷》, 并以此对我国3类地区9大城市及其郊县的117所学校的25485名青少年学生进行首次大规模情感素质测查。结果发现: 我国青少年情感素质整体上处于积极正向状态, 但亟待提高; 男女生情感素质主要存在结构性差异; 情感素质未随学段升高而提高, 反有下降趋势, 其中乐学感和自信感下降达显著水平; 情感素质与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价、父母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 师生关系良好、教师有情施教对青少年学生各方面情感素质发展具有重要而直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亲子沟通是亲子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近20年来,国外在此领域已经涌现大量的研究成果。该文主要从亲子沟通的理论、影响因素、测量及其与青少年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我国亲子沟通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当代西方青少年研究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  唐丹  岳颂华 《心理科学》2003,26(3):529-530
“青少年”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工业革命对有技术劳动力需求和教育的结果。自从1904年G.S霍尔的两卷本巨著《青少年心理学》出版之后,青少年心理学便成为研究青少年的一个重要领域,一代又一代研究者对霍尔当时所提的问题、以及有关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相当广泛和深人的研究——这包括青春期问题、形式运算思维、同一性发展、代沟问题、家庭与同伴影响、学习过渡,以及少女怀孕、物质滥用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研究影响了众多相关的学术领域,同时也深深影响了人类的健康、教育、宗教和司法等活动。本文旨在对近十余年该领域研究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变迁,对西方青少年研究在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上的趋势作些概括。  相似文献   

18.
应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对全国23个省市地区的44063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对不同年级阶段青少年归因风格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青少年归因风格的发展存在明显的阶段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其内在归因倾向逐渐减弱;(2)在不同年级阶段,青少年归因风格不同维度的发展方向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安秋玲 《心理科学》2005,28(4):1001-1004
在对青少年同伴群体的研究过程中,发展心理学者借鉴了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同一性理论的有关内容,对同伴群体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发现,青少年在同伴群体交往过程中获得的群体同一性影响个体的行为,并进一步探究了有关影响青少年群体同一性的因素。本文对目前国外的青少年群体同一性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将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儿童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聂衍刚  郑雪 《心理科学》2005,28(2):356-361
本研究以《威廉姆斯创造性个性倾向测验》为测验工具、以3729名(9~19岁)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儿童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存在阶段性;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的学生在创造性人格水平上没有差异;女生在创造性人格的总水平以及冒险性、想象力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水平在各个学段都存在差异,并存在不同的发展趋势,其中重点学校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变化方向是向下的,其显著的下降发生在初高中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