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李弟兄打来电话,要我为他及其家庭祈祷:年迈且多病的父母双双住院了,无人照顾,只能请护工代劳。即使如此,他也要与妻子轮流每天来回奔波……且有初中求学的儿子需要照顾,实在是筋疲力尽了……现年38岁的李弟兄和小他1岁的妻子,是中国第一代的独生子女。他们要面对双方渐渐老去的父母及尚在求学需要养育的孩子,老龄化、少子化、独子养老等问题,就像悬在这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上  相似文献   

2.
开心一刻     
在储蓄所里一位妇女抱着小女孩到银行储蓄所里取钱。小女孩将刚吃剩的一节甘蔗,拼命地往柜台栅栏里塞,弄的那名胖营业员莫名其妙。妇女急忙喝住了自己的孩子,不好意思地对胖营业员笑笑说:“对不起,我刚带了孩子从动物园出来。” 优 点全家人驾着新买的轿车外出兜风。突然,汽车不动了。一家人顶着毒日头使劲推车。推了有两个多钟头,车主人站住了。“他妈的,现在我总算明白了那汽车商的话是什么意思了。”“他说什么来着?”妻子一边擦汗一边问道。“他说这车非常省油!” 迟 了公交车上,一位男子发现小偷正掏他的钱包,便幽默地说:“…  相似文献   

3.
买书     
台湾文化界名人吴念真小时候生活在九份矿区的侯硐村,他是村子里面唯一上初中的孩子。每天早上,吴念真要走一小时的山路,再坐火车40分钟,才能到学校。当年最深刻的记忆是饥饿。初一升初二的时候,国语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是写一篇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读书报告。吴念真打听后得知,这本书70元,父亲的工资一天才30元,一家七口,都靠他父亲一人的薪水,如果向父母要求,他们会认为他神经病:  相似文献   

4.
<正>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跟他(她)离婚了”“我不离婚是因为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等类似的话,但是不离婚就一定对孩子好吗?离婚似乎是解决父母冲突的一种很高效的方法,但部分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于是选择勉强维系婚姻关系。那么当孩子生活在看似完整但高冲突的父母关系中时,对他们来说,究竟是爱还是害?  相似文献   

5.
满了八天,孩子应受割损,遂给他起名叫耶稣,这是他降孕母胎前,由天使所起的。按梅瑟的法律,一满了他们取洁的日期,他们便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献给上主,就如上主的法律上所记载的:“凡开始首生的男性,应祝圣于上主。”并该照上主法律上所吩咐的,献上祭物:一对斑鸠或两只雏鸽。那时,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默盎。这人正义虔诚,期待着以色列的安慰,而且圣神也在他身上。他曾蒙圣神启示:自己在未看见上主的受傅者以前,决见不到死亡。他因圣神的感动,进了圣殿;那时抱着婴孩耶稣的父母正进来,要按着法律的惯例为他行礼。默…  相似文献   

6.
<正>有些家长反映孩子进入初中后,不愿与家长交流了;总觉得家长在管制他,抱怨家长不理解自己;开始和家长顶嘴;经常自作主张;为一点小事,情绪起伏很大;嫌家长烦,不希望家长干涉自己的处事自由和交友自由等等。其实,这是孩子进入了青春逆反期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在初中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很快,独立意识增强,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增加,就出现父母不让做的他偏做,跟父母和老师对着干。那么什么是逆反心理呢?  相似文献   

7.
正小时候,唐帅是被父母忍痛"隔离"起来的孩子。当发现他是健全人的那一刻,他的聋人父母按捺不住地高兴,因为在他们心里,这辈子只要能看到儿子像平凡人家的孩子一样,在有声的世界里健康成长,就心满意足了。为了让他尽快学会说话,父母把他送去和外婆一起生活。有一年,唐帅的母亲因为脑梗去医院就诊被拒收。原来,医院曾经接收过一名聋哑人,但是因为交流不便,看诊过程  相似文献   

8.
上帝给了我们做父母的一个很重要的使命:我们被呼召在孩子的生命中有份。每当我们与孩子一起谈话,讨论,研究,以及为这些事祷告时,就能与他们建立起更亲密的关系,并深入孩子的心灵去塑造他们的性格。 每个做父母的都曾有过金色的童年,孩提时的不同经历对一个人性格的塑造和定型是很重要的,孩子天生好动,有新鲜好奇感,做父母的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正确引导,要鼓励他们进行不断的尝试,当他们做得好时,要适当赞赏及肯定他们,孩子需要得到大人的赞赏,才会感觉家庭和社会爱他和接纳他。事实上  相似文献   

9.
很多父母都会认为自己不懂音乐,不会培养孩子,就把孩子交给培训课的老师。其实他们都忽略了家庭对于孩子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许不能给孩子较为系统的学习方法,但是作为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认识节奏、感受声音,引导孩子客观、正确的学习演唱技能或是演奏技能。  相似文献   

10.
开怀一刻     
同老婆一样一天,小康收到一大把信,朋友们羡慕得忙围来要看。小康赶紧用手将他们挡开:“信件就如同婆一样,是不能分享的!”男生甲:“我几次找你们班长他都不在!”男生乙:“他事情多出去了!”男生甲:“他经常上哪去?告诉我,我去找他!”男生乙:“他经常上厕所!”(责编:路石)哪去找人开怀一刻@刘建伟  相似文献   

11.
时下,大多数年轻父母对孩子在生活上十分关爱,可真正将孩子作为有人格自尊的人来看待的并不多。孩子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在向父母诉说时,稍不如意,就被父母打断,不让孩子把话说完。父母对孩子轻则斥责,重则打骂,对此,孩子只能把话咽回去。据某学校的一项调查显示,70%以上的父母承认没有耐心听完孩子说话。 没有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而父母却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强加给孩子,其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孩子说话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只能把自己的秘密埋藏在心里,父母就很难知道孩子的所思  相似文献   

12.
人生藏宝图     
我的一位同事非常敬重他的父母,他知道父母的责任并不是给孩子铺路,而是要给他们一张人生地图。 他的书桌上始终压着这张“地图”,他曾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一张藏宝图,我会接着记下去的,将来有一天把它送给我的儿女。”  相似文献   

13.
少年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及对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少年心理的典型特征少年期相当于初中时期,有人还把少年期称之谓“心理的断乳期”,由于此时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西方学者也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少年有如下明显的特征.(一)少年行为的不可预期性和多变性最能察觉到少年的这一变化的且因此而产生许多烦脑的是家长而不是教师.父母会发现,这段时间孩子似乎发生了很大变化,子女的行为变得不可理解,少年对父母表现出很多不耐烦、不愿与父母交谈、本来计划好的活动他会突然变挂,且他们的情绪变化无常,父母的一切行为似乎都会成为使他们发怒的刺激,这便是少年行为的不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14.
现在许多父母反映,孩子的语言听不懂了,什么“报告”是请吃饭:“bb”表示再见,原本孩子讲英文听不懂,连说的中文也听不懂了。随着e时代的来临,网络正悄悄地影响着两代人的关系。很多父母比较注重孩子身边交的朋友,可是隔了一层网络的薄纱,父母们似乎没了辙。另外,孩子和父母的共同语言也逐渐减少了。孩子在网络上查看资料或制作,父母总怀疑孩子在打游戏而采取“封网”措施。问他们吧,孩子们居然说:“说了你们也不懂!”显然,由于孩子自我意识的  相似文献   

15.
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发现他与别的孩子不一样,确切地说,是有些智力障碍,尤其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上,他显得异常幼稚笨拙。  相似文献   

16.
这对前来咨询的夫妇,一看就是知识分子,父亲风度儒雅,讲起道理来有板有眼,母亲在一旁拿着笔记本,随时记录咨询师的“金玉良言”。在谈到儿子成绩下降的幅度时,母亲能准确无误地说出他上中学以来历次大大小小考试的名次和他的主要竞争对手的名次。这样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会遇到什么难题呢? 儿子高飞,今年15岁,继承了父母的高智商,从小就很懂事,他深谙父母的殷殷厚望,于是也和父母一样关注自己的分数,每日除了睡觉吃饭,其他时间全用来读书。父母也非常配合,为了给高飞提供最安静的环境,他们晚上从不看电视,只要高飞在家,他们走路都蹑手蹑脚。一到  相似文献   

17.
羽毛 《思维与智慧》2009,(10):50-51
董月霞是农村娃娃,家境贫穷,父母都不识字,但非常支持孩子读书。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有知识、戴眼镜的工程师,村民们都十分尊敬他,父母谈起来近乎仰视,让她记忆深刻。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富翁,年轻时家里很穷,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地无一垄,房无一间,因此,富翁自小就生活在饥饿和窘迫之中。节日的新衣服、过年的压岁钱、喜庆的爆竹、父母的呵护,这些本该属于孩子的专利,统统与他无缘。  相似文献   

19.
母亲领着刚上初一的儿子到门诊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原本听话的孩子,上了初中后接连不断地与同学发生冲突,为了报复同学,他连续好几天半夜给同学家打匿名恐吓电话,闹得人心惶惶,为此,老师多次教育他,但收效不大,老师怀疑他心理有问题,建议他看心理门诊,于是我就认识了这位孩子。  相似文献   

20.
正想不起来是看的哪部西方影片,一个古代的复仇者在血腥地成功杀死自己的仇人后,开始回忆自己的成长史。打小他就告诉自己,永远都不可以忘记父母的仇。他想起他娘惨死的时候拉着自己的小手,告诉他一定要记住仇人的面孔,长大了以后要为爹娘报仇。我父母虽然谈不上含辛茹苦,但的确是一路走来提心吊胆地将我这样无比顽皮的小子抚养大,如今双亲身体尚属健康,咱们小老百姓一直谨小慎微地过日子,没什么仇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