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严重社会问题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一直居高不下。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社会环境和青少年自身心理背景相互作用的结果。本将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探讨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影响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网络成瘾、暴力网络游戏和网络不良行为等青少年犯罪的危险因子,以及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利他行为等青少年犯罪的保护性因子,共同影响着青少年心理、行为和社会性的发展。未来研究可以以犯罪青少年为对象,使用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挖掘更多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网络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具有我国现阶段历史特点的弱势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一项历史性任务。对弱势群体从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进行工作的同时,辅之以心理辅导与矫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了解弱势群体的积极共性心理和消极共性心理,积极的个性心理和消极的个性心理,帮助他们扩展积极心理,化解消极心理,保持心理健康,对增强弱势群体克服困难和摆脱弱势地位的勇气和力量有利,对社会稳定有利。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使用中学生心理求助态度问卷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381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高中生心理求助态度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提高学校心理服务机构利用率和帮助更多学生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小组辅导的形式对学业不良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适应性和学习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小组辅导活动是帮助学业不良学生提高学习适应性和学习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社会环境影响和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相互作用的过程.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预防研究,需要探讨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主要社会因素,同时,在防止青少年犯罪问题上应加强社会心理学的消除及控制青少年犯罪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门新的课题,心理辅导也将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工作历程。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我发现现代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影响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虽然心理辅导只是一种教育方法而并非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在当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心理辅导又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很难面对纷繁的人际关系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所以今后我要多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多做有益探索,帮助学生真正健康地成长,成为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人人都会遇到坎坷,遭遇挫折,这已成为当今社会青少年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本文着重讨论有关挫折心理的主要表现及如何面对等问题,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提高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9.
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门新的课题,心理辅导也将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工作历程。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我发现现代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影响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虽然心理辅导只是一种教育方法而并非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在当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心理辅导又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很难面对纷繁的人际关系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所以今后我要多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多做有益探索,帮助学生真正健康地成长.成为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心理危机是一种失调的心理状态。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及生活事件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类心理危机,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实施帮助,会增加心理障碍与疾病的发病率。因此,需要在探索青少年心理危机生成机制的基础上,对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青少年开展各项心理功能和特征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情绪指向的应对方式等内在特质以及生活事件、童年受虐待的经历以及家庭环境等外在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重要预测因素,焦虑情绪则可作为危机的重要预警指标。这些结果可帮助了解危机发生的机制和影响危机发生的因素,为青少年危机的预警和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面对现实 心理干预应当帮助青少年学会面对现实,帮他们提高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自杀已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以青少年自杀行为和保护性因素为线索,回顾了国内外对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研究概况,并对其进行总结概括。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主要体现在积极的应对方式、心理韧性、社会支持、朋辈心理辅导、宗教信仰及活着的理由等方面,并且对青少年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进行简要论述,进一步探讨青少年自杀的防护体系,以期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发生提供帮助,降低青少年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13.
重大自然灾害后,使用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方法,利用心理危机快速反应专家服务组,给受灾者带来常规社会救援不能解决的紧急心理救护和进一步的心理援助,使不幸的人们在绝望中鼓起勇气、获得希望,并与他们一起共同度过人生中这段最艰难的时刻。面对灾难,危机干预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事务,是政府对灾难后受灾人群进行人文关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对831名中学生施测青少年自评量表、父母知晓量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问卷,考察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父亲知晓、母亲知晓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心理行为问题、父母知晓呈显著相关。(2)父亲知晓在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母亲知晓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对青少年专业心理求助的干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卢龙光  美瑞文 《天风》2008,3(4):40-42
引言 这是本专栏的第一篇文章,我们要在此探讨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就是牧养辅导与一般心理辅导在本质上有何分别?至于如何进行辅导,往后必谈. 辅导这个专业,乃源自西方社会,在西方的传统里,辅导素来是教会的专职.可是,现代社会却把这个职事逐步夺走.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刘春梅  李宏英 《心理科学》2002,25(4):477-478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是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家庭步入更广阔社会的重要转折期,身心的急剧成熟给青少年的社会关系网络带来了新的变化,生活中重要他人从父母扩大到朋友和教师。青少年从重要他人那里获得的社会支持具有可靠同盟、价值增进、工具性帮助、陪伴支持、情感支持、亲密感、自我揭露、冲突、惩罚和满意度等功能。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所提供的支持功能是不同的。母亲侧重于提供评价支持和情感支持,同伴侧重于工具性支持和陪伴支持,父亲、教师侧重于信息支持。进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有什么新特点?是否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本文旨在对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年级性别的差异研究,以揭示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的发展特点,为进一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1640名初一至高一的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讨青少年生活环境中的社会榜样和其社会关系质量对他们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榜样和青少年社会关系的质量与其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显着.同伴不良行为榜样与青少年社会关系的质量与其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相关显着.同伴不良行为榜样与青少年消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有显着的正相关,而对积极社会榜样的认可则与青少年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存在着非常显着的正相关;社会关系好的青少年更倾向于报告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较少报告消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2)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两种社会榜样和三类社会关系的质量对青少年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的影响均显着;(3)本研究没有发现社会关系对同伴不良行为榜样消极影响的调节作用,但发现同伴关系质量有助于积极社会榜样对青少年亲社会价值观和利他行为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小粒 《天风》2011,(11):61-62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心理问题、婚姻问题的高发期,社会上各种应急性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但心理辅导员还是远远不够,专业的婚姻辅导者则更是寡少,更不用说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了。教会中的情况则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认为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目前,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自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且他们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家庭关怀、学校教育、社会治理、积极的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等是帮助青少年克服网络成瘾的有效教育策略,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应对网络成瘾问题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灾后重建问题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机构和专家及时提出了心理危机干预,重建精神家园的问题。在救灾款物从四面八方涌向灾区的时候,心理救援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他们来自政府,来自高校,来自社会机构,来自民间志愿者……他们中有专家、学者,也有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还有非专业的热心人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