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食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是近代城市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城市受到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也大不相同。上海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开放程度相对较高,是比较能够代表城市文化变迁的典型城市,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慢慢包容、适应和创新,同时按照文化自身的规律渐渐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上海城市文化中的饮食文化,通过城市饮食文化的变化发现社会发展的轨迹,由点及面地从一个微观的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方面,反映宏观的城市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2.
李渑 《美与时代》2004,(8):72-74
从内衣的变迁史中我们看到,内衣受社会变革中政治、经济、文艺思潮、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内衣文化直至今日才达到与人的真正沟通。  相似文献   

3.
刘席宏 《中国穆斯林》2015,(3):12-15,21
"新丝路"的新开拓、新合作,要以文化交流、文化影响、文化引领为先导。充分利用新疆突厥语各民族文化与沿路各国文化的同质、类似、影响等特点,制定适应沿路各国居民文化心理、文化需求、文化市场的文化发展战略,并以此带动其它经济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是我国建设"新丝路"的重要战略思路。应当充分认识具有血缘、人缘、教缘、语缘的新疆突厥语各民族能够迅速融入沿路各国的优势,制定新疆突厥文化人才以及对外交流人才培养计划。同时,最大限度利用好新疆的地缘优势,建设一批陆上国际贸易大都市。  相似文献   

4.
高伟凯  张桂琳 《学海》2006,10(2):64-74
清朝社会腐败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手段之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皆极具代表性。成因既有满族特有的八旗制度带来的不良因素,亦有中国封建社会固有的皇权政治及其文化体制造成的影响。研究清朝腐败,必将对我们研究中国官员腐败的传统渊源大有裨益。本文分八旗制度与清初反腐的政治局限、从乾隆王朝社会腐败看吏治腐败的制度根源、吏治腐败与晚清政治危局三个部分,认为八旗制度是清初吏治腐败的根源、揭示了君主专制制度是吏治腐败的源由。  相似文献   

5.
中亚纳和什班底教团教长玛哈图木·阿杂木之后裔自明代后期进入中国境内传教,新疆、甘肃、北京都留下了他们活动的历史记忆。直至民国时期,他们的活动尚有明显的轨迹可寻。在新疆、甘肃,尤其是在北京,他们经历了本土化的漫长过程,文化发生了变迁。他们的活动与际遇是中国穆斯林民族源流的一个个案,也反映出清代民族宗教政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6.
锡伯族发源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清朝为充实新疆边防,从盛京征调4000余名锡伯族官兵迁居新疆伊犁地区,屯垦守边。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伊犁将军根据锡伯族的特点,将其安置在伊犁河南岸地区(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组建了锡伯族营。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历史也许不会太长,但是它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却能远泽后世、流芳千载。齐文化是以先秦齐国为中心而形成的一种优秀的地域文化,随着历史的潮起潮落,它既经历了自己的辉煌,也身受过某种尴尬。但无论沧桑如何变迁,齐文化毕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秦文化的核心和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与支柱”(王阁森等:《齐国史》导论,第6页)。因此,它所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也以其特有的深沉与厚重,对后世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清朝初年,以“生济南文献之邦,宦江左清华之地”(郑方坤语)的王士祯为…  相似文献   

8.
地坑院是三门峡市陕州区的传统民居形式, 20世纪70年代末的经济复苏促使该地区的村民开始建造地上住宅,并先后弃离地坑院迁移至地上居住,因此导致大量的地坑院荒废、倒塌、填埋,地坑院面临着消亡的危机。研究以地坑院变迁过程的诱因为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地坑院缺陷因素、思想文化因素、生活需求因素、新建造系统因素、家庭因素、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七个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分析结果导出该地域地坑院振兴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人民在辽宁生活的历史悠久,从13世纪初至今已经有800多年。从宗教信仰和生活环境变化对辽宁蒙古族文化、艺术发展变迁的影响,以及新中国辽宁蒙古族文化艺术发展情况几个方面探讨辽宁蒙古族文化艺术发展、变迁的现状、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不同阶段中国写实油画变革的内在驱动力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重建,也包括新文化运动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同时反映了社会现实和艺术家个人的创作追求。这些驱动力共同促进了中国写实油画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在中西比较的语境下,从写实观念、形成因素、社会功能、审美理想和相互影响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从而得出中国写实油画自我变迁的路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1.
西道堂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一个派别,清朝光绪年间出现于甘肃临潭,其成员以回族为主,有教民数万人,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省区。因该教派主张"以本国文化发扬清真教学理"而被称为"汉学派"。本文以西道堂为其创始人马启西举行的百年"尔麦里"仪式入手,从宗教组织与国家的互动、宗教精英群体的作用及民族关系等方面,探讨伊斯兰教的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良骏撰写的《考证回教历史》一书指出:"新疆回民全系客籍,在前清时,由内地各省,特别是甘肃、陕西,陆续迁移来新营生,遂寄居新疆,而成家立业焉。"[1]回族大量迁入新疆乌鲁木齐,始于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平定准噶尔叛乱以后。为了巩固边防,清政府在天山南北大兴屯垦事业,仅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新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是桥头堡又是大后方,并因其独特的地缘文化圈资源成为了"一带一路"建设中一个十分关键的区位支点。新疆具有丰富的宗教资源,应充分发挥新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区位优势,尤其是发挥其多元宗教文化的区位支点作用。同时,影响新疆区位优势的不稳定因素也十分棘手,打击"三股势力"和深挖"两面人"应双拳出击,以确保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不动摇。  相似文献   

14.
正锡伯族发源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清朝为充实新疆边防,从盛京征调4000余名锡伯族官兵迁居新疆伊犁地区,屯垦守边。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伊犁将军根据锡伯族的特点,将其安置在伊犁河南岸地区(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组建了锡伯族营。当时,锡伯族营分为  相似文献   

15.
陈燃进  戴冰洁 《学海》2015,(2):75-81
之前的调查显示在浙江城镇化进程中,浙江近郊村落正逐步形成独特的村落婚恋文化,具体表现为招(入)赘婚姻、速成婚姻、拼婚以及虚假婚姻等婚恋模式。本文在此基础上深入考察了近郊村落婚恋文化变迁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力,认为近郊村落集体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安置、撤村建居、户籍迁移和转换等一系列公共政策和政府城镇化行动直接关系着近郊村落村民切身的经济利益,都对近郊村落婚恋文化的变迁产生了影响。利益驱动是当前近郊村落婚恋模式变迁的直接动力,而城镇化则是其婚恋模式变迁的根本原因。构建健康、积极、理性的近郊村落婚恋文化,是政府、社会和家庭须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的关羽以忠义、勇敢闻名于世,中国有崇拜关羽的民间传统.清朝统一新疆以后,尤其是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之后,为保护边疆安宁,将各族军民大批迁入新疆,在全疆开展屯垦戍边,关羽的崇拜也随移民广泛传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新疆大佛寺寺内居士林为研究对象,认为大佛寺居士林的建立推动了寺内组织结构、空间结构、活动内容结构及寺院社会资本的变迁。结构上的变迁拓展了寺院的社会功能,建构了寺院参与社会建设的多路径。  相似文献   

18.
试论宋儒人文性格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时代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宋儒的人文性格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仕以行道”、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与豪情,严格的道德自律精神,深沉、浓重的忧患意识,参禅悟道、争相趋禅之风尚,从一定意义上讲,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联。宋儒人文性格之形成与涵养,涵摄了个人自身和与之相应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多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新疆大佛寺寺内居士林为研究对象,认为大佛寺居士林的建立推动了寺内组织结构、空间结构、活动内容结构及寺院社会资本的变迁。结构上的变迁拓展了寺院的社会功能,建构了寺院参与社会建设的多路径。  相似文献   

20.
清朝顺治时期特殊的社会文化因素与民众普遍存在的感知和认知经验相互渗透、选择和融合,构成了特定时代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文化心理结构保证了秋叶洞石纹饰的形成与存在。顺治时期秋叶洞石纹饰在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下,通过秋叶、洞石等合规律的、抽象的和象征的意匠表达,用粗犷的青花,流畅的笔意,在使用器皿上把反抗的意识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用这种无声的方式同专制统治做斗争,反对清政权的统治,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在朝代更迭风雨变幻的顺治时期,这或许就是秋叶洞石纹饰普遍运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