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GVC走向NVC:长三角一体化与产业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我国区域间产业部门的联系产生了弱化效应,对区域实体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国内价值链的构建,既是长三角制造企业摆脱单一地依赖全球价值链的出口导向、实现可持续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进一步一体化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系统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极为重要。而三亚市作为著名的国际海岛旅游城市,更应该着眼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服务水平。文章通过对三亚市交通遮阳亭的设置背景与现状以及使用功能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功能提升策略,有望提升交通遮阳亭的相关功能,使遮阳亭结构设计特色化、使用功能便民化、信息投放内容多元化、技术设备先进化,使其作为媒介来宣传三亚市,为三亚市城市发展起到更好的宣传作用。因此,规划建设并合理利用遮阳亭对三亚市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健  林树 《学海》2023,(2):132-140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在实体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背景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加快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重塑国家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不会转”“不敢转”“转不起”“不想转”等难题,本研究探索有哪些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数字化水平的提高?本研究基于2008—2020年长三角地区在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区域一体化对企业数字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的区域一体化水平越高,则越有助增强该区域数字技术的溢出效应和模仿效应;区域内数字化发展中呈现的俱乐部趋同效应和竞争学习有助推动企业数字化。此外,高水平的区域一体化对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促进程度高于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4.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高原,拥有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复杂的地质环境。所以,要想发展西藏的交通建设,必须考虑特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二者协调,才能真正实现西藏与世界的交流。本文论述西藏环境的脆弱性,指出西藏道路的基本特点,分析西藏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强调西藏交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必须相协调。  相似文献   

5.
孙江明 《学海》2004,(2):132-137
本文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高度 ,阐述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对苏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并从苏北实际情况出发 ,分析了该地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园区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从政府角度提出了园区建设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6.
张远鹏 《学海》2007,(6):170-174
香港回归前夕,在西方世界唱衰香港之时,台湾曾制订计划意欲取代其在东亚的区域运营中心地位,但是台湾当局领导人在"台独"理念支配下的行为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台湾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逐渐"边缘化",而香港加强了与祖国内地经济的一体化.十年来两地经济的兴衰,与中国大陆经济整合程度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大陆经济实力崛起的今天,双向互动式的经贸关系能给较小经济体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动力,香港是很典型的案例,台湾当局应该改变"去中国化"的政策措施,首先使海峡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继之以进一步的经济整合.  相似文献   

7.
陆礼 《道德与文明》2007,(6):104-106
目前关于交通伦理的研究尚处于关注具体问题的各论性初级研究阶段,其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人本原则"引申出的"安全"、"便捷"、"公正"、"舒适"、"生态"原则为价值向度,对交通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交通主客体之间多方面的伦理关系及其矛盾冲突进行理性的审视、质疑、评判,论证,寻求伦理权衡机制与解困的共识,从而为交通从冲突走向和谐提供伦理导向与支持.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结构逐渐从传统的“摊大饼、单中心”发展模式向“多中心、多组团”转变,越来越多原本规划位于郊区范围的基础设施建筑逐渐被纳入城市发展核心区。以变电站、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水处理厂等为代表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占地面积大、功能单一,在土地资源上给城市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因此,探索新的基础设施设计模式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基于空间生产视角与现有的设计实践,总结现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化设计策略,并对其在地性改进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9,(3):55-61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研究信息化和科学数据的结合推动了科学研究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产生,并促进科研数据管理进入一体化、共通共用的发展阶段。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信息化(e-Social Science)与社会科学科研数据管理却未引起学界太多的关注,存在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的滞后性。为更好地推动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借鉴自然科学研究信息化和科研数据基础设施发展经验,本文界定了社会科学科研数据基础设施的概念与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科学研究与数据管理组合生命周期模型和社会科学科研数据基础设施框架模型,并对上述两个模型框架实施需要的保障条件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交通伦理学是时代提出而又亟须研究的新课题.交通伦理学研究的总体路径是:综合"程序一共识"与"基本价值现"两大范式,以"人本原则"及其引申出的"安全"、"便捷"、"公正"、"舒适"、"生态"原则为价值向度,对交通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交通主客体之间多方面的伦理关系及其矛盾冲突进行理性的审视、质疑、评判、论证,寻求伦理权衡机制与解困的共识,从而为交通不断从冲突走向和谐提供伦理导向与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泛长三角的大空间格局下,建立南京、合肥、南昌为支点的"新三角"经济区,可以使南京都市圈、安徽江淮城市群以及昌九城市走廊,形成拥抱长江的新型经济协作区,成为依托东部、连接中部的关键功能区域和新的核心增长带,充分发挥其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枢纽作用,使长三角核心区和泛长三角地区的资源得到优化整合,促进大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宁合昌"新三角"经济区的建立,已经具备了现实条件,三市和所在的省份应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产业对接等方面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12.
加大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力度是我国政府的重大政策措施 ,而其成败的关键在于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在目前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为保障工程质量 ,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社会效益 ,作为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纪检监察机关 ,应当肩负起这一重任  相似文献   

13.
李涛 《美与时代》2013,(12):8-8
就中国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体而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方面可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同时,还可通过产品贸易,实现各自比较优势的发挥。中国和一些中亚国家、东南亚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彼此经济上的互补性较强。从需求贸易的角度而言,中国是一个综合的经济体,人口众多,消费需求多元化,周边国家与中国开展国际贸易,存在着大量的贸易机会。与周边国家的贸易联系,一方面有利于扩大我国企业的出口市场,使我国制造业的强大生产能力得以发挥。另一方面,有利于密切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联系,实现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沿着城乡一体化的趋势,这也是社会进程不能改变也不能逾越的历史阶段。美丽乡村的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乡村的自我改善,更应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如何探索出一种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程骅 《学海》2011,(6):44-48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如何运用规划引导和市场结合的力量,形成推动城乡产业互融发展的合力,则是关键所在。因此,在新一轮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必须从区域发展、城乡协同发展价值最大化的高度,来整体地规划产业的空间布局、产业链的构建、产业的梯度体系,来促进城乡产业空间的优化、城乡产业体序的合理分工,从而形成城乡产业空间的互融机制,探索出一条城乡产业互动、均衡、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引领农村社会思潮,凝聚共识,为我市“十二五规划”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实现有重要作用。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当前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状,就建设内容和主要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当前长三角发展面临的十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宋林飞 《学海》2006,(3):16-19
长三角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十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应多从大长三角、泛长三角的视野观察长三角,而不应只拘泥于“小长三角”的狭隘理解与操作;长三角一体化的实质,是生产诸要素能够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并且得到优化配置;应积极培育平稳快速增长的新经济周期;应将吸引外资与鼓励内资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民间资本创业的环境;提高长三角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从“长三角制造”向“长三角创造”转变;科技含量、产业拉动、与本土企业的配套、洁净生产等,是评估外资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农村土地产权的明晰、市场化流转、土地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吸引城乡民间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一种投资环境,更是人们生存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长三角地区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应避免和控制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诸多负面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弹性理念,提出通过整合自然栖息地与人工基础设施的方法,构建更具适应性的混合基础设施,并通过案例进一步分析如何通过混合基础设施增强滨海景观面对自然灾害的适应与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法理学、政治学、行政学意义上讲,建立一体化医疗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体化医疗保障应突破医疗保障一体化的思维限制,从医疗保障体系内部及外部思考其内涵与外延。现实中,我国一体化医疗保障主要是从医疗保障体系的扩容及保疗保障内部的一体化进行探索,医疗保障呈现碎片化和模糊化的状态,离一体化医疗保障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一体化医疗保障的推进,需要从顶层设计上整合并细化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从管理体系上形成整体性治理,推进贫困群体的识别机制与信息管理、保障基金预算与支出管理、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苏南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苏南农业经营体制变革的主流。通过对苏锡常三市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当前苏南地区具备良好的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客观条件;地域、家庭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家庭成员受教育年限、非农就业程度等是影响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苏南地区农业规模化经营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规模经营土地产出率有待提高、规模经营主体水平不高、土地的投机性流转需求较为强烈等。因此,要从把握好规模经营的"度"、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健全农业风险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入手,促进苏南农业规模经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