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我发现基督徒无论在个人或群体信仰实践中,都很强调对主祷文的熟练掌握与不断使用,如此做意义何在?我们为什么要背诵主祷文? 伺俯人弟兄 [答]何弟兄,你好!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耐人寻味的问题,从漫长的教会历史角度来看,基督教形成了一个关于基督徒信仰和基督教神学的基本教理体系,即信经、圣礼、十诫与主祷文,四件一套,认信、...  相似文献   

2.
由奥地利萨尔斯堡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与中亚景教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6月4日至9日在萨尔斯堡举行.来自奥地利、德国、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土耳其、印度等国的30余位学者参会.有来自德国哥廷根大学的Martin Tamcke作了题为"辉煌昔日:20世纪作为东方叙利亚语基督教象征的中国东方教会的历史"的报告.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主教》2002,(1):50-50
教廷基督徒合一促进委员会于2001年10月25日发表声明,承认东方教会安提约基礼的亚叙利亚教会及天主教迦洛底礼和亚叙利亚礼的信友,在找不到属于自己教会的神父时,可以在另一教会的感恩祭中有效地互领圣体,这项声明主要的目的是为回答,有关以及古老的东方教会成圣体祷词,在感恩祭中祝圣圣体是否有效的问题,教廷信理部经过极长时期精心研究,并虔诚祈求圣神光照后,于今年一月份作出结论表示可以视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正>基督的教会是一:基督在中国的教会是一。无论表面上看起来有多么充分的理由,任何造成教会分裂的行为都不过是人出自私心的借口以及人的罪性和软弱的记号,不符合上帝的心意,是对基督身体的撕裂。主耶稣基督在离开世界前,曾特地为教会的合一祈求,这个祈求显明了父上帝和基督对教会的心意。主耶稣这样祷告说:"我  相似文献   

5.
圣愚是东正教中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发源于埃及,后传播到叙利亚、小亚细亚,并在拜占庭帝国一度流行,14-17世纪,在俄罗斯大地上达到繁盛,成为透视俄罗斯文化的一个棱镜。本文拟分三个部分探究俄罗斯东正教的圣愚崇敬现象:首先,厘清圣愚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其次,从神学基础、社会服务性以及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几个角度解析俄罗斯所以对圣愚推崇备至的社会文化根源;最后,对俄罗斯的东正教圣愚崇敬现象进行反思,探讨与民间崇敬圣愚这一现象相对的、教会对圣愚的态度,解读由教会、信徒、传记作家、文化等共同构建的俄罗斯圣愚文化的独特性,以及"愚文化"的普世性。  相似文献   

6.
卡尔·巴特被视为"20世纪基督教教父"。这是因为巴特不仅在教会实践上以普世运动的方式促进新教和天主教的协和,而且在教义学上不断回归教父传统,发展出自己的"教会教义学"思想体系。然而,在罪的来源、人性本质以及意志自由的根本问题上,当前学界的一种新兴观点认为,巴特拒斥奥古斯丁主义的原罪说、人性观和"意志的捆绑"理论,认为奥古斯丁由于缺乏"天性及本质存有(Wesen)"与"存在存有(Sein/Dasein)"概念区分,其"天性的扭曲"的人性观、"善的缺乏"的罪恶观以及"无能力不犯罪"的意志决定论,误导了拉丁西方神学传统在罪与人性问题上的基本进路。本文将回归巴特和奥古斯丁关于这些问题的文本诠释,重新评估当前巴特研究的这种立场。本文认为,巴特的批评并非是对传统奥古斯丁神学立场的反叛,而是在回归教父传统基础上对奥古斯丁宗教人类学视阈下的罪与人性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孙美慈 《天风》2002,(6):8-9
主祷文的一开始就用“我们在天上的父”,这样的称呼,让我们明白两种关系,即人与神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帝是父,这是我们基督教的中心信仰。这是主耶稣所教导我们的主祷文中的重要启示之一。主耶稣向我们所启示的上帝像一位慈爱的父亲  相似文献   

8.
也里可温     
严锡禹 《天风》2016,(6):26-27
正1265年,中国元朝皇帝忽必烈在位第六年,改年号为至元后的第二年,忽必烈的圣旨中出现了一个新词:也里可温。《元史》卷89讲到元代职官时,说“崇福司,秩二品,掌领马儿哈昔列班也里可温十字寺祭享等事”,其中也提到了也里可温。据学者研究,也里可温前的三个词马儿、哈昔、列班均为叙利亚语转音,“‘马儿'即叙利亚语Mar,一种尊称,或译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20世纪初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基督教祷告文本残片中,既保留了东方教会的礼拜用语,又记录了礼仪吟诵音调及其他识别符号,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手吟诵时的珍贵资料。这些文本其主体使用叙利亚语或粟特语、回鹘语双语,不仅表明景教传教士为避免背离原意坚持用古叙利亚语念诵自己的经典,而且证明粟特语在当时各种宗教交流中起着关键沟通作用。论文指出文书残片吟诵音调的识别标志最值得关注。景教宣教师在经文中标注出自己吟诵发音的位置,三种语言轮番使用,让教徒在信仰礼拜仪式中受到语言诵读力量的感染。古代各个宗教都十分重视吟诵的魅力。通过与其他宗教的对比,本文阐明了吐鲁番基督教文献中的吟诵在举行仪式时不是简单的民间念经口诵,而是经过标识确定音调后的重新传诵。这类吟诵对提升信徒的神圣观念有着促进作用,从而给人们留下一份有特色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10.
"义工"在教会中常指参与教会事工却不领薪金的基督徒,这在全国教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温州教会中,"义工"则专指那些参与教会传道、负责讲台牧养而不取酬报的"义工传道"。"义工"在温州教会中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各个历史时期充当了重要角色。可以肯定地说,今日温州教会复兴的基础,就是拥有数以千计的义工传道。他们对教会的自身管理、教会牧养、事工拓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温州教会各个历史时期为主线,简要介绍义工在温州教会的发展,藉以帮助读者了解温州义工发展以及他们在教会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保罗给各教会的书信中常把嫉妒与别的罪同列。嫉妒这个罪,人们往往不像对别的罪那样谨慎。有时自己还觉察不到或不以为然,甚至不认为是罪。嫉妒属于不义。“凡不义的事都是罪。”(约壹5:17) 在一个环境里,同自己工作或生活的人中,有的人工作能力比自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团契教会论在普世教会运动中的神学地位、以及对它的基本定义和神学理解。团契教会论既是一种新的教会论的理论尝试,又是一个教会在探索自身本性和使命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更是一个推动教会向前发展的远象。本文的目的在于指出团契教会论也能给联合中的中国后宗派教会带来一些建设性的思考。在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团契教会论不仅可以建立对教会的本性和共同信仰生活的一种共识性理解,也能为中国教会担当社会责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正>"你的心里还有罪吗?你的信仰很迷茫吗?心里因着罪很痛苦吗?你重生了吗?圣经里有着正确罪得赦免的道路,有着信仰生活正确的方向。朴玉洙牧师所著的《罪得赦免重生的秘密》通过圣经正确地指引了一条罪得赦免的道路,使信仰有了正确的方向……"这是"好消息宣教会"成员在网络贴吧上发布的一则宣传。面对这样的"广告",若是不假思索地相信了,便会被引入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著名的存在主义神学家~([1])保罗·蒂利希(Paul Tillich,1886-1965,也译作田立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卷本共五部的《系统神学》因其庞大辉煌的体系曾被比作是像严丝合缝的金字塔连一个刀片都插不进去,从存在主义的角度阐述了对传统教义神学中的主题——上帝论、基督论、圣灵论、罪论、教会论和终末论的思想。其中,在对罪的阐述中使用"疏离"或"异化"、"恶魔性的力量"等来描述人类的困境,虽然与圣经和传统教义的表述不同,但对我们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15.
游斌 《天风》2022,(3):29-31
本文将以"互寓"为枢纽,提出一个中国化的基督教思想纲要,尤其是在教会论方面探索以中国传统的"天下"范畴解释教会,即为"天下教会论"."互寓"思想根源于教父们的perichoresis,即在三一上帝的内在生命里,三一上帝彼此互寓,每一位都在爱的自我虚空中成就其他两位,成为一个上帝 1.  相似文献   

16.
张策 《天风》2001,(5):8-9
“自以为义”是主内同道比较熟悉的一个话题,也是人的罪性中最常见的一种罪。路加福音18章9-13节记载的主耶稣设的一个比喻,法利赛人和税吏的祷告,这是针对人的自以为义说的。但不知大家注意没有:我们每个人,即使是在悔改重生之后,也都或多或少地沾染这种罪。不然,就不好理解——为什么有些教会有嫉妒、  相似文献   

17.
正自唐贞观九年(635)起,阿罗本将叙利亚东方教会信仰传入中国,成为最早来华的基督宗派,采用了较为独特的名称"景教"。据《尊经》的按语,阿罗本来华时携带530部景教经典,景净共汉译了30部,但多数经典已佚失,现存的则成为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强调"教派主义"既是叙利亚危机中的突出元素,也将是影响叙利亚重建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分析论证叙利亚危机不完全属于教派冲突,指出阶级、意识形态、地方关系等也在叙利亚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继而对叙利亚"教派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动员进行详细论述,指出叙利亚"教派主义"因为长期的历史矛盾、短期的危机刺激及教派成员对集体被灭绝的恐惧等诸多因素动员起来。最后,结合哈菲兹·阿萨德与巴沙尔·阿萨德统治时期"教派主义"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分析在叙利亚未来重建中"教派主义"将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尝试谈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关于"教育"与"神学"的概念的理解,指出"教育"所具有的双重意义,即灵性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双重互益,以及为人的发展与为教会和社会承担责任的双重使命。希波主教奥古斯丁提出"神学是关于神的理论或论述"以及当代中国神学家们提出"神学是教会在思考"。二是从基督教历史中选择一些神学教育体系的典型实例来说明多维度的神学教育理念。比如古代犹太人的神学教育模式、早期基督教发展过程中的神学教育特色、中世纪的大公教会传统的基督教神学教育,以及宗教改革后的若干神学教育等。最后,就当前中国教会的发展情形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主要集中在:"敬虔"的追求、"学问"的装备、"实践"的推行,以及中国基督教博雅神学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每年的圣周五,圣教会都有一个特别的礼仪安排:即以极为隆重、庄严的礼仪行动来纪念主的苦难圣死。我们知道圣周五这一天的礼仪重点有三:即圣道礼(大祈祷)、朝拜十字架和领圣体利。此三者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朝拜十字架,因为耶稣正是藉着此十字圣架,甘心情愿替我们世人承担罪债,并通过十字架的奥义,带给我们四旬期高潮的真正皈依一一Mr于罪恶,净化心灵,活出丰盛的生命来!在今天的圣经中,依撒意亚先知将耶稣甘愿承担众人罪债,反而被众人遗弃的情形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内心感受到强烈的谴责。我们先来看一看耶稣的形象:‘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