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国志》、《华阳国志》及《后汉书》均载:汉末沛国人张陵,客于蜀,学道鹄(鹤)鸣山中,造作道书,创立五斗米道(亦称天师道)。此鹤鸣山之位置,据唐人李贤注《后汉书》云:“山在今益州晋原县西”。即现在的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境内。为了亲眼看看这块道教发源地,我们于一九八三年八月十五至十七日,对大邑县鹤鸣山道  相似文献   

2.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的蜀之鹤鸣山究竟在哪里?本刊曾发表过四川大邑县鹤鸣山为道教发源地的文章。现在蔡运生先生提出四川剑阁县鹤鸣山才是张陵创教地点的新见解,我们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刊登其来稿。  相似文献   

3.
鹤鸣山是道教的发源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几经兴衰。自1987年鹤鸣山道观开放以来,楼堂殿字逐步恢复,宗教活动正常开展。本人于2000年8月赴鹤鸣山进行田野调察,特撰此文以对鹤鸣山道教的历史与现状及其中元法会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5.
“悠悠川西行,浓浓神仙意”,带着对道教发源地的景仰和崇拜之情,金秋十月,我前往大邑鹤鸣山参访。鹤鸣山,又叫鹄鸣山。位于四川省大邑县城西北二十五里的鹤鸣乡悦来镇境内,海拔一千多米,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形似鹤或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闻名。东汉顺帝汉安年间(126-144年)祖天师张道陵在此创立正一盟威之道,民间称五斗米道,尊称天师道,由此道教正式诞生。行至山中,只见山间道观星星点点,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它显得古老而又年青,说其古老,宫观在汉代已有,“文革”中毁于一旦;称其年青,全部道观均为近十年内重建…  相似文献   

6.
鹤鸣山记     
鹤鸣山,又作鹄鸣山,在四川大邑县北二十五里的鹤鸣公社三峰大队境内。其地古柏葱茏参天蔽日,鸟声啁啾,清脆悦耳,三面环水,双溪合流。古称“鹤鸣双润透龙泉”,即指此水。为县中八景之一,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圣地,其官观殿宇,迭经兴废,至文化大革命前,汉唐旧观和宋代勒赐重建的殿宇、遗址,俱已不见,惟明清两朝的建筑和一些古迹尚存,足供游人登临凭吊。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我曾在此住过一段时间,暇时常留心这里的文物古建和  相似文献   

7.
城山是道教名山,鹤鸣山是道教发源地,都在成都市17个县(区)的区域内。但此二山,各在一地,一在灌县,一在大邑县,自古以来,都无异议,可是1981年出版的《宗教词典》却说“鹤鸣山是青城山的后山”,而将鹤鸣山这一词目抹掉。1981年出版的《辞海·地理分册·中国地理》、1983年出版的《辞海·宗教分册》在词句上虽没有明白表示接受“鹤鸣山是青城山后山” 的说法,但同样地也将鹤鸣山这一词目抹掉(按  相似文献   

8.
维公元二○○八年四月十四日,岁在戊子甲寅,时值甲申吉辰,世逢盛平,万象更新.昆仑之麓,广都之野,祖庭之地,道源圣城,太上后裔,华夏子孙,偕海内外道教界人士,怀赤诚之心,奉俎豆之仪,以雅乐芳花,华章盛典,恭祭太上圣哲,高明大帝,于太上鹤鸣神山治,告奠于太上、天师席前,辞曰: 昆仑巍巍,长江滔滔,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9.
鹤鸣山吟秋     
漫天枯叶老枝柔,一壑萧瑟荡不休。落花无语黄泥喜,飞鸟有声骚家愁。莫惜西风凝香冷,当共明月照心幽。逍遥还是玄衣客,长袍拢尽一山秋。鹤鸣山吟秋@演静道人  相似文献   

10.
游鹤鸣山记     
久慕鹤鸣山,欲往参访,以路程遥远,未获偿愿。今年七月中旬,应邀到成都青城山古常道观讲学之后,下山小憩于建福宫。实在幸运得很,恰逢鹤鸣山迎仙阁住持张至益大师也在建福宫歇息。他是欲上山拜访青城山古常道观住持傅元天大师的,因听说傅大师已去成都,故在此留候。我与张大师在四年前曾见过面,老友重逢,自然感到亲切。语及鹤鸣山近况,张大师兴奋地说,古宫观现正在修复中,并十分豪爽地邀我去鹤鸣山一游。这对我来说,正是久已向往的事,欣然应邀。我们乘建  相似文献   

11.
鹤鸣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鹤鸣乡三丰村境内,北距大邑县城十三公里,系邛崃山脉东麓青城山区的南侧支峰,与现属灌县的道教著名胜地青城山天师洞相距仅三十公里,在东汉时同属江原县管辖。明代蔡长通撰《鹤鸣山迎仙阁记》云:“西蜀名山,甲于天下,而青城为十大洞天之一,其周回几十里,地脉衍迤,分支  相似文献   

12.
鹤鸣山道士王明月卫复华王明月,全真龙门派第20代道士,俗号青峰,四川南部县人。家小康。自幼勤学好武,能医。民国初年,应四川军事考试,名列第二。卖田买枪,募勇编军,任职团长,年30左右。在开赴南京整编时,人枪被扣,愤而退役。回川去保宁县城(今阆中)玄极...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道教协会、四川省道教协会、成都市道教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于2004年6月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青城山隆重开幕。开幕式由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道长主持。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唐诚清宣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傅铁山于开幕前发来的贺电(全文另发)。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副司长王廷恺先生宣读了国家宗教局发来的贺信,贺信中祝“道教界继承和发扬传统,团结信众、服务社会,让古老的道教普熏四方,佑我中华国富民昌。在新世纪中与时俱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  相似文献   

14.
陈旭 《管子学刊》2010,(4):42-45
中国古代冶铁术历史悠久,然而冶铁术发明的源头在何时、何地,至今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记载的研究和对国内最早冶铁遗址发现的考察,以及结合对当地民间遗留大量冶铁文化的相关内容分析,考证淄博铁山为中国冶铁发源地。  相似文献   

15.
冶铁文化是齐文化的主要特色文化,是齐国富国强兵的主要标志.对冶铁文化的研究是世界范围内大的史学课题,对它的起源及冶炼过程的研究是一个科学的复杂的过程,历来史学家多有其说.冶铁术的发明,加快了我国文明进程,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作用.研究证明先秦时期的齐国具备了发明冶铁术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基础,淄博铁山是中国冶铁的发源地,齐国发明冶铁术的时间当在西周晚期,春秋时期的齐国已进入铁器时代.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组委会: 欣闻2004年6月5日至1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举办"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我接到邀请,因故不能出席,特发此电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会代表和朋友们致意并表示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17.
我在鹤呜山迎仙阁中见到了老道长张至益住持,并同他进行了愉快的交谈。老道长原籍资中,出生于成都,三岁丧母,六岁丧父,随舅父住乐山,十六岁时,患了一场大病,几至不起,病愈后即到大邑鹤呜山出家,拜王明月(即著名道士王青峰)为师,先后在青羊宫等处学习道教经仪和道教武功。建国前夕,在大邑王泗乡田庵子任主持。土改后,定居王泗农村,从事骨科医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被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青城山住持傅元天聘到青城山传授道教武功。去年回鹤呜山迎仙阁任主持。  相似文献   

18.
鹤鸣山、一作鹄鸣山。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外一百四十五里、大邑县西北二十五里的鹤鸣乡三峰村境内。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得名,自汉至今,沿用无改。据《三国志》、《后汉书》、《魏书》等书载的东汉顺帝时天师张陵创建五斗米道,即中国道教的发源地。这里有参天蔽日的葱笼古柏;清脆悦耳的啁啾鸟声;长流不息的滔滔龙津;三面环水,双溪合流,俨如飘佇在荡漾碧波中的一座仙岛,或四周绿绕的天城。山之古观,据明代左翘《鹤鸣山记》载:“始建(结庐)于汉安徵士张道陵”,其后迭经兴废,永乐时。又两建醮坛,御赐药物经卷,嘉靖朝,再次醵金增饰,置产数百亩,以继往来宾客,清代以降,更建文昌等殿,至文化大革命前夕,拥有太清(老君)、天师、紫阳、文昌、迎仙等一百多间观宇殿堂,建筑面积达二二○○平方米。  相似文献   

19.
汉、鹤鸣山,属益州蜀郡江原县地(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始建鹤鸣化治馆。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23《郡国志》:“蜀郡,秦置。有江原县。” 后晋刘煦监修《唐书·地理志》:“武德元年,改诸郡为州。贞观元年,以益州置剑南道。剑南道领成都府及彭、蜀、眉、邛等三十八州。邛州、临邛郡,武德元年析雅州置,显庆二年徙治临邛郡,领县七临邛、依政、安仁、大邑(注云,唐咸亨二年析益州之晋原置)、蒲江、临溪、火井”。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31日上午,经历了地震考验的四川大邑县鹤鸣山幡幛高扬。来自两岸四地的500余名道教界人士,云集鹤鸣山道源圣城,举行"中国道教界为汶川地震灾区祈福追荐赈灾大法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