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看孔子?如何看《论语》?一方面是高处不胜寒的专业学术,一方面是仰望经典而又视之为畏途的普通大众。墙里墙外互不相见的结果往往就令产生误解和距离感。而近期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会长韩喜凯先生撰写的《名家评说孔子辨析》(齐鲁书社2008年2月出版),建造的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这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人读古代经典,存在着时间差距;作为西方人读中国经典,又存在着地域差距.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解读与我们存在着多种差距的经典呢?笔者试从分析"智"和"愚"两个概念出发,来探讨《道德经》的内在逻辑及本末思想结构.只有我们对经典本身的理解健全,方可进行有意义的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员工有哪些不足?世界500强的高管如何看待每个求职者的面试表现?学历、经历、专业、能力,在世界500强心目中占多大的分量?长期研究青年就业问题的上海交通大学学者熊丙奇,与近30位世界500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就青年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对话。在日前出版的《天下无墙》一书中,熊丙奇为求职者总结出11条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荐     
《天风》2017,(2)
正《绿色基督徒》主编:单渭祥圣经不仅是"红色"(宣讲基督舍己之救恩)的,圣经也是"绿色"(宣告上帝美好的创造)的。本书收集了各地同工讨论生态问题的文章及其见证,可以说是中国教会第一本专门论及基督徒与生态保护的书籍,顺应了当今时代的召唤,旨在唤醒今日基督徒的社会责任,以便更好地作光作盐、荣神益人。《与神对话》作者:张远来一年365天,天天与神对话。每天清晨,你知道如何与神对话吗?本书每一篇祷文都是对圣经经文的回应,  相似文献   

5.
谢颂羔是民国时期著名华人基督徒,他将基督教经典《天路历程》汉译为《圣游记》。《圣游记》的问世,标志着华人用白话文独立翻译《天路历程》的开始。他在翻译过程中,比照《西游记》选取译名,挖掘《天路历程》的伦理道德意义以适应中国人的价值追求,运用贴近时代的语言或《诗经》化的语言,采用中国古代小说的单线结构,尝试《天路历程》的翻译。谢颂羔汉译《天路历程》的实践和探索,对于如何实现基督教经典的中国化,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和思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沈德溶 《天风》1995,(2):2-3
《天风》是吴耀宗先生于1945年2月在成都创办的,至今已整整五十年。 吴先生为什么要在抗日战争的后期来创办这个刊物呢?他在《天风》的《发刊辞》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的抗战已经到了一个最严重的阶段,中国的前途如何?就看我们如何渡过这一个危急的关头。”  相似文献   

7.
本辑的三篇文章,均系作者提交“什么是经典?”学术研讨会(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中山大学哲学系,2001年12月15-16日)(1)的论文。以“什么是经典?”为题,其实不是拘泥于关于经典的定义,而是想引发出对与之相关的思想学术文化问题的广泛讨论。选在这里的三篇论文,从不同角度深化对中国文化中“经典”意义的探讨。黄俊杰教授的论文《从东亚儒家思想史脉络论“经典性”的涵义》,以中日儒者释经的观点为据,揭示儒家经典所包含的社会政治、形上学与心性论三个重要内涵。这一思路着重的是经典本身所隐涵的内在价值。王中江教授的《经典的条件:以早期儒家经典的形成为例》,则把注意力集中在经典形成的历史文化条件上。论文分若干层面描述了儒家“六经”形成经典的历史轨迹,强调了教化之典与政治之典同制度结构的关联。陈立胜教授的《儒学经传的怀疑与否定中的论说方式》,则通过对《大学》公案的研究,从“论说方式”入手揭示儒门之争背后的思想预设,从而展开对经与传、经与经、经与道以及经与解之间多重意义关系的结构分析。三位作者不约而同地以儒家经典当作中国经典的标准形态来研究,反映了儒家经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不过,这一专辑的选目并非暗示现代的经典解释学(姑且用这一说法)完全等同于传统经学  相似文献   

8.
文摘     
中国基督教的大众情怀章铸在2007年7月上半月版《天风》上发表文章《中国基督教的大众情怀》。作者认为,回顾基督教在华传播历史,不论是西方传教士还是中国基督徒,都曾致力于反省如何结合基督教信仰与中国文化。他们主要从两个不同进路入手:调适与对话,寻找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汇通点,  相似文献   

9.
<正>他长期致力于儒家文化研究,尤专精四书与宋明理学,浸染在中国圣贤的精神世界,以德润身。他注重中华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推动儒学走向社会。他在台湾编纂中学《国文》、《中华文化基本教材》教科书,让青少年接受传统经典的熏陶。他往来海峡两岸与东亚各国,积极参与学术研讨及文明对话,为促进两岸与国际儒学的交流和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中华文  相似文献   

10.
宋代以来,《中庸》一直被尊为儒家的心法之传。如何理解《中庸》的要义,直接关系到能否把握儒家思想的核心。但历代以来人们对《中庸》文本的理解多有分歧,如儒家学者与基督教学者对《中庸》的理解即存在不少的分歧。为了打通这种分歧,互通有无,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林安梧先生与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谢文郁先生,于2018年10月17日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就《中庸》文本的解读问题分别从儒家与基督教的视角,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对话。对话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黄玉顺先生主持。现将根据录音整理的对话稿予以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今天,《心理学通讯》终于启程。从此义无反顾。新媒体时代,严肃的纸质版期刊如何生存发展?Open Access时代,传统发行渠道的学术期刊如何扩大影响?唯IF是瞻的时代,新生的零起步杂志如何体现质量与特色?……她面对的挑战虽多,但机遇更多。因为,这是一个需要诞生《心理学通讯》的时代。几十年高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时...  相似文献   

12.
正自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宗教与科学之间进行"对话"的呼声逐渐增强,由外入内,不断扩张,本世纪以来,在国内的相关领域,也可以说是不绝于耳,一浪高过一浪了。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回事啊?以前,宗教与科学之间不对话吗?为什么现在要对话了?以前不能对话,现在可以对话了?对话的目的是什么,前景如何呢?先来厘清一下"对话"的意思吧。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话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  相似文献   

13.
宗教传播的历史业已证明,经典翻译对外来宗教的传布至为重要。圣经汉译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同步,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但《圣经》成为基督教汉译经典书名却不足百年,其间经历了从“经”“圣经”“遗诏书、圣书”“《旧约全书》《新约全书》”到《圣经》的演变。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基督教在中国如何实现关联化、本色化的过程。不同时期译名的选择,反映了译者的此种考虑。众多不同名称的汉语《圣经》译本的存在,既丰富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内容,也构成中国版本史上一道绚丽的风景。此诚可视为基督教传华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实质性贡献。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资本范畴的内涵是什么?如何揭示全球资本逻辑的扩张与全球经济正义冲突的深层原因?对此问题的反思,引发出更为深刻的问题域:如何把握当代生存世界金融化的本质,如何全面而又深入地解读资本与中国现代性发育的哲学原理?本文指出,21世纪的资本运动给了当下中国新的觉醒,资本如何从经济理性上升到政治理性,这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深层寓意,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到马克思的《资本论》再到21世纪中国版的"人民财富论",其间包含着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制度创新和人的自由解放的实践预设。  相似文献   

15.
基督教在华传教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是中国学术界在思想认知上分歧较大的问题。人们通常较为强调在政治领域的社会及文明冲突,以及基督教由此而有的负面影响。但从人类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也必须注意基督教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推动和在中西文化对话中的积极参与。本文以《马礼逊文集》的出版为契机,从马礼逊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对话中的作用及意义来思考基督教在华存在和在中国文化中如何定位等问题,以便能为正确处理今天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提供思路和启迪。  相似文献   

16.
正经堂教育采用的教材计有十三种,通称为"十三本经",其中《米尔萨德》就是必讲的经典教材之一。《米尔萨德》(???????)系波斯文本,是一部着重讲解修身养性,认主、近主之道的哲学著作。讲人身性命的造化根源、今世调养性命的正事、善恶之人的不同归宿、士农工商各种人的职业与修持。作者阿卜杜拉·艾布·伯克尔,是伊朗德黑兰人,该作品成书于13世纪中叶。那么,它如何进入前辈经学大师视野、成为经堂经典教材的?  相似文献   

17.
本期论坛首篇杜书瀛先生的《园林美学漫谈》,虽然谈的是园林,其实触及了中国传统的哲学和美学精神。在论述中多引证宗白华先生关于中西方美学观异同的经典之谈,故此我们又刊发了胡玲玲博士的《美从何处寻?——福柯生存美学与宗白华生命美学的比较》,以便读者较多地理解中国传统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庄子》的许多篇章里,都经常提及一个"忘"字,对此,究竟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该忘掉什么?怎么忘?此中大有深意。在《大宗师》篇里,庄子假托孔子与颜回的对话,谈及"坐忘"的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型面对着复杂的形势。在外部,面对西方诠释学的刺激,需搭建中西对话平台,引西方诠释学为中国诠释传统完成现代转变的参照镜像,建构问题域并在创造性思维的指引下实现"化西为中"的对话目的。在内部,因应"古今之辨",需搭建由古通今之桥,将中国经典注释学由一个"古典论题"转变为"现代论题",打开从经典注释学转型为经典诠释学的通道。只有对中国经典诠释传统转型的诠释学处境作出准确分析与判断,才能为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古典-现代形态转换找到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20.
理雅各的中国经典翻译、著述、讲座和教学,基本上以儒家经典为核心。本文就理雅各《中国经典》的翻译体例、翻译及出版过程以及从1876年起理雅各出任牛津大学中文教授之后所公开举行的讲座及教学内容诸方面,对理雅各长达30多年的汉学生涯,尤其是儒家经典翻译研究教学生涯进行了介绍说明,并对理雅各《中国经典》的翻译体例的学术意义和价值给予了肯定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