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乙两人赶着去看电影。甲是个长腿,乙是个矮子。乙好不容易才能跟上甲,没有拉下距离。甲发现乙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就赶快打招呼,抱歉地说:“对不起,我走得太快了!”不料乙却风趣地回答甲说:“不,是我走得太快了!”甲很纳闷,没有听懂乙的话是什么意思。一位在场的第三者丙,听了他们的对话不禁哈哈大笑,插上去说:“别客气了,你们二位走得一样快!”——亲爱的读者,你能从逻辑与语言的结合上分析一下,甲、乙两人究竟谁走  相似文献   

2.
6—12岁儿童嵌套思维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对他人思想活动的认知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对他人思想活动的认知中,他人的思想能够重复成为认知的对象,例如,丙知道小明和小涛正在踢球(丙的思想),而乙认为丙知道小明和小涛正在踢球(丙的思想是乙认知的对象),而甲认为乙认为丙知道小明和小涛正在踢球(乙对丙思想的认知又成为甲认知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旅途三人行     
甲:嗨! 乙、丙:我们又来了. 甲:上次我们闲聊几句还有点意思吗? 乙:是的. 丙:其实有些事自己看看书,想想也能明白.不过, 有人谈谈,互相交流点看法,思路能开阔些. 甲:这正是我们开辟这一栏目的意图.今天我们找个什么话题?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学者以为郭店“老子”(二千字)系《道德经》之节本。郭本文分三篇(整理者称为甲、乙、丙),但甚少学者论及此三者有出自不同手之可能。本文从三篇思想人手,继而着眼于甲乙、甲丙文间有重复处而乙丙间却无之事实,假设乙、丙分为阐发甲篇之“说”文(汉代改称“传”)。如此透视郭“老”,则乙、丙之全文皆可与甲“经”特定句段对应。证明郭“老”三篇实“经后附说”之集合。郭店一号墓闭当在公元前四世纪晚期,由此以往,下达马王堆之五千言《老子》,尚需加入数代传人之继续努力。今日《老子》本历时集体之创作也。  相似文献   

5.
旅途三人行     
君冈 《佛教文化》2011,(5):120-121
甲:二位……? 乙、丙:我们是《佛教文化》的读者,对《旅途三人行》很有兴趣,特来拜访。 甲:欢迎,欢迎。  相似文献   

6.
谁是盗窃犯?     
某地发生了一件盗窃案。公安局拘留了甲、乙、丙三个嫌疑犯。审讯时,甲说:‘这事不是我于的。’乙也说:‘这事我没有干。’丙则说:‘这事是甲干的。’侦破的结果证明,三人中只有一人说了实话。  相似文献   

7.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两个理论模型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有三个人物:甲,某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授;乙,某位自然辩证法教授;丙,某位系统哲学家。他们之间进行了一场尖锐的讨论。乙:关于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的关系问题的讨论在《哲学研究》上已经进行很久了,现在我觉得有必要将讨论两极的观点明确地  相似文献   

8.
华东区乒乓球锦标赛正进入高潮阶段,取得男子单打半决赛权的甲、乙、丙、丁四个人。谁将会取得冠军? 球迷小张、小王、小李谈的自己的预测。小张:冠军不是甲,就是乙; 小王认为,甲根本不可能取得冠军; 小李认为,乙和丁都不可能取得冠军。比赛结束后,人们发现这三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的看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九二年六月十二日,锦州市某厂发生了一起吊钩挤伤手的事故。厂安全科闻讯,立即进行了事故调查,了解到事故发生过程大致如下: 甲、乙、丙三名管工在泵房检修,丙负责吊管件的工作。丙在摘挂阀门手轮上的葫芦吊钩时,左手姆指被挤伤。当时,丙左手操作吊钩,右手操作葫芦吊电动开关。开关按纽上依次有箭头标记着上下左右等标示,非常清楚,经多次试验,开关本身无任何故障发生。按正常情况分析,丙的左手姆指位置应在阀门手轮与葫芦吊钩之间,要  相似文献   

10.
旅途闲话     
莫子 《佛教文化》1997,(3):22-23
甲:今天的谈话除我之外还有另一位朋友(指丙)行吗?乙:行啊!一块谈嘛!甲:我俩的看法可是有矛盾的,看你怎么说了。乙:(笑)有啥说啥呗。甲:好!我们的话题来自贵刊谢慈悲先生的《客行悲故乡》,我为他描述的那种情景、担忧、悲哀,可是地(指丙)却认为这是必然的发展!丙:本来嘛5物质文明总是要发展的,难道我们能永远厮守在山野之中么?山川早晚要被高楼大厦代替的。谢慈悲先生自己不是也到了北京么?他还有外婆家的回忆怀念。他的孩子是说什么也不会愿意回到他父亲所怀念的故乡去生活的甲:难道物质文明的代价就是青山绿水变…  相似文献   

11.
李全元、邓光汉两同志在《逻辑与语言学习》87年第3期上撰文,就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问题与我商榷。我想有必要简要地答复一下。 1974年,王宪钧、晏成书两教授合编了一本教材《形式逻辑(讨论稿)》,由北京大学哲学系铅印。王先生执笔的第二章,在讲述事物情况之间的联系时说,有甲必有乙,甲是乙的充分条件。无甲必无乙,甲是乙的必要条件。把这两种条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旅途三人行     
君冈 《佛教文化》2011,(6):114-115
甲:二位来了. 乙、丙:上次我们谈到"执着"二字,你说过下次再说的. 甲:(笑)是的.我们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等着和你们讨论呢. 乙:我们也有过争执讨论,不能确定这个词语究竟是贬义还是褒义. 甲:这个词的意思要认真具体地分析."执"在佛教中不是一个正面的观念,因为生命中的烦恼,基本由"执"引起,是将本来缘起性空的事物当...  相似文献   

13.
世界杯足球赛亚大区复赛,截至一九八一年十月十七日,中国队败于新西兰队,新西兰队败于科威特队。十八日中国队将对科威特队比赛。人们预测这场比赛的结果。有人根据“甲大于乙,乙大于丙,则甲必大于丙”的推理,认为中国队必败无疑。十七日,《羊城晚报》发表的《明天,答案如何?》一文。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明天的比赛,中国队并不是注定要失败的。”果然,中国队以3∶0胜科威特队,被文章言中。我们知道。关系推理中的关系有传递关系和非传递关系。传递关系是指甲和乙有某种关系,乙和丙也有这种关系,则甲  相似文献   

14.
宏恩 《天风》2001,(12):54-55
甲:基督徒(弟兄或姊妹) 乙:做生意的小老板 丙:平民百姓(师傅) 丁: 老师 卯: 医生 巳:诗班弟兄 第一幕:在诗班弟兄家  相似文献   

15.
君冈 《佛教文化》2011,(4):120-121
甲:二位好,又有什么人生课题相约来聊? 乙: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有想不通。 丙:都是有关社会现象理不清,想听听你们怎么看。 乙:我认为这些与佛教文化不搭界,他说会有说法,经过争论还是来了。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尝考《礼记·大学》所引汤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乃"兄日辛,且(祖)日辛,父日辛"之讹。质疑者以为,兄、祖、父之排列无序,且同在辛日祭祀,不可信从。其实,兄、祖、父之序,乃因昭穆制度。《史记·殷本纪》中报乙、报丙、报丁之序讹为"报丁、报乙、报丙"可证。至于同在辛日祭祀,则与辛日的特殊性有关。《蛊》卦卦辞"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和《巽》卦九五爻辞"先庚三日,后庚三日"皆指向辛日。后世纳甲说之巽纳辛,八卦逸象之巽为蓍,皆可佐证郭沫若之考证意见。  相似文献   

17.
旅途三人行     
《佛教文化》2011,(3):125-126
甲:二位好!怎么了?好像很不高兴嘛!乙:不是高兴不高兴的事,是想不通。丙:是的,我不明白现在的人心怎么变得那么坏,出现的一些事简直匪夷所思。甲:那么严重啊?什么事?乙:别的不说了,就讲几个生活中的问题吧,喝奶有三聚氰胺、吃菜有蔬菜污染、吃蛋有苏丹红、吃食油有地沟油、吃馒头还要防染色、吃肉要防瘦肉精……,汶……  相似文献   

18.
说烦恼     
君冈 《佛教文化》2011,(1):126-127
甲:请问,你在这里转来转去,想去哪儿呀? 乙:我想去<佛教文化>期刊社,听说那里有一个部门,可以解人烦恼,扫人心地. 丙:噢!我们是一路,我也是为这个来的. 甲:这就是期刊社,我们是准备设一个栏目解答现代人群生活中的各种烦恼,用问答方式来为读者解烦清心. 乙:太好了,那快快让我们进去吧!  相似文献   

19.
内圣外王之道:《郭简·老子》的主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 (以下简称“《郭简·老子》”或“简本”)收存了郭店楚墓竹简 71支的图版和释文 ,共计 1 74 9字 ,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存简 39支 ,释文 1 0 87字 ,缺1 5字 ,损 1字 ,共计 1 1 0 3字 ;乙组存简 1 8支 ,释文 385字 ,缺 4 6字 ,损 3字 ,空 2字 ,共计 4 46字 ;丙组存简 1 4支 ,释文 2 6 7字 ,缺 1 9字 ,损 2字 ,共计 2 88字 ;《郭简·老子》甲、乙、丙三组释文的总和 (即 1 74 9字 )占传世王弼本《老子》 56 83字的 30 78% ,占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乙本 546 7字的 31 99%。共包括王弼本 32章的内…  相似文献   

20.
乙:我们分、,完“中庸之道”之后,回头再去讨论阿人”做媒”的问题。丙:阿婆是“?道者”,认为“中庸是最适中的”,观.她又否定‘“中间人”,这样不是自相矛尼/自打嘴巴吗?乙:不会的3壬。果解作“中间”碰壁的话,她马上“转I二”而解作“适中”便可以了。甲:但是,胎地里把“中间”改为“适中”,是“偷换概念”‘“偷天换日”的手法。况且,说句空洞无物的话有什么用呢?乙:有“瞒天过海”的特别用途!甲:利用文字魔术做成的障眼法,的确可以骗过很多人。乙:很多“中道者”自己也不意识到“空无内容”而自/。;欺人。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