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元博  张皓 《学海》2023,(5):203-210
1949年中国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从胜利走向胜利,全中国的解放指日可待。渡江战役爆发前后的“灵甫”号事件,对中国共产党、英国和国民党三方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按照条约提出提前收回租借给国民党海军“灵甫”舰的要求,国民党采取措施延缓该舰的归还,中国共产党则积极争取该舰起义。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灵甫”舰大部分官兵起义加入人民海军,而英国收回了该舰。该事件对中国共产党、英国和国民党三方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英国伦敦共产主义大学,曾经发生一场关于自然辩证法问题的爭论。参加的人是累斯特大学政治学讲师约翰·霍夫曼(John Hoffman)和爱丁堡大学教师理查德·戈恩(RichardGunn)。他们后来把自己补充过的讲稿送到英国共产党理论和讨论刊物《今日马克思主义》编辑部。该刊于1977年开辟了“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爭论”专栏,在1月号和2月号上分別登载了他们的两篇文章,后来在5月号和8月号上又相继发表了斯蒂夫·雷纳(Steve Rayner)  相似文献   

3.
正有一位英国游客,搭乘美国"密西西比号"客轮出游。客轮在波澜壮阔的密西西比河上航行,一路风光无限。英国游客听说船长已经在这艘船上工作了几十年,便主动与船长搭起话来:"船长先生,您在这里航行了这么久,经验这么丰富,我想您对河中的每一处浅滩一定都摸得一清二楚了吧?"船长在这条人称"老人河"的大河上已经航行了无数次,当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教训,可是他的回答却让英国游客大  相似文献   

4.
王艳芬  汪诗明 《学海》2001,(5):144-148
19世纪末,英国为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找寻订立反俄军事政治同盟的伙伴.初以德国为对象,未遂.后与日本谈判成功,于1902年订立英日同盟.这一同盟并未背离英国传统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既继续保持了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孤立",又使英国仅承担十分有限的军事义务,便利用日本,有力地遏制了俄国在远东的扩张,维护了英帝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分离效应(the disjunction effect)是指:当决策者知道事件E会发生,他会采取行动A;当知道事件E不会发生,他仍会采取行动A;而当不知道事件E是否会发生的情况下,他会拒绝行动A。这一现象违背了理性决策理论的确定事件原则(sure-thing principle)。对分离效应的解释主要有基于理由的假设、思维惰性假设和齐当别模型。分离效应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应该采用何种实验设计来进行研究都还有待进一步探讨。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umann对事件分离情境和事件非分离情境的区分,为进一步研究分离效应指明了新的方向。理解分离效应及其成因有利于人们做出“理性”的决策  相似文献   

6.
王重鸣  成龙  张玮 《应用心理学》2010,16(2):180-186
Savage于1954年提出"确定事件原则"这一概念,Tversky和Slafir(1992)通过实验发现,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会出现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现象,并把这种现象称为"分离效应"。尽管已经有很多对于二次赌博中分离效应的机制研究并产生很多分歧,但对于囚徒困境范式中是否存在分离效应以及其机制并没有一致的结果。本文对囚徒困境中的分离效应进行了验证性实验,虽然整体结果上与Shafir与Tversky(1992)的结论相吻合,但被试专业背景对结果有显著效应。同时,按照Lambdin和Burdsal(2007)对分离效应的操作定义,结果发现分离效应没有出现,文章对其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中国大学生时间距离的认知相关性,并进而探讨时间距离对风险决策任务加工方式及框架效应的影响.实验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与发生时间相对较远的事件相比,相对较近的事件,其认知相关性更大,验证了时间距离的认知相关性假设.在此基础上,以时间距离为自变量,设计小同的风险决策任务,考察框架效应发生的可能性(实验二、实验三).结果显示,时间距离近时,框架效应不明显;时间距离远时,框架效应明显.其原因是,发生在相对不远的将来事件引起分析加工模式,导致框架效应的减弱;发生在相对远的将来事件引起整体加工模式,导致框架效应的增强.  相似文献   

8.
作为18世纪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油画家和版画家之一,威廉·荷加斯"社会道德题材"的作品,不仅深刻的揭露了当时社会不公正的现象,还充满了辛辣的讽刺意味。荷加斯的作品虽与当时英国流行的画风相去甚远,但他却是英国风俗画的奠基者,是摆脱国外绘画对英国绘画影响的突破者,创造了英国独特的绘画风格。究其原因,这一独特风格的诞生,与当时英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息息相关。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不仅使英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对英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此入手,试分析荷加斯"社会道德题材"创作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9.
比率偏差是指小概率事件以不同比率形式呈现时,人们倾向于认为以较小数字呈现的事件更不可能发生.这种现象在医疗卫生领域和职业生涯决策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关于比率偏差产生的解释主要包括标准理论与认知经验自我理论.比率偏差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元认知技能、计算能力、认知视角和任务性质等.未来的研究需要从比率偏差现象的产生、心理机制及应用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负折扣现象作为一种违背时间折扣假定的现象越来越多地引起研究者关注。本文通过两种指标考察了为自己决策和为他人决策在负折扣现象上的差异。实验1运用二择一选择范式考察人们在为自己决策和为他人决策时对于何时发生负性事件的时间偏好。结果发现,相比较于为他人决策,为自己决策时被试更倾向于选择早些发生负性事件,即更容易产生负折扣现象。实验2运用测量时间折扣率的经典范式考察了人们在为自己决策和为他人决策时的时间折扣率。结果发现,为自己决策时比为他人决策时的时间折扣率更小,更容易出现负折扣率。总体结果表明,为自己决策比为他人决策更容易出现负折扣现象。从情绪卷入的角度看,我们推测,为自己决策时由于更多的预期负性情绪卷入,从而导致更容易产生负折扣现象。  相似文献   

11.
人们追求人际和谐的动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和谐,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破裂,两种动机驱使人们在面对冲突时采取不一样的应对策略。那么,谈判作为一种与冲突密不可分的情境,谈判者的和谐的动机将会对他们的谈判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呢?本研究整合和谐动机和谈判两方面的文献,探讨了在整合性谈判中两种不同的和谐动机与谈判者的行为以及谈判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个体层面上,谈判者的促进和谐动机与其个体收益以及对谈判双方关系的评价正相关,而避免破裂动机与其个体收益以及对谈判双方关系的评价负相关;2)在谈判对子层面上,谈判双方总体的促进和谐与谈判双方的联合收益正相关。本研究不仅进一步论证了和谐动机的概念效度,而且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动机与谈判的关系,对于谈判者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晖  石伟 《心理科学进展》2008,16(5):810-814
研究时间因素对谈判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时间重要性的认识,有效谈判策略的运用和整合结果的实现。时间因素对谈判者认知、行为和谈判结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时间压力会降低谈判者的认知动机,使谈判者更加依赖认知启发式;暂停和中场休息是否会为谈判带来积极影响应该视不同的谈判事件和不同的心理状态而定;拉大谈判与结果实现之间的时间距离会提高谈判的共同结果,这可以从折扣效应和建构水平理论中得到解释。将来的谈判研究会进一步从时间向空间拓展  相似文献   

13.
《学海》2016,(3):83-90
作为第一首民族国家国歌,英国的《天佑吾王》自出现以来就成为许多民族国家创作国歌的范式。不过,在英国历史上,对于这首神圣的国家颂歌的起源,研究者们却各执一词,以至于这个本来并不算久远的历史问题成了一个遥远的"神话"。通过区分在英国国歌起源争论中的对历史事件的追溯,以及作为国歌其在政治社会互动中所产生效应而建构起的神话,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天佑吾王》以及英国政治本身,也表征了作为民族国家颂歌的国歌,在功能上所承载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1918年,潘濂生于海南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为了生存,16岁时他奔赴了香港,在海轮上做学徒。二战爆发后,英国商船负责在海上运输战时物资,人手急缺,便从中国大量招募海员,潘濂就在英国的"贝洛蒙"号商船工作。1942年11月23日,在大  相似文献   

15.
模态逻辑语义学是经典逻辑语义学的一个扩张,对"可能"、"必然"等词进行了刻画,而概率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对"可能"的更加精确的表示。本文试图在模态逻辑语义学的基础之上,形式化地刻画如下直观思想:每一个在某一世界上有一定概率发生的事件都一定会在其可通达的某个(或者某些)可能世界上发生。  相似文献   

16.
安国启 《学海》2011,(4):8-10
政党与青年有着天然的联系,任何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目光投向青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和希望。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指出:"?回顾我们党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的确,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工作、促进青年发展的历史。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本刊特别邀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和首都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就"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青年工作"进行笔谈,以全面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工作、促进青年发展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7.
倪邦文 《学海》2011,(4):5-8
政党与青年有着天然的联系,任何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目光投向青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和希望。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指出:"?回顾我们党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的确,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工作、促进青年发展的历史。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本刊特别邀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和首都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就"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青年工作"进行笔谈,以全面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工作、促进青年发展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1 John Snow对霍乱流行的控制:物质是第一性的 现代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会有其物质基础.在1853年英国医生John Snow成功控制霍乱的流行之前,霍乱对于整个世界都是难以控制的"瘟疫".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15,(6):198-204
1937年8月26日,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爵士及随从在从南京前往上海途中,遭到日本战机的袭击而身受重伤,致使英日两国发生严重的外交冲突。英国实力不济,解决该事件的出发点仅仅是保全面子。日本一方面依仗实力,对英国采取了蛮横的态度与拖延的手段,另一方面也不希望恶化双边关系。经过激烈的外交博弈,英国在仅仅得到日本的口头道歉之后就草草结束了这场外交官司。这场博弈反映了英日两国在远东实力的对比及该地区国际关系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客观上具有"二重性"的论断是一个经典命题.英国对印度实行的"仁慈专制"统治,本身就是建立在"二重性"理论上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顶峰,之后推行的改革措施也必须遵行专制和仁慈并行的路径.这种二重性本质上是英国自由主义自身的悖论,也是东方主义话语体系下以印度为"他者"建构英国民族性的方法之一,所以其客观效果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