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据时期"皇民化运动"对台湾佛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同化政策对台湾佛教界的辐射作用;二、"正厅改善运动"强化日本神社地位弱化台湾本土佛教的影响;三、"寺庙整理运动"推动台湾佛教团体的重新整合;四、日本军事南进计划对台湾佛教界的影响。这些方面深刻体现了日据时期日本殖民政府台湾总督府所实施的宗教殖民政策。  相似文献   

2.
在福冈探亲期间,女儿一家陪我们乘新于线去了大阪,还到了京都和奈良等地。在京都时,我们参观了地主神社。 这个神社就在市内,并不大,在一个高坡上面。该神社的特点是重在祈结良缘。 在往神社的台阶路上,有一个柱形框式大门,上有地主神社匾额。柱前东侧有两个方柱式建筑,一个上写地主神社。一个上写一神名,不知何意。西侧柱前和东面一样,也有一建筑,上有良缘祈愿四字。到了上面,是一不大的小院,院内堂前有一块大石,其西十来米有一石柱(记不太清了),东面石头上部已被人摸得很先滑,石上有日本文字,说是恋占石。在小院的西南…  相似文献   

3.
六十年前结束的日本侵华战争,在日本军人口里还有一个名称:“大东亚圣战”。所谓“圣战”,就是属神的战争,宗教战争。这就是说,日本军人认为他们是在为神而战。这位神是谁?就是日本的天皇。在明治维新的过程中,日本也开始整顿传统的、带有原始宗教性质的神社神道,建立以宫廷祭祀为基础的国家神道。其主要措施,就是宣布天下所有的神社,都归国家的神祗官管辖,并且“祭政一致”,即对神的祭祀和国家政治一体。  相似文献   

4.
今年我应邀赴日本进行学术交流,访问了东京、京都、大阪、神户、松江等地的一些大学、研究机关、博物馆等,因为接待我的日本朋友知道我是回族,所以也安排我访问了日本的伊斯兰教组织并参观了清真寺。日本是一个主要信仰佛教的国家,寺庙、神社很多,佛教习俗仍在日本人民的生活中有明显的表现。但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  相似文献   

5.
近代日本以“神道非宗教论”为依据,使“信教自由”与“国教”(国家神道)相并存。不过,“神道非宗教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过程。梳理近代日本“神道非宗教论”的历史变迁可以发现:最初由真宗团体从“信教自由”立场出发而提起的“神道非宗教论”,在被政府以“神社非宗教论”的形式采纳后,逐渐从一种“防卫”措施发展成为“信教自由”前提下,国家神道“国教”化的理论依据,为军国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在盟军主导的民主化改革中,“神道非宗教论”失去依附,最终不得不“销声敛迹”。这也意味着近代日本依据“神社非宗教论”所构筑的“世俗主义国家”彻底终结。  相似文献   

6.
日本主要的新兴教团(神道教系列)张大柘日本的新宗教涉及佛教、神道教、基督教、诸教等宗教领域。就神道教系的新宗教而言,它是日本近现代社会新宗教运动的先躯。①它不以神社为信仰中心,而是融会了佛教、阴阳道、儒学的教义、仪式和修行方法,以彻底的现世主义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一个星期天,女儿带我们去参观福冈护国神社。福冈护国神社没有大门,而是在大路旁竖一框式木架。上有两个横梁,下立两根大柱,架子非常高大,大概这便算是它的进门处了。在木架西侧有两面三色旗(由黄蓝红三色组成),还有两面白色旗子,上写“万世太平”、“至诚通天”字样。东侧有一石碑,上写“福冈县护国神社”,还有一座石质灯架、一座石架,上有石狮。石狮座的南面下方还有一大堆福冈军队的名字,看来这座石狮和石架是福冈军队奉献的。由该神社进口处往南是一段非常宽阔的柏油路,走约百余米,其东侧即是该社社址所在。因为这里是练…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7,(8)
<正>本刊讯8月2日至5日,以张军副秘书长为首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3人赴日本出席第30届比叡山宗教首脑会议,受到会议主办方——日本宗教代表者会议事务总长、天台宗宗务总长杜多道雄的热情接待。"比睿山宗教首脑会议"由日本宗教联盟(即教派神道联合会、全日本佛教会、日本基督教联合会、神社本厅、新日本宗教团体联合会)、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日本委员会等主办,  相似文献   

9.
道教的发展史是从原始的神灵信仰形态向高级宗教信仰形态进化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祭祀始终是架构神道教的重要支柱,其历史甚为久远,迄今依然发挥着维系日本人神道信仰的作用。本文着重论述了自日本律令时代直至当代祭祀制度的确立与演迸;并从祭祀的主客体、运作理路与形态上,概括了规范化神社祭祀的构成要素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日本建筑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本土建筑文化和异质建筑文化的交织,通过不断交织和融汇的过程,形成了日本本土建筑文化风格。对日本本土建筑文化和异质建筑文化两者的交织进行了分析,从特点、层次以及原因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最后将中日本土建筑文化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日本博多栉田神社的祗园山笠祭是日本国三大祗园祭之一.在日本,"山笠"一词的使用始于博多祗园山笠祭.在中国,"山笠"一词意为禅师的法器"笠".本文通过对博多祗园山笠祭起源说的考证,指出中国禅宗"山笠"对日本神道"山笠祭"的影响,阐明日本神道"山笠"源于中国禅宗"山笠",是由留学南宋"禅院五山"之首径山寺的日本禅师圆尔辩圆(圣一国师)借用到博多祗园山笠祭中.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2017年12月14日下午,学诚会长、演觉副会长会见13日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后来京访问的中日佛教友好使者、中国佛学院名誉教授、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灵云院住持则竹秀南长老一行5人。学诚会长在会见时,称赞则竹长老作为中国佛教界的老朋友好朋友,在中日邦交正常化  相似文献   

13.
翻开国内外众多有关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论述,人们不难发现,那些对日本侵略者充满仇恨、对中国人民满怀同情的作者,大多着力强调了事件的悲惨性质,即南京军民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惨遭屠杀。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一份秘密文件中称:“在市区内,中国人对日本军从未进行过枪击。”该委员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05,(12):58-58
日本基督教领袖抗议首相参拜神社2005年10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到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参拜,引起日本国内基督教领袖的抗议。这次参拜靖国神社是小泉自01年4月份上任以来的第5次。日本基督教协议会的SeijiSuga牧师说:“小泉首相践踏了我们尊重和平与人民主权的愿望。”虽然日本大阪高等法院上月曾裁定: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违反宪法中政教分离的原则,但裁决不能阻止小泉继续参拜。日本国内最大新教团体之一的日本浸信会议(Japan  相似文献   

15.
关于索隐法(Figurism)的研究相当丰富,但就研究对象而言,学界基本只关注耶稣会传教士群体,本土天主教徒方面则付之阙如,尚待进一步发掘。清乾隆年间山西临晋人吕立本撰有《易经本旨》,为本土天主教徒《易经》的索隐法诠释的重要案例。对《易经本旨》进行分析能为索隐法研究提供一个新的中国本土的视角,起到深化该主题的作用。同时,透过该个案,也将有助于理解清廷禁教后普通教徒的精神世界,考察不同文化背景、知识水平的两类人在经典诠释理路上的异同,对天主教史、《易经》研究等领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福冈神社很多,一处社区就有一个,随时都可参观,不收门票。我听说不远处海边的东面高坡上就有一个神社,第二天就去了。  从一块石碑和另外几块牌匾了解到,这里就是名岛神社。这里还是福冈城古址。  顺着坡道上去,就是名岛两个神社和寺庙所在。四周整洁,树木丛丛,院内花草喜人。登上高坡,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名岛神社社堂。社堂和中国稍高点的平房差不多,社门关闭,未见到三位女神像。堂外西侧有焚香的设备,香灰不少,看来这里常来求福之人。社堂周围附近小树上挂有不少折好的纸条。这些纸条,开始我以为是祈愿的,后来听说,人们…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现代社会民间文化中的阴阳师崇拜现象,试图阐释日本现代社会的"阴阳师文化热"是日本本土宗教——神道在现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亚文化现象。因而,对阴阳师引发的文化热潮不能仅仅从历史的源头去把握阴阳道文化和阴阳师之间的相关性,而应该从整体性视角去厘清其与日本本土宗教间的内外关系和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8.
李贺敏 《法音》2012,(8):75
本刊讯应日本天台宗邀请,以学诚副会长为团长、张琳副秘书长为秘书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4人,于8月2日至5日赴日本出席纪念比叡山宗教首脑会议25周年"世界宗教者和平祈祷集会"暨研讨会。日本天台宗的总本山——比叡山被誉为日本佛教的"母山",日本佛教各主要宗派创始人如净土宗法然、净土真宗亲鸾、临济宗荣西、曹洞宗道元、日莲宗日莲等均出自于比叡山。由于其开山祖师——传教大师最澄曾"入唐求法",与我国佛教法乳一脉、渊源深厚。"比叡山宗教首脑会议"的主办单位是日本天台宗,后援单位为日本宗教联盟(即教派神道联合会、全日本佛教会、日本基督教联合会、神社本厅、新日本宗教团体联合会共五大团  相似文献   

19.
明治政府所颁布的《教育敕语》激起了日本的反基督教运动。在"国家主义"的强势话语下,日本的基督教运动陷入困境。深陷社会舆论批判之中的日本基督教会和学校一方面消除自身的"洋化"色彩以满足"本土"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则顺从政府的要求,维护国家的利益。日本的基督教会在祛除"外来"色彩,消解同"国家"冲突的同时,也逐渐丧失了其独立性,并最终被卷入法西斯战争的漩涡。  相似文献   

20.
神道作为日本人精神层面特殊性和神秘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常常受到西方日本学(Japanology)研究者的特别关注.但从普遍意义上的描述到20世纪之后的现代学术,西方早期日本学中的神道研究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2] 在日欧初识的时代,能够前往日本的西方人还不多,对日本的神道加以关注的主要是西方传教士.自1549年耶稣会传教士沙勿略进入日本传教开始,基督教在日本发展迅速,不少传教士陆续来到日本.传教士们要想使日本人接受这种新的外来宗教,就必须对包括神道在内的日本的本土宗教有相当的了解,这也就成为了西方入神道研究的滥觞.1557年托尔勒斯(Cosme de Torres)撰写的《谬说摘要》中记述了日本神道的创世、神代等神话传说,维莱拉(G.Vilela)在致果阿耶稣会的书信报告中也曾提到神道的创世神话和神道的教派(如"两部神道")、神社等.①但总的说来,传教士们对于神道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及佛教和儒教.即便是以"文化适应"主义传教策略著称的耶稣会远东巡察使范礼安(Alessandro Valignano),在其关于日本的书信和著述中,也几乎找不到关于神道的评说.耶稣会传教士弗洛伊斯(Luis Frois)的巨著《日本史》可算是西方日本学研究的滥觞之作,对日本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有涉及,但对神道的记述也非常简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