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德《普通哲学杂志》1980年第2期报道,德国第十二届哲学大会将于1981年9月29日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城召开。总题目是《人和人的科学》。大会将安排学术报告、座谈会和分组讨论会,此外还安排几次作专题报告的全体大会。10月1日,计划到布里克森作一次参观,在那里也召开一次关于尼科拉·冯·库厄斯的学术会议。会议邀请对简洁报告(不超过三十分钟)感兴趣  相似文献   

2.
一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上海市美学研究会举行成立大会。会议期间,上海市哲学学会付会长冯契和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理事伍蠡甫先后作了报告;廖乃雄、焦杰和黄钧也分别作了题为《西德和奥地利的艺术审美特点》、《简谈西洋歌剧的艺术魅力》和《戏曲艺术的特征问题》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3.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邀请,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秘书玛丽·泰尔斯博士及其丈夫泰尔斯博士,于1987年6月14日至28日来华进行工作访问和学术交流。在京期间,泰尔斯夫人代表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就双边学术交流协议和在京举办夏季哲学讲习班等有关事宜,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负责人进行工作会谈。泰尔斯夫人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做了分别题为《笛卡尔:两种哲学传统的鼻祖》和《巴彻拉德和坎贵尔恩留给认识论的遗产》(Gaston Bachelard 和 Georges Canguilhem 均为本世纪法国哲学家)的学术讲演。泰尔斯夫人还应武汉大学江天骥教授的邀请,去武汉大学讲  相似文献   

4.
纪念费希特《全部知识学基础》发表200周年研讨会纪要郭大为该会是5月18日由王玖兴、梁志学教授组织召开的。16位哲学工作者出席并发言;沈真和郭大为分别做了专题报告。沈真在题为《费希特和马克思》的报告中认为,已有的哲学史研究很少涉猎马克思对费希特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1994年第6期《哲学研究》发表了一篇题为《国粹·复古·文化》的文章,作者署名"罗卜"。胡绳同志在《历史研究》创刊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特意向到会的学者介绍这篇文章,《燎望)}1994年第49期以《介绍一篇文章》为题加以发表。通过胡绳同志的介绍,我把罗卜的文章找来读了一遍。与此同时,我也读了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根据他在去年全国政协会上的书面发言扩充而成的题为《人文化思的盛世危言》的一篇文章(发表于《东方})rt月刊1994年第6期)。这两篇文章围绕着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心态之差异,观…  相似文献   

6.
美国内华达州大学哲学系托马斯·尼柯斯(Thomas Nickles)教授应邀于1986年7月2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作了题为:《科学发现:几个当代的哲学问题》的学术报告。在尼柯斯教授访问北京期间,本刊特派记者章士嵘、章建刚前往采访,现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1月10日,第八届《哲学分析》讲堂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举行,此次讲堂邀请了法国里昂高师让—米歇尔·怀尔(Jean-Michel Roy)教授作了题为"认知实用主义问题"的主题报告,评论人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振华教授。怀尔教授是法国里昂高师人文科学系哲学与认知科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紫江讲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法联合研究院Jo RISS项目法方负责人,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认  相似文献   

8.
<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儒藏》编纂与研究"重大专项首席专家、《儒藏》总编纂、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博士、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孔子文化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汤一介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9月9日21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汤一介先生1927年2月16日出生于天津,祖籍湖北黄梅。1947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1951年  相似文献   

9.
美国哲学界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新评价高湘泽重新认识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理论倾向和理论结局以及重新评估它的哲学史地位和意义,是美国哲学界近年来的新议题之一。其中1991年12月27日至30日美国哲学学会东部分会第88届年会上所表现出来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在这次会议上,围绕“重新评估逻辑实证主义”这一专题,伊利诺斯大学的迈克尔·弗里德曼(M.Friedman)以题为《对逻辑实证主义重估》的论文被推举作大会专题中心发言;纽约州立大学的大卫·威斯曼(D.Weissman)教授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理查德·克莱③R.Creath)教授分别以题为《逻辑实证主义重议》、《惯例、中立性和逻辑的局限》的论文被推举对弗里德曼的发言作评论性发言。现将他们的有关看法简介如下。一、关于对逻辑实证主义基本理论倾向的认识问题弗里德曼认为:以往人们在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理论倾向的认识中,有两种较为盛行的看法:其一,认为逻辑实证主义本质上属于传统的哲学基础主义之一种,即认为逻辑实证主义者也和传统的哲学基础主义者一样,首先“是想从某种莫明其妙地外在于、凌驾于或高于各门具体科学自身的、优越的基米德式的立足点出发,为科学知识陈供某种哲学上的正当性”;其二  相似文献   

10.
中英暑期哲学学院第1期《分析的哲学与哲学的分析》于8月1日至19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授课教师以著名哲学家、牛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P·F·斯特劳森教授领衔,分别讲授了《分析和形而上学》、《真理、客观性和语境》等4门课程。学院还同时安排了阅读课(Reading Groups)、研讨会(Symposia)和自由交谈(Common Room)等多项学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离退休教师撰写,2016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包括11本专著,其中有:黄枬森教授的《多维视角的哲学探索》、施德福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论稿》、赵家祥教授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变革之路》、陈志尚教授的《哲学新探索》、赵光武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月30日~7月1日,由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发起,协同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图书馆胜利召开.会议由《医学与哲学》杂志常务副主编赵明杰教授主持,《医学与哲学》杂志主编杜治政教授致开幕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张大庆教授等来自全国24所高校、近40位奋斗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医学人文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3.
维特根斯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中写完他的第一本书——《逻辑哲学论》,当时他在奥地利军队中服役.一系列精雕细刻的格言由一个复杂的排列体系联结起来,并且一切都按照从形而上学到形式逻辑的方向排列.此书被罗素誉为是一部杰作.人们很快就广泛认识到这本书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石里克、卡纳普和魏斯曼,维也纳学派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逻辑哲学论》立刻使维特根斯坦在哲学家的神殿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自己出版的唯一的一本书.有一段时间他放弃哲学去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后来又在奥地利做一名建筑师,1929年他回到剑桥,在那里断断续续地工作一直到他1951年去世.他的思想交流实际上仅局限于课堂,他在由学生和同事组成的非常亲密的  相似文献   

14.
系统、系统规律与系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37年美籍奥地利人冯·贝特朗菲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查尔斯·莫利斯主持的哲学讨论会上,提出将要创立一门称之为一般系统论的学科以来,国外曾出现一股系统热。1978年钱学森等三同志在《文汇报》发表题为《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以后,我国不少同志对系统问题也进行了很多研究。其中探讨得比较多的是系统的概念、系统规律和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费希特哲学课题组于1989年10月7日邀请院内外学者齐良骥、钱广华、王玖兴、叶秀山等14人在哲学研究所举行了“从康德到费希特”的讨论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从费希特哲学的形成来看康德与费希特的关系。费希特哲学课题组负责人梁存秀教授主持了会议,并首先作了题为“费希特哲学的形成”的专题发言。他认为,费希特的哲学即知识学最初形成于1793年冬季。1792年,舒尔策匿名出版了《埃奈西德穆》,批判不久前莱茵霍尔德在其《基本哲学》中阐述的观点。舒尔策和莱茵霍尔德的争论对费希特  相似文献   

16.
日本京都大学哲学教授酒井修应贺麟先生邀请于1986年9月上旬来华进行学术访问,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和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作了学术讲演,就黑格尔哲学谈了自己的见解并介绍了日本黑格尔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7.
1986年8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该报记者王友恭采写的《制约逻辑诞生记——中年学者林邦瑾的一项重大理论创造》。《诞生记》以其对制约逻辑之惊人评价而为世人所瞩目。《诞生记》中特别提到著名数理逻辑学家王浩教授,说王浩教授对“制约逻辑这种新颖的思想”“担心……在国际上就有被人捷足先得的可能”云云。9月,适王浩教授应北京大学邀请来访。16日下午,王浩教授在北京大学作学术讲演(地点在电教楼报告厅)。在回答听众的提问时,王浩教授向几百位听众谈了他对制约逻辑和《诞生记》的简单意见。对照王浩教授的谈话与《诞生记》,别具兴味。故特把王浩教授的谈话介绍给本刊读者。王浩教授的谈话记录为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杨东屏同志整理,曾在9月20日下午送王浩教授过目。虽有遗漏,其意相符。我给谈话记录作了几个小注。下面是王浩教授的谈话记录。  相似文献   

18.
1983年9月29日至10月1日,在巴黎举行了关于“维也纳学派”的讨论会。这次讨论会得到了巴黎第十二大学、奥地利科学院语言哲学研究室和奥地利国立科研中心的赞助。下面就是这次讨论会部分学术报告的内容摘要。《维也纳学派与奥地利哲学》(巴黎科学史研究所 J.塞巴斯蒂克)尽管维也纳学派的成员表示他们诚心实意地愿意同过去的哲学(且不提这些哲学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倾向)决裂,但这个学派却根深蒂固地承袭着十九世纪的奥地利哲学传  相似文献   

19.
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英国科学院避讯院士、哲学期刊《认识》的编委亨波教授(Carl Gustav Hempel)今年4月16日应邀来我国讲学,先后到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进行学术交流。4月24日下午,他在复旦大学哲学系作的题为《科学知识的基础和可靠性问题》的讲演中,介绍了当前西方科学哲学界对科学方法的看法。 亨波教授说,历来人们认为科学之所以成功应  相似文献   

20.
2001年9月 5日-19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主任克劳德·安贝尔(Claude Imbert)教授应邀在复旦大学哲学系作为期两周的学术讲演,内容涉及“20世纪法国哲学概貌”、“现当代法国人类学”、“法国艺术哲学”和“认识论与现代逻辑”等。安贝尔教授是从事数理逻辑、艺术哲学、语言哲学研究的著名哲学家,著有《现象学与程式语言》、《逻辑史》、《梅洛-庞蒂、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