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青兰 《心理科学》1999,22(2):164-166
0引言住宅是人类居住环境的基本构成单元,它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庇护所,而且还能在心理上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从而在人们心里暗生依恋住宅的千千情结。住宅的式样、结构、装饰、平面布局等物理构造,以其多样性,形成了住宅心理功能在完善性和组合上的种种差异,其中...  相似文献   

2.
知道感与不知道感:一个关于元记忆判断的双过程假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劲 《心理学报》2006,38(1):145-156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相似文献   

3.
采用事件相关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event-related fMRI)以及在FOK(feeling-of-knowing)研究中常用的“线索回忆-FOK判断-再认测验”(Recall-Judgment-Recognition,RJR)程序,以汉字词对为识记材料,研究了FOK判断中的大脑活动区域。根据FOK判断的正负以及其后的再认测验的对错,实验将FOK判断的项目分为四类:PP项目(正性FOK判断,正确再认),NN(负性FOK判断,错误再认),NP(负性FOK判断,正确再认)以及PN(正性FOK判断,错误再认)。脑成像的分析结果显示:准确的FOK预测(即PP与NN项目)与不准确的FOK预测(即NP与NP项目)在脑活动上没有显著的差异。而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无差异”的现象可能是由于PP项目与NN项目激活了不同的脑活动模式所造成的。具体地讲,相对于NN项目而言,PP项目伴随有明显的左侧前额叶(BA 8区)的活动。这一观察提示我们:知道感(PP)与不知道感(NN)可能是由不同的脑神经网络所支持、并通过不同的认知过程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开始追求品质生活,居住区已经不再仅仅需要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更要满足居民视觉上的审美需求和心理上的归宿需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构建城市居住区和景观营造的过程中,植物配置是居住区景观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物的选择以及植物空间的营造是植物配置的主要内容。文章以关中地区居住景观为主题,探讨和整理关中地区植物种类及特征,以期探索出关中地区居住植物景观配置的营造方法,并以西安中铁缇香郡为例分析关中地区居住景观植物配置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绝对彼岸”是人们对自身终极归宿之境的理想化描述,它系于宗教,且在不同宗教中有不同的应然性定位.在藏地社会,绝对彼岸不仅是信仰者践行宗教教义的指导力量,还是结构区域社会家园意识的精神源泉.其对家园建构的意义,对转型中国修补在现代进程中屡受破损的精神家园有深刻的启示性和现实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6.
李同归 《心理学报》2000,32(3):264-268
该实验考察了在“知道感”(FOK)任务中的字词和图片的感受性和判断标准的差异。实验运用Hart的“回忆—FOK判断—再认”(RJR)范式,用字词和图片作为刺激材料,采用两种不同的加工水平,并根据信号检测论中的评价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知道感任务中,只有在线索回忆正确百分率和FOK判断等级上表现出了图片优势效应,而再认正确率和FOK准确性则没有图片优势;而且,不论是深加工还是浅加工,被试对字词和图片的感受性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判断标准的变化较为复杂,且受加工水平的影响较大,显示出图片优势效应的产生与被试的反应偏向有关。  相似文献   

7.
张载"和"思想的特质体现为从万物一气,天地万物之间相互"感通"的角度阐述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感通"首先发生在宇宙论层面,"太和所谓道"即为阴阳之气感通化生万物之道。其次,宇宙万物生成后,"天地位、万物育"的大和世界也通过"感通"来实现。最后,圣人通过个人修行与教化发挥感之道,感动民心走出一己的形气之私造成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隔阂与对立,建立起与他者的联通。张载"和"思想为现代社会通过人文教化发挥感之道感动、和合人心,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提供了哲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使用中的自我效能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计算机自我效能感(computer self-efficacy,CSE)是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计算机培训、计算机辅助技术使用等行为活动中的应用。该文综述了CSE对计算机操作的重要影响。该文也在原有CSE分类(一般CSE与特殊CSE)基础上,提出软件CSE与硬件CSE。另外该文也讨论了影响CSE的各个变量以及这些变量间的关系。最后该文指出了CSE的现有研究特点与未来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9.
王俊秀  刘洋洋 《心理学报》2023,55(3):406-420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和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重复截面数据,通过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对居民公平感的时代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公平感在年龄上呈“J”型趋势;从时期效应看, 2008年公平感较高, 2010~2013年在低谷徘徊,2015年以后又开始回升;从队列视角看,建国前出生队列公平感偏低,建国后初期的队列相对较高,“50”后有所下滑,从“60”后开始公平感持续走低,到“80”后跌入低谷,但“90”后又开始升高。从1949年前后“寡且不均”到建国初期阶段的“寡且均”,再到改革开放40年快速经济增长下“不寡但不均”的社会变迁过程影响了居民的公平感。  相似文献   

10.
冯宁宁  崔丽娟 《心理科学》2017,40(5):1215-1221
探究源自环境的恢复体验(如,放松、平静等)对居住者地方依恋(包括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的预测作用,并分析其中的内在过程与情境条件。采用问卷研究法(N=410),结果发现:(1)恢复体验能显著正向预测个体地方依恋;(2)环境偏好在恢复体验与地方依恋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居住时长调节环境偏好与地方依恋(主要是地方认同)之间的关系。研究将有助于探寻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压力管理与城市管理协同路径。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创造者,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让“美育”来优化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在美的海洋里遨游,在美的熏陶下成长。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生活容压器"与"叠置山居"极小居住空间为例,探究了如何营造出适宜性的居住环境来解决城市底层大量劳动人口的保障性住房问题,从住宅的建筑场地、形态展示、空间规划、功能分区等方面展示该设计理念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虚拟现实、远程操作、远程通信等系统环境一般称为合成环境。合成环境的特点是用户将以计算机为媒介与物理上与他分离的环境进行交互。远程临境感是用户将自我知觉移入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环境中时出现的一种体验。本文论述了有关合成环境中的远程临境感的人因素设计观点,实现远程临境感的重要技术,以及关于远程临境感的将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文“教师效能感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405名中学教师为对象,对中文版教师效能感量表(TES)的心理测量学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文版TES具有良好的信度、结构效度和同时效度,说明中文版TES是一个可以推广的量表,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一些问题。研究还表明教龄、职称等老师特征变量对教师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工业设计中的“绿色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绿色设计(Green Design)就是在设计阶段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16.
陈佳 《美与时代》2014,(5):33-34
技术美是室内设计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从室内设计的技术美学入手,对现代室内设计中技术美学在功能美、形式美、人文美方面的应用,和现代语境下技术美学在室内设计结构、工艺以及细节设计中的体现进行分析,希望启发设计者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新的工艺材料、新的设计元素以及科学的设计方法不断丰富者设计语言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7.
天人问题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的基本含义之一相当于我们现在通常说的自然与人;基本含义之二是视天人为有德性(道德)的、有能动性的动态的、协调的存在。中国哲学中的这种天人观在《易传》中表现为"生生"——"感通"——"偕行"的天人共生态。《易传》既将天人视为一个"生生不息"的自然的生命有机体,又充分发掘天人的德性,并使二者相资相长,"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地人各有其位,各尽其能,各循其道,"各正性命",一体偕行,共生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语境中的"敬畏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语境下,敬畏感是指为了实现主体的价值追求而自律、自省的一种道德情感,它是人的本质的具体化。敬畏往往和一定的对象相关联,依据对象的不同它具体展开为对自然、他人和自我之敬畏三个维度,自我之敬是敬畏的现代形式。  相似文献   

19.
陈企瑞 《天风》2013,2(2):13-15
圣父、圣子、圣灵三一的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约翰一书》4章8节告诉我们:“上帝就是爱。”说明圣父、圣子、圣灵本身就是爱,并且在爱中合而为一,相爱相契。奥古斯丁(Augustin)把圣父、圣子、圣灵分别类比为爱者、被爱者、爱的关系,因为爱,三个位格紧紧联系在一起。人类与自然都是上帝所创造,因着爱,得蒙三一上帝的眷顾,也因着爱,所有被造物在三一上帝的创造、救赎、护佑中得以更新而变化。三一上帝爱人也爱自然,因此,基督徒不仅要爱上帝和爱人,也要爱上帝所造的自然。当今世界生态环境正在急剧恶化,大气与水圈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居住安全。前不久有新闻报道,我国某县部分餐饮部门为谋取暴利,不惜残杀国家珍稀动物——猕猴。人们时常听闻与生态环保有关的负面新闻,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挑战,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印象主义批评是19世纪的重要派别,印象主义批评家王尔德、劳伦斯等认为文学的本质带有神秘性,批评家只能对作品谈感受,却无法分析,他们强调要以纯属个人的、无法重复的、无法验证的主观感受去感受和品住艺术。印象主义批评的基本特征:思维方式的直觉感悟性,主体生命投入的情感体验性,批评文本的美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