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教是文化     
我看过曾是毛主席的勤务员李银桥写的书:有一天,毛主席出门散步,对李银桥说:“我们去看看佛教寺庙,好不好?”“那有什么看头?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说:“片面片面,那是文化,你懂吗?”我因而想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周建人先生写信给我:“文革”初期范文澜先生向他说,自已正在补课,读佛书。范老说,佛教在中国将近两千年,对中国文化有那么深厚的影响,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中国文化史。一九八七年我到四川一个佛教胜地,看到被人贴迷信标语的事实,回来写了一份报告,钱学森博士看见了,写信给我说:“宗教是文化”。这三个人…  相似文献   

2.
补课     
今年第一期《佛教文化》发表“赵朴老与佛教文化”一文之后,我收到了天津许鸿文先生的来信对文中所说:“赵朴老在相当长的日子里,反复提到毛泽东、钱学森、范文澜关于佛教是文化的说法,他说‘一位革命领袖、一位大科学家、一位历史学家都肯定佛教是文化,不是迷信’。”表示不理解。原因是他从范文澜先生所著《中国通史简编》上看到范先生对佛教不仅“视为迷信”,而且指为“蠢国殃民”。这样一个“大谈佛教是戏论的人,怎么会一变成为称赞佛教是文化不是迷信的卫士?”这显然是有了误会。朴老这段话说得次数较多,不少刊物也有发表或引…  相似文献   

3.
贵刊1995年第5期刊载的七人谈《佛教图书评论》和刘先和先生撰的《弘法要当机》两篇文章很好,真正谈到了当今佛教的根本问题。吕建福先生讲的:今天的佛教与上个世纪的佛教相比,可以说还没有根本的转变,基本上还是传统佛教的形态,有许多方面是与现代脱节的,是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突出的现象就是民间佛教非常兴盛,而正信的佛教相当衰微。在大多数人,C目中,佛教的形象仍』然是传统的宗教,是迷信,至多也只是“劝人向善”、“安慰亡灵”而已,与时代文化的主流——“科学”是相去甚远的。我认为这种对佛教现实的看法是正确的。我…  相似文献   

4.
宗教政策法律知识答问选编徐玉成161.问:什么是迷信和迷信活动?答:迷信,“迷”字是分辨不清的意思,“信”字是相信或者信奉。从广义上说,迷信是指人们对于事物盲目地信仰或者崇拜,例如迷信书本,迷信金钱,迷信个人,迷信崇拜文艺、体育明星,迷信外国人等。同...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常说,他是从农村中生长出来的孩子,开始也是迷信的,甚至某些思想是落后的。……一般地说,以在那样的封建社会里,不管农民家庭出身的也好,工人家庭出身的也好,一下打破迷信是不可能的。毛主席生长在十九世纪末的农村里,不可能没有一点迷信。”(《周恩来选集》上卷331—332页)毛泽东少年时代的佛教信仰主要是受其母亲文七妹的影响,又与家乡韶山毛氏家族信佛的传统相承接,还与当时中国思想界佛学研究热潮密不可分。关于家庭的宗教信仰情况,毛泽东曾对埃德加·斯诺说道:“我父亲毛顺生早年和中年都不信神,可是我母亲信佛却很虔诚。她向…  相似文献   

6.
“佛教不是迷信,它是一种科学;偏执科学主义和物质主义,反而是对科学和物顾的迷信。”“‘迷信’是人们对佛教的一种偏见,佛教自身面临着现代化的问题,首先必须破除人们对于佛教的偏见。”  相似文献   

7.
常常有人问:“你们民宗委是管民族事务的好理解,管宗教就不好理解了,宗教不就是迷信吗?迷信的东西直接取缔行了,还怎么管理?”确实,宗教与迷信是一回事还是有区别,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分清楚什么是宗教,什么是迷信,它们之间有何共同点和特殊点、区别点。  相似文献   

8.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观点。但是,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的80年代初,人们对佛教仍然怀着“迷信”的恐惧与误解,佛教的发展以及佛学研究的展开,步履艰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佛教界以及学界有识之士,毅  相似文献   

9.
《法音》1994,(4)
夏尔梅耶先生是华裔融入法国促进会秘书长,他曾经是柬埔寨王国西哈努克国王的顾问,在亚洲住了二十年,对东方文明有很深的了解并心向往之。他热心于中法文化的交流,为这次中国佛教文化展的举行做了许多工作。一月二十二日晚,夏尔梅耶夫妇前往潮州会馆拜访了净慧大师,双方就佛教在欧洲的传播等问题进行了对话。梅耶先生:达赖喇嘛说,在近一、。个世纪之内,全世界都会变成佛教的世界,您说对吗?净慧大师:从最近的情况看,佛教在逐渐普及,信徒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梅耶先生:在欧洲,佛教居第五位。净慧大师:哦?梅耶先生:第一位是天…  相似文献   

10.
曾读过一个名为《满了吗》的故事,说的是有个徒弟学艺三年,认为自己技艺在手可以出师了,于是便向师父提出请求。师父未回答,而是拿出一只装满石子的碗,问徒弟:“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父又抓了一些沙子撒进碗里,问:“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父又在碗里撒上石灰,仍没有溢出,再问:“满了吗?”徒弟点了点头说:“满了!”师父又向碗里倒入一些水,问:“满了吗?”  相似文献   

11.
赵朴初居士早就想要编一本科学常识答问的书。但据说他和个别科学家谈起这事时,他们觉得很为难。因为他们认为佛教与科学似乎是对立的。我想这些科学家实在是不大“科学”。(科学的定义是什么?或许大家看法不尽相同,此处暂存不议。)不少人常把科学与迷信作为一对反义词来说,而又错误地把宗教与迷信当作同义词,殊不知迷信一词本来就出自佛教,它的对面是正信,而正信与迷信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佛教中有正信与迷信之分,科学里也有正信与迷信之别。而正信的佛教与正信的科学是完全可以沟通的。在叶至善先生的帮助下,我们编了一本《科…  相似文献   

12.
问:法轮功标榜自己是最高佛法,故又名“法轮大法”、“法轮佛法”,那么它与佛教是什么关系?答: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无论是在思想理论上还是外在的形式上,法轮功与佛教都没有什么共同之处,李洪志本人也与佛教没有任何关系。从佛教界来说,法轮功是一种附佛外道和邪教,根本就不是佛法,所谓“最高佛法”也就无从谈起!问:李洪志在其《转法轮》等书中运用了许多我们熟悉的佛教名词概念,那又该怎样理解?答:李洪志不信佛教也不懂佛教,只是剽窃了佛教的一些名词,想利用佛教的影响去蒙骗那些同样不懂佛教的人民群众。问:听您这么说,…  相似文献   

13.
咬文嚼字     
一、马肉不是肉在权延赤的《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中有这样的对话: 毛泽东:“有点馋了……打胜仗了,我的要求不过份吧?”卫士长李银桥:“不高,主席的要求太小了,太低了。”  相似文献   

14.
“又”对“戏”说:说好是徒手比武,怎么拿兵器来了?“土”对“士”说:这样头重脚轻地一直站着,累吗?  相似文献   

15.
1999年4月9日上午,日本文部大臣有马郎人见到了来自中国的国家宗教局代表团访问一行,心中喜悦万分.稍事寒暄后,围绕着佛教文化打开了话匣子:“我多次访问过中国,到过许多地方.每次去最有收获的还是拜访佛教圣地.我去过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方,杭州的灵隐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去五台山,那是我向往已久的佛教圣地”.代表团团长叶小文闻听立即表示:“我愿为中、日官方宗教文化事务交流,增进相互了解提供帮助.”文部大臣听了十分高兴,幽默地说:“叶局长不是想邀日本的宗教事务官员赴华交流吗?届时…  相似文献   

16.
我一生从事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及宗教史的教学与研究。喜与学生谈天,谈起历史(包括宗教史)来,师生恍如做愉快的旅游,聊到兴起处,同学往往笑言:“教授,您是一位很出色的导游,多么希望您能是一个兼职的‘传道士’呀!我讲授宗教史坚持叙述、评论尽量客观,避免片面。学生听得十分入神。曾有学生怯生生地问:“老师你信教吗?”我反问:“你说呢?”我说:“我讲授世界三大宗教,还讲过中国道教,日本神道教。在我头脑里的神明太多了,你说我信哪个才好?”其实,我研究宗教史,越研究越不信宗教,因为我对宗教的形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佛教文化》2013,(4):126-127
药王神灸黄帮主:“大到宇宙的形成,小到寄生虫、微生物的观察,佛经中很多论述,与现代科学惊人的吻合……”,说得太对了,正是这个原因使我信仰了佛教,因为它是科学不是迷信,很多最近最新的科学发现,佛祖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说过了。  相似文献   

18.
“佛教是文化”这一概念,最早是毛泽东提出的,佛教自东汉年间传入中国,中印文化就双向交流,互相融合,从佛教经典、诗偈、传说故事,还有寺庙建筑、壁画、造像、雕刻等无不体现了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时值阳春三月,人们在“猫”过一冬之后,纷纷走向户外活动。在北京的各个公园和皇城根下,你会时常见到一群群的人们在那里练气功,练完功之后往往还要留在那里聊上好一阵子。聊的内容有一个非常普遍的话题,就是“佛教和气功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似乎是当代中国人一个水远说不尽的话题,《佛教文化》杂志近几期来对此加强关注,也是情理中事。本期安排的《再谈佛教与气功》则代表了读者群中又一部分同好的意见。与此相关联的,“佛教是不是迷信”更是一个引起越来越多当代人感兴趣的话题,《佛教并非宿命论》继上次《佛教不是迷信》一文之后,或许再次引发您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我近来时有午夜梦回的体验。o夜深忽梦少年事”,倒并没有什么别的酸溜溜的感觉,而是常让一种“中毒太深”的清叹感伤占据脑海。中什么毒?中佛教的“毒”也!从20岁算起,我有幸承蒙佛祖加被,赏我吃“佛教”饭,整十三年啦!老实说,虽然也拿了学位,造些许文字业(以至于今),但要论起学问功夫,有的是比我渊博的师哥师姐乃至师弟。那么,又怎么中毒太深的呢?没别的,只不过在不知不觉间,被佛教的“毒”浸润到个人心理乃至血脉骨髓里去也!不是说“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吗?误落佛网中,有十三年功夫,验之体之以个人刻骨铭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