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婧雅 《美与时代》2016,(9):108-109
蟾蜍是中国传统的祥瑞动物之一,与其相关的图像在中国汉代之前便以存在。蟾蜍虽然没有非凡的外貌,但是其图像、纹饰在中国传统图案纹饰中却有着吉祥的寓意。如在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绘制有蛙纹的彩陶盆。蛙纹腹部圆鼓,是古人对其繁衍能力强盛的崇拜。而汉代画像石刻上的蟾蜍图像,更是内容丰富,图像寓意多样。  相似文献   

2.
人面鱼纹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彩陶中,多绘在翻唇浅腹盆内壁,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人面鱼纹有十几种,它们随出土的地域不同形象也各略有变化,但总体色泽质朴、造型优美独特,极具原始宗教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3.
新石器时代美术的发展转向了器用,此时代的美术绝大多数体现在彩陶的造型和装饰纹样上,彩陶造型的丰富实用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彩陶纹样的装饰功能优化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原始彩陶的造型和纹饰研究证实了艺术源自于生活,更适应于现实生活,为生活服务的特殊性质。原始彩陶是中国美术发展的起源,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明不仅是物质上的极大创造与改善,更是在实用性基础上发展出的美学装饰和造型艺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陶瓷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是古代中国向世界所贡献最流通的商品之一,由于瓷器的实用价值、高超的工艺水平,独特的审美情趣,"蕴含了极高的美学鉴赏价值,堪称实用与观赏结合,技术与艺术交融的完美的统一体,已经成为人类物质文化史上重要的研究对象"。(余继明、杨寅宗主编《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前言》)陶器上的"宗教信息"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由于人类掌握了泥土烧制的技术,有一部分的陶制品是用于祭祀之用。北方仰韶文化彩陶上有  相似文献   

5.
彩陶鼎     
该鼎系1980年因潍博公路拓宽,在东营市广饶县付家遗址东部出士,由广饶县花园乡西十里村侯保坤等人捐献,同时捐献的有彩陶罅、彩陶壶、红陶鼎等十几件,均属大汶口文化的陶器。该鼎为细沙红陶,侈口,大翻沿、圆唇、唇饰黑彩,折腹,平底,肩部饰不对称錾耳一对,折腹线以上及口内上部饰红陶衣,上服用白、赭色绘两组浪涡纹,鋬耳下部饰白色网  相似文献   

6.
在原始社会里,对种族繁衍的重视导致了生殖崇拜的产生,因而使得中国的彩陶艺术与生殖崇拜观念有着多方面的联系.由于马家窑文化时期经历了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盛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的过程,因此先民们的生殖崇拜观念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在马家窑彩陶艺术中留下了特有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考古遗址公园是文化遗存保护与城市化进程的矛盾加深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遗址保护方式。由于遗址本身的公共性特性明显,仅仅依靠政府及考古文博机构的力量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保护,公众考古也就是在处理考古学、公众、国家政府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考古遗址公园对公众考古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以"考古遗址公园对公众考古的发展"为题,通过梳理公众考古的发展历程,比较分析日本飞鸟历史公园、英国弗拉格遗址公园和我国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不同展示方式及特点,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公众考古学的探索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考,以期能够引起对于公众考古学的重视,将公众考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更好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界首彩陶又名三彩刻花陶,是伴随淮河流域的农耕文化产生并延续至今的民间工艺,作为中国民间陶器艺术的典型代表,其独特的装饰技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界首彩陶的纹饰、釉色及造型艺术体现出浓郁的民俗文化意蕴,具有明确的美学特征,反映了淮河流域的民俗文化、社会潮流等一系列的美学思想。因此以界首彩陶的纹饰艺术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其美学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南顿故城,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司老街村东北。该遗址是一处大型的历史文化遗址群,遗址分布比较集中。  相似文献   

10.
黄宏武 《美与时代》2007,(3):102-103
设计艺术的实践表明,点、线、面的组合是创造性设计活动用之不尽的元素.庙底沟彩陶中的"点"是关键,是要害,是灵魂.人们常说"万绿丛中一点红",庙底沟彩陶中的"点"便是那"一点红",有了它,彩陶的纹饰才有精神,才有灵气.点,几乎要成为能赋万物以生命的出神入化的精灵了.  相似文献   

11.
彩陶装饰中隐藏着结构复杂的视觉经验。制陶者通过花纹的布局、结构等建构出意向性的"观者之眼",还创作出作为母题的、能够从彩陶向外发出目光的眼睛纹。"看"和权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观者的目光投向不同时期的主要花纹的时候,一种"看的形态"便会被析出。据此可发现,单向性看、交流性互视和控制性互视先后成为了彩陶史上主导性的"看的形态"。  相似文献   

12.
后工业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城市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码头作为城市滨水区旧工业发展的重要地段,位于城市重要的水道上,占据城市独特的地理条件,蕴含丰富的工业遗产文化,此特殊区域的整合性设计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几年国内对于城市工业区的保护与利用,城市工业区的户外公园广场遗址改造设计居多,而针对城市码头遗址景观进行单独的设计研究较少。从城市码头遗址景观的保护、利用、遗址景观文化传承的设计几个角度出发,同时分析国内外近几年城市码头遗址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现状,梳理城市码头遗址景观的设计理念与相关设计原则,归纳总结城市码头遗址景观的空间整合性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直到1849年以前明清中国政府一直对澳门进行管治,行使着国家主权。本文试从行政、司法、军事等方面论述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对澳门的管治。一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澳门一带的土地上生息繁衍。现今考古工作者已在澳门地区的唐家、金鼎、香洲、南屏等地发现了距今五六千年的沙丘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锛等生产工具以及陶罐、陶豆等生活用具。特别是在路环岛黑沙出土的彩陶,经测定是公元前4960-公元前4430年时的珍贵文物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澳门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成了南海郡番…  相似文献   

14.
手工业遗址景观的营造不仅有助于人们客观认识手工业发展史,而且对于手工业的技术研究和相关文化传播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手工业遗址景观的调研,总结出手工业遗址景观营造经验,提出手工业遗址景观营造过程中需遵从的三种原则:整体性原则、原真性原则、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生产发展相结合原则。从手工业遗址的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及其周边环境三个方面提出手工业遗址景观营造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肇始于公历纪元之初的玛雅文明堪与古希腊、埃及和中国文明比肩而立,共同构成世界文明丰富博大而又绚丽多姿的奇观。玛雅彩陶以其题材广泛、造型多样、手法高超、风格鲜明而独树一帜。作者在将其与中国彩陶文化的对比中深切感到:玛雅彩陶是研究玛雅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遗址类博物馆分析其在不同地理环境影响下对公众的影响及特征,然后以大唐西市博物馆、杜陵生态遗址公园、汉阳陵地下博物馆以及大明宫遗址博物馆等发展实例予以分析,最终从整体的视角来看待在不同地理环境影响下的发展模式区别,来论证怎样更好地发挥和再利用每座遗址类博物馆自身不同的地理与文化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国家大力支持文化自信建设的当代,地域文化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甘肃陇南礼县建设大堡子山考古遗址公园,既方便专家学者进一步弘扬和解读秦文化,又可以将博物馆与遗址保护的优势相结合,发展文化旅游。不只是遗址公园,在任何一类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都应是设计中重点应用的对象。大堡子山遗址公园的建设,有利于促进陇南当地旅游开发走向“以文物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保护”的健康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2,(2)
近日,著名考古学家William Kelso(凯索)所带领的考古团队挖掘出土,美国现今发现最古老的清教徒教堂遗址。这座教堂遗址位于Jamestown Virginia,遗址附近还另外发现四座有十字架墓碑的坟墓,考证埋葬人员应为第一批由英国至美国大陆探险的高级官员,其中一位为牧师。  相似文献   

19.
"遗址博物馆"是为保护已发掘遗址或为展示发掘成果而在遗址上修建的博物馆。与博物馆的广博性相对应,遗址博物馆具有单一性。它的研究、陈列和社会教育是围绕遗址这个单一主题进行的,它的藏品、研究对象、展示内容都是遗址。宗教遗址博物馆,顾名思义,是指在宗教活动遗址上修建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20.
从古滇王国历史文化特征入手,分析自杞国遗址景观发展中的问题,探讨自杞国遗址景观修复与再生设计的思路与途径,提出自杞国遗址景观修复与再生设计策略,为自杞国遗址景观的特色文化传承和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多元化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