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作者:赵金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4月出版,定价:75元。本书为近年朱子思想研究中的新锐之作,突破了传统朱子学集中于理气论和心性论等范畴,将哲学与历史的视界打通,从历史哲学的角度重新理解朱熹的思想世界。陈来先生认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56. 6万字本书为"朱子门人后学研究丛书"的第一部专著,由作者的博士论文(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称号)与国家课题部分成果修改而成。朱子学是朱熹及其门人共同创立的学问思想体系,朱子门人是朱子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往学界对于朱子门人学术思想的重视严重不足。作为国内外第一部系统研究朱子门人群体学术思想的专著,本书认为,伴随着朱熹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逐渐聚集在朱熹周围的所有朱子门人,构成了一个南  相似文献   

3.
记得1930年我在美国读书时,曾于大洋彼岸为朱子诞辰800周年而作《朱熹与黑格尔太极说之比较观》一文,载于当时的《大公报》文学副刊上。而今,转瞬又到了朱子的860周年诞辰纪念日。此间,中国、世界均经历了何等沧桑巨变,确乎令人有“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之感慨。在这仲秋时节,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并福建闽学研究会,及中国孔子基金会三家于朱子出生、生活和讲学地召开这次规模宏大的国际性学术盛会,实乃可喜可贺之幸事;我心中亦有“鸿雁欲南飞”之愿,无奈体衰多病,难以成行,不能于会聆听诸君高论,是所憾也,只能草此函札,略述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4.
黄小石同志的博士论文《净明道研究》,曾由川大宗教所聘我审评,虽然时间仓促,不及深入,但已感到是一篇很有水平的学位论文。最近,该论文作为《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首批入选书目出版了,再次认真拜读颇有收获,虽于道教素少研讨,也忍不住要门外地评说几句。据我个人一孔所得,该书具有如下优点:一、选题具有两“大”特点选题意义大、难度大,是首先应肯定的该书优点。道教的研究,二十多年经卿希泰先生等人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海内外公认的成就。但研究是无止境的,尤其是道教研究曾长期被忽略,因而,仍有许多需要研讨的课题。其中,…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太极或理的动静问题,是朱子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学界历来争议较大甚至观点截然相反的一个问题。冯友兰先生是在哲学范式下进行朱子哲学研究的首创者,他认为在朱子哲学中,有动之理,亦有静之理,但理不动亦不静。他说:"太极亦无动静。"[1]又说:  相似文献   

6.
周敦颐是二程的老师 ,所以朱熹在《伊洛渊源录》中把他排在首位 ,认为他继承儒家绝学 ,孔孟之道。朱熹说 :“濂溪周公先生 ,奋乎百世之下 ,乃深探圣贤之奥 ,疏观造化之原 ,而独心得之。”① 朱熹说圣人之道从周代开始就衰落 ,孟子以后就没有人传播了 ,到了宋代 ,周子出来 ,无师自通 ,继承孔孟之道 ,发扬了道学。这在史学上也是有记载的 ,《宋史·道学传》中说 :“至宋中叶 ,周敦颐出于舂陵 ,乃得圣贤不传之学 ,作《太极图说》、《通书》 ,推明阴阳之理 ,命于天而性于人者 ,了若指掌。”② 但他是否真的像朱子说的那样 ,他的思想是“独得于心…  相似文献   

7.
王鑫 《哲学研究》2022,(1):77-83
义利之辨是儒家哲学传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漫长而丰富的诠释史与研究史中,本文试图回归与关注的是朱熹对《孟子》首章“造端讬始之深意”的解读。与通常停留在道德伦理与政治哲学等层面对义利的理解不同,朱子关于义利的思考与其心性论特别是理气同构的生成论紧密相关,从而呈现出超乎寻常的思想品质。通过朱子对仁义与利心生成论意涵的揭示,“义利之辨”所指向的人在道德活动中的抉择问题实际转变成了是否朝向人的生成本真而共在的问题。这也使儒家哲学传统中关于“义”与“利”的探讨获得了真正本质性的分判与说明。  相似文献   

8.
清代初年开始以朱熹的名义行世的《阴符经考异》实际上是一个被逐渐改造成的本子。它的注解文字出于蔡元定之手。其他文字则是黄瑞节从朱熹以及其他学者的著作中汇编成的,而且是作为附录。能够揭开历史真面目的是元代黄瑞节编辑的《朱子成书》。但是,在《朱子成书》以前就出现了朱熹注解《阴符经》的说法。《朱子成书》本也在明代被作为"崆峒道士邹诉注"的名义进入了《正统道藏》,抹杀了蔡元定的著作权。本文描述了《朱子成书》本被改编改名的过程,指出被四库全书收录的《阴符经考异》文本来自吕留良刻印的《朱子遗书》。朱熹撰写《阴符经考异》的说法定型于清初甚至更早。这个著作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一段朱熹神话。  相似文献   

9.
周继旨先生长我八岁,虽无缘跟着他读书,但他由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经”,进而治中国社会之史,最后深入传统文化深层的治学道路,却规范了我的治学方向。新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中国古代社会与传统哲学》一书,从他十六、七来写作的论文中选出二十三篇,汇于一集,恰好体现了这一独到的治学特色。总规全书,先生为了消除独尊一家所留下的“遗传基因”,特别注重方法论的阐述;为了认清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又着力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思想结构的深层分析;而在思想体系领域,则以考察儒家学说的特征为中心,借助对该学…  相似文献   

10.
拉契科夫系苏联莫斯科大学人文系哲学教研室教授、科学学家。他生于1928年,1945年考取莫斯科大学,就读于该校哲学系。1950年大学毕业后转入该系研究生班,1953年通过了他的副博士论文《科学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年被聘为该校人文系哲学教研室教师。1966年,他的博士论文《科学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获得通过,被授予哲学博  相似文献   

11.
刘丰 《中国哲学史》2023,(2):119-128
蒙培元先生的理学研究以朱子哲学为核心。他在晚年对朱子哲学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看法,而且也突破了早期的一些观点。就朱子哲学中的理气观来说,他从早期的观念论转变到晚年的存在论,从两个世界转变到了一个世界。蒙先生认为朱子哲学中的“心”具有本体的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他的情感哲学与境界理论。蒙先生还从境界说转出了生态说,将朱子哲学以及中国哲学的诠释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中国哲学其实就是深层次的生态哲学。这是蒙先生“接着讲”宋明理学,“接着中国哲学生态观讲”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黄老道大家都知道它是道教的前身,而黄老道学似前人没有这样的提法。黄老道学是我的博士生韩国留学生金晟焕先生,在其所撰写的博士论文《黄老道学的形成及其思想探源》①中首次提出的。他的论文曾经与我和我的同事们共同讨论过多次而最后定下来的。今年夏天论文完成后,李?..  相似文献   

13.
有“东方黑格尔”之誉的张颐先生是我国研究西方古典哲学的先驱 ,他的博士论文《黑格尔的伦理学说———其发展、意义与局限》 ,是他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所用的论文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目前国内仍无同类著作 )。用英文出版后 ,著名黑格尔专家G 拉松博士、J K 墨铿惹教授等都发表过书评。贺麟先生生前非常重视这本书 ,用中文翻译出版该书就是贺麟先生提议的。著名黑格尔专家张世英教授也高度评价这本书 ,称其为研究黑格尔的“经典之作”。该书由张桂权研究员翻译 ,收入在侯成亚、张桂权、张文达编译的《张颐…  相似文献   

14.
金岳霖先生生前没有留下自己所著论文的详尽目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以刘培育先生为主而编定的目录尚有缺漏,因而我在研究金先生哲学的过程中,一开始就比较留心寻找金先生50年代以前发表的迄今未知的论文。金先生有一篇论文题目叫《唯物哲学与科学》,登在《晨报》副刊第57期上(1926年6月)。有一次,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南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朱子文化节于2005年10月19~21日在武夷山召开。“朱子学与和谐社会”论坛是这次朱子文化节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自国内外60多位研究朱子学的学者参加了这次论坛。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原所长、现任宋明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陈筠泉研究员主持。学者们就以下几个方面各抒己见:1.身心和谐福建省行政学院教授徐刚认为,朱熹的和谐社会观传承了儒学传统又带有自己特色的哲学思辩,他强调以…  相似文献   

16.
国人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多从他的成熟时期的著作《精神现象学》开始,而黑格尔青年时代的哲学思想鲜为人知。宋祖良同志在贺麟先生指导下所写的博士论文《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列入湖南教育出版社《博士论丛》出版)。较全面地探讨了青年黑格尔的政治、经济、宗教、哲学等方面的思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作者1995年12月19日在北京“中西哲学与文化的融合与创新──—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刘述先教授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平心(而)论冯友兰》;陈来教授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默默而观冯友兰》。我觉得在今天很有必要做一篇文章:《全面评价冯友兰》。冯友兰已经是一个历史人物,后人应该对他一生的哲学道路和学术成就,他的是非得失,他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应有的地位,作一个全面的、客观公允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包括总体评价和对其各个阶段学术思想的评价,包括对其哲学成就、政治态度、道德…  相似文献   

18.
期待已久的陈康先生论文集终于收集译编齐全,以《陈康:论希腊哲学》为书名出版问世了。对于陈康先生我仰慕甚深,他所译注的《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是我在当一名哲学学  相似文献   

19.
哲学史家总以为南宋朱熹集北宋周(敦颐),程(颢、颐)及张载等先哲思想之大成,其实他们之间的思想境界有异有同。几十年前周予同先生在他所著《朱熹》一书内就说到: 就哲学言,朱熹为程颐之继承者,故治思想史者每以程朱并称;愿就经学之《易》学言,则程朱不 无敌派之嫌;此学者所当注意也。……朱熹之《易》有言太极无极,先天后天,其继承陈搏,邵雍象数之 学无可讳言。在熹之本意,或以为程颐《易传》偏于义理,故济以象数,以维持其哲学上之调和统一的态 度;殊不知学术上有绝不能调和统一者,于是程朱之《易》学陷于敌派之嫌,此实非朱熹初意所及料 也”。(原书第四章)  相似文献   

20.
朱熹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学问博大精深,于哲学、史学、文学、美学、教育学、伦理学、考据学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造诣极深,被后人称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宋元学案·晦翁学案》)。近十多年来,朱子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出现了一批学术价值极高的专著和论文,但是多偏重于朱熹哲学思想的研究,而对其史学思想涉及较少。汤勤福博士钻研朱熹史学思想近20年,著成《朱熹的史学思想》(齐鲁书社2000年1月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朱熹的史学思想、从而确定其在中国史学史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