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岫峰 《中国道教》2000,(5):43-44,52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完整地展现了老子的生死观。“死而不亡者寿” ,更是画龙点睛之笔 ,精辟地概括了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这一理论的提出 ,涉及到养生观、人生观、以至宇宙观的重大问题。“死而不亡”即“身殁而道犹存”。 (见王弼注《道德经》)清末著名学者梁启超曾说 ,“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 ,不可能长生不老 ,但人的精神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消失了 ,而他的学说 ,他的思想 ,他的精神 ,都会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从这个意义讲 ,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转引自陈国庆、张爱东注释《道德经》)笔者赞同这一…  相似文献   

2.
“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梁启超的道德继承论浅识●温克勤在近代史上,梁启超以批判封建旧道德,宣传提倡资产阶级新道德著称,他的“条理清晰,笔端常带情感”的道德文章“别具一种魔力”(见《清代学术概论》)。但他同时又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者、维护者。他...  相似文献   

3.
张笑 《思维与智慧》2023,(22):10-11
<正>梁启超在国内首先提出了“教育趣味”的教学理念,他将“教育趣味”与“趣味教育”相区分,强调从教育本身获取趣味与兴趣,而不是流于形式与表面。他的“教育趣味”理念与他的美育思想紧密相关,也即是他所提倡的情感教育。梁启超认为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具有明显的个体倾向性,能够引起主体情感的反应。语文教育是“趣味教育”的重要实现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践行“趣味教育”的教育理念,应从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及其载体入手,深入挖掘语文学科内部的“语文趣味”,  相似文献   

4.
干春松 《现代哲学》2023,(6):125-132
在清末民初,人们政治观念的转变往往可以从他们对儒家的态度变化中窥测到。梁启超也是这样,他的思想复杂多变,尤其是政治主张随着时代的变迁差异很大。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勾勒梁启超的思想演变线索,来发现他的思想与时代的共振。此方面研究目前并不充分,本文即是以梁启超的《新民说》和《欧游心影录》为线索,在他对儒家思想的态度的矛盾中,探讨他对“国家”与“天下”等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一生与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佛家语:“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未能自度,而先度人,是为菩萨发心”等,成了他的口头禅。晚年,他更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热情研究佛教文化,并做出重要的学术  相似文献   

6.
晚清知识分子梁启超在探索“新”的社会制度、启蒙“新民”方面,展现了无比的热情.梁启超力求以“新”的形式,来呈现他对晚清社会走向“宏大叙事”的理解和定位.《新中国未来记》就是按照他的政治理想所想象和展开的,是他的“中国梦”.从该小说对未来国家的构想、小说叙事时间的表现和小说叙事的多重声音中,我们看到该小说集个人的政治诉求、国家政法制度与社会集体想象于一体,显示了政治小说的特有文体特征.因此,它是我们理解近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例.同时,它也为我们今天的“中国梦”打开了一扇幻想的大门.  相似文献   

7.
作为晚清思想界的“一颗管星”(梁启超语),谭嗣同毕生最为光芒万丈之处就是他的死。背逆于中国常见的重生传统,他豪迈地唱着“我自横刀向天笑”,视死如归,舍生成仁,为五千年中国历史所罕见,人称“为国流血第一烈士”(梁启超语,见《仁学序》,转自《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下册,蔡尚思、方行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72页。)一百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追思谭嗣同的成仁实践,依然是那样荡气回肠。谭嗣同本可以不死,但他自觉地选择了死,缘由何在?这是与他的成仁理念分不开的,本文即从心理、哲学、宗教、道德四个层面对此作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8.
1923年发生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亦叫“科学与玄学”之争),是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营垒中不同派别之间的论争,也是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极其重大的事件。在这场论战中,张君劢以西方生命哲学特别是柏格森哲学为武器,宣传自己的“人生观”思想,建立了援洋入儒的文化思想体系,为他以后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奠定了基础。研究中国现代新儒家就不能不考虑当时西方思潮的影响,同样,研究“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的张君劢就必须注重考察柏格森哲学在其思想中的地位。如果从广阔的文化背景来探讨张君劢在“科学与玄学”之争的“人生观”,便可发现张君劢的“人生观”与柏格森哲学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希望用佛教精神改造国民性。拯救国家,培养个人(小我)为群体(大我)牺牲的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但他并没有强调佛教中“超世间”的部分。他在《余之死生观》一文中,不仅没有用“业报轮回”、“六道轮回”、“生死轮回”的提法,连“轮回”一词也只用了7次。而中南大学副教授、哲学博士刘立夫的《梁启超对佛教业报轮回说的新阐发——(余之死生观)在佛学史上的划时代意义》一文中。“轮回”一词的使用频率竞高达43次,其中以“业报轮回”、“六道轮回”、“生死轮回”等词组加重语气出现的就有30处.明显偏离了原著精神。高校学者对名人原著的误读,会造成对青年一代的误导。  相似文献   

10.
论戴震复兴儒学的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震是清代中叶县具个性的儒学大师,他在学术上、思想上的卓越建树,对他生活的时代和后世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如梁启超说:“苟无戴震,则清学能否卓然自树立,盖未可知也。”又说:“其志愿确欲为中国文化转一新方向,其哲学之立足点,真可称二千年一大翻案。”梁氏甚至认为,戴学“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之本质绝相类”以清代学术概论》)。胡适也认为,“戴震的哲学,从历史上看来,可说是宋明理学的根本革命。”(《戴东原的哲学》)梁、胡二人都强调戴震在思想史上的创新,是很有见地的。侯外庐等学者则强调戴震哲学的启蒙意义。随着戴…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是清末著名的思想启蒙大师之一,文化巨擘。尽管他本人没有系统地进行过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但在其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中却闪烁着心理学思想的火花。本文初步探讨了梁启超的心理学思想,将其心理学思想总结为神具形生、境由心造的心理本质观,“慧观”和“悟”的认知观,意志自由和立志的志意观,重情轻智的情智观,共通和完满的人格观,并讨论了其心理学思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道德本位到权利本位的转换——梁启超《新民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新民说》是对以《大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新民”思想的改造和发展。他以民权、独立、自由的资产阶级“公德”代替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封建主义的“私德” ,用中西文化中的优秀道德传统构建新国民 ,实现了从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旧道德向以权利为本位的新道德的转换 ,“旧国民”向“新国民”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道—美”:道教美学的核心范畴潘显一梁启超先生确为近代中国介绍西方文化之先驱,也是开“丑陋的中国人”之议论先河的人。不过,他也有千虑一失的时侯。他认为,“欧美人高尚之目的不一端,以吾测之,其最重要者,则好美之心其一也”,而中国人不讲“真善美”,只讲“...  相似文献   

14.
戊戌变法失败后不久,梁启超写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和《告小说家》等文章。他对小说文学“熏、浸、刺、提”感染人的“神力”,做出了十分精采的论述。同时,对一些坏小说文学坑害青年、毒害社会的恶劣影响,也给予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抨击。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和王国维都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们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出发,分别就人们的趣味与嗜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梁启超对“趣味”的意义、标准和源泉进行了论述,王国维则对“嗜好”及其在审美活动中的表现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一个小杂货店主,少年时的他,放假时就推着货物到街上叫卖。16岁时,一场经济危机让父亲破产了,父亲只好腾空房子,开办起“家庭旅馆”。此后,他每天凌晨3点就得赶到火车站等客人。  相似文献   

17.
以1920年为界,梁启超的文化身份有着“政治型思想家”与“思想型学者”的显著区别。要具体了解这一身份嬗变的文化内涵,就须走进《清代学术概论》的文本世界。从“政治型思想家”到“思想型学者”这一身份嬗变,使得梁启超在生命的最后十个年头成了一位伟大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18.
周展安 《现代哲学》2023,(6):133-143
本文从世界大势与社会主义、中国现实与社会主义、中国思想与现实主义三个层面分别探讨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论,综合地呈现了梁启超社会主义论的来源、内容、特点、演变过程、现实效能以及这诸多方面所形成的张力结构,勾勒了一个独特的“社会主义者梁启超”的形象。通过对梁启超社会主义论的分析,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梁启超的思想方式。那是一种在极限状况中展开的临界的思想。这种临界的思想展示了梁启超的运思特质,也提示了梁启超所代表的清末以至1920年代中国思想的走势及其突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 梁启超一生写过许多评论孔子的文章,他对孔子的看法也与其政治主张一样,是多变的,从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二十年代,至少经过了四次较大的变化。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基本上追随康有为,是一个坚决的保教派。1898年写的《读<春秋>界说》更发挥了康氏的观点,认为“《春秋》立三世之义,以明往古来今天地万物递变递进之理,为孔子范围万世之精意。”此为其第一阶段之思想。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保教非所以尊孔论》,由提倡保教变为反对保教。同时,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指责孔子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之“蟊贼”,由尊孔变为批孔。此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91,(3)
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何在?什么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对此类问题的解答,谓之人生观。只要是个智力成熟、精神正常的人,便不会没有他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对自己存在理性审察的结果,持有人生观,可谓人这个被亚里斯多德称为“理性生物”的东西,与低一等的畜类之重要区别所在。愈是智力发达的人,愈是严肃认真地审视反思人生,确立自以为是的人生观。柏拉图说过:“一种未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