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斯腾伯格思维风格理论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罗斐  吴国宏 《心理科学》2004,27(3):718-720
通过对传统学校教育弊端的分析,引入了斯腾伯格的“思维风格”理论,即三个层面上13种不同风格的心理自我管理理论,同时阐述了该理论与智力的关系,以及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影响。我们通过保存多种风格形式,提升学校教学和评估环爷,将多种教育方式匹配于不同的风格类型,并积极教授之来实现对传统教学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成分是斯腾伯格提出的分析智力操作的基本单元。成分分析是对智力行为心理机制的描述。但成分理论不能独立地说明智力,它隶属于斯氏三重智力理论的总体框架。论文分析了成分的性质、种类及其相互作用,并对个体和年龄差异在各种成分功能上的表现作出解释。成分理论的提出是对人脑黑箱软件意义上的工作原理的可贵探索。但它在可证伪性方面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帕金斯的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理论出发,详细阐述了他的真智力理论,并探讨了这三者之间相互强化、相互补偿的协作关系.同时还对真智力理论进行了基本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基于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的智力结构包含环境指向系统、超认知系统和加工系统三个层次。环境指向系统用于表征和加工不同领域的信息,加工系统是个体加工信息的操作平台,超认知系统负责监控和调节其他两个系统的认识活动。三个层次的发展既具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影响。因此,该理论指出智力结构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存在三种发展变化模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平行变化。智力结构层次内和层次间的发展都要遵循四种变化的机制。该理论作为整合型智力理论有自己的优势,但在概念使用、超认知概念的提出以及执行功能在结构中定位等问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5.
以5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测量被试对智慧的内隐认知.实验1中,被试对人慧者与良好道德人文素质属性词联结以及物慧者与良好智力思维素质属性词联结的反应速度更快,表明大学生存在人慧者更具备良好道德人文素质和物慧者更具备良好智力思维素质的内隐认知取向;实验2中,被试对智慧者与良好德智属性词联结比愚蠢者与良好德智属性词联结的反应速度更快,表明大学生存在智慧者更兼备良好道德人文素质与良好智力思维素质的内隐认知取向.两项实验中,被试智慧内隐认知效应的性别与专业差异显著.综合两项实验表明,智慧是良好道德人文素质与良好智力思维素质的有机结合;学习与经验影响大学生对智慧的内隐认知.  相似文献   

6.
智慧是个体在其智力与知识的基础上,经由经验与练习习得的一种德才兼备的综合心理素质,包括聪明才智与良好品德两大成份.智慧可分为常规智慧与应变智慧、群体智慧与组织智慧、个人智慧与一般智慧、德慧与物慧等,可用三维智慧量表、自我评估智慧量表以及智慧发展量表等进行测量,并与年龄、性别、文化、教育、人格、思维方式、智力等存在重要关联.今后应该深入探究智慧的概念与结构,拓展其研究方法、测量工具与教育策略以及开展中国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更好地继往开来,首次将智慧心理学近50年的研究历史分为“一个序曲”和“两个阶段”。其中,Clayton用实证法研究智慧心理的序曲,开始时间至迟不晚于1976年,戛然而止于1982年,其特点是“昙花一现”。智慧心理学研究的第一阶段,时间始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延续至21世纪初,其特点是“柏林智慧模式一花独秀,新皮亚杰主义智慧观和智慧的平衡理论作为两片绿叶相衬托”。智慧心理学研究的第二阶段,时间始自2004年,延续至现在,其特点是“百花齐放”,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智慧被视为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出现了更多不同的智慧理论和测量智慧工具;二是兴起了多个研究热点,进一步拓宽了智慧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回顾智慧心理学近50年的研究历程,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近50年来,对智慧心理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分散到有组织、从零星探讨到系统研究的发展过程;二是,研究对象从智慧者的特征到智慧特征,再到智慧者的特征,再到结合智慧者的特征和智慧特征来研究智慧,经历了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展望未来,宜在两个方面推进智慧心理学的研究:一是,须尽快开发研究智慧的成熟实验范式,并揭示智慧的脑机制;二是,须...  相似文献   

9.
杨国荣教授在新作《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中提出一种形而上的实践智慧理论,将事实与价值、理论与实践、实然与应然等概念统一起来。尽管实践智慧的实际运作会综合地涉及诸多方面,但要清晰呈现其内在结构,须首先详尽分析每个方面在实践中的意义和作用。实践活动针对的是复杂异质的经验对象,根据对象的不同可将其大致分为三个最高范畴和六个次级范畴或类型。实践智慧的洞察与判断力就在于分析和判断实践对象应属哪个或哪些范畴,进而以适合该类型的方式筹划实践活动。范畴归属不当便是实践思维中的范畴错误,也就是实践判断的错误。只有以确切的经验分析和判断为前提,杨国荣教授所倡导的形而上的综合性实践智慧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智慧的德才一体理论,编制包含良好品德和聪明才智二因子的整合智慧量表,以方便取样抽取中国大陆892名青年,检验其信效度。总量表的Cronbach's α和组合信度分别为0.89和0.94。四周后重测信度为0.85。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CFI=0.91,IFI=0.91,TLI=0.90,RMSEA=0.07,SRMR=0.08,也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与自我评估智慧量表、三维智慧量表、开放性和心理幸福感的相关分别为0.79、0.36、0.32和0.46,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不显著(p>0.05)。这说明整合智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测量中国青年智慧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12.
Books reviewed:
Thomas G. Weinandy, et al ., eds, Aquinas on Doctrin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Reviewed by Nicholas M. Healy St John's University, New York  相似文献   

13.
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凭智力测验对一个人的能力做出判断,并用之预测个体未来成就的高低。本文介绍了斯腾伯格(R.J.Stemberg)最近提出的“发展中的专门知识技能说”,认为智力测验和任何学业或职业成就测验一样,测的也是个体正在发展中的某种专门知识技能的暂时水平,其测验结果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能力,也不能用作预测。最后讨论了该学说对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15.
加德纳的多种智力理论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志明 《心理科学》2000,23(2):244-245
1 引言一百多年来 ,智力的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智力理论。早期的智力理论仅是对智力结构的一种静态描述 ,很少涉及智力活动内部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深入 ,导致了人们注重智力活动的内部过程 ,尤其是智能活动的高级心理过程。许多当代心理学家认为 ,传统的智力理论过于狭隘 ,使得以传统智力理论为基础的IQ测验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加德纳 (HowardGardner)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多种智力理论 (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对传统…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 critical overview of René Girard’s mimetic theory, identifies several concerns about the adequacy of mimetic theory’s account of human agency and interdependence, and suggests ways this account might be clarified and enhanced. We suggest that mimetic theory tends to reify or hypostatize the core reality of mimetic desire, which sometimes is spoken of as a kind of trans-individual entity that directs human action, no doubt because of Girard’s concern to avoid any taint of individualism or subjectivism. We argue, however, that hermeneutic and dialogical philosophies like those of Hans-Georg Gadamer and Mikhail Bakhtin explicate profound human relationality and interdependence in a way that obviates individualism without overriding or obscuring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The concern of many Girardian theorists that hermeneutic philosophy covers over or even rationalizes conflictual and violent human dynamics, we contend, is unfounded. However, we insist that most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 including hermeneutic thought, fails to do full justice to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envy, enmity, and scapegoating violence in human affairs and to the struggle for a good or decent life that mimetic theory richly portrays. Thus, we explore some of the possibilities for a fruitful cross-fertilization of mimetic theory and hermeneutic/dialogical viewpoints. Similarly, we argue that recent work on virtue ethics in theoretical psychology contains rich resources for elaborating what would be involved in a so-called “positive” or “creative” mimesis that moves beyond the destructive kinds of mimetic entanglement upon which Girardian thought has tended to concentrate. Finally, we suggest that any effort of this sort to clarify what Girard terms our “interdividual” human reality and to investigate positive mimesis would be greatly assisted by Eugene Webb’s delineation of a fundamental kind of “beneficient motivation” or positive “existential appetite,” a third species of human desire in addition to the two that Girard clearly identifies, namely finite needs and the kind of insatiable, artificial craving that the term mimetic desire usually design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