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试论死亡的本质及死亡态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死亡的最高解释应当是一种哲学的解释,而医学认定的死亡可以纳入这种解释。死亡是个体人与社会关系不可逆转的脱离和中断。本质不能直接取代标准,但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标准来揭示。因此,探讨和建立死亡的标准仍然最具实际意义,但必须统驭在对死亡本质的认识之下。  相似文献   

2.
死亡:宗教的诞生地章牧只要世界上有生命存在,就会有死亡。只要人们对自己或者至爱亲朋的死亡还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就会希冀摆脱死亡的困扰。从人类出现起,死亡作为最残酷、最无法抗拒的现实一直引起人们探索的兴趣,至今,它仍然是一个古老的而又神圣的话题。正是人...  相似文献   

3.
生与死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之一,但长期以来,特别在我国,人们对死亡多是闻之骇然,谈之色变,避之惟恐不及。可是古往今来,随着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有些人对死亡从不同侧面进行歌颂,赋予死亡以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是人们对死亡的共识,但对于死亡意义的阐释在不同宗教中却各不相同。卡尔·拉纳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德国天主教神学家,从基督信仰方面对死亡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理论。本文简要梳理了拉纳对于死亡的几个主要观点:他不仅对传统基督信仰中死亡、灵魂与肉体分离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强调人作为整体的存在,而且首次提出了死亡是向上帝的全面开放,是人整个生命的圆满事件;最终突出了在基督信仰之内与耶稣基督同死同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年初始,似乎只在区区瞬间,SARS病毒便突如其来地侵入了人类的生命。现代汉语就诞生了一个使用率极高的新词——非典型肺炎。悄然无声的疫情蔓延开来,将死亡的病毒逼近人们的身体,把生命推到死亡的边沿来重新思考自己。 人活着好好的为什么要生病?本来,生老病死是一个人的人生过程,但如何对待活着或死去的问题,恐怕是每个人都最关心的。因此,当病毒  相似文献   

6.
汉代墓葬中的升仙图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暗示或表现墓主升仙的动态场景和表现仙境的图像系统;从风格上来说,其自身经历了由昆仑山向西王母图像系统的风格转变.升仙图深切暗示着汉代人对于死亡最古老的态度,即死亡并不是无,但汉代人似乎并不希冀复活和再生,而是在灵兽的护卫下飞升,进入无上的境界.由此,承认死亡又企图超越死亡成为汉代墓葬艺术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7.
非常喜欢一句歌词: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这句话平实、美丽而深刻!清清楚楚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最显而易见的关系和人生在世最自然最根本的需要。生活在生命与生命相互维系的氛围里,别人需要我们或我们需要别人,就象维持生命的水对整个人类是必不可少的一样至关重要。如果身边的人都弃我们而去,我们的生命将何以为继?有些人在生活不如意时,会轻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自以为他对自己的生命掌握着生杀大权,其实这是极端自私和残忍的表现。天主用爱救赎了人类,为了我们的重生,他把自己的独生子打发到世界上来,使我们藉着他的痛苦和死亡得到生命…  相似文献   

8.
自2002年2月27日起印度古吉拉特邦爆发10年来印度最惨烈的宗教流血冲突,到3月3日暴力冲突已经扩大到古吉拉特邦之外的地方,3月6日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增加到602人;而3月3日,印度国大党宣布,根据其工作者收集的消息,该邦15个地区的死亡人  相似文献   

9.
自杀是抑郁症最悲惨的后果。据估计美国每年有300000人自杀,其中30000人因此死亡。自杀者亲属和朋友经常的反应是:“他怎么会走上绝路,真是无法想象。”自杀并非突发。一般而言,自杀者在自杀前处于想死同时渴望被救助的矛盾心态时,从其行为与态度变化中可以看出蛛丝马迹。大约2/3的人都有可观察到的征兆。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0月8日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肆虐的森林大火,已导致数十人死亡,近三百人失踪,数万间房屋被毁,十万多人流离失所,而损失最严重的是索诺马县。41岁的巴里特·迪克是索诺马县的居民,他开了一个汽车修理店,平时店里的生意很惨淡,加上妻子在前年因病去世,让本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人数达到了17 000 000人,而这些死亡的25%是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SCD可以无任何先兆症状。一般来说,SCD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SCD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非预料中的迅速自然死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SCD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为最常见的病因,而直接引起SCD的原因是致命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及扑动、可以蜕变为心室颤动的室性心动  相似文献   

12.
简论死亡与死亡教育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死亡,是人生的一个永恒主题,尽管世上大多数人避讳论死,但死亡几乎每日都在发生,其阴影时常徘徊在人之心头。即将跨入21世纪的人类,应该有勇气直面现实,思索死亡,接受死亡教育,赋予人生以完整充实的意义。一什么是死亡?死亡的本质是什么?人体生物学认为,死亡...  相似文献   

13.
死亡的尊严问题是当代生命伦理学中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代的医疗实践中,各种新的医疗技术在老年人临终阶段的应用,已经引发了各种维护死亡的尊严之激烈争论。本文试图重建儒家的人的尊严和死亡的尊严之基本含义,并从这些观念出发,对死亡的尊严与人的生物学生命之关系,死亡的尊严与人的痛苦之关系,以及死亡的尊严同人的自主性之关系进行分析,并与西方思想家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做比较。文章还表明了,儒家关于人的尊严的观点是对以上问题作出的更好回答,它有助于化解西方死亡伦理研究中出现的概念混乱和理论矛盾。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开展死亡教育之必要性1.我国人民对死亡的态度。1991年天津医院在南开等一些大学中统计,对死亡有正确科学认识的仅占22%,更少的人对死亡的认识还很原始。停留在恐惧和孤独痛苦的层次上。接受安乐死的人更少。众多的人所持的观点是“好死不如赖活着”。...  相似文献   

15.
安乐死立法的法律价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乐死立法的法律价值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自由———人权性、效用———利益性、保障———救济性。1 自由———人权性法律的制定、运作都必须以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为主旨并最终使主体获得自由与平等。人权是人须臾不可离之的东西 ,是人的价值的最终体现 ,而肯定人的价值的最可靠、最有力的方法就是人权价值的法律化。法律肯定人权、保障人权 ,唯有如此 ,才能最终获得人权并实现人权。对人权的肯定或抹煞、保障或践踏 ,构成法之善恶的分水岭。安乐死立法 ,具有自由———人权性的法律价值。尽管目前尚有“人有无选择死亡权”之…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端死亡是确定的,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普遍规律。人生下来一定有一天要死,这句话是可怕的;但是更可怕的,不是死亡的本身,而是死亡的后果。死亡是分离,死亡就是同财产、荣誉、欢乐、职位、亲友、事业等人世的一切事物完全分离。对人类社会来说,死亡是一种毁灭;一个人死了、他对于世界没有份了,不能再参加任何活动了;人们再也见不到他了,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不久人们再也不思念他了。谁若认真地观察、研究、思考一下,这的确是使人胆颤心惊的。人的本性对死亡都有反感,因此千方百计拒绝死亡。可是这一切,同死亡的后  相似文献   

17.
人是一种承担着有死性的存在物,一切从人出发并为了人的事业都必须在"人固有一死"的背景中进行。首先阐述了死亡对于医学的背景意义:死亡是人类面临的客观的、必要的限制,关于死亡的立场对于医学具有源始性与优先性,最后从三个方面揭示了当代医学对于死亡的立场:遗忘。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试行安乐死的法律思考杨新“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这是魏武帝曹操的一句非常富有哲理性的名言。死亡,是自然界中无法抗拒的客观规律,任何生物包括人在内无论其寿命有多长,总是避免不了死亡。既然如此,如何无痛苦地死亡,是每个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患有“绝症”的患...  相似文献   

19.
<正>生命价值观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生死观是生命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的生死观是"未知生,焉知死",主张将死亡视为一种归宿而泰然处之。缺乏对死亡意义的探寻,也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死亡对人的生命所具有的终极关怀意义。这种生死观导致中国人长期缺乏生命神圣的观念,缺乏对生命存亡的深切关怀;政治化的死亡态度弥漫社会各个领域,使有关死亡的诸多复杂问题被简化和弱化。  相似文献   

20.
嫉妒,是对他人声誉、德行、成就、地位的一种恼恨和敌视心理。这是一宗大罪,嫉妒为害之甚,说来触目惊心。 人最大的不幸——死亡,就是由嫉妒而来。“事实上,天主造了人,是为永生不朽的,使人成为他自己本性的模样;但因魔鬼的嫉妒,死亡进入了世界,凡是与它为伍的人,都将经历死亡。”(智2∶24.24)罪恶进入世界,就是由于魔鬼的嫉妒。天主造的新世界是那样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