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很幸运,这四十多年来,我能够一直研习道教。在剑桥时,我曾追随著名的李约瑟博士进修。而在中国,我有幸能与许多高道和老师们一起共事,并参访了从泰山到青城山等重要宫观,其中也包括问道白云观和楼观台。道教教给了我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它很简单,却具有革命性。我们并非生存在自然之外,我们不是站在自然之外进行观察的局外人。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的身体是宇宙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正>在以儒家为核心政治意识形态的古代社会,弱势群体处在社会的边缘,在经济、社会、政治地位上备受歧视。道教作为一种从底层发展起来的宗教,其核心理念与宗教实践都充满着对弱势群体的同情、推崇、关爱与帮助,体现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一以现代文明眼光来看,人类社会主流价值观是男权的、成人男性主导的,多数宗教与哲学对女性或忽视或当作男性的工具。与老子同时代的孔子即有惟女子与小人难养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召开全国性的、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大会,意义重大。首先,从国家层面,说明国家已经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其次,从社会层面,生态环境已经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全社会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4.
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是道教文化与旅游经济研究领域里两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最终需要依靠行动与实践。实践不仅能够将想法与现实的条件相结合而产生真实的效应,而且对于人的认识会有所改善和深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实践,应该向何处“讨教”?无须舍近求远,中华传统文化中便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经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朱熹园中所言,“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儒释道三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三家的生态实践具有共同的特性所在,值得深入研究与评析。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自然保护角度来说,道教的洞天福地就是最早的生态自然保护区,环境秀美,生长、繁衍着大量的生物种类。而身居其境的历代修道者也始终关心着山山水水、动物植物的保护,从而为今人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生态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描写的是唐代高僧玄奘及其弟子历尽艰辛前往西天求取佛经的故事。但是,小说中也描写了大量的道教人物,介绍了道教的基本信仰和主要特征,为读者了解道教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8.
道教人生观与生态智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全球性的环境恶化问题进行反思时,许多有识之士指出: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类自身的问题,是人类生活方式的问题。正是那种向外索求式的、以满足各种欲望为目的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对环境的掠夺和破坏。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恶化问题,必须在生活方式上来一...  相似文献   

9.
王康 《中国宗教》2022,(8):50-51
<正>一、道教戒律关于生态文明的规定很多道教戒律中都有保护自然环境以及戒杀动物、植物的戒文。由于道教戒律繁多,在此就以道教戒律中规模较大、内容较全的《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和《中极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经》为例,对其中有关生态文明的戒文进行阐述。(一)《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关于生态文明的规定。《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形成于东汉的《老子想尔注》之后,东晋之前。  相似文献   

10.
<正>道教素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在古代社会里,它与儒、释合称三教,是中国文化的支柱之一。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格局大变。及于现代,中国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格局,原来所谓三教的地位也随之大变。那么在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道教的文化地位应当如何看待,道教本身又应当承担起什么样的文化责任,可以有什么样的作为呢?当今,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意义。对于道教来说,这是一个认识自己的文  相似文献   

11.
道教与旅游──道教旅游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道教神仙思想的产生与旅游的关系,“游”在道教中独具的宗教精神象征意义及旅游在道教宗教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做了分析,指出道教与旅游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道教旅游文化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在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道教是在东汉顺帝年间形成的一个重人贵生的宗教,先秦老庄道家的自然人文主义学说是其教义和修行理论的主要支柱。纵观道教近两千年的发展历史,古老的道教虽然没有直接对生态问题进行过专门性的探讨,但从其理智妥善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所形成的环境潜意识中,人们惊讶地发现,长期受到忽视的道教文化中却蕴含着极其广博而又深刻的生态智慧。一、道生万物的平等观。道教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都是道的产物,道性无差别地遍布于任何事物中。《太平经》云:“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无能子·圣过》也说:“人者,…  相似文献   

13.
道教的生态观强调人与生态自然万物同生共运的浑然一体,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然、和谐、生命和健康,反映道、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生态美的总纲,是道教生态和谐美的最高境界,它反映了生态生命系统与自然生存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所展现出来的美的形式。一、生态系统和谐美道教认为生态系统具有规律性,这就是“道”。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天地万物和人都是从这个“道”产生的。这个“道”,即是万物之宗,又是万物之始,更是万象之源,使天、地、人等宇宙万物在“道”中实现了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1…  相似文献   

14.
道教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以“道”为最高信仰,以修道成仙为核心的我国传统宗教。一般理解,以修道成他为核心的道教与现实生活没有多大联系,但是纵观道救起源与道教发展衍变历史,中华道教文化传播与中华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紧密相关。大律师傅宗天方丈在时常说:“道教文化与中华民族远古时期文化同根同源,道家文化起源于‘无极太极’,道教起源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家文化与道教教理教义,都是从无和有总根源开始衍绎发展”,形成为我国独具的宗教思想,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5.
佛教的生态理念和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佛教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通过解读佛教经典,考察古往今来佛教徒的实践,都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这种生态意识也许能够为解决当代生态危机提供帮助。佛教的生态理念主要表现在它的自然观、生命观和理想观三个方面。佛教徒将自然看作是佛性的显现,万物都有佛性,都有自己的价值。中国天台宗大师湛然将此明确表述为“无情有性”,即没有情感意识的山川、草木、大地、瓦石等,都具有佛性。排家更是强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价值。基于这一缘由,清净国土、珍爱自然是佛教徒天然的使命,这对…  相似文献   

16.
试析道教无为而治与生态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霞 《宗教学研究》2004,10(4):45-50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逐渐与政治结合,形成生态政治,推动着生态的政治化和政治的生态化,以提高国家、政府、群众、个体在政治纬度上对解决生态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切度,在欧美各国形成了以生态原则为基础的绿党组织.我国的生态与政治关系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在生态政治理论探索中,我们不仅要参照西方,也应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与生态政治有关的思想,对之加以重新阐发,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政治思想.道教天人合一、无为而治、以民为本、身国同治和非兵等政治思想与今天的生态政治既有共同之处,也独具特色,对我国生态政治理论的丰富和环境治理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内丹是道教历史上的一种特殊修炼方法体系。它起源甚早,但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它逐渐融摄吸收各个朝代的科学技术及各家学术精华,汇聚成一门体系精严完整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它既是中国古代文化整体的产物,反过来说,又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道教是兼具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宗教,其蕴含的生命为本的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都是中国所特有的,同时与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相通,与最新的科学理念一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人文内涵。道教具有民族性的表现道教民族性表现之一在于体现着中华民族所特有  相似文献   

19.
<正> 一提起我国的传统文化,似乎仅是指儒家文化,其实我国的传统文化乃是诸子百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特别是指儒释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其涵容十分广泛,包括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道德观念、民间风俗、古代科技等等。道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社会、哲学、文化等诸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这里仅就哲学思想、文化艺术、古代科技三方面,来略陈道教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宗教与生态的关系即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召开有多次会议、办起了刊物和培训,1996-1998年期间在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举办了十几场宗教与生态的研讨会,出席的600多名代表中有宗教学家、科学家、伦理学家、性别研究学者、经济学家、公共政策制定者等,围绕佛教、儒家、道教、基督教、印度教、犹太教、锡克教、伊斯兰教、神道教等宗教与生态的关系展开讨论.《道教与生态》论文集就是这些系列会议的成果之一.在当代西方关于环境问题的讨论中,道教和生态常被当作天然的伙伴,道教也因此在西方越来越有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环境伦理学》等重要刊物中均有专题文章讨论道教与生态的关系,也有《亚洲传统思想中的自然:环境哲学论文》等著作梳理道教的生态智慧.而《道教与生态》论文集则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索.该书由哈佛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全书收录美国、欧洲、加拿大、中国、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学者的文章20多篇,分"提出问题"、"道教典籍的生态意隐"、"文化背景中的道教与生态"、"走向道教环境哲学"、"当代道教实践对生态的关注"五个部分,对道教能否有助于生态学、在哪些方面能促进或影响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提出了见仁见智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