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族群原生性至少部分是宗教性的,它们经常会表达在宗教的话语中,影响原生性的情感认同.本文所研究的土族在与汉、藏、蒙古等多民族的互动中,也在文化上受到这些民族的一些影响,从而发生部分涵化.探讨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中居住格局的重要影响,以及宗教信仰的复杂性和变异性.凡多民族杂居地区的民族关系是否融洽、能否和谐共处,与中央和地方政府如何正确处理、引导宗教信仰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完善与否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5,(5):44-51
本文运用教育人类学"工具连锁反应"理论,通过对北京市一所"在家上学"学堂R学堂的参与观察与深入访谈,探讨了中国式"在家上学"产生的原因是一种反抗与形塑:反抗原有僵化、扭曲,分数至上的教育目标,以及附着在分数至上基础上的以金钱、地位等为衡量标准的成功观和幸福观;要形塑的则是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自身的教育目标。这种变化是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结果: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变化导致教育目的的改变;目的的改变,必然带来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变化。"在家上学"是目标改变的结果,同时又可以成为促进新目标形成的原因。对"在家上学"这种新的教育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人们对当前教育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期,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宗教信仰呈现新的特点。青少年的宗教认同呈发展的态势,民族宗教传统文化及家庭的影响是青少年信仰宗教的认同性原因;青少年成长中面对的现实问题是青少年信仰宗教的内在需求性原因;宗教信仰与道德认同、礼俗认同、人际交往及人的精神境界提升是青少年选择信仰宗教的道德价值性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期,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宗教信仰呈现新的特点。青少年的宗教认同呈发展的态势,民族宗教传统文化及家庭的影响是青少年信仰宗教的认同性原因;青少年成长中面对的现实问题是青少年信仰宗教的内在需求性原因;宗教信仰与道德认同、礼俗认同、人际交往及人的精神境界提升是青少年选择信仰宗教的道德价值性原因。  相似文献   

5.
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和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精神方向,极大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也使中国宗教信仰打上了儒家文化的深刻烙印,从而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文章对儒家文化与中国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探讨和分析,同时进一步揭示了文化与宗教之间相互渗透和无法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原生性宗教作为在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中形成的、与民族的社会文化浑然一体的宗教系统,历来就是中国宗教多样性的重要组成,亦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无论作为一种文化系统还是组织实体,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在治理视角下,本文提出民族的原生性宗教首先是由于理解与定位的问题带来了治理实践中的难题与困境,从而带来了民族的原生性宗教是否应该治理,该如何治理,何种活动符合法律与政策等种种问题。通过问题反思对原生性宗教的价值做出多维的分析,给原生性宗教更广阔的空间,使其进入社会公共领域,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和东西文化进行比较时,都很少涉及宗教。我赞同这样的观点,不要把文化传统局限于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范围。应该从各个方面如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物质文化、民间习俗、宗教信仰等等来剖析和探讨中国的传统文化。谈传统文化迥避宗教,这是中国儒家的传统思想,但实际上宗教神学又没有离开中国民众的生话。周谷城先  相似文献   

8.
在族群共同体原生性社会认同的表达与维系方面,土族的萨满信仰遗俗"孛"通过界定和限制特定群体或个人的仪式性行为,构建"神圣"与"世俗"的二元边界来确保宗教内部合法性传统的有效性和权威性,这也是民间宗教践行的社会功能之一。此外,"孛"作为特定群体的民俗事项与族群文化的象征性符号,也是族群历史记忆与民间宗教信仰体系有效传承的场域。  相似文献   

9.
石丽 《宗教学研究》2012,(1):263-268
本文以宗教信仰的社会性为前提,以宗教信仰中的“关系”为视角,对分类体系下的、外部权力影响下的宗教团体秩序的结构及其如何建构进行了阐述。本文认为,宗教团体秩序是在信仰行动者基于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群体认同,是在宗教信仰规范的制度化过程中,以及在仪式基础上对权威体系合法性的建构与认同中形成的。外部权力也不断通过其精神内核的意识形态以及利益集团的分化需要对团体秩序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石丽,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层发展以来,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继往开来,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将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信仰诉求,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形成密切关联。本文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研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从文化战略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聚居于我国滇西北怒江大峡谷的傈僳族,主要信仰两种宗教,一是本民族固有的原始宗教;二是西方传教士于18世纪传入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宗教信仰渗透于傈僳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其传统文化的各个部分影响深刻,从宗教信仰的特征入手,分析其对傈僳族传统医药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对这一古老民族的医药文化进行发掘整理。  相似文献   

12.
关公在历史的变迁中被建构成为道德象征,作为符号化的中介,打通了个体与家国的联系。本研究以根祖文化为切入点,以关庄——现存关氏后裔中最为古老和庞大的嫡系聚居地为田野点,深度诠释关氏后裔寻根祭祖的具体行动、心态结构与组织运作逻辑。通过个案研究发现:“根祖意识”历经时代变迁,仍保留了连续性,沉淀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最为深刻且普遍的合法性价值信念;以家谱、空间、仪式为祭祖表征形式,形塑家国想象共同体的“社会实在”;人们据此形塑的家族主义性格,构成传统与现代的接榫,兼具集体与个体的调和色彩,呈现出中国本土象征文化的公共性意涵。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了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全球化,这给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族音乐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和认同至关重要。基于近年来关于全球化时代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传播以及文化认同等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民族音乐的发展、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全球化认同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基督宗教“自我意识”的逐渐成熟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影响的不断扩大,基督宗教自身作为一种信仰体系、价值体系和思想文化体系对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意义也开始彰显。大体来看,可包括以下五个层面:  第一,基督宗教的原罪观对现代中国人的自我审视具有反省意义。原罪观所具有的自我批判精神和自知之明为现代中国对其传统人性论和人生观加以反思和反省提供了思想武器和价值参照。  第二,基督宗教的拯救观对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具有创价意义。在基督宗教信仰中,人们特别强调基督以自我牺牲来救赎世人的拯救精神,这种精神可…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宗教信仰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实际调查显示,西部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宗教信仰有其特殊性,要正确对待和积极引导。同时,要注意少数民族民间宗教信仰对青少年的影响,要重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提高青少年的教育程度和身心素质,加强青少年的宗教文化知识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相似文献   

16.
韩国影视的文化选题策略既符合当代韩国的社会教化,也填补了东亚文化圈中各国在发展中逐渐淡忘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心理缺失.韩国影视剧从东亚文化圉集体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审美方式等各个角度展示着韩国的历史与文化.韩剧中所贯穿的东方式伦理观念,符合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文化背景和道德认知,用文化搭桥贸易唱戏的影视剧占据东亚甚至国际的文化市场,从而提升韩国的国际影响力,足以引起中国影视界的反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无记名问卷方式抽样调查了大学生基督徒的宗教认同问题,包括大学生基督徒宗教认同的建构与维持、大学生基督徒宗教认同的面向与层次、大学生基督徒宗教认同的呈现与形塑。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基督徒的宗教认同状况总体上支持西方宗教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大多数大学生基督徒基本的宗教认同都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只有少数大学生基督徒的宗教信仰是在经过一番研究和慎思之后通过有意识的追求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群体的人们对"健康"的表述根植于大的文化背景之中,所以在考察"健康"这个问题时,必须对它所生长的文化背景加以考虑。笔者调查了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GY村村民"健康"观念,并分析和比较了海东地区的文化和伊斯兰教对于当地人"健康观"的形塑作用,通过调查发现当地人对"健康"的表述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19.
张志鹏 《天风》2013,(5):41-41
近期,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学习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中国梦"重要讲话的热潮,"中国梦"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对于"中国梦"的内涵,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梦"不仅蕴含了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和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也要求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因为,幸福是建立在物质、情感和精神需求的共同满足的基础之上的。"中国梦"所蕴含的物质文明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科技创新、分工协作、制度变革以及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而要实现人们精神需求的普遍满足,却需要从思想文化、信仰观念、伦理道德等领域着手,需要发挥宗教信仰这一灵性资源供给者的独特作用。这是因为,宗教信仰通常所回答的是人们认识上的终极问题,所满足的是人们的心灵世界,所约束的是人们的主观意识。放眼全球,  相似文献   

20.
汉民族宗教信仰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本文结合汉民族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分析了汉民族宗教信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所形成的“天人合一” 的思维模式、宗法性的宗教内涵、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皇权至上的宗教机制、贵和入世的宗教精神以及独具一格的宗教文化等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