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广告创意是极为复杂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方式。它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围绕广告主题把推销的产品形象化、观念化、情感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打动和说服消费者。它通过审美的方式和手段,加强了产品的艺术性,是一种寓功利性于审美中的活动。在当今社会上如“洪水”般的报纸广告中,怎样才能使制作出来的广告脱颖而出,让消费者惊鸿一瞥,并进而使他们对广告中的商品付诸行动呢?除了商品本身质量有信誉保证外,还要抓住人们的视觉和感官。这就要靠广告创意人员的设计了。 一则好的广告首先要确立广告主题,抓住产品的重点和中心思想,考虑产品的  相似文献   

2.
文化商品设计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一个重要种类,与一般包装设计不同的是,文化商品不仅承载着视觉的审美,还要能够准确传递文化商品的文化内涵,和平面设计的其它种类相比,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独特性。而色彩,在包装设计中是强有力的表现因素,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它是销售包装的灵魂,是宣传企业和产品形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从材料、技术、结构和形式四个方面对设计产品的流行与审美元素加以分析,从中不难看出:流行已经成了设计审美价值判断的重要方面,其对一个设计产品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影响。尤其是现代设计的审美判断,流行已经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可见,设计产品的流行与审美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前,如何在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下,将自己本民族特有的审美习惯融入到当下的产品设计中去,以一种自信的姿态走上国际舞台,是当前中国产品设计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陈涛 《美与时代》2014,(8):47-48
交互设计作为一门集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学科,致力于用户使用与用户体验的完美结合,用户能否舒适、安全、简易、有效的使用产品与我们人类的认知心理与审美心理有着必然的联系。掌握和正确判断用户的认知心理与使用心理,亦是交互设计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简要探讨了交互设计的审美心理与认知心理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审美的追求以及科技对功能的完善,使产品设计越来越走向人性化和情感化,这里面包括产品外观的审美满足和使用过程的心理满足两种情况。在设计产品的外观中,形式与色彩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形与色并不仅仅有承载功能与装饰审美作用,它还具有抒情性、表情性和象征性的心理涵义,也包含有对技术的心理审美。合理安排视觉元素,将心理学运用在设计中,使之具有人性化、人情味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设计与艺术分离之初,设计的实用性便成为设计产品必不可少的特性。对于艺术作品而言,审美特性是其一大特质;对于设计产品而言,审美的特质开始退居设计产品实用功能这一特性之后。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过程当中,设计中实用性和审美性地结合将更加紧密,并且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河南张泥娃娃"作为黄河三角洲区域的一种民间吉祥形象,其形象特点与寓意同地域传统农耕文明、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关联。今天,利用其民间文化意义积淀,设计制作适合现代审美生活需要的文创产品,使"河南张泥娃娃"形象内蕴的民俗记忆在新语境下得到传承及再现,以满足消费者对民间艺术的审美需求、服务大众文化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生活审美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老街巷美化改造不但是一项利民益民的民生工程,而且是一种借助民居设计实现传统审美文化"再塑造"的途径。扬州市广陵区老街巷美化改造较有代表性,有必要对其中的经济观念、社会交往观念和街巷建筑观念与文化宣传观念等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9.
国家形象的塑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政治直接宣传,另一种是通过文艺作品间接塑造,而文艺作品的塑造方式暗含着"隐秀"的审美传统。"隐秀"是中国古典美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表示审美主体内容的丰富以及表现形式的多样。"隐秀"应当成为艺术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审美基调。  相似文献   

10.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殿堂的瑰丽之花,有着唯美而深厚的审美意蕴。作为地方品牌的灯影牛肉,其包装设计既要有产品设计的新颖性又要有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基于剪纸艺术意蕴的四川灯影牛肉包装设计,形式简洁、色彩明快、表现独特,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同时又赋予了其产品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汉字是一种特定的意象设计符号,具有高度的符号化、图形化特征,汉字构字思维对艺术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包装设计属于商业美术设计范畴,是为满足社会公众审美需要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此类设计讲究视觉审美上的整体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商业宣传、促销等目的。包装设计的整体性主要包括美学趣味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与行销的统一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设计中,审美要素的表现不同于一般的审美,尤其是不同于艺术中的审美.因为设计与人的关系是一种日常关系,设计美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审美经验.所以,它的实现不是一种欣赏过程,而是一种行为过程.正是这种以美的方式所进行的日常行为,使设计美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与艺术美相比,设计的审美有更为复杂的心理结构.它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展示,而作为一个整体,设计美是多层次的综合.为准确地把握设计的审美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14.
技术美是技术美学的最高范畴,是技术活动和产品所表现的审美价值,其主要内容是功能美,也包括形式美的因素。人性化是一种全方位考虑和满足人的生存目的的设计原则。电子产品与人性化设计存在密切的关系,它能使产品更好地为人服务。电子产品在人性化设计中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技术美中的功能、造型以及材料色彩上,因此可以说技术美是功能和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田牧 《美与时代》2006,(10):62-63
设计作为审美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审美反映。设计需要具有审美特征,设计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时尚。  相似文献   

16.
张明 《美与时代》2021,(2):70-71
符号学的理论与公共艺术设计有着某种关联性。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公共艺术既是一种文化符号,也需要运用文化符号进行设计创作。公共艺术设计一方面是物质符号化产品,另一方面是精神符号化产品。符号学的内涵层面和外延层面都能够对公共艺术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总之,符号学的理论知识对公共艺术设计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在审美和娱乐时,都可以获得愉悦,但审美愉悦与娱乐性愉悦在内涵与呈现方式上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根源于审美活动是一种欣赏活动,而娱乐活动却是一种"寻找快乐"的活动,前者寻求的是美感,后者寻求的却是快感。  相似文献   

18.
产品设计是以产品这一实物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它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按照功用规律和审美的规律来创造。产品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技术主要追求功能美,艺术主要追求形式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当技术相对于产品来说已经不成为主要问题的时候,形式审美就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产品的形式与审美的关系,用“美”的尺度,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艺术品”--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9.
设计来源于日常生活。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具有形式美、技术美、功能美等特征,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能让我们更好地从中体会日常生活的美学。而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不仅仅是对产品外观的美化与装饰,设计师除了要满足基本的实用功能和审美需要外,还要体现产品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只有不断提高日常生活用品的文化含量,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有人情味、更有诗意,更有生活气息,才能设计出既实用又好看的产品。而日常生活用品在其设计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与社会文化价值,同时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思维方式有着许多值得当代美学与设计的借鉴和发扬之处。"如意"作为一种代表吉祥寓意的工艺品流传至今,其所蕴含的祥瑞寓意,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这种审美体验通过审美对象与思想主体的的交流贯通,使人的全身心都获得一种愉悦的审美感受,同时激发人们对生命、生活的感悟,这就是中国传统美学背景下如意的"意"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