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都知道,在古老的中国,不管是衙门、宫殿、庙宇的门前,还是豪宅、大户人家的门口,人们都能看到摆着一对石狮。据说,这对石狮子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它不但是一种气派的象征,而且还是一种被人认为是好的“吉祥物”。如今,旧时的衙门没有了,但遗留下来的宫殿、庙宇的门前,其中有些石狮仍有保存。然而,想像不到的是,这号称“吉祥物”的石狮今天却开始“走”进某些党政机关的大门口,它们(石狮)在那里时时都在保护着这些政府要员“平平安安”、“吉祥如意”。这不仅使我联想起一些极端的报道,有些政府官员为升迁,请算命先生定位,用风水术为政府…  相似文献   

2.
樊浩 《哲学动态》2006,(1):40-45
在严格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中,伦理与道德代表着两种“理一”而“分殊”的生命过程,这就是伦理世界与道德世界的生命过程。在这两个世界中,伦理与道德的生命形态,在黑格尔看来,都是“精神”,即伦理的“精神”与道德的“精神”。伦理的精神本质上是实体的精神,或诸伦理实体的精神;而道德的精神则是一种道德的自我意识或“伦理世界观”。但是,无论在伦理还是道德的生命世界中,都内在一些基本矛盾,这些矛盾是伦理或道德“精神”发展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但伦理精神和道德精神的本性都是扬弃矛盾,实现和谐。如果将“伦理世界”当做“精神”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的"关系"文化——兼论能否增进"关系"的公共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朴雨淳 《学海》2006,(5):5-16
通常认为,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更倚重个人“关系”开展经济交易和维系社会交往。“关系”一般是指基于互惠互利的社会关系,这是一种通过获取资源的相互责任、持续的合作与互惠来维系合作伙伴的特殊类型的社会关系。“关系”通常被认为与行贿或腐败有密切关系,但中国正在经历快速而巨大的社会变迁,城市化、民营化和伴随跨国公司所导入的截然不同的职业道德与运行规则已在削弱“关系”纽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关系”是不能在短期内改变的。因此一些学者主张,如果中国人能将“关系”作为制度或法律工具的替代物,那么“关系”所导致的诸如行贿或腐败等负面道德问题将会消除。本文坚持认为,在中国社会仅靠建立法律和正式制度结构不足以割断“关系”与不道德行为之间的内在关联。一个可能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在保持其合法私人利益的同时,将基于“关系”的合作伙伴转入公共领域,只要他们不违反社会的正式制度和规范。按照“旋转门”理论,为了取得互惠的发展格局,中国和国际社会都应致力于更为积极而有效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上篇:有关“熊良山现象”的报道 一、即将照亮全国高校的“人文之光” 2004年5月,不少重要新闻媒体都在报道着同一个内容:《道德经》(《老子》)进入了大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湖北省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当众取缔了几家“算命企业” (即有关《周易》应用的所谓研究所),为市民扫除封建迷信、弘扬真正的科学,作了一次“非常”的行动。 据说,这些所谓的《周易》研究所,大都是打着某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招牌,背地里却干着不可告人的勾当。他们在那里利用科技研究咨询为名,搞的是卜卦、相面、测字、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动。因此,查封企业、吊销营业执照是理所当然。同时,有关部门还决定立案侦察,依法严肃处理。从有关报纸报道我们了解到:这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大多成立了好几年,自成立以来,每年都在社会上招聘数十名算命先生,在武昌闹市地段的“长春观”从事“看相”、“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动,为的是愚弄百姓,从中牟利。经查,在此期间,这些“算命企业”每年都要收取各种算卦费用五、六万元之多。除此以外,这些“算命企业”在各地还设有连锁店,他们非法编印《周易应用与生活》等刊物,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根据湖北新闻出版局的鉴定,该刊物实属非法出版物。因此,有关部门决定,发现一个,取缔一个。显然,这也是武汉地区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中医的"证"与人体"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证的研究中 ,像“机体反应状态”、“机体宏观状态”、“整体功能态”、“异常机能状态”、“综合性的功能态”、“应变态势”等等一些类似的语词常被用来说明证的内涵。这些来自不同角度的称谓之间虽然有些细微差异 ,但大都认为证是人体的一种异常状态。甚至有人干脆说中医学就是状态医学[1] 。那么什么是状态 ?证为什么能够称作状态 ?把证看成状态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这些问题目前尚缺乏一个通盘的论证。1 状态是什么状态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具有相当老的资格 ,在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表”中它就占了一席 ,他指出 :“状态则是一种很…  相似文献   

7.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老子》第二十八章)老子告诉了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基本原则。世间万物都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和存在的道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相互和谐而存在,体现了中国文化相互关照的和谐精神。“计白当黑”是传统文化精神在中国画中形成的一种绘画观念。现实中的“白”就是“白”,“黑”就是“黑”,这是普通人共同的认识,虽有黑白不分者,纯属是有眼无珠的强词夺理和品质恶劣所致,这与绘画创作的计白当黑有着截然不同的本质区别。计白当黑在绘画中是艺术行为和艺术把握,是高尚的文化活…  相似文献   

8.
出家的女冠而成为相当杰出的诗人,这是唐代社会生活和道教文化的一个内容。在这些女冠诗人中,最为杰出的当数鱼玄机和李冶。 李冶,字季兰。她早年大概住在大峡中,后来移居江东,其活动地区以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为主。吴兴古称乌程,因此她被称为“乌程女道士”。季兰大约生于725至740年之间,死于784年。李冶这一名字,随着她诗集的流传出现讹误,或作“李裕”、“李治”,实作李冶,已成定论。 季兰出身的家庭不可确考。《太平广记》引后周王仁裕《玉堂闲话》的记载说:“李秀(乃‘季’字之讹)兰以女子有才名,初五、六岁…  相似文献   

9.
翻开历书,细心的人们一定会发现,阳历2004年是农历甲申(猴)年,闰二月,且正月初四(阳历2004年2月4日)和腊月廿六(阳历2005年2月4日)都是“立春”,即民间俗称的“一年两头春”或“两春”。在我国农历中,与此相类似的还有“闰八月”、“同春”、“盲春”等现象。关于农历闰月及各种特殊历法现象,我国民间有诸多说法,如“闰八月是灾年”、“马年无春是寡妇年”。“双春、同春年成好”等。这些说法有道理吗?要科学地解答上述问题,必须先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历  相似文献   

10.
道教在其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之中,不仅同外来的佛教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而且与我国境内的许多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及民间信仰相互渗透、相互揉合。由于历史上的农民战争、诸候吞并、水涝旱灾、地震、瘟疫等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道教已先后直接或间接的传播到壮、白、羌、彝、瑶、侗、苗、黎、京、仫佬、毛难、纳西、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之中,对这些少数民族及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信仰、风土习俗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一、道教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皆与少数民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汉顺帝时。沛国(今江苏徐州)人张陵,以汉民族的原始宗教及民间信仰为基础,“并依据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了“五斗米道”;何  相似文献   

11.
从天津《今晚报》上看到一则报道:《别墅内的惨案——侦破静海“4·19”抢劫杀人重案纪实》。在《今晚报》和今天的任何报纸上,这类报道是经常看到的。案情及其“教训”大同小异,看过了就忘了;但我有时也看看,为的是消磨时间,捎带了解一下社会状况。就说发生在“别墅内的惨案”吧,这类报道多年来我就看到过很多篇;原因很简单,别墅一般处地偏僻,门多窗大篱疏墙矮,住别墅的又都是有钱人,家中人较少或极少,加之单门独户,容易诱发盗窃、抢劫、杀人之类犯罪。这个所谓  相似文献   

12.
如果文化真有明确疆界的话,那么每一疆界似乎都应该有一些自己的“界标”。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代表或表达着一个文化传统的最基本的观念的词汇和格言似乎就可以被用做这样的形式上的界标。我们试将“命”这一独特的观念视为中国文化的某种界标,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边界意味着一文化之界限,而命恰恰是中国文化中的界限观念。说命可能首先让人想到中国传统的天命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信的是那个不以“天”为定语的“命”,或者至少也是一个天已由之悄然隐去的命。古语有“安之若命”,今人则说“人不跟命争”或“认命”。这些说法均蕴涵着,命标志着人或人力的限度或边界。而这也就是说,这一意义上的命标志着人本身——人的可能性——的某种限度或边界。边界则意味着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专门的军事学著作,如何争取战争的胜利成为《孙子兵法》关注的首要问题。在对影响战争的诸多因素详细考察的基础上,孙子提出了“重知”、“崇变”、“尚谋”的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决定战争胜负中重要作用。“知”是指对战争及与之相关的诸因素的了解和把握,既包括直观的感性认识,也有由分析、综合而来的理性判断;“谋”是指谋划、谋略,是理性智慧在战争中的具体运用;“变”是指战争中矛盾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以及战略战术的灵活运用。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的军事学领域有着重要的价值,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伦理"与"道德"概念的三重比较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伦理”与“道德”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但二者长期处于概念模糊和逻辑混乱状态,导致伦理学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顺”。通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以词源学为基础的三重比较:汉语言文化中的比较、英语文化中的比较、中西文化中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西学东渐”以来,中西“伦理”与“道德”概念经过碰撞、竞争和融合的过程,目前二者划界与范畴日益清晰,即“伦理”是伦理学中的一级概念,而“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有着各自的概念范畴和使用区域。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一个整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孔子思想的核心,论者或主“仁”,或主“礼”,或主“仁内礼外”说,皆忽视了“义”在其中的地位。拙意以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由“仁”、“义”、“礼”三者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在这一结构整体中,“礼”属国家制度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行为规范系统,“仁”与“义”属道德意识范畴。“仁”与“义”既相对立,又统一于“礼”,三者相互制约,不可或缺。这一结构体的意义在一系列主要方面都呈现着二重性(对立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我们当地(山西东部地区)有一种叫“说白”的巫术形式。所谓“说白”,就是人在被神灵附体之后所做的以说唱为主的行为表现。以起到消灾避祸、预测吉凶、求福保平安等作用。到后来,既使没有特定的功利目的,会说白的人也会常常聚在一起,或轮番表演,或集体神灵上身,唱和应答,进行娱神或自娱的活动。 我们附近就有这样一些会说白的人。其中中老年妇女居多,多无职业,平均文化程度偏低,但能说会道,在他们活动的圈子里小有威信。说白多在某个说白者家中或在热衷于此的一般人家中。说白过程大致如下: 先在所请的神灵牌位前烧香磕头,而…  相似文献   

17.
周伟驰 《现代哲学》2004,(3):98-111
本文分析奥古斯丁三一神学中人的“是”的来源、方式、内容和品质。(1)人的“是”来源于创造主,上帝作为“我正是我所正是”的“正是者”,创造了人的“是”,故而人的“是”是“正是”。(2)由于上帝是一而不是多,上帝有其固有的“同一性”,故而人亦有其“同一性”。(3)但由于人不是上帝,而是介于上帝与虚无之间,因此人“是”的方式不是“永恒”,而是作为“永恒”尘世形象的“时间”。(4)人的时间之“是”中,集中体现了上帝形象的,乃是“现在”或“正是”,作为“活生生的现在”,“正是”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将来的现在”统一在一起,构成人的活生生的同一性。(5)奥古斯丁对“活生生的现在”分析是与意识分析结合在一起的,过去一记忆、现在一理解、将来一预期。(6)人“正是”的内容主要是“思”。(7)决定“正是”的品质的,是与“思”紧密连结在一起的“爱”。  相似文献   

18.
在先秦儒学与医学之中,身体之“窍”(七窍/九窍)被视为“精神”的“孔窍”、“门户”与“通道”,它们内根于“五脏”,外联于天地之气。保持“孔窍”的通畅,无论对“卫生”,抑或对“修身”均意味重要。其中,耳、目、口三窍尤为儒家修身所注重。阴阳五行理论兴起后,身体之“窍”与天地万物之“窍”之间的同构关系得到彰显。 在承继前人五脏“开窍于目”、“开窍于耳”、“开窍于口”、“开窍于鼻”、“开窍于二阴”这一思想基础上,理学家一方面深刻挖掘出身体之窍的本体论向度,提出一个完整的“天地之心”的发窍路线图:“天地之心”发窍于人心,人心(通过五脏六腑)发窍于耳目口鼻四肢这一连续性的发窍结构,并借助于汉儒身体之“窍”与天地万物之“窍”之间的同构关系思想,揭示出天地之心一人心(灵窍)一七窍一体结构的时间性(“七窍”、“灵窍”与天地万物的运作的同步性),另一方面,呈现出丰富的“七窍”与“心窍”修身经验,这些经验极大丰富了孔孟“四勿”与“践形”功夫。 儒家强调身体之窍、心窍的“虚”、“无”性格,与萨特所代表的意识现象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儒家“通身是窍”的理念折射出儒家的“主体性”乃是扎根于生生不已、大化流行之中与他者、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相互应答的身心一如的存在,这种主体性本身就嵌在身体之中,无论是“惕然动乎中,赧然见乎色”之耻感,抑或是“恻然动乎中”之“不忍”、“悯恤”、“顾惜”之同感,乃至生意津津之一体生命的生机畅遂感、乐感,皆是深深嵌入身体之中“觉情”与“实感”。儒家身体的这种本体论向度,不仅迥异于Hans Jonas所批评的存在主义的虚无主义精神气质,而且为克服这种虚无主义提供了深厚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9.
唐末五代以至于宋,有不少僧人被视为定光佛在人间的“应身”或“化身”,甚至在同一时期、同一地区有不同的僧人都被视为“定光佛”。民间社会广为崇奉,连朝廷也予以承认并赐加封号。这种“人间佛”的出现是佛教发展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隋唐以来民间持续的“造佛运动”的成果之一,是佛教进一步世俗化、民俗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作为其哲学诠释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文本的诠释和翻译实践中产生着广泛的影响。毫无疑问,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在倡导读者主观性作用的同时,表现出了对文本及其作者的尊重,有利于在文本及其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相互沟通,有利于克服文本理解和诠释中的主观主义和绝对客观主义的弊端。但美中不足的是,它却没有注意到诠释学对话除了“你”“我”之外还有“他者”参与到其中。一作为“对话”的文本理解和诠释传统的方法论诠释学理论认为,文本的理解和诠释基本上是一种“倾听”,即读者对文本作者内心“独白”的超时空“倾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