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人的认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许多讨论。有一种意见认为,“反映概念不能揭示人类认识的真实情况”,它“是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引申”,新的认识论定义应当是:“认识是主体对信息的选择。”(王振武:《认识定义新探》,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4期)我们认为,用“主体对信息的选择”定义人的认识,尽管揭示了认识的部分特性,但却带有较大的片面性。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实际上就包含有主体在进行认识时对事物的选择这层意思。能动的反映论是对认识的科学说明。本文拟主要根据心理学过去和现代的一些研究成果对认识过程中的选择性问题作一些具体分析,试图说明以“选择”定义认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哲学界对主体概念的规定有几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志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机的出现,提出“人工主体”的概念;有的同志则根据这个事实说主体应该是人-机系统。还有的同志不同意  相似文献   

3.
从“理气合一”到“心性合一”,再到“心理合一”,构成黄宗羲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骨架。如果说“理气合一”是从客体方面阐述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属性,“心性合一”是从主体方面阐述人的存在及其属性,那么,“心理合一”则是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讨论主体精神对性理和物理的认识问题,这就是黄宗羲哲学中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4.
<正> 从“理气合一”到“心性合一”,再到“心理合一”,构成黄宗羲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骨架。如果说“理气合一”是从客体方面阐述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属性,“心性合一”是从主体方面阐述人的存在及其属性,那么,“心理合一”则是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讨论主体精神对性理和物理的认识问题,这就是黄宗羲哲学中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5.
现代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智能模拟机的出现和运用,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出许多新问题,需要从哲学上加以概括和研究,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从1980年以来,在《哲学研究》、《东岳论丛》、《复旦学报》、《学术论坛》等刊物上,陆续载文,就认识论研究的对象、认识的主体、是否存在“人工认识主体”等问题,开展了讨论。现将讨论中的主要问题及分歧看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一、主体关于主体,皮亚杰有许多独到的论述,他首先讨论了主体是否从来就有的问题。他指出,如果从认识的原始发生来看,作为人们认定无需考察的因素之一的主体,最初并不存在,他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主体的建构,皮亚杰的这一思想是以活动为基础的动态体系的基本理论之一,但未受到我们重视,更未引起争论,只着重讨论了以下问题。主体的认识结构问题有人指出,16、17世纪唯物主义经验论把心灵比作一块“白板”,并未看到主体认识结构的存在,到了18世纪的康德才明确地作出了肯定。然而皮亚杰  相似文献   

7.
认识的主体性与非经典认识论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映论所追求的“客观真理”——认识那不依赖于主体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只不过是种理想的状态,事实是认识的水平越高,越不能摆脱主体因素的纠缠;能动的反映论将实践引入认识,只是强调实践的能动性,对主体认识仍基于“复写”;非经典认识论从主体因素(主体的神经系统结构—功能要素,主体意识要素,经验—知识要素,情感—意志要素等)出发,才能真正解决认识的能动性问题。认识是创造,因此本文的结论是认识的本质为“重构”而不是“建构”。  相似文献   

8.
11月18日至19日,本刊编辑部邀请京、沪和大连一些单位的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共十八人,在京举行“马克思主义认识沦和现代自然科学”小型学术座谈会,着重讨论了人工智能中的认识论问题。 本刊去年第9期发表的曹伯言、周文彬的《人类认识的新阶段》一文,提出了“人工认识主体”的概念,在哲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今年第4期发  相似文献   

9.
1981年5、6月,我们在上海、大连召开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现代自然科学”座谈会。11月中旬,我们在北京再次就这个问题召开了一次小型座谈会,对如何认识智能机器给人类认识带来的新特点,以及认识主体-客体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现将这次座谈会上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予以发表,供大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对现代物理学与认识的主体性问题的探讨逐步展开,方兴未艾。笔者试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作一述评。 1 针锋相对的争论始自何祚庥在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上发表的《现代物理学能为“认识的主体论”提供科学基础吗?》一文(以下简称何文)。何文首先针对国内学术界近些年来的认识主体性研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其中确有一些人坚决主张一种怀疑知识的客观性的“认识的主体论”,其特点是往往引用相对论或量子力学为论据,国内现代物理学的哲学解释中的确存有唯心主义思潮,其根源在于国际物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潮影响和没有正确把握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客观内容所致。何文接  相似文献   

11.
简讯集纳     
青海省哲学学会1987年年会于十月中旬举行。会议讨论了哲学发展趋势问题。有人认为自1978年以来我国哲学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主体性的觉醒”,这表现在历史观和认识论两方面。历史观的“觉醒”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改革实践的需要,而认识论的“主体觉醒”则是由于吸取了当代科学新成果和西方先进思想成果,加强了对“认识选  相似文献   

12.
移情的发生机理、活动主体及其认识论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卓恒  王京春 《学海》2006,4(2):140-145
“移情”具有两层含义,即主体对客体的情感投射和主体通过“将心比心”实现对客体的认识理解。朱光潜的“宇宙人情化”、里普斯的美学移情说、皮亚杰的“同化”概念以及柯林武德的移情领悟方法,均从不同侧面说明了移情不仅是一种审美心理,而且还是一种普遍的认识活动。这正是马克思所说的将“自然”加以“人化”的过程。我们的一切认识,包括对自然界、社会和历史的认识,实际上都是一种“移情”认识。神经生理学家和相关学科的学者的实验研究只是停留在“移情”发生的大脑生理机制这个层面上,只有实践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才揭示出“移情”发生的真正驱动力是来自于审美—认识主体自身。由此决定,人们的移情认识所反映的认识对象的真实度或失真度,最终取决于作为实践—认识主体的人自身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的社会真理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哈贝马斯(JurgenHabetmas)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之一。他对于社会真理、尤其对于“道德真理”的观点,对于我们对真理的看法,可以提供一个不同的参照系。我们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对于真理标准问题,曾有过一场深入持久而富有现实意义的讨论,为了把真理问题的讨论在理论上引向深入,我想专门讨论一下哈贝马斯对于社会真理的个案——“道德真理”——的观点。“社会真理”这一概念所表明的是,人类社会领域是一个认知领域,因而认识主体可以获得真理性认识。然而,人类社会领域是一个交融着事实(或事态)与价值两类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工业发达国家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成为科技进步的主要趋势之一,计算机广泛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部门,渗透到人类活动从科学研究和教育到日常生活及闲暇时间的其他领域。如果说在60年代“智能机”在人的生活中的地位问题,基本上是在一般理论方面或纯粹抽象地加以讨论的,那么在今天,计算机则成了现实的东西,不仅出现了大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客体对主体作用的“机制” 1.当研究经验东西和科学的理论东西、即事实及其解释之间的关系时,不能不估计到研究对象——不依赖于研究者本人的意识,并在它之外而存在的客体的整个不同方面。这意味着在一开始分析当前这个问题时就提出了认识论的这个根本问题、即主体(S)和客体(O)之间的关系、认识过程和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S/O(粗的横短线表示S对O的关系)的问题。我们在本文中仅限于解释客体O对主体S作用的“机制”,而撇开并不次要的问题,即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主体对客体的反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认识的主体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主体能动性问题。怎样理解认识中的主体能动性,特别是怎样在认识中正确发挥主体能动性,是理解认识主体性问题的关键所在。 1 要弄清怎样在认识中正确发挥主体能动性问题,首先必须对能动性作出科学的理解。 一般地说,强调主体的作用并非始于近代。早在古代,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就提出过有关思想,如柏拉图将精神性的理念看作是万物的本原和存在根据。然而,只是在近代哲学的认识论研究中,主体的作用才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强调。那么,强调主体(在近代哲学家那里往往就是“精神”)的地位和作用能否一概地视为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呢?  相似文献   

17.
1.近几年来,主体客体的关系问题能否成为哲学基本向题,是哲学界争议较多的问题之一。笔者既不赞成“哲学基本问题应由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取而代之”的主张,也不赞成“主客体关系问题并非哲学基本问题”的论断,而是认为主客体关系问题应该是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2.要弄清主客体关系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必须首先明确主客体范畴的内涵和外延。从内涵来说,主体是指在实践活动中具有认识、选择和改造客观事物能力的人;客体则是作为主体在实践中认识、选择和改造对象的客观事物。从外延来说,主体  相似文献   

18.
1、争论重点的转移哲学对象问题上的争论,透过多种观点纷然杂陈的外表,可以从总体上捕捉到争论重心频繁转移的轨迹。起初,大家针对传统教科书所体现的以“本体论”为主导的对象观,强调“哲学就是认识论”;后来,由于“主体热”的兴起,哲学的实践特性提到了首位,于是“实践唯物主义”成为热门话题;继之而来的是由“主体”、“实践”推移到“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人学”成为当前的一个强音。讨论中有人似乎以为强调马克恩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功能就可以取代它的本体论意义;或者强调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认识的确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很有必要。在这个认识的新阶段,究竟有什么特点?是不是像曹伯言、周文彬二位同志在《人类认识的新阶段》(载《哲学研究》1980年第9期。以下凡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引自该文)一文所说的那样,出现了“人工认识主体”呢?如果把“人工认识主体”作为  相似文献   

20.
会议于1989年11月在湖北十堰市召开,与会140余人。会议讨论了党校在干部哲学教育中的作用,强调要分清哲学理论是非,坚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会议还对几个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其中有关主体学说的两个问题综述如下。一、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主体学说的探讨有的论者认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体问题,形成了关于主体结构、主体特性、主体价值、主体改造等有特色的主体学说。第一,从主体结构方面讲,它把主体看作是一个由个体、团体、政党、阶级、人民群众组成的辩证有序的系列结构,既强调个体主体的作用,也强调群体主体的作用,而且将这两者辩证关系的理论运用于党的政治生活和领导工作实践,形成了“群众——领导——群众”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第二,从主体特性方面讲,它把“自觉能动性”作为主体的根本特性,而主体活动的目的性、预见性、计划性、主动性、灵活性、创造性看作是主体“自觉能动性”的系统展开。因此,可以把毛泽东哲学思想主体特性理论的内容概括为“一个根本特性,六个具体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