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指头陀(1851~1912),名敬安,字寄禅。清咸丰元年(1851)出生于湖南湘潭县,俗姓黄,世居湘潭石潭村,以农为业。父亲黄宣杏,母亲胡氏,奉观音大士甚虔,梦兰而生。方髫龄时,即摒荤腥,随母拜月,喜闻谈佛说道。他的童年和少年充满苦难,7岁丧母,12岁父逝,因贫无所依,给邻村农家牧牛。不久,到私塾老师周云帆家扫地  相似文献   

2.
敬安禅师(1851-1912),又称寄禅、八指头陀,是声望卓著的奇僧,德高望重.他先后担任湖南六寺和浙江一寺的主持,出任中华佛教总会的首任会长.他凭着刻苦求学和诗歌创作的天赋,从23岁开始写诗,历经39个年头,写了1900多首诗,有《八指头陀诗集》十卷、《八指头陀诗续集》八卷、《嚼梅吟》一卷、《白梅诗》一卷,成为海内外著名诗僧.  相似文献   

3.
《法音》1992,(4)
参究佛法,彻悟人生,彻悟字宙万有,无不都以诸法缘起性空,作为观察世界的不二视角。从这个诸法缘起性空看待世间一切,反馈到医学上来,就更耐人咀嚼寻味了。作为四大皆空,此身非有的个人暂时存在,“心”、“身”、“境”三者,彼此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须臾不可分离,所谓心在身中,离心无境。心为精神思维,身为生理场所,境为生存环境。从这一意义上反过来看,又可认为,人身的所以存在,又离不开识(精神意识)、根(生理现象)、尘(环境因素)的三缘和合。  相似文献   

4.
八指头陀本名敬安,字寄禅,因燃去二指供佛,故自号“八指头陀”。他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僧。辛亥革命胜利后,他组织成立了中华佛教总会,被公推为首任会长。一九一二年在北京法源寺逝世,时年六十二岁。他一生不但在维护佛教事业方面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而且留下了一千九百多首诗。八指头陀出生农家,识字不多,十八岁出家,二十一岁登岳阳楼,下视湖光,一碧万顷,忽得“洞庭波送一僧来”之句,从此  相似文献   

5.
傅凤英 《中国道教》2008,(3):31-32,33
北京桃源观千峰派,全称千峰先天派,属于道教全真内丹流派,为清末千峰老人赵避尘所创。赵避尘,北京昌平人,约生于清咸丰十年(1860),幼年因患病与道结缘,后遍访真师得授丹道全诀,民国十七年(1928)开始创立千峰先天派,  相似文献   

6.
具身认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关系与个体水平的认知一样都包含了具身方面, 这一问题最直接的解释框架是关系模式理论(Smith, 2008)。Fiske认为人类有4种基本关系类型:公共共享(CS)、等级排序(AR)、平等匹配(EM)和市场定价(MP), 前三种都是具身的, 与不同的具身线索存在联系, 也得到了实证支持。当前具身社会关系研究存在不足, 例如解释范围有限、缺乏整合和深入研究等。未来可以从婴幼儿的发展性研究等入手。  相似文献   

7.
《法音》2000,(2)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以诸最胜妙华燮,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  相似文献   

8.
祖师语录     
《中国道教》2007,(4):1-1
不求利即无害,不求福即无祸。身以全为常,富贵其寄也。《通玄真言·符言》好与则无定分,上之分不定,则下之望无止;若多  相似文献   

9.
舍利是梵文(印度古典语)Sarira 的音译,意为骨身或灵骨。在佛教中,舍利通常指佛陀、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火化时结成的珠状结晶体,它作为佛教的圣物而受到尊崇。舍利有身骨舍利和法身舍利两种。佛的遗骨叫做身骨舍利(生身舍利),佛教经卷叫做法身舍利,表示佛的教法不灭。舍利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之分。如广东南华寺保存完好的六祖慧能禅师的真身,称为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2,(12)
十二年前忆创刊,法轮初转事千端。凭将双爱心一片,几度重跨百尺竿。百期文稿案头陈,寒暑推移寄此身。一字未安终日苦,敢将劳瘁报同伦。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代认知科学的新兴研究范式,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在认知的实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对于身体是什么以及身体如何影响认知等问题,有关各方的研究者却都未能给予很好的说明。佛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藉由禅修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基于身体方案的"准"具身认知的素材;其"心色不二"的蕴积身体观,"根"、"尘"、"识"相互缘起的认知观以及独到的"第一人称研究方法"(禅观)等,对于当前具身认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义净"是中国佛教史和翻译史上开辟一个新纪元的高僧,是中印文化的传播者,是中印人民友谊的象征,是中国人民的脊梁。"(季羡林:《中印文化交流史》)赵朴初曾作词《鹧鸪天》赞云:"又现长空万里身。看教日月作双轮。一池春水观南海,万顷清荷赏白云。寄归传,念艰辛。今朝弹指几由旬。大鹏金翅当青鸟,纸椰香傥足珍。"义净从7岁时,先后师从善遇和慧智学习,他们都是著名佛教大师佛图澄弟子竺僧朗的法嗣。义净师承佛门高僧,有深厚的自身修养与文化素质。唐贞观二十年(646),义  相似文献   

13.
吴志 《天风》2015,(4):50-51
谢洪赉,字鬯候,号寄尘,笔名庐隐,为中国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翻译家,中华基督教青年会(YMCA)最早成员之一。1873年,谢洪赉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牧师家庭。其父谢元芳早年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接触了变味的基督信仰。太平天国失败后,他在家乡听美国北长老会宣教士布道,真正明白了真理,受洗归主。经过几年学习,在家乡开办小学,后被按立为牧师,在慈溪、余姚等地牧会。谢洪赉从小信仰虔诚,聪明好学,熟读圣经与国学经典。19岁  相似文献   

14.
旧时梅香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梅花和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与兰、竹、菊合为“四君子”。它不但姿态高雅、芳香幽远,而且象征着一种美好的品格,为人称道。  相似文献   

15.
容膝之心     
正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有言:"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意为:倚着南窗寄托傲然自得之心,在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里也非常安逸。陶潜是因为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于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及"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他说出了出仕时真实的想法,可见其坦诚的天性。  相似文献   

16.
身受     
我身为业报果,四大假合而成。身受以身为基础,同样了无自性。然而,众生业报未了,身受不断,我执之念,由是而生。身受依于五根,眼耳鼻舌身是也;根尘相对而生五境,色声香味触是也。五境映现于心,心又生境。故有五根五境或六根六境之说。同尘而异境,乃众生阿赖耶识种子有异使然;同尘同境,乃众生共业所感。身受于心之影响最为直接,实乃生般若智慧之第一障碍。凡夫迷失,多为身受所牵,趋乐避苦,心力耗尽,烦恼不断,生死末了,终为境转,而不能转境。解身受之缚,最根本处着力,在于超越心境之对待。《七佛渴》有云,“假借四大以…  相似文献   

17.
具身社会认知:认知心理学的生态学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灿灿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11,34(5):1230-1235
具身社会认知是具身认知同社会认知对话的产物,这种对话从三个维度展开,即具身自我认知、具身人际认知、具身群体认知。本研究不仅论证了具身认知的视角提高了传统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生态效度,而且从进化心理学、镜像神经元视角对具身社会认知的现象进行了探析。具身社会认知作为一种研究思潮,面临着许多挑战:(1)具身社会认知是对行为主义研究范式的回归;(2)具(体)身(体)是社会认知过程的一种附带现象。  相似文献   

18.
正义净法师(635-713)是我国唐代高僧、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是我国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与东晋法显大师、唐玄奘大师并称为我国"三大求法高僧"。义净法师,俗姓张,字文明,齐州山茌县山庄人(今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1]。其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以下简称《求法高僧传》)与《南海寄归内法传》(以下简称《寄归传》),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经典之作。义净法师的籍贯,向有"范阳"与"齐州"两说。明嘉靖《山东通志·山川》记载:"碛金(湑)山在长清县城南三里,山有真相院。  相似文献   

19.
真主说:“谁行尘微之善,谁必将见它;谁作尘微之恶,谁必将见它”。(99∶7—8)穆圣说:“真主的拷算是神速的。”在“给衙埋台”日(复生日)真主复活人类,并对每人生前言行进行审算,这是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之一。安拉是公正严明的主,那一日,无我能逃脱他的拿问。为祈求真主减轻或赦免亡人的罪责,穆斯林可以为穆斯林以一定的方式作“都阿宜”(祈祷),尤其是亡人子女的“都阿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察了先秦至唐道家和道教“理(治)身理(治)国”思想的发展。道家及道教各派都曾围绕着身理(治)身与理(治)国的关系进行过不同层次的探讨。从“天人合一”原则出发,道家和道教各派不仅将身与国比拟为结构和功能相似的有机系统,而且对于理(治)身与理(治)国的终极基础和实践原则作了深入地剖析。随着语境的变迁,特别是在唐代,原道家语义被转换或开掘出新的内涵,故“理身治国”的实质内涵也在变化。“理身理国”观体现了道家和道教各派对个体生命及其生存状态的深度人文关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