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得”字句在语法学界已算是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了。“得”字句研究在目前已比较全面了,不过《老残游记》中“得”字句尚未有人探讨,因此本文是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老残游记》中“得”字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道德经》传世的文本形态复杂多样。如何正确解读经文的文本成为研究《道德经》不可绕过的一道坎。《道德经》文本中出现过八次"和"字。通过对这些"和"字的集中疏解,可以发现在《道德经》解释史中,存在某种多元层累的解释学。分析这一解释路径,可以为进一步解读《道德经》经文提供某种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老子众所周知的一句政治名言是"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文字可考,最早注释老子《道德经》的乃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韩非对老子这句话的解读,两千多年来一直代表着权威注解。但是,历史上也有少数人针对韩非的解读提出了质疑和反驳。本着理性怀疑精神,笔者结合生活经验、文字知识以及对老子政治观念的理解,认为韩非在解读"治大国若烹小鲜"时,确实发生了严重的理解偏差。  相似文献   

4.
《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其"知足不辱"的思想凝聚着对人生现实困惑的反思。这一思想发端于《震》《艮》,表述于《道德经》,阐发于注本中,表现出一种道学特有的内在理路。"自知"是其前提要素,"俭欲"是其精神要义,"微明"是其行为准则,"长久"是其价值目标。《道德经》"知足不辱"以素朴之道为依归,确立"自知者明""知足之(为)足"等人生理念,告诫并引导世人,在人与道的契合、知与行的统一中,在"以道观身""以身行道"的过程中,通过对嗜欲、外物的切实超越,臻于精神生命的"常足""长久"。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的领导心理思想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思想的重要精髓,是先秦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的儒、佛、道思想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涉及领导者的品质素养、人际关系等现代领导心理的一般范畴,还特别从可操作性的层面提出了“无为而治”、“如啬行政”、“图难于易”、“抱一为式”等实现高效领导行为及效果的有效途径,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柔胜刚”、“不居功”、“少私欲”、“去巧智”、“少政令”等领导力得以保持的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充分展现了道家领导心理的独特魅力与思想精华,对中国人几千年的思维及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其进行现代解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道 祖 老 子 之 著 《道 德 经 》,道 地 之 始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为 第 是 历 史 上 所 有 《道 德 经 》版 本 及教 尊 之 为 《道 德 真 经 》,奉 之 为 最 一 小 段 。 老 子 在 此 小 段 中 概 括 性 注 释 本 的 共 识 。 至 于 如 何 论高 经 典 。 千 百 年 来 ,上 至 帝 王 、下 地 阐 述 了 “道 ”的 本 体 ,但 老 子 并 “…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主体如何摆正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如何对待自己欲望的问题。通过对《道德经》“私”“欲”观的分析,充分地肯定了老子“少私”“寡欲”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面对当今中国经济腾飞与道德滑坡的问题,该文阐论的老子“少私”“寡欲”思想不失为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8.
一、引述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不朽著作《道德经》(亦称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词意锤炼的哲理诗。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之书,象宝塔之巅的明珠,永远光耀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古代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养生,医学等各个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无论对于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于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道德经》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人体科学。  相似文献   

9.
从统一了有无、名称、自然以及本末的论证方式来看,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中的道论涉及到了本体论的诸多议题,并非仅仅拘泥于有无之辩。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中的道论尽管确立了"无"在逻辑上先于"有"的理论,但是却忽略了"无"为什么可以内在于"有"。因此,过度依赖"无"或整体性存在的结果是,使"道"有可能成为一种与人的认知以及实践活动相分离的抽象原理。  相似文献   

10.
1月10日下午,在北京市通州区一所黑瓦白墙的别致小院——“瓜饭楼”中,我们拜访了80多岁高龄的冯其庸先生。当听说今年4月22—27日将在西安和香港举办“国际道德经论坛”时,老人非常高兴。他表示,道家、道教以及《道德经》对中国的影响极其深远,但长期以来,获得的关注与研究相对较少。“你们做的这个工作很有意义,希望可以通过论坛,带动对道家与《道德经》的关注和重新评价”。冯老认为,道家、道教以及《道德经》是在我们本土产生、发展起来的思想宝库,现在的重要问题是怎样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古为今用。他说,“我觉得应该特别重视《道德经》…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历史中,长期以来都处在对立、对抗之中,使这个世界上,多了些戾气,少了些和谐。其实这些对立、对抗、战争和杀戮,都是人类己身的人为因  相似文献   

12.
夏斐  夏静 《中国道教》2004,(3):46-46
5月9日晚上,华中科技大学数百名学生挤满《道德经》选修课课堂。从1996年至今,该校学生累计选修《道德经》人数已超过8000人。把传统经典引入现代课堂传统文化经典何以在当代大学校园引起共鸣呢?华中科大熊良山教授说:1990年,我留校担任学生辅导员,在工作中了解了同学们面临的许多“问题”,接触了许多有“问题”的同学。我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些问题,我有幸找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并聆听先生讲授《道德经》3个月余,解开了心中的许多疑惑,并因此对《道德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6年,为适应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张伯端《悟真篇》有云,"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可见自古以来,《五千  相似文献   

14.
任继愈先生一生都在不断研究老子的《道德经》。他多次出版著作绎读《老子》,作出独特的学术贡献。他指出:将“道”作为最高的范畴,集中阐发,老子是第一人,“老子开创了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先河”;老子第一个提出了“无”的概念,“这是中国哲学史第一座里程碑”;老子“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是弱势群体的辩证哲学,代表弱势群体说话,“同情弱势群体,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元代赵孟頫,字子昂,号水晶宫道人,晚号松雪道人。著《松雪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诗文妙邃奇逸,情致超凡出尘,读之使人有飘飘欲仙之感。世传小楷《道德经》即为其真迹之一。赵氏书法,各体兼工,尤精小楷。书法圆转道丽,人称“赵体”。松雪道人有《道德经》、《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书迹,善结道缘。小楷真迹《道德经》,写于延祐三年间(1316)六十三岁时,松雪道人的小楷,具  相似文献   

16.
正~~  相似文献   

17.
张经 《中国道教》2007,(3):53-54
在人类历史中,长期以来都处在对立、对抗之中,使这个世界上,多了些戾气,少了些和谐。其实这些对立、对抗、战争和杀戮,都是人类己身的人为因素所造成,毕竟,多数的人摆脱不了一个“贪”字,不是贪名恋位,就是贪财恋色,为了达到他一己的目的,不惜昧着良知胡作非为,甚至泯灭人性倒行逆施,这些都不是应有的真常现象。  相似文献   

18.
近日,由中国文联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和韵天歌——感悟《道德经》咏诵会"在北京中国剧院举行,受到了京城观众的热烈欢迎。据介绍,这是今年缅怀先人、先贤、先烈系列活动之一,此后,《诗经》、《论语》、《孙子兵法》等咏诵会也将陆续举行。  相似文献   

19.
石竹 《中国道教》2009,(2):59-59
2009年3月11日(农历二月十五),首家老子研究院在四川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致电表示祝贺。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  相似文献   

20.
《道德经》是道教最高经典,又称《老子五千言》,由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所著。主要论述了“道”和“德”的含义,强调“自然无为”、“长生久视”等内容,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