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金兴  胡映 《学海》2015,(2):135-141
本文对拉美、东南亚和东亚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绩效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向高收入经济体收敛的速度有着显著的差异,从增长核算的角度看,这是由于人均资本增长和技术进步速度的差异,而这又取决于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的差异。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和人口年龄结构等内外部环境对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制度质量的差异是导致长期经济增长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这些分析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黄永亮 《学海》2022,(6):150-157
近年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社会总人口中占据一定比例。客观上,公众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现实基础。本文基于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的数据,对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社会公平感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同时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中等收入群体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1)个体客观收入水平的高低并不会直接对其社会公平感产生显著影响;(2)参照群体比较视角下的相对剥夺感会显著影响中等收入群体的社会公平感,其中“近位剥夺感”的影响效应要强于“远位剥夺感”;(3)性别歧视、户籍歧视以及家庭背景歧视均会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社会公平感产生显著性影响。因此,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在主客观两个层面协调推进,在客观经济层面,需要不断提升公众的收入水平,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在主观认知层面,需要通过降低公众的相对剥夺感,减少各类社会歧视,增强其社会公平感,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公众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翀 《学海》2014,(3):5-13
近年来,"金砖国家"经济表现欠佳,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金砖国家"是否还能称为"金"受到人们的质疑。实际上,发达国家也出现了经济波动,"金砖国家"的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发达国家经济波动造成的,是世界经济周期变化的一种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潜力可以从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两个角度考察。从作为经济增长拉动力量的社会需求分析,"金砖国家"人口众多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经济增长潜力远强于发达国家。从作为经济增长推动力量的科学技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分析,"金砖国家"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快于发达国家,它们的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它们的产值在未来仍然有可能以高于发达国家的速度增长。但是,制约着"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们在存量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流量意义上的科学技术进步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而它们还需要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方式加快科学技术进步。但是,从总体来看,"金砖国家"具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它们在总量意义上的经济地位将迅速提高,在未来20年里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金砖国家"经济表现欠佳,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金砖国家"是否还能称为"金"受到人们的质疑。实际上,发达国家也出现了经济波动,"金砖国家"的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发达国家经济波动造成的,是世界经济周期变化的一种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潜力可以从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两个角度考察。从作为经济增长拉动力量的社会需求分析,"金砖国家"人口众多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经济增长潜力远强于发达国家。从作为经济增长推动力量的科学技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分析,"金砖国家"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快于发达国家,它们的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它们的产值在未来仍然有可能以高于发达国家的速度增长。但是,制约着"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们在存量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流量意义上的科学技术进步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而它们还需要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方式加快科学技术进步。但是,从总体来看,"金砖国家"具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它们在总量意义上的经济地位将迅速提高,在未来20年里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4,(5):157-163
本文通过对土地出让、城市建设、房地产价格之间经济机制的分析,描述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城市"投融资模式,并利用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住房和土地市场的联立方程组,对其进行了验证。我们发现,土地出让金对于地方财政越重要,城市政府越有动力出让更多的土地,使得土地供给弹性上升。同时,土地出让金的充裕使得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财力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发展环境和宜居性,从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两个途径间接推动房价和地价上升,在未来产生更多的土地出让收入,形成土地出让、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价格的自我强化。实证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改善对于房价和地价的推动作用比土地供给弹性增加所可能带来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人的心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对经济活动有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心理学、管理学和经济学均重视人的心理因素在个体收入增长、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中的作用,具体从决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行为学、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等的研究现状来看,人的心理对经济发展及个体收入的确具有非常强的影响作用。国内外有关"人的心理对经济发展及个体收入的影响"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第一,经济心理学已关注到"个性"、"情绪"等  相似文献   

7.
西方工业化时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严重的。惨重的教训,使他们重新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在20世纪中开始自觉地对自然环境保护,有效进行污染治理。现在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正是对经济规律和人天关系认识深化的体现。国家在环保方面的投资和措施都加大了力度。我们相信,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长,全民加强环保意识,切切实实地从每一件实事做起,真正的"天人合一"、"诗意栖居"境界有一天终会实现。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海瑾 《学海》2006,(6):164-167
经济增长必然需要一定的能源消费,国际上通常用一定经济时段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动情况来综合分析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动的情况以及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情况。通过对我国1990-2004年十五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比较分析,发现近几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快于经济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合理。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特殊性:一个比较的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卫平 《学海》2005,(6):151-154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也快速拉开。同样有着儒家文化传统的韩国和我国台湾省,常被认为是在高增长的同时保持了相对平等的收入分配的典型。中国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源于中国的特殊矛盾。要从解决中国的特殊矛盾着手,探索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超  吴群 《学海》2007,(3):173-177
本研究以江苏为例,运用主成份估计法,对经济增长的六大因素,即资本形成、劳动力、市场化、国际化、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等进行了回归分析,测算出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探讨江苏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为培育江苏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到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内外部环境充满着挑战与变化,江苏应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为重点,注重培育新增长动力,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构建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实现中长期经济增长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俊青  李鑫 《学海》2015,(1):190-197
当名义利率接近零下限约束时,常规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就受到了限制,在接近"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一国中央银行需要使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总需求。在开放经济中,一国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也会通过国际金融和贸易渠道对它国产生影响。本文通过SVAR模型来研究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在短期中使得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减小了我国的贸易顺差,推高了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降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使得长期资本流入的波动变大。本文的结果显示,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使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更大的外部压力。  相似文献   

12.
《学海》2016,(2):116-124
本文指出中国经济成功发展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一些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国家政策和制度,而更在于中国特殊的国家建构历史。除了北朝鲜这个例外,与中国有着相似国家建构历史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有着很成功的发展。由于意识形态的长期干扰,中国反而是东亚经济发展中的后起之秀,而非先行者。因此,中国不但不应该在经济初具规模时就陶醉于庆祝"中国模式",而且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所面临的各种困境,避免意识形态陷阱,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来带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吴先满  蔡笑  徐春铭 《学海》2006,(6):155-158
本文首先回顾了战后日本经济面临的内外失衡问题及其调整,然后介绍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内外失衡加剧的情况,在此基础之上又比较了中日两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经济结构内外失衡问题,比较显示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内外失衡的问题比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后,结合日本调整经济结构内外失衡的启示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调整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内外失衡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22,(1)
伴随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一批从事新职业和灵活就业的群体异军突起,特别是其中的城市青年和进城农民工将成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点人群。本文从劳动社会学、社会分层以及代际社会学等理论视角,使用全国新职业青年调查、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等数据,考察这一群体的发展特征、存在困境以及诉求等,试图为"扩中"提出政策思路。首先是中等收入特征,骑手的收入水平显著高于从事传统行业的农民工,不同指标测算显示60%~80%的骑手属于中等收入群体;其次是不稳定特征,骑手职业的"高收入"其实是建立在"高强度""低保障"的基础上的,因而其职业发展呈现焦虑性和短期性;第三是灵活性追求,重视工作与生活、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理解新就业青年乃至整个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和行为,是理解新兴就业群体、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的关键。基于实证分析,本文强调既要重视就业稳定性也要重视就业灵活性的"扩中"思路,在稳就业稳收入的同时也要适应灵活性和流动性。建议创新完善新业态劳动关系认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推进职业培训和素质培养等措施,从而切实促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成长和发展、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城市地价增长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动的特点,本文建立了关于土地价格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并运用我国33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城市地价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总体特征是:土地价格增长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线性且正相关的关系,土地价格增长能够部分解释我国城市的经济增长;区域特征是:越是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土地价格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越明显,西部城市地价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大于中部城市,中部城市地价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大于东部城市,这表明我国越是落后的地区,对土地价值投入的依赖越强.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由冯伯麟(1996)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量表》,对拉萨市区7所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一般,工资收入满意度最低,自我实现满意度最高;不同年龄、学历、收入水平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不同:年龄上,工作满意度在开始时比较高,然后下降,接着又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学历上,学历越高,工作满意度越低;收入水平上,中等收入教师工作满意度高于高收入教师。  相似文献   

17.
田春生 《学海》2014,(3):14-21
2013年俄罗斯经济增速放缓,由此引发国内外对于俄经济增长模式与发展前景的担忧。本文着重阐述了本世纪以来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从能源依赖、经济结构、发展路径和政策角度,分析了其在2013年经济下滑的根源,论述了俄罗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难点。俄罗斯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其增长与下滑的波动在所难免;俄经济模式的转换与现代化的发展,既是俄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又是俄在短期内所难以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批评比较哲学的第一、第二条路线的基础上,本文论证"第三条路线"在学理上的可行性和现实价值,提出比较哲学的第三条路线是在融合并超越前两种路线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比较哲学方法论,其实质是通过让来自不同传统或具有不同风格的哲学思想进行合作式对话、互镜式学习、共生式融通,为哲学的延续与扩展、创新与突破贡献新的动力。"第三条路线"的产生是"文明冲突"和哲学自身演进等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展开也涉及比较哲学之目的和手段的动态平衡和复杂关联。发展比较哲学的"第三条路线"不仅有利于中国哲学的创新,也有助于增长中国思想在世界学术中的影响力,从而更有效地确立中国哲学的新型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9.
统合主义在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的拓展以及"极权主义"模式在分析转型期中国社会现象时的不足从两个不同的面向推动了统合主义与中国研究的交汇.本文主要围绕国家-社会关系,政治-经济关系以及政治发展三个方面梳理、归纳了统合主义中国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基本议题,并对国家统合主义、社会统合主义、地方统合主义等次级概念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事实上,统合主义自身的"统合"尚未完成;而围绕分化还是整合,分权还是控制的分歧与争论则构成了研究的基本线索.这种分歧在根本上源自于统合主义对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稳定与公正等不同价值诉求的承载.但不可否认,统合主义为理解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政治-经济关系以及思考未来的政治发展道路开启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学海》2014,(5):132-142
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导致贫困陷阱已为很多案例研究所证实,但这只是气候变化影响财富分配的一个侧面。从更全面的角度看,适应气候变化的过程重新定义着"赢家"和"输家"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理解这个整体过程是减贫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选择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一个嘎查为例,基于气象和田野调查数据,发现贫困陷阱和精英捕获同时作用导致当地贫富分化越来越显著,一些牧户基于其经济和社会资本获得更多项目支持,抗灾能力增强;而另一些牧户却由于基础设施差和资金缺乏等原因,牲畜越来越少,最终成为无畜户。对比这两类牧户,可以看到单纯依靠项目补贴难以实现减贫目标,提高牧户灾害应对能力才有可能阻止牧户跌入贫困陷阱,缩小牧区的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