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克里姆特是欧洲美术史上极具鲜明个人风格的艺术大家,他是首位将装饰性语言引入油画领域的画家,其打破传统,通过深刻的象征主义内涵和具有装饰意味的形式,把东西方的绘画艺术语言进行巧妙融合。克里姆特独特的绘画美学对现代艺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文章主要以克里姆特装饰性绘画的艺术语言为重点进行阐述,以克里姆特创作的时代背景为主要依据,从克里姆特绘画作品中的精神特点、克里姆特绘画语言表现特点、克里姆特代表作《吻》的绘画艺术语言分析这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克里姆特作为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绘画大师和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绘画风格注重个人内心世界与情感的表达,他结合辉煌璀璨的装饰色彩——金黄色进行创作,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其他艺术家区别开来。克里姆特金黄色的色彩语言运用使绘画作品既有象征主义绘画内容上的深刻思想性,同时又具有独特的装饰趣味性,在艺术绘画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克里姆特是19世纪下半叶象征主义绘画中“维也纳分离派”的杰出领袖,是一位既具独特艺术个性,又以强烈民族风格见长的绘画大师,他所认为的“只有通过艺术,不断渗透到生活中去,艺术家才能找到基础,以取得进步”的观点与他的艺术实践可以证明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是相当敏锐的,无论是在艺术理论还是在艺术实践方面,克里姆特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一、克里姆特绘画的中国情结 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的哲学、科技、文化、艺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照相技术的产生使艺术家传统的模仿自然的艺术观念发生了改变.这时中国的绘画艺术作品、日本的浮士绘等东方艺术作品大量出现在西方,使得西方一些大胆的艺术家开始借鉴东方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引发了西方绘画从写实向写意的转变.德国和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诞生了象征主义的绘画流派——"分离派",它强调的是艺术的独创,追求的是强烈的艺术表现功能.作为"分离派"领军人物的克里姆特,他的绘画就受到了中国民间美术及东方绘画很大的影响,当时他对中国画情有独钟,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卷、轴画,戏曲人物画等.他巧妙地把欧洲绘画的人物与中国民间美术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5.
克里姆特是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是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早年接受过系统的学院基础教育,受到了良好的古典主义训练,对东方艺术有浓厚兴趣,并将自己所见到的东方艺术元素通过作品的构图、装饰图案及主题表现出来,创造出融东方艺术元素于西方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正是这种新的尝试,为东西方近代美术的对话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埃贡·席勒是20世纪初杰出的奥地利画家,是自分离派代表,被称为奥地利最伟大画家的克里姆特后又一"扛把子",甚至之后取代了克里姆特,成为维也纳的艺术之神。席勒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且多以人体和自画像闻名。他水彩画中颜色的运用更是达到了一种新颖脱俗的境界,也丰富了画面的语言性。  相似文献   

7.
毛陷的肖像绘画在当代肖像绘画创作领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其非常自我的情感描绘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含蓄而节制地表达自己的文人品位与精神指向,超越传统,在写实主义自身的语言模式中努力探求一种当代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任航,80后,因为大量裸体题材的作品而被誉为软情色摄影师,他有着极具个人特色的摄影风格,挑战着公众对于情色作品的视觉感受和阅读方式,撇开欲望的感官刺激,展开都市青年情感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克里姆特的画作表面上富丽堂皇、华美冶艳,却掩不住内在悲凉的欲望、恐怖的空虚.死亡与生命这两种力量始终驱动着他想象与现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情色题材"具有十分悠远的历史和传统,从原始社会人类艺术萌芽,到今天当代艺术的繁盛,它见证了人类艺术的发展。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女艺术家的出现只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随着女性意识的发展,一些女艺术家以莫大的勇气和魄力,在观念保守的中国社会从事情色题材绘画的创作。以女性视角,结合女性的思维方式、观看方式、行为方式、性格特点、情感倾向、价值观念等总览中国女性油画家的情色题材艺术创作,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两性格局和书写方式,以及中国社会女性地位、男女关系、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分析这些作品的文化内涵,对促进艺术史的完善、国人性观念的变迁,以及女性意识的发展和两性关系的改善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何家英在中国的画坛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何家英的作品中,他所描绘女性形象的居多,他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既体现着隋唐时期的绘画风格,又有对古代技法的超越和创新,这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突出的人物个性和先进的时代性,又不失中国画的韵味。何家英还吸取西方绘画的素描技法运用于中国画中,使其作品别具一格。他画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描绘细腻,技法娴熟,气韵生动,充分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2.
徐悲鸿无疑是迄今为止对我国的绘画事业影响最为深远的艺术家之一,他的写实主义绘画主张影响了几代人.徐悲鸿更注重美术教育,认为画家的画作仅仅是其本人的成绩,却谈不上成就,只有培养出众多的画家,甚至超越教育者自身成就的画家,才是真正的对整个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大的贡献.他同时认为,教书育人重要的是要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自身素养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道路来.  相似文献   

13.
随类赋彩是绘画中的六法之一.中国绘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和表意性,并以社会规范和固有色的施彩原则进行随类赋彩,传统的色彩观所包含的概括色、五色观、诗情色蕴含着色彩的意象性语言特征.随类赋彩也可以理解为随意赋彩,它是中国画达到最高境界--气韵生动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克林姆画作,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艺术运动和维也纳先锋艺术团队时空碰撞催生的产物。作为分离派的领军人,他的作品极具时代特征。画家付诸天才般的想象力和勇敢探索精神,将绘画之唯美和工艺之精湛有机融合,作品装饰意味浓厚。画家渲染和讴歌性爱和女性之美,又将自己对生死的理解和思考漫溢在画作中,作品虽然情色荡漾、烈火情挑,却始终笼罩着宗教般的悲悯和感伤。  相似文献   

15.
128名大学生被平均分成四个组,分别接受情色文字刺激、非情色文字刺激、情色图片刺激与非情色图片刺激,考察不同材料的情色信息会对性倾向印象形成产生怎样的启动效应。结果表明:情色文字对性倾向印象形成产生显著的正向启动效应,而情色图片对性倾向印象形成的启动没有呈现出单一方向的显著效应;男性对他人的性倾向印象形成要显著高于女性,但性别因素不对启动效应产生中介影响;接触容易令人产生性联想的情色刺激会导致个体更倾向于以性的或情色的眼光看待他人。  相似文献   

16.
《思维与智慧》2010,(3):I0001-I0002
米罗(Joan Miro,1895-198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陶瓷艺术家。绘画单纯有趣,用色极精,限于几种基本色。他多才多艺,一生创作颇丰,不仅在绘画的多种门类(油画、版画、水墨水彩画、壁画)中堪称大师,而且在陶艺、雕塑、服装和舞台布景多方面成就斐然。米罗的艺术体现了对现实的超越:穿过成人的功利观念,找回孩提时代的天真,归于自然而然的原始生命。  相似文献   

17.
西班牙画家达利,20世纪西方画坛上的一位奇才。无论是他的人生还是他的艺术都充斥着矛盾:个性放荡不羁,但对艺术创作却坚持执著而严谨的态度;生在现代社会却对腐朽的古典主义技法着迷,而他用古典主义技法所描绘的却是现代艺术所表现的心理的骚动、压抑、苦闷、悲伤、神秘等时代主题。达利,在一定意义上,真正做到了超现实——超越自我、超越理性、超越时间,自始至终遵循着超现实主义的主张,抛弃理性,像仪器一样记录着理性之外的精神状态,创造属于他自己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堪称是超现实主义唯一的真正代表。  相似文献   

18.
藤田嗣治是20世纪上半叶巴黎画派的法日裔画家。他以日本的美学理想参与欧洲绘画运动,通过西洋画的形式再现日本画淡彩线描的特色,从根本超越了黑田清辉的局限,成为连接东西方美术的桥梁。然而,藤田嗣治一生都在辗转,早期求学于巴黎,学成归国却被质疑,战时随军作画,战后却被祖国"抛弃"。人生的大起大落直接导致了藤田不同时期绘画风格的变化。文章重点考察藤田嗣治前期和后期绘画作品中日式审美情趣的出现和消失,分析其中反映出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9.
朱良志 《学海》2011,(4):129-142
无生法忍是大乘佛学的重要思想,对中国艺术影响深远。本文以明末画家陈洪绶为例,来分析他高古奇骇、毫无生机的绘画中所包含的特别意味。本文从陈生平重要作品《隐居十六观》中的醒石、味象、缥香、寒沽四观,也即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陈洪绶"高古"画境的内在精神。醒石论"古",侧重于时间性超越;味象论"高",从陈怪诞的形式结构中谈其空间性超越;缥香说"今",分析陈的古不是对今的否定,而是在生命超越境界中肯定当下直接的生命体验,陈绘画的冷艳风格便与此有关;寒沽说"活",分析陈高古画境所体现出的永恒寂寞的特点,是大乘佛学"无生法忍"的转语,它通过对绘画意象"无生命感"的处理,悬置了人们对外在物质世界的执着,让世界自在显现。本文认为,陈洪绶的高古画境,是在禅宗影响下出现的独特创造,展现了元代以来文人画发展重视生命智慧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不如唱支歌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之间齐白石迁居北京已经快10年了。这10来年,是他含辛茹苦、艰难奋进的10年,也是他绘画艺术不断超越、大放异彩的10年。特别是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日画展,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说是中日画展,实际上简直成了中国画展,甚至可以说是齐白石画展。带去了那么多他的画,仅3天时间就被抢购一空。他的名字不仅震动了日本画坛,还传到了欧洲、美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