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学海》2019,(1)
在近代早期的法国语境中,"民族"(nation)一词原本指涉多种义涵,但随着17-18世纪绝对主义国家的兴起,"多元"的意象逐渐被统摄为"一体"。在外部,同"异族"的区隔强化了法兰西民族的特殊性;在内部,对地方的整肃明确了民族之体的完备性。"法兰西民族"逐渐作为整全唯一的政治体概念,形塑近代外交与国际法中的主权国家话语。在其背后,"历史书写"追溯了民族身份的"同一性"记忆,"政治意愿"强化了外部御敌与内部团结的"统一性"意识。1789年的大革命继承了这种统一的"法兰西民族"叙事,议会论辩既阐发了"民族取代国王"的现代主权法则,又确立了人民之间"政治意愿"的合法性。"法兰西民族是一个"既是革命论辩的核心,也是政治生活的共识。它构成了此后民族主义的基础,不仅塑造了现代民族国家的修辞方式与话语结构,还影响到了20世纪的中国政治与社会。  相似文献   

2.
"三三制"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与蒋介石国民党进行政权建设的竞争中创造的、从政权层面有效践行民主价值观的制度模式。它是对清末新政以来各种化妆专制主义政权的否定,也是对蒋介石国民党政权实行一党专政的否定,更是毛泽东领导中共在政权层面践行民主价值观的继往开来。它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符合"重权威,求民主"的复杂政治国情,实现了对民主价值观的制度化践行,因而能获得空前的认同。"三三制"开创了中国特色民主的历史先河,可为今天从国家层面践行民主价值观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共同体与民主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认为,现代的民主国家要求人民形成关系密切的政治共同体,分享强烈的集体认同.但这种集体认同容易使人排斥那些不能或无法轻易融入这种认同的人.可是,排斥不仅在道德上值得谴责,也违背了人民主权的合法性观念.为了走出这一困境,人们往往对"政治认同"进行重新定义,民族主义、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作者分析了上述方案的不足,并提出,没有哪种方案可以替代营造"共享认同的空间"方案.这意味着,那些想要或必须生活在同一政体下的不同个人和群体,必须针对一个能共同接受的甚至是妥协性的政治认同进行协商、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4.
拉克劳、墨菲以重构社会认同为视角,提出了激进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策略思想。他们认为,在当代,单一的阶级主体变为多元的身份主体,实体性、同质性认同变为错位认同和目的性认同。应该在新情势下重估阶级斗争,重建领导权,通过对话、论辩建构民主政治想象的社会认同,将多元社会团体连接为存在差异的整体,回击自由保守主义的"反民主攻势"。他们关于主体身份多元化和转变社会认同观的思想,探讨政治哲学的运作机理、坚持激进的斗争原则和包容精神,以及在主体身份和价值观多元化基础上重建文化领导权的观点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思想界民主话语纷呈,既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苏维埃)民主话语之争,又存在外来民主话语和本土民本话语之别。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借鉴传承创新,最终形成既异质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又有别于苏维埃民主的"人民民主专政"话语体系。这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合法性话语机制,又奠定了现代中国主流政治话语的基本底色。梳理该时期"人民民主专政"话语的建构历程,考察这一进程中国共产党对各种话语资源的取舍、融合和再造,应该可以为当前中国特色民主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历史资源和镜鉴。  相似文献   

6.
正能否"凝聚共识",怎么"凝聚共识"?这不仅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所要深思的问题,也是整个统战工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若要深思与解决这一关键问题,须有开阔深邃的理论视野。所以,本文试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来论证一个根本观点:"凝聚共识"的根基在于"中华文化认同"。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认同"是凝聚共识的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7,(1):48-57
"联合政府"有别于"政府联合",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党组成的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政党(型)政府"。自近代政党政治产生以来,政党就成为国家的统治阶级以执政为目的的政治组织,通过政党独自或政党联合组成联合政府或政党政府来治理国家与社会。中国也不例外,七十年前毛泽东曾提出"论联合政府"的构想,无论是共产党与国民党"党争"中施行的一种权宜之计的"策略说",还是新中国成立时的中央人民政府就其性质来说是联合政府构想的"实现说",都是值得商榷的。七十年以后的当今中国,在全球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重新审视"联合政府"的构想及其实践,在践行"一国两制"方针的历史进程中,重建"联合政府"何以可能,就成为值得我们关切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8.
《原道》2015,(3)
香港政党属于地区政党的一种类型,由于发展历史较短且普遍尚不成熟,对其应采取一种"适度的定义",以使现存的一些自诩为政党的政治团体能够被算作为政党。回顾香港政党的整个发展历程,主要历经了前政党年代(1843-1979年)、政党产生的酝酿阶段(1979-1989年)以及政党的产生和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三个大的阶段。目前香港虽然尚未出现成熟的大型政党,但却已经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港式"半政党政治"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9.
三统并建说,意在强调学习西方重视"知性主体",开发出学术方面之科学与政治方面之民主体制,肯定尊生命、重个体,在体制上对自由、人权加以肯定,可谓抓住了中国走上现代化的根本,是现当代新儒家与现代社会、生活世界相调适的重要成果。要求民主政治是"新外王"的第一义。牟先生并不是简单直接地照搬西方的价值与制度,他肯定道统、良知的指导与参与,超越了西方民主政治,警惕着浅薄、片面、平面化的"民主"弊病的发生。当代新儒家从人的主体心性中发掘普遍的道德法规,并透过康德式的论证,由伦理通向政治,建构普遍法则之治的法治论述,有益于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合法反对"与"和而不同"--中西政党制度伦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制度伦理是现代政治制度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多党竞争轮替制度的政治伦理价值取向是"合法反对",而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则以"和而不同"为价值取向.两大政党制度伦理既有共同体现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一致性,又有因国情和社会制度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性:它们都以遵守宪法为根本前提,但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伦理还体现为负责地竞争、有效地反对,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则以团结合作为政治理念,以稳定和谐为价值追求,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政治的公平正义与社会的稳定和谐,这是对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伦理的超越,也是我国政党制度伦理先进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民主与现代社会的经验:勒弗的特殊民主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德敏 《学海》2014,(4):97-102
克劳德·勒弗(Claude Lefort)是当代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其民主理论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但在国内却鲜有介绍。本文通过分析勒弗思想中民主与现代社会的经验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勒弗那里,与民主相对的是极权主义,而非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专制"。在他看来,只有在现代性展开之后才出现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民主问题,但现代社会可能会导向极权主义社会,也可能会导向民主社会。勒弗的民主理论既带有明显的左派色彩,但又在根本上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它既在表面上属于多元民主论的范畴,又与传统的自由主义民主理论有着很大的区别。勒弗对政治参与和政治共同体内部良性冲突的强调使他的民主理论带有许多"激进"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墨学在先秦时期经历过一次意义非凡的思想转向,即由墨子的"十论"转向后期墨家的"墨辩",由政治、伦理转向逻辑、论辩。学界一般以内部分化与外部刺激作为墨学转向的两大原因,然通过《墨子》之文本实可获得第三种解释,那就是"十论"的政治、伦理思想当中本就蕴含着逻辑之自觉与论辩之观念,后期墨家则将此自觉的观念发展为系统的论辩方法。先秦墨学从"十论"转向"墨辩"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不仅为墨子的"十论"做了有力的逻辑补充,对稷下辩者和惠施、公孙龙等名家辩者所代表的战国中后期名辩思潮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对当代逻辑学、论辩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亦有深远之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李磊 《孔子研究》2021,(1):126-135
东晋太学立于司马睿称晋王的同年(317)。这种紧迫性源自东晋所面临的汉、赵政权的正统性竞争与江左内部抨击"取才失所"的政论。在王导等人的推动下,东晋试图通过立太学、行释奠礼来展现"皇代之壮观",培育司马氏与门阀共同的阶层意识。东晋太学被赋予"崇圣"礼仪空间的意义,为释奠礼的固定场所。太元十年(385)新建国学设"夫子堂""皇太子堂"等礼仪场所以作"国子圣堂",正是对太学礼仪空间化的发展。东晋立太学、国学,行释奠礼,是门阀政治在文教领域的表现。咸康元年(335)释奠,咸康三年(337)立太学、国学及庾亮释奠,是琅邪王氏与颍川庾氏竞争的结果。永和八年(352)罢遣国学是门阀政治平衡被打破的产物。升平元年(357)释奠则以桓温两次北伐成功为背景。东晋立学,既与南北对峙时期的正统性问题相关,又受到门阀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锋 《道德与文明》2008,4(3):92-95
从哲学-伦理学的维度对现代政党政治进行省思,就会发现,作为现代民主政治之魂,政党的本质是公民自组织形式,是公民维护和表达自身利益的政治组织。政党在追求公共权力、实现其价值目标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紧张。部分是政党的道德根基,整体则是政党的道德理想。而政党的道德责任则是化解二者内在紧张的中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东亚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所谓“东亚价值”,其核心被认为是(政治)权威主义的价值观,是与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分不开的。本文通过对孔子和孟子的相关思想和实践,尤其是孟子政治思想核心的王道观念进行一些梳理,来认识儒家是怎样看待政治权威主义的。一一般认为,政治权威主义是介于王权(皇权)专制主义与现代民主之间的一种政治模式,这种政治模式既不像传统专制主义那样对于社会臣民采取专断的权力统治,也不像民主政治那样强调民众的政治参与和个人自由的价值。权威主义政治强调的是服从、秩序与纪律。权威主义的价值观把国家…  相似文献   

16.
《学海》2019,(4)
在关于审议民主的讨论中,情感被认为:有损于认知,影响人们的判断;是主观的、个体的,难以形成普遍性的道德规范;会阻碍共识的达成。但关于情感的新的理解,为我们重新看待情感在政治生活中的意义提供了契机。本文关注的是同情在审议民主中的意义,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同情视为一个过程和一种实践,而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机制。同情能够影响个体的判断,是健全理性的必要构成部分。情感有助于"角色承担",形成普遍化的立场和规范。同情也为我们重新设想"多元公众"提供了视角。但不平等的社会结构、距离、心理机制等因素都有可能阻碍同情的发生。"他者"的问题是政治实践所处理的重要议题。随着"他者"问题的凸显,作为政治实践的同情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将会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学海》2018,(5):117-120
在"微媒介"盛行的当代社会空间中,"微文化"以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应运而生,并迅速蔓延至整个社会空间。"微文化"因其丰富的内容、个性的话语表达方式及快捷的传播效应颇受大学生的喜爱,为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和方式。但"微文化"恰似一把双刃剑,它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微文化"中浅表性思维方式的盛行消减了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参与主体的情绪化削弱了大学生的政治理性,多元价值思潮的广泛嵌入动摇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鉴于此,为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应着力净化"微空间",构建大学生的认同环境;增强能力素养,树立大学生的认同自觉;凸显"微文化"宣传认同客体的优越性,树立大学生的认同自信。  相似文献   

18.
尚塔尔·墨菲的民主思想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和人之间如何共存、如何处理相互对立的问题.它试图以多元对抗取代理性共识,将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结合起来,以“公共关心”和“公民身份”等政治的“善”取代实质性的“共同善”,探寻与现代民主价值相适应的权力形式.墨菲在强调政治性的同时并没有割裂政治与伦理的关系,而是将它们重新“链接”,借用精神分析伦理学拆解政治价值与西方现存权威话语之间的联系,保留政治与伦理之间的互动张力,把政治伦理主体的生成视为多元主体的多样化集体认同过程.这种民主方案呈现出共同的“政治善”与多元的“道德善”相结合的特征,为我们提供了思考政治与道德区别和联系的独特视角,但墨菲的研究视野停留在民主的政治想象维度,且具有夸大对抗、差异、多元作用的倾向,从而使其理论建构性不足,局限于话语分析,难以深入到社会现实本质.  相似文献   

19.
"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民主革命的一种政治追求和建国主张。毛泽东既是"共和国"符号的创造者,又是"共和国"概念的阐释者;既是"共和国"建立的缔造者,又是"共和国"实践的推动者。毛泽东的"共和国"概念经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到"中华民主共和国"的语义探索和现实境遇、"三民主义共和国"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话语建构与政治表达、"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革命隐喻与政治认同,让我们认识到这些概念的变迁并非表面上的符号演变,而是革命环境、革命对象、革命动力、革命任务的变化而产生的多重政治意蕴表达。  相似文献   

20.
罗尔斯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关联是当代政治哲学中令人瞩目且极富启发的新兴议题。立足于罗尔斯从康德式道德建构主义向政治建构主义的转变,分析罗尔斯思想中的"黑格尔因素",并厘清两者关联背后的差异,可以剖析出罗尔斯在个体与国家关系问题上所采取的"第三种选项"。这一工作不仅有助于恰当地理解罗尔斯与共同体主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助于深入思考和探究诸如"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等现实政治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