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汤士文 《天风》2023,(1):15-17
<正>吴雷川(1870—1944)是民国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基督教思想家和本色神学家之一。与赵紫宸、吴耀宗、诚静怡等具有西方留学背景的基督教领袖不同,吴雷川是进士出身,在晚清被点过翰林。作为经过科举道路、有进士出身的基督教领袖,吴雷川在民国时期是独一无二的1。他所写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和赵紫宸的《基督教哲学》、吴耀宗的《没有人看见过上帝》,被认为是最能够代表中国神学思想的三本书2。本文以吴雷川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第十章标题“基督教更新与中国民族复兴”为题,从吴雷川看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本文首先分析《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创作背景,然后说明吴雷川先生为何强调基督教更新,最后谈谈基督教对中华民族复兴有何贡献。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5,(10)
<正>徐谦(1871-1940),1871年生于江西南昌,祖籍安徽歙县,著名法学家、文学家。他是中国司法制度独立的倡导者,是孙中山晚年时期的重要助手之一;他也是进士出身的基督徒,民国时期基督教救国论的代表人物。他是法学家、文学家,中国司法制度独立的倡导者,孙中山晚年时期的重要助手之一,且一度成为民国政要、一位思想激进的革命家;他也是进士出身的基督徒,民国时期基督教救国论的代表人物;著有《民法总论》、《刑法丛编》、《徐季龙先生遗诗》等著作。他就是徐谦。徐谦,清同治十年(1871)生于江西南昌,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5,(8)
<正>"基督教中国化"不是现在才提出的命题,事实上,至少在明清之际就有一批皈依天主教的大儒,开始探索基督教中国化的道路;后来中国教会中的一些知识分子如吴雷川,赵紫宸以及吴耀宗先生都曾著书立说,阐述。基督教中国化"的观点。尤其是吴耀宗先生的"中国教会要自己发掘耶稣福音宝藏,摆脱西方神学羁绊,创造中国信徒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谢颂羔是民国时期基督教本土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基督教世家,曾留学美国,提出了整合基督教文化、儒家文化以及以科学为特征的西洋文化三者以创造新的中国文化的观点。本文通过挖掘大量第一手资料,分析了他对于儒家思想及佛教、道教的看法,对其宗教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并对以谢颂羔为代表的基督教知识分子通过整合各种文化以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努力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严锡禹 《天风》2008,(17):32-33
前清翰林吴雷川归信基督 吴雷川先生名震春,雷川是他的字.教会中人都称他雷川.赵紫宸先生为他写的传,用的标题就是“当代教育家吴雷川先生”。吴先生祖籍杭州,1870年出生在江苏徐州。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1898年考中进士,不久被点为翰林。他的后半生主要任教于燕京大学,曾为该校第一任华人校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因不愿在伪政府供职,搬离燕大。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中国化”理念虽在近年来逐步引领相关学术研究,但上溯民国时期却是“基督教中国化”理念开始系统讨论与形塑的重要时期。20世纪20年代对“基督教中国化”理念的探讨偏重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伦理)融合,至20世纪30年代后,这种探讨转向“救亡图存”,与全民族抗战紧密结合。尽管受诸多因素影响,“基督教中国化”在民国时期尚未达到理想程度,但这期间的努力仍为当下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天风》2006,(19)
香港基督教领袖赴京访内地教会及宗教局应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的邀请,香港基督教各宗派和堂会重要领袖8月14日组团到北京及甘肃等地,与中国政府和教会进行为期7天的交流活动。代表团由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前主席庞建新为团长、现任主席钟嘉乐及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主席苏以葆作副团长率领。他们访问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央统战部、北京市基督教两会  相似文献   

8.
金秋时节,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和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这对于增进中美教会互信与友谊,探索两国在宗教方面交流与对话的新机制,推动中美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特殊的积极意义。两项活动得到中美相关方面的高度评价。此次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筹措已久,堪称首创,书写了中美基督教交流与对话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沈学彬 《天风》2018,(1):32-35
中国基督教经过了三自爱国运动,成为了中国基督徒自治、自养、自传的宗教团体,使得中国教会有了一个中国形象,使得基督教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面貌相称,使更多的中国人愿意了解基督教'有以告人的信息'。正如习仲勋同志于1986年对我国基督教领袖的肯定和鼓励:'基督教已成为我国基督徒自办的宗教事业,希望我国基督教界朋友们继续坚持三自爱国的正义立场。  相似文献   

10.
顾静琴 《天风》2012,(8):61-61
中国基督教两会应邀承办的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简称世基联)国际事务委员会第51届全体会议,于2012年6月11日至15日在南京召开。参会人员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名代表,包括教会领袖、义工领袖及学界代表。中国基督教协会总干事阚保平牧师代表中国基督教两会在开幕式上致辞。会议第二日举办"中国日"活动。经济学家谈镇教授、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勇、  相似文献   

11.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武昌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汉阳是近代工业重镇,而汉口则是重要的近代通商口岸之一。近代以来,武汉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渊源十分突出,除辛亥首义以外,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纪念地、名人故居等历史遗产也十分丰富,构成了武汉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是一座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城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其信教人数众多。主要有佛教归元寺、道教长春观、伊斯兰教民权路清真寺、天主教上海路天主教堂(汉口圣若瑟堂)、基督教荣光堂等。在这里简要分析民国时期宗教历史建筑,民国时期修建的宗教建筑的宗教流派大致分为天主教和基督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西方都有着各自源远流长的经典解释与理解的传统,中国文化以儒家为代表,其正统的学问就是经学,而构成西方主流文化的基督宗教,其正统的学术是《圣经》诠释.当基督教传入中国,它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宗教经典”的世界,一方面要处理和其它宗教典籍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发展出合乎本土处境的圣经解释,这决定了汉语语境的《圣经》诠释要对其他的经文诠释传统做出回应.本文选取吴雷川(1870-1944),民国时期较具影响力、但还没有被充分研究的中国基督教神学家,通过对其作品的深入解读,发现其创造性之处在于自发地引入儒家的诠释传统解释《圣经》,概括而言,他运用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法以及“人格会通”、“设身处地”等经学方法,在儒经和基督教经“广引经文,串联互通”,试图解决两大经典相遇所产生的释义学冲突.本文将详细分析儒家经典解释的思想旨趣、致思路向和诠释意图等,是如何影响其对《圣经》文本的理解,并形成一种中国本土化的诠释策略——粗糙的“跨文化”、甚至是“跨文本”的圣经解释学.  相似文献   

13.
国内新闻     
《天风》2012,(8):61-63
<正>2012年8月会议·活动中国基督教两会承办世基联国际事务委员会第51届全体会议中国基督教两会应邀承办的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简称世基联)国际事务委员会第51届全体会议,于2012年6月11日至15日在南京召开。参会人员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名代表,包括教会领袖、义工领袖及学界代表。中国基督教协会总干事阚保平牧师代表中国基督教两会在开幕式上致辞。会议第二日举办"中国日"活动。经济学家谈镇教授、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勇、中国基督教协会会  相似文献   

14.
包兆会 《天风》2017,(9):54-55
米星如(1900-?),安徽人,中国儿童文学的光驱者之一,民国时期西方文学和宗教翻译的积极推动者,他撰写基督教社论和教会讽刺小说,并根据圣经创作过多篇小说。他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先驱者之一;是民国时期西方文学和宗教翻译的积极推动者;也是一名基督徒,撰写基督教社论,创作教会讽刺小说,其改编的旧约圣经小说《长征》成为基督教文学的名作。  相似文献   

15.
学习培训     
《天风》2020,(10)
正吉林省基督教两会于2020年8月18日至19日,以网络视频学习的方式举办预按立圣职人员培训班。培训班从"领袖的品质""基督教中国化""教会管理与规范"三个角度,讲解教会领袖应具备的品质;旨在落实教会规章和教职人员行为规范,加深他们对三自爱国运动的认识与理解。安徽省基督教两会于2020年9月1日至2日,在合肥举办2020年爱国主义教育培训班。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的古老历史和宗教的多元化决定了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多元宗教经典”构成的世界,不同时代的社会处境也对他们的信仰提出了各种挑战,会创造怎样一种阅读圣经的方法,用来诠释基督教经典并确立自己的身份意识。本文选取吴雷川与赵紫宸为个案的研究对象,以他们读《圣经》的原则与方法为例,考察中国现代基督徒知识分子是如何看待和阐释经文,试图以此为亚洲处境下的圣经诠释学提供研究的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17.
李韦 《宗教学研究》2012,(2):227-232
吴雷川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界的著名人士,他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对于非基运动的回应中,形成了以耶稣人格为中心的宗教教育观。吴雷川努力将他的宗教教育观应用于中国救亡图强的实践中,他的宗教教育观是其处境化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三解放后,上海宗教仍有“奋六世之余烈”的气象,在全国宗教界举足轻重。1950年,吴耀宗等基督教领袖到北京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周总理几次同他们座谈讨论。共产党的长期教育引导,加上基督教领导人的明智选择,使基督教走上了正确轨道,以吴耀宗先生为代表的教会领袖,对中国基督教走三自爱国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贡献不仅表现在以他为首提出了三自革新宣言,而且通过他们的行动,带出了一支队伍、一批基督教工作骨干。早在1948年春,吴耀宗就发表过一篇题为《基督教的时代悲剧》的文章,指出基督教面对人民革命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保…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05,(12):58-58
日本基督教领袖抗议首相参拜神社2005年10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到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参拜,引起日本国内基督教领袖的抗议。这次参拜靖国神社是小泉自01年4月份上任以来的第5次。日本基督教协议会的SeijiSuga牧师说:“小泉首相践踏了我们尊重和平与人民主权的愿望。”虽然日本大阪高等法院上月曾裁定: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违反宪法中政教分离的原则,但裁决不能阻止小泉继续参拜。日本国内最大新教团体之一的日本浸信会议(Japan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06,(24)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简称中国基督教两会)于2006年11月4日上午10时,在上海福寿园隆重举行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主要发起人和中国基督教界杰出领袖吴耀宗先生纪念碑揭幕仪式。吴耀宗先生,1893年11月4日出生,广东顺德人。1979年9月17日凌晨,蒙召归天。吴耀宗先生坟墓最近由北京迁来上海。吴耀宗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是三自爱国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和中国基督教界的杰出领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