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斌 《美与时代》2014,(8):86-86
舞蹈是一种通过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舞蹈演员能够根据任何音乐节奏跳出相应的舞蹈。舞蹈作为八大艺术之一,是唯一一个通过身体语言传达情感的行为艺术,而这种“心智交流”表达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舞蹈演员对艺术感悟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叶浅予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尤其以彩墨舞蹈人物画见长。他的舞蹈画线条简练、形象传神。舞蹈虽是极小的题材,但叶老坚持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并敏锐地捕捉到舞蹈演员极具美感的动作瞬间,加以艺术的提炼与夸张,突出表演者的神韵美。叶老的舞蹈人物画对中国画的变革,起到了推陈出新的巨大作用。他的艺术成功之路对今天的绘画创作极具启发意义。本文试从叶浅予舞蹈人物画的题材创新、笔墨特点、标榜自我的艺术个性和写实艺术主张等几个方面探讨叶老的舞蹈人物画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舞蹈是要求人体的各个部位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节奏进行的一种表演方式,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舞蹈语言。舞蹈演员通过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塑造出独特的人物形象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世界。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是整部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演员需要考虑将情感表达如何与肢体动作完美结合。舞蹈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往往决定了表演的失败与否,舞蹈演员在抒发情感时与观众产生的共鸣,使得观众更好的了解作品的内涵,引发对生活的思考。以《舞蹈风暴》中的《追光者》《九儿》两段舞蹈为例,对舞蹈演员作品表演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进行研究,能够让我们以一个较新的角度去探讨情感表达在舞蹈作品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姜锦 《美与时代》2013,(11):110-110
在国家大力提倡加强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舞蹈绝不仅仅是舞蹈演员呈现在舞台上供人们远远欣赏的艺术品,更应该成为普通人表达内心情感、从事审美活动、提升人生境界的手段和载体,应该在普及艺术教育界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充分发挥这一艺术形式特有的美育功能,有效引导学生们在高尚的审美与艺术世界中的畅游这应该是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靳珂 《美与时代》2014,(8):88-88
编导是舞蹈创造的核心部分,通常情况下舞蹈编导主要从事舞蹈动作创作、修改等工作。一个优秀的编导必须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涵养和基本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舞蹈演员做到尽善尽美。此外,编导在编排的过程中必须要融入生活和创新元素,才能更好地提高舞蹈动作的可观性。  相似文献   

6.
舞蹈中的情感表达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通过舞蹈表演将人的内部情感呈现出来,这样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舞蹈的情感表达是舞蹈演员通过肢体语言将个人内心深处对作品的理解和感触给以完美的诠释。完美的舞蹈需要舞蹈者将自己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每个舞姿中,深刻掌握作品的精髓,灵活地将作品的内涵表达出来。所以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舞剧《傲雪花红》是山西省一家著名歌舞剧院创作于建国五十周年庆典之时。它突出体现了舞蹈演员的形象,全新地诠释了刘胡兰的事迹。与同题材的作品相比,增添了丝丝柔情与舒缓,多了份感怀和纪念。舞蹈是一种直观的美的表达方式,通过舞蹈演员复杂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面部表情活动,观众能直接感受到刘胡兰的内心世界和她的情感状态。  相似文献   

8.
贾琳 《美与时代》2004,(7):47-48
人类自古以来就对速度的突破相当地着迷,例如:现实生活中,飞机和火车的速度是越来越快;在体育竞技中赛跑游泳等一些项目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一些体育舞蹈像国际标准舞以及健美操、韵律操在个别的技巧上如旋转、跳跃等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艺术舞蹈也是一样,许多舞蹈演员在舞台上的技巧表演的速度也在不断提高逐年加快.不过许多舞蹈在要求舞蹈速度加快的同时,也有一些舞蹈在表演的时候,舞蹈速度不但没有加快反而是减慢了.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一群年纪已经达到奶奶级别的舞蹈演员和小朋友们共同表演的舞蹈<俏夕阳>在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一群身着色彩绚丽、宽口衣裤的高龄舞者用"前弓后倚皮影步"跳完整个舞蹈,以一种新鲜的表演方式,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感受.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人们渐渐遗忘了原生态民间艺术,这个舞蹈正是传统皮影戏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把这种流传已久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艺术再次推到台前.  相似文献   

10.
舞蹈是一门运用肢体语言抒情表意的舞台表演艺术,不仅要求演员拥有优美的体态,还需要具备丰富广博的文化修养。学习舞蹈艺术专业史论、了解不同学科文化知识、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必不可少。文化修养对演员来说,有助于掌握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也有助于强化主体情感的能动表达,赋予舞蹈生命力。舞蹈艺术的成功演绎离不开文化修养的滋润,了解相关艺术特点,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深入观察体验生活,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是提高舞蹈演员文化修养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舞蹈演员的自身发展,要求对舞蹈演员进行体能训练。本文论述了舞蹈演员体能训练的意义及其特征,探讨了舞蹈演员的体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莹 《美与时代》2013,(12):63-64
高校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在不断探索能够帮助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而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从身体结构、精神、智能等多个方面对其利处进行详尽分析,寻找规律能激发高校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更有利于推广高校舞蹈教育。  相似文献   

13.
法国少年皮尔从小就喜欢舞蹈,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可是,因为家境贫寒,维持基本生活都非常艰难的父母,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来送皮尔上舞蹈学校。皮尔的父母不得不将他送去一家缝纫店当学徒工,希望他学一门手艺后能帮家里减轻点经济负担。每天要在缝纫店工作10多个小时的皮尔,厌恶极了这份工作,不但因为繁重的工作所得的报酬还不够他的生活费和学徒费,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是在虚度光阴.他为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而苦闷。他甚至认为,与其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早早结束生命。  相似文献   

14.
李涵冰 《美与时代》2014,(12):115-115
舞蹈表演是一种大众文化表演形式,舞蹈表演是人们日常娱乐的一部分,且舞蹈随着人们审美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过去的传统舞蹈表演包括:京剧、木偶戏等种类,现在的舞蹈表演从表演形式、表演内容等方面分的更加详细。但是,无论怎样的舞蹈表演都是通过肢体动作传达语言的表演形式,所以舞蹈表演需要丰富的情感基础,才能展现舞蹈魅力。  相似文献   

15.
自原始社会至今,舞蹈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形态诠释着生命和情感,从田间的民间自娱演化为舞台艺术,从劳动模仿升华为审美取向,从程式规范发展为自由创作,其进步的过程中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方面-舞蹈批评.为何?纵观舞蹈发展史,魏晋南北朝称得上是舞蹈发展变革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不仅是艺术理论的自觉时期.亦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有智慧、最具有热情的一个时代,更是舞蹈批评最彰显其作用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道教舞蹈与民间舞蹈及其它民俗文化的相应关系问题,是研究道教舞蹈构成特点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住的有关理论研究在涉及这个问题时,大都倾向于认为道教舞蹈主要是利用民间舞蹈,受民间舞蹈浸染。这固然是无可非议的客观事实,但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假如我们从另一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也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17.
羌族舞蹈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中的一支,其风格特点具体表现为"S"型体态和"一顺边"的美;胯部动作的大量使用;舞蹈运动中"以左为上"的原则。羌族舞蹈与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体现着当地的宗教意识,并且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如何在文化的均质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保存、发展羌族舞蹈的文化特性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具体可以从"一个体系"、"两个中心"、"三种类型"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姬宁 《美与时代》2007,(8):97-98
舞蹈首先要编得好看,即把舞蹈动作美的设计作为体现舞蹈艺术美的首要因素,无论从舞蹈的特性还是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这都是对舞蹈编导提出的首要要求.  相似文献   

19.
舞蹈编导在舞蹈作品的创作、排练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舞蹈形式的变化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舞蹈表现形式的编排上,我们可以结合文学、诗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让舞蹈的表现更加灵活多样,这样舞蹈才能有血有肉更吸引观众,让多领域的美进行有效的结合与渗透。  相似文献   

20.
舞蹈教师的素质修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琳 《美与时代》2003,(11):66-68
素质包含人的思想意识以及性格、兴趣,心理,风度等方面的后天修养。作为一个舞蹈教师,自身的素质与修养应当是很高的,只有这样他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按人才学的观点,从德、智、体、心、质五个方面,舞蹈教师都应具备良好的素质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