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不尽的康德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是法国哲学群星灿烂的时期,显示了一种世纪末和世纪交替的特色。这时的法国哲学家每有新的精彩议论,常使人在眼花镜乱中惊心动魄。但法国的这些哲学新星,都有深厚的学问基础;他们是“现代的”、“后现代的”,但他们并没有把“古典的”抛开一边,而是认真地研究它,在这个基础上使自己的创新在理论上厚实起来。这是“学问”之道。德罗兹(GillesDeleuze)是法国哲学新星中的一员,思想相当激进,但1963年,他出版过一本论康德哲学的书,叫“LaPlilosophieCritiquedeKaut”。这本书1984年被译成英文出版。我最…  相似文献   

2.
我已向研讨会提交了一篇题为《“发展是硬道理”的道理:哲学基本原理与经济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的文章。现在我想一边对这篇文章做些介绍,一边补充讲一些有关的想法。 一、在那篇文章一开头,我想到举行这个研讨会的时间正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两周年,因  相似文献   

3.
末木  文美士  龚颖 《世界哲学》2009,(5):115-125
本文通过对近年在德国出版的有关“日本哲学”的三部专著进行深度评介,思考了如下问题:即使在引入西欧哲学之后的日本近代时期,我们有可能谈论日本的哲学,那么在这之前是否存在谈论“日本哲学”的可能性呢?上述三部专著从什么观点出发使日本思想被当作“哲学”来把握成为可能呢?对于这个方法论性质的问题,本文从对佛教思想的理解方法这一角度,作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4.
作者将《纯粹理性批判》视为康德哲学的“哲学全书”,认为它不仅是对“我能够知道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而且也是对理性关切的另外两个问题,即“我应该做什么?”与“我可以希望什么?”问题的回答;同时,康德对于“知识”与“希望”的探讨最终都是为道德服务的。康德通过先天综合不但解决了自然科学如何可能的问题,而且一举解决了道德及其基础———自由如何可能的问题,从而使哲学不但具有了超越时代与文化的自明的有效性,而且也展示出其道德———实践的优先性,这使得《纯粹理性批判》成为了自然科学时代具有“世界公民”性质的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5.
百忍成金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个老婆婆,种了一大片玉米。秋天来了,一只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儿十分自信地说:“老婆婆肯定先掰我,因为我是最棒的玉米!”可是,老婆婆来掰玉米并没有掰它。“老婆婆可能眼神不好,明天一定会把我掰走!”第二天,老婆婆又掰走了剐的玉米。一连几天,老婆婆没有来,玉米沮丧极了:“戒总以为自己是最好的,其实我是今年最差的,老婆婆不要我了。”以后的日子,经历了烈日暴雨的洗礼,玉米棒儿原本饱满湿润的颗粒变得坚硬了,整个身体像要炸裂一般,它准备和玉米秆一起烂在地里。可就在这时,老婆婆来了,一边摘下它,一边说:“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哟,用它做种子,明年一定有更好的收获。”  相似文献   

6.
关键在于能否哲学地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黑格尔以来,“中国有没有哲学”就一直成为一个问题。这有两个意思:第一,被黑格尔所批评的、径把传播于欧洲的“中国伦理宗教”或“中国文化”或中国传统的某种学问当作“哲学”看待的做法,其本身需要作出一种论证,也就是说,黑格尔实际上暗示了对一种文化的理解与肯定应该是具体的理解与肯定,把“我者”的成分想当然地当作“我者”与“他者”共质的内容,很可能忽略了对文化相异性的基本尊重;但是,第二,当在黑格尔的精神世界体系中,“哲学”相当于文化和文明的灵魂,他否认中国有一种可称为“哲学”的东西,即指中国文明不具…  相似文献   

7.
一位外地来京的同志走进了地铁积水潭站。站台的两边,各有一条铁道。在站的一边写着“由此开往西直门”,在站台的另一边写着“由此开往鼓楼大街”。这位同志不知应从哪一边上车,于是向我走来,并且问道:“同志,我去东直门,该在哪一边上车?”我想了一下,然后对他说:“您应在开往鼓楼大街这一边上车”。在我这个想一想的过程中,就用到了关系判断和关系推理。在简单判断中,有一部分是用来反映某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还有一部分则是用来反映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8.
所谓承转,就是先顺承对方的意思,对对方所说的话加以肯定,然后急转直下,说出相反或不同的观点。这种修辞方式常见于口头语言之中,由回答的一方使用。1.附加条件法即先顺承对方的意思,然后在转的部分附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往往是事实不可能的或主观无法做到的。如:(1)有一次,意大利音乐家帕格尼尼为了赶到一家大剧院演出,急急忙忙跨上一辆马车,他一边催车夫快点,一边向车夫问价。“先生,你要付我10法郎。”马车夫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音乐家,便有意讹作他。“你这是开玩笑吧?”帕格尼尼吃惊地问道。“我想不是。今天人们去听你用…  相似文献   

9.
从政治角度的转向——妇女问题的哲学探讨舒可文(一)人文哲学一直在努力澄清各种人际关系。通常的理解结构总是有一个“我”,再有一个与“我”相对的某一方。“我与别人(theoth-er)”只是最一般抽象的关系。这一关系主要用于知识论问题上的思考,只有知识论才讨论这种“无个性的心灵”之间的关系。而人际关系中的生活性质在“我与别人”这一抽象结构中是无法表现出来的。生活具有着存在论的性质,因此,人际关系的生活性质必须由存在论的角度去揭示。列维纳在人际关系中还区分了“我与他”和“我与你”,这确实有助于澄清许多…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意义的发问王树人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意义,决非明确,而有待发问。这里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或者说,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意义取决于什么?我认为,传统哲学,只有不经现代人研究,那才是地道的传统哲学;但也只能是一种死的哲学,与现代无关。相反,如果经过现代人研究,那么,传统哲学就会被改变,就不可能是地道的传统哲学,但却可能是一种具有活力的和具有现代意义的哲学。这一点,对于“六经注我”者,自不待言。就是对于标榜回到“本文”的“我注六经”者,也不能例外。只要看看当今问世的一些古代经典今注今译本,就对此不难明了。因此,中国传统哲学现代意义的问题,实质上就归结为有无现代人研究以及现代人如何研究的问题。其次,强调只有现代人对之研究,传统哲学才具有现代意义。这里也发生问题,即所谓现代意义是传统哲学本身所具有,还是现代人的引申?或者是一者兼而有之?我认为,这也是很难说得清楚的。最近在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上看到何炳棣先生对于杜维明先生的批评,以及连带对于整个新儒家的批评。何先生的文章抓住的要点是对《论语》中的“克己”如何理解的问题。何先生认为“克己”就是限制自己。在他看来,杜维明先生把“克己”  相似文献   

11.
1945年7月的一天,我从重庆坐飞机到了昆明,去“中国哲学会西洋哲学名著编译委员会”(以下简称“哲学编译会”或“编译会”)工作。这哲学编译会,在近代中国哲学界的历史发展中,有它独特的地位。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也可能是仅有的一个以有组织、有计划地翻译、介绍西方哲学名著为宗旨的学术机构,它不仅主编和组织翻译出版了不少介绍西方哲学的好书,也培  相似文献   

12.
1.许多哲学家,包括后期的维特根斯坦都关心过“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谈一谈哲学研究的活动。尽管我要说的并不是些什么新的或揭露奥秘的东西,但可能仍然值得一说。因为哲学家,特别是当他们专门从事哲学问题的研究时,往往忽略他们专业中一些有趣的,有人性的方面。  相似文献   

13.
列宁曾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近来一些学者发展这一论断,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亦有其“中国学脉渊承”,中国传统哲学“也构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思想资源和历史文化基础的一部分”。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提出此说和对此说进行商榷,对于我们深入、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都是有意义的。我本人一直比较关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文化的关系问题,我认为中国人民接受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除了中国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说出把共产党人和布洛赫分开的东西是容易的。这里我指的不是老年布洛赫对“苏联的官僚主义”所作的动情感的、不恰当的指责,不是他对“社会主义的畸形发展”和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没有自由”的指责,如此等等。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明确的和富有战斗性的政治态度同上述言论是对立的,他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威胁时基本上始终是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而首先是因为这样一个问题:布洛赫的哲学对于马列主义到底具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十分尖锐,因为布洛赫认为自己是一位进一步贯彻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思想的哲学  相似文献   

15.
妻子坐在书桌前忙碌地批改学生的作业,隔着房间对在客厅里看电视的我说:“你这个人已经退化了。”正陶醉于一个情节曲折的电视连续剧的我,过了好一阵才反应过来她是在和我说话。我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问她:“何以见得?”她一边改作业一边说:“你看你那肚子就知道了,刚到30岁的人,看见你就让  相似文献   

16.
股海沉浮,风险莫测。在惊心动魄的股市中运筹帷幄,确实是件很刺激的事情。提起炒股经历,很多人都会说出一串串成功炒作的战例,但同样令我们不能忘记的是那些被深深套牢“割肉”而逃的伤心往事。今年35岁的我已有七年的股龄了。在93年春夏之交的牛市中,我几进几出,痛快地赚了几把,不禁飘飘然,以为炒股这就么简单。谁知跟着一头栽到了熊市中不能自拔,从亲朋好友中聚集的8万元不出两个月损了一半,这才明白一些“股市投资有风险,谨慎决策要小心”中“风险”的含义了。此后,我一边自个儿摸索,一边瞅准时机,炒它一把,历经几年…  相似文献   

17.
朱刚 《哲学研究》2022,(5):94-105+129
与现代哲学中各式各样反主体性和解构主体性的流行做法不同,列维纳斯以保卫主体性为其哲学宗旨。但列维纳斯所保卫的主体性既不是作为存在之环节,因而可以还原为存在的主体性,也不是自身被视为原则、根据、本原的主体性,而是一种别样的主体性。在列维纳斯哲学后期,这种主体性一方面被视为“存在的例外”,体现在我对他人的说、感受、切近与替代之中;另一方面是对无限的见证,是无限由之发生的方式。如果我们把列维纳斯所说的“主体性”视为中国哲学中“心性”的对应物,而把“存在”或“无限”视为中国哲学中“道体”的对应物,那么列维纳斯这里主体性与存在以及主体性与无限的这两种不同关系,正可视为“心性与道体”在西方哲学中的两种可能。  相似文献   

18.
1997年8月国际中世纪哲学研究学会第10次大会在德国埃尔富特举行。作为课题主席,我有意选择了“什么是中世纪哲学?”这个问题作为大会的总论题,目的是更新本学会建立伊始就开始的关于中世纪哲学地位的讨论。卢汶天主教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C.斯迪尔(Carlos Steel)讲演的题目是“中世纪哲学:一项不可能的计划”,这个题目具有启发性,它把一个新的视角引入了讨论:为了把它置于逻辑的条件下,这个问题不再关心中世纪哲学的“是”[“存在”],而是关心“可能”。  相似文献   

19.
现代日本的医学医疗明显地表现出偏重“技”即偏重机械和技术的倾向,这与老庄道家的“道”哲学明显不同。“道”哲学是以与“技”相对应的“道”为中心,探究人的生命根源(即人的生命本来是什么)的问题。我是一个专门研究中国思想的学者,据我所知,“道”哲学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在日本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今天我将站在老庄道家的“道”哲学的立场,围绕“技”和“道”的实践哲学问题,着重讨论以“道”为核心的道教生命哲学的内容及其在日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道教生命哲学及其在日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日本的医学医疗明显地表现出偏重“技”即偏重机械和技术的倾向,这与老庄道家的“道”哲学明显不同①。“道”哲学是以与“技”相对应的“道”为中心,探究人的生命根源(即人的生命本来是什么)的问题。我是一个专门研究中国思想的学者,据我所知,“道”哲学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在日本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今天我将站在老庄道家的“道”哲学的立场,围绕“技”和“道”的实践哲学问题,着重讨论以“道”为核心的道教生命哲学的内容及其在日本的影响。一“技”和“道”是中国古代老庄哲学和依据这种哲学发展起来的道教宗教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