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生活在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如若听闻不到法音的宣流,就好象在茫茫的大海里行船失去了目标和航向,随时都会有触礁沉没的危险,这是何等的痛苦与不幸;如果一个人生活在渺无人烟的孤岛,接受不了知识的教育,受不到法音的薰陶,如同固执呆板没有开化的原始野蛮之人,同样是苦不堪言!要知所有的众生之类是没有间断地轮回六道,如果堕落畜生道、饿鬼道那又是何等的苦啊!所以佛陀要我们珍惜人身,把握人生,因为“人身难得”,一失人身万劫难! 诸佛世尊要我们珍惜人身,但并不是要我们珍惜这个色身,而是要我们利用这色身更好地自利而利他,咸令一切有情众生得大  相似文献   

2.
读书何用     
正有一度我对读书失去信心——对我这样从小就嗜书如命、与书为伴,十一岁就变成"小四眼"的人来说,对读书失去信心几乎意味着信仰的动摇,那种痛苦无以复加且不可言说。原因很简单,我打年轻时记性就差,什么事都是撂爪就忘,包括所有的幸与不幸。一本书读过之后,还能记得其中的几句话,就算很不错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开始奉行"读书无用论",反  相似文献   

3.
学佛随笔     
佛慧 《法音》2004,(12):34-34
○此心本无善恶,亦能善能恶。○性急没有用,因缘和合才会成功。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能力(心志、专业知识)+机遇=成功。○发出善的信息,如何回馈就随缘。○成功者是所有因缘的集合,不能有骄傲的心理。○众生心力互为影响,悟证心性才能免受影响。○莫固守着已失去佛教精神的传统糟粕,莫以仪式为师。○心灵的宁静来自于放下,没有人能给我们痛苦,只有自己给自己痛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要记住!不要因为别人的缺点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情。○无限的过去形成了现在。○自杀是一种痛苦,是逃避,非解脱。○轮回就在一念之间,明本心性,当下就不生,…  相似文献   

4.
无无名     
正道家的最高理想,应该是"被褐怀玉"。"道隐无名",说得很明白。用一个字来概括道家的思想,我觉得应是一个"安"字。"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里的"吾乡",不一定做"故乡"解。事实上,能"安",真的是可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的。我们的痛苦,在于我们不安。不安,是因为名利放不下。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存一留名的念想,心,就安不下来。"道隐无名。"无名,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但刻意追求"无  相似文献   

5.
有与无     
正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这是常理。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这是哲理。前者如俗话"无中生有",意即凭空捏造,后者如梁衡同志一篇哲理散文的题目——《大无大有周恩来》,也如人们平常所说的:有钱的必然无闲,无累的一定有悦。对有和无,像对得和失一样,一是要舍得:舍,有时其实就是得,或者说,没有舍,就不会有得。二是要拿得起放得下:放得下,有时其实就是舍,但与此同时,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拥有。  相似文献   

6.
同工同行     
耶路撒冷教会很兴旺,“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徒2:46)。使徒们见证福音,祈祷赞美上帝,得众民的喜爱,主就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十二使徒和主的兄弟雅各、犹大,他们没有互相轻视,而是彼此相爱,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由此,使我们想到当怎样与同工同心呢? 使徒保罗要我们“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是要叫我们看别人时,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优点,要我们心存谦卑。若把自己看得过商,就容易骄傲,若把自己看得过低,就容易自卑。对于传道人,自高和自卑都是不相宜  相似文献   

7.
痛苦始终是痛苦,舒适始终是舒适。但是舒适得太久了,舒适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短缺"构成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说,你到喜马拉雅山去,那里什么都是短缺的,连氧气都短缺。我们住帐篷,甚至要男女挤在一个帐篷当中,完全不讲什么"男女授受不亲"。人在短缺的环境下,首先是讲求生存。在短缺环境下的救援工作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如果我们在登山时出现危险,同时有老人和小孩被困,我们想都不想就会先救小孩,因为这是根据"平等原则"来的。  相似文献   

8.
看开不看破     
正有些人喜欢说"看破红尘",其实人是不能"看破"的,因为一旦看破,人就会很消极,无所作为。但人也不能斤斤计较,不然就会时时不愉快,常常痛苦。那人要怎么样?我以为,人要"看开",但不要"看破"。不过很多人分不清楚二者,他们认为"看开"就  相似文献   

9.
郭为 《天风》2015,(3):31
<正>两千多年前,孔子在江边感叹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在距2015年仅"一步之遥"的那个夜晚,也成了回荡在黄浦江畔的惋惜之音。与其说孔老夫子警示后人要珍惜时间,不如说他在提醒我们要爱惜宝贵的生命。"12·31"上海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让人心生哀叹,36个鲜活的生命瞬间被挤到了生命的终点,就像老歌中所唱的:"我终于失去了你,在拥挤的人群中……"在民众写给逝者的留言中,说得最多的是:但  相似文献   

10.
郑涌 《佛教文化》2010,(3):62-64
<正> 的许多人看来,得了"道",自然就什么都"明白"了,得道高僧一定都是"明白人"。然而,事实也往往并非如此。得"道"之后的高僧,有时也会陷入那种无法避免的困境、窘境有些似乎已经"明白"了的事情,当别人问及  相似文献   

11.
《中国破解宗教问题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一书,用了"中国"、"破解"、"创新"、"探索"等字眼,可谓国字号的大课题,但书中不少论述仅仅是作者个人从事宗教工作的感受和体会。说是"马克思没有讲清的问题,我们要讲清;马克思没有说过的问题,我们自己要说",而实际上,马克思已经讲得清清楚楚的问题,党的19号文件已经讲得明明白白的问题,作者未予领会,一说到实际工作立马难字当头。  相似文献   

12.
正失去的觉得美好,拥有的倒像在煎熬,这样说"青春",似乎毫不过分。别看我现在一做讲座两三个钟头,不带稿子还让读者觉得精彩,其实青春期的我很腼腆,是那种因自知而后自卑的腼腆,腼腆里更多的成分是胆怯是退缩是封闭自我。十七岁,日子像夏天的旱冰场上滚动的轮子,迅猛而飞扬。再腼腆的人,都有种要突破自己的欲望,我就曾半推半就地  相似文献   

13.
典型性问题     
(一) 我们不断地可以听到这种要求,就是“作家(特别是剧作家)所描写的性格必定要有发展;假若它们保持固定不变的状态,那就是作家的过错,而作品也就失去了艺术价值”,我们也不断地可以听到某种作品因为没作到这一点而受到批评。然而,这种要求似乎是不能作为文艺作品的艺术美所照例附带的规则。艺术性的规则不能和实际情况相抵触,它们并不是要把现实描写得不像它本来的那种样子;现实原来是什么样,它就应当怎样反映在艺术作品中。实际上我们常常可以遇到秉赋肤浅、性格单纯的人,甚至于你第一次看见这种人就可以看透他,整个地看透他,即使  相似文献   

14.
张姚 《天风》2015,(2):48-49
<正>初中时读过《伤仲永》,谈到神童方仲永五岁时就能吟诗作赋,但其父以他为摇钱树,致使仲永才华耗尽,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的下场。现实中,身为现代"忙人",教牧何尝没有被耗尽(burning out)的感觉。那么我们究竟在被什么耗尽呢?一、繁忙让人失去了方向繁忙是现代人的"通病",或为生活,或为功名。我们试图把时间塞满来证实自己存在和活着的价值。从踏进这个世界,人就在时间的跑道上无法停下。现  相似文献   

15.
"天燥有雨,人燥有祸。"人要"平心静气"地去做事才能成功;《管子》中很详细地论述了"静",指出了"中不静,心不治"、"心能执静,道将自定"、"静则得之,躁则失之",其中道理对现代浮躁的人们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习惯于失去     
一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得到,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相似文献   

17.
灵花一束     
《天风》2017,(6)
正祷告不是生活中的"备用胎",而是生命每天的"必需品"。神的儿女们,神的旨意原是叫我们不住地祷告,恒切地祷告。叫别人得福的同时,你已经是最蒙福的人。因为你愿意成为别人的祝福,你就成了上帝所赐福的人。说真话的好处是不用记得曾经说过什么话。神是光,你亲近神就是亲近光,你脸上就越来越有光彩;你亲近神,你心里就越来越有神采。上帝存留我们的"生命",为要完成上帝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人要有五识     
正人要有"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知识来自于我们所受的教育,以及现实中的经验与教训。鉴于教育在很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所以获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阅读。尤其对于年轻人,"课外"阅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积累了一定书本与现实中得来的知识,你就应该拥有一定的"常识"了。没有知识的人并不可怕,我们可以靠扫盲与补习来纠正他,可那些有意或者无意罔顾常识的人,或者脑袋僵化得无法接受常识的人,才真可怕。"知  相似文献   

19.
在关于应用伦理学学科性质的讨论中,那种"集‘基本价值观’和‘程序共识论’于一体"的应用伦理学观应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成果,并且是我们进一步讨论的基础。它其实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平台"与"两个端点",但它并没有真正掌握具体领域具体问题这一"端点"的本质特征,因而没能真正理解应用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广义伦理学应该是应用伦理学协商对话的共同基础。由此出发,应用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就学科而言,它不仅涉及伦理学,也要涉及其他领域的专门学科;就其任务而言,它既要确保具体行为符合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又要顾及其他具体领域的正当利益诉求;就其方法而言,它采取的是"程序共识"的方法;就其结果而言,它具有"伦理妥协"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判断一个人,要看其"所为",更要看其"不为"。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其实,"观其行",不仅要看"做什么",更要看"不做什么"。比如,判断君子和小人,如果只看是否谈仁说义,很可能看错,如果再看一下能否做到不"巧言令色",就会准确得多。这背后的逻辑是,君子一定不是"巧言令色"之人。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判断方法:一个人的"不为",更能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