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吉 《法音》2002,(9):42-43
由山西省五台山研究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联合主办。五台山碧云寺、显通寺承办的五台山佛教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于8月8日至11日在五台山台怀镇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对东亚所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从唐宋时期至五台山巡礼求法的日本僧人,和五台山有着缘源关系的日本寺院,在日本流传的五台山文殊像以及东大寺的“四圣御影”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五台山佛教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研究会形成一门专门学问——五台山学吗?任继愈先生的入室弟子、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五台山研究中心主任崔正森研究员对此深信不移,他和他的同道多年来推出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就是为此付出的努力。这些成果包括《五台山佛教文化》、《五台山佛教建筑艺术》、《五台山宝塔研究》、《五台山与亚洲佛教文化》等数百篇论文以及《五台山游记选注》、《五台山诗歌选注》、《五台山楹联牌匾集锦》、《五台山碑文选注》及其主编的《五台山文物集粹》、《五台山诗文撷英》、《五台山(传)(志)选编》、《五台山旅游览胜》、《五台山画册》、《山西寺…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法师、专家学者、嘉宾朋友们:在五台山申遗成功和第二十届五台山国际旅游月暨第六届佛教文化节开幕之际,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首届五台山论坛”的举办。本次论坛主要目的就是诚邀社会各界、海内外专家学者,深入挖掘佛教文化内涵,积极探讨遗产保护管理措施,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我代表五台县委、县政府、景区党委、政府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5.
由五台山研究会、山西省社科院、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主办、五台山碧山寺、显通寺承办的“五台山佛教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于2002年8月8日——11日在清凉圣地五台山五峰宾馆胜利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五台山研究会特邀顾问、北京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申维辰、原山西省人大副主任、五台山研究会会长李玉明、山西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五台山研究会副会长张成德、山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周新玉、原山西省旅游局局长杨建峰、山西省旅游局副局长韩和平、忻州市副市长谌常瑞、五台县县长。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研究》1990,(3):3-4
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它历史悠久、寺庙林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了加强对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开发和研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五台山研究会于1990年7月24日至28日在五台山栖贤阁宾馆举行了“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双方代表是:中方代表为,代表团团长、山西省社联主席。  相似文献   

7.
五台山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有维管植物103科459属1019种,根据经济用途可分为16类。五台山民族植物丰富多样,采集业是当地仅次于农业、旅游业的重要经济产业。五台山居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利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五台山佛教文化与五台山野生植物资源的密切关系,五台山野生植物资源在佛教文化及佛教医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及利用,是一项值得开发的民族植物产业。  相似文献   

8.
五台山研究会学术规划大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台山研究》2001,(4):42-42,47
为积极开展对五台山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使五台山早日加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并形成一门“五台山学”,特制订五台山研究学术规划如下:一、工作宗旨 以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贯彻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五台山进行以佛教文化为主的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为五台山及山西乃至全国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1、五台山地理 古代五台山地理范围 现代五台山地理范围二、研究课题 今日五台山旅游区的界定 自然风光、气候特点、山川、地质、地貌、水文2、五台山历史 历史沿革 重要历史名…  相似文献   

9.
7月21日,《五台山世界文化遗产档案》阶段性成果汇报及评审会议在佛教圣地五台山举行。山西省人大原常务副主任、五台山研究会总顾问杨安和,山西省人大原副主任、五台山研究会会长李玉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佛教考古专家杨泓先生,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著名佛教艺术史专家罗世平,原山西省旅游局局长、五台山研究会副会长杨建峰,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五台山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崔正森,山西省出版传媒集团副总、五台山研究会副会长崔元和,  相似文献   

10.
自1985年4月五台山研究会成立之后,同年12月,又创办了《五台山研究》。从此,开始了对五台山的研究工作。1987年9月,在白清才副省长的主持下,研究会召开了首届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会上,代表们就提出了“五台山学”的问题,并就创立“五台山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17年来,研究会出刊了《五台山研究》70余期,发表文章900余篇。其中,对十大寺庙作了专题研究,并出版了专刊。同时,还考察了五台山历代寺庙375座,出版了两套五台山文化丛书,对五台山的方方面面作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由省社会科学院和五台山研究会组织几位同志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从中选出有关五台山的一部分记载,重新加以点校注释,陆续出版一套五台山研究丛书。其中包括《五台山游记选》、《五台山古诗选》、《五台山楹联集锦》、《五台山碑文集注》、《五台山佛经总目》、《五台山佛教史》、《五台山花卉》、《五台山革命史》、《三传点校注评》及《五台山巡礼行记校注》等。这批文献资料跨越历史一  相似文献   

12.
敦煌写本《五台山圣境赞》为晚唐五代僧人玄本撰写的赞颂五台山的诗歌集,由11首诗组成,分别颂赞了文殊、普贤二菩萨、五台诸峰、金刚窟、阿育王塔、罗睺罗肉身等圣迹,语言典雅优美,富有想象力,堪称五台山颂诗的上乘之作。诗集以五台山诸圣迹为主线,宣扬了五台山的奇异与神圣,同时也反映了中印佛教的结合和中原与敦煌的佛教文化交流。这些诗作冲破中国传统的俗诗和雅诗之间的壁垒,也不受宗教与世俗之别的束缚,视角独特而新奇,堪称印度佛教文化对中国诗歌创作产生影响的力证。  相似文献   

13.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驾鹤仙逝,令全国佛教界人士及广大人民唏嘘感叹不已。赵朴初先生不仅是著名的宗教领袖、知识渊博的佛学家,而且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朴老生前两次到五台山,接见五台山僧众,作词歌咏五台山,为宣传五台山,弘扬佛教文化,多次挥毫作书,在五台山留下珍贵墨宝。五台山僧众深情地回忆往事,深感赵朴初先生始终情系五台山。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圣地之一,距离北京较近,遂成为清代皇帝经常巡幸之地。祭祀朝圣作为国家的一件大事,除其前期的长期准备外,每个皇帝要求的出行规格也不一样。嘉庆帝巡幸五台山,前期准备长达8年之久。从巡幸五台山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嘉庆帝崇实黜华的出行风格和对于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发展,以及五台山佛教地位的提升,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五台山是享誉国内外的佛教圣地。唐代时五台山佛教达到鼎盛,寺庙林立,高僧倍出,“学佛道者,多宗旨于五台”。因此并有许多国内外的僧人前来巡礼弘法,特别是吴越之地的天台宗九祖湛然、华严宗四祖澄观等高僧至五台山弘传天台教义与华严宗旨,从而促进了五台山佛教的兴盛发展。五台山也有好多僧人至吴越参访弘法。这种相互交流为两地的佛教文化丰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五台山与天台山佛教文化交流周祝英五台山,原名紫府,为紫气仙人所居,是道教的一个道场。其在山西省东北部,为太行山之北端。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座台顶。其中,东、南、西、北四台,拱立四方。而中台巍巍,独立中间,大有群臣咸服之势。五台中心区左襟右带,犹若...  相似文献   

17.
五台山这1310首诗歌,显示了五台山佛教发展的历史轨迹,展示了五台山文化的丰富多彩,揭示了各类历史人物的五台因缘,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法师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 ,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五台山佛教文化国际学术会议。在此 ,我谨代表五台县委、县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区委、区政府 ,对前来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法师、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五台山位于五台县东北部 ,总面积 376平方公里 ,为文殊菩萨道场 ,与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合称我国佛教四大名山。而五台山居于四大名山之首 ,也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千载文明积淀 ,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改革开放以来 ,…  相似文献   

19.
正2000年,崔正森先生积20年心血撰成的煌煌70余万字的《五台山佛教史》出版,引起国内外学界一片热议,好评如潮,把五台山佛教文化热烧到了白热化,为推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究与旅游热起到了积极作用。当时,我在一篇书评中就欣喜地说到:"五台山学已经呼之欲出了。"2009年,五台山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再次掀起五台山热,构建"五台山学"已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24—27日,中日第三届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在五台山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中日五台山佛教文化研究学者30余人,五台山佛教界、五台山区政府也派人参加了会议。7月25日,山西电视台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